精品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亚洲乱码尤物193yw|亚洲综合狠狠99婷婷

      世界遺產
      • 創(chuàng)刊時間2007
      • 影響因子0.07
      • 發(fā)行周期雙月刊
      •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世界遺產雜志 部級期刊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主辦單位:世界知識出版社

      《世界遺產》是一本由世界知識出版社主辦的一本藝術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藝術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chuàng)刊于2007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0.07。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藝術
      出版地區(qū):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A4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11-5496/G2
      國際刊號:1812-0946
      郵發(fā)代號:80-681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tǒng)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世界遺產雜志介紹

      《世界遺產》雜志深層次介紹世界遺產(包括自然遺產、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動態(tài),對全球世界遺產現象及文化進行全方位展示分析。同時配合中國申遺工作,關注并宣傳國內具有重要遺產價值的傳統(tǒng)文化、人文、地理等內容。以世界遺產中心創(chuàng)辦的《世界遺產》英文雜志為基礎,特別融合了有關中國的世界遺產、申遺和有關遺產的熱點內容介紹,是中國唯一以圖文并茂形式對全球世界遺產事務進行普及和深度報道的精美期刊。為了讓炎黃子孫更好地了解世界遺產,也為了向世界各國人民生動地展示中國人文、地理和悠久歷史,我們采訪、介紹和用精美圖片展現大好河山,特別講述生活在這里的各族人民的世世代代的故事,他們的創(chuàng)造、他們的變遷、他們的喜怒哀樂。讀者對象:對地理、文化、歷史懷有濃厚興趣的人群、從事以上事業(yè)的工作者、人類自然文化遺產單位和申報單位、各地旅游景點。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GL04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9YJA79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978187)、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9YJA790009)。

      世界遺產雜志征稿要求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chuàng)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審稿周期一般為5個工作日,作者也可來電查詢,以免影響正常發(fā)表。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稿件刊登后,贈當期雜志2冊。

      說明:該雜志未出現在最新新聞出版總署目錄內,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世界遺產雜志數據統(tǒng)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fā)文量

      主要機構發(fā)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fā)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北京大學 30 文化;遺產;遺址;世界遺產名錄;考古
      清華大學 29 遺產;世界遺產;文化;文化遺產;景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 18 考古;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考古學
      中國科學院 15 農業(yè);農業(yè)文化;農業(yè)文化遺產;遺產;生物多樣性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14 絲綢之路;申遺;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保護;遺址
      文化部 12 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國教;文化;文化遺產保護
      中國藝術研究院 12 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文組織;國教;非物質文化
      密蘇里大學 11 植物;國家公園;公園;園林;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1 世界遺產;遺產;國教;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9 世界文化遺產;文化遺產;世界遺產;世界遺產名錄;遺產

      世界遺產雜志文章選集

      • 荒原上的取舍 波音
      • 2017年新晉世界遺產巡禮:2017年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項目評述 呂舟
      • 遺產保護應與現代生活相融 尹占群
      • 連接老房子的過去與現在 張蓓
      • 可可西里 中國最大、最高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不被打擾的精彩 邁入世界遺產殿堂的可可西里 博雅
      • 雪域禮贊 遺產管理新起點:保護高原凈土 彰顯青海自信 王建軍
      • 可可西里入遺,世界遺產呈現“中國精彩” 
      • 青海的榮耀 永遠的使命 姚寬一
      • 情系遺產 雪域守護者之歌: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可可西里 才讓太
      • 努力使可可西里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的典范 李曉南
      • 邁入世界遺產殿堂的高原凈土 呂植
      • 蒼茫大地 地質演變與地貌景觀:從洋底到高原 可可西里地質地貌演化掠影 波音
      • 生命之源 從冰川到江河:可可西里水世界 蒙可; 劉弢
      • 全球氣候變化中的可可西里 汪青春; 劉彩紅; 李萬志
      • 物競天擇 高寒生境與烏獸:高寒帶下的綠色生機 可可西里的植被類型和代表性植物解讀 高慶波; 陳世龍; 張發(fā)起; 邢睿

      世界遺產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德外北沙灘1號16號信箱

      郵編:100083

      主編:初迎霞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德外北沙灘1號16號信箱,郵編:10008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