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明和諧家庭申報材料

時間:2022-06-13 06:32:00

導語:市文明和諧家庭申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文明和諧家庭申報材料

我叫楊文英,家系裴社鄉(xiāng)大澤村,1960年出生,現(xiàn)年47歲,共產(chǎn)黨員,在縣財政局工作。家庭共五口人,母親劉石榴,84歲;愛人王兵愛在縣博物館工作;兩個女兒楊喜鳳和楊金鳳分別在大學和初中上學。

我出生在農(nóng)民家庭,兄妹四人,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大哥比我年長十八歲,有四個兒女,二哥和我高中畢業(yè)后返鄉(xiāng)務農(nóng)。國家恢復高考制度那一年,我父親已62歲,母親也55歲,父母為了兒女的前途,堅持讓二哥和我都參加高考。當時,我考慮到家庭的實際情況,毅然謝絕了雙親的要求,從而放棄了參加高考的機會,永遠留在父母身邊。當時主要考慮到一是為了減輕父母的經(jīng)濟負擔,并能照顧二老的生活起居,使他們安度晚年;二是大哥本來就負擔沉重,不能再給他增加更多的麻煩;三是讓二哥安心參加考試和上學,經(jīng)濟上有較為可靠的保證;四是還能照顧比我年幼四歲的妹妹。我雖然沒有參加高考,并且永遠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但換來了二哥順利跨入大學的門檻,世代務農(nóng)的我家,終于有了一名大學生。

在二哥上學深造的同時,我也有幸在裴社公社參加了工作,同時為了讓父親安度晚年,我兄妹幾人苦口婆心的給老人家做工作,讓他辭去了在本村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廠擔任十幾年的會計工作。父親出身貧寒,從小養(yǎng)成了勤勞儉樸的習慣,他為人誠實,樂于助人,責任心很強,自從農(nóng)村信用社成立之初就兼任我村信用代辦員,深得領(lǐng)導和群眾的信任。但由于操勞過度,53年歲那年他就患上了氣管炎,而信用代辦員要三天兩頭到公社信用社報表或存取款,每到冬季十分不便,我便勸解父親放棄這份工作,并親自到信用社向領(lǐng)導反映我父親的情況,要求讓父親休息,但沒有得到批準。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我就主動為他擔負起了到信用社報表和存取款任務。直到1983年我調(diào)離裴社鄉(xiāng)公社時,父親才把信用代辦員工作交給他人。

我參加工作兩年后,農(nóng)村就實行了生產(chǎn)責任制,我家承包土地12畝。父母年邁體弱,我就是全家唯一的勞動力。為了既不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又能把家里承包的土地耕作好,增加家庭收入,少讓老人操心,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我?guī)缀鯖]有休息過。妹妹楊竹葉為了贍養(yǎng)雙親和減輕我的負擔,16歲初中畢業(yè)就放棄上學,在家蒸饃做飯,了理家務。二哥也在放假期間回家加班加點忙內(nèi)忙外。雖然我父母年邁,家中勞力少,但由于父母持家有方,兄妹們勤懇吃苦,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家在承包田里栽過桑樹、養(yǎng)過蠶,育過樹苗,種過藥材,糧食沒少收、錢也沒少賺,父母的生活過得開心而充實。

1991年以前,父母在農(nóng)村居住,盡管妹妹婆家在本村照顧老人也算便利,且妹妹也十分孝順老人,但我堅持每星期至少回家兩次,為老人送些肉菜、食品,除干好莊稼活外,挑水,打煤球等日常家務也盡量打理,并要求自己和愛人孩子每星期都在家住一宿以陪伴二老。

從我參加工作至1995年父親去世的近二十年里,為了讓父親不產(chǎn)生失落感,我的工資收入基本上是全額繳給他老人家保管,需要使用時再領(lǐng)取,家里的大小事情原則上與老人通氣商量,征得同意后再行實施。

父母親都是傳統(tǒng)意識很濃的人,受他們的教育和影響,全家人形成了尊老愛幼的良好習慣:在我們家里只要有新鮮食品和我們認為好吃的東西,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主動先讓二位老人享用,吃飯之前,二老不動筷子之前不會有人去吃,大人上下班,孩子上學放學,都要向二老告別報到,以免他們牽掛。

我的父母晚年身體都不好,父親是氣管炎,母親患腰腿疼,行動不便。每逢頭疼腦熱,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請醫(yī)生到家里為他們醫(yī)治。20多年來,兩位老人洗頭、理發(fā)、洗腳、洗澡,都是晚輩的事,特別是母親,15年來不能下床,端屎倒尿每天數(shù)次,我們每天下班(放學)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馬桶、尿盆,我的兩個女兒都是6—7歲時就主動為她奶奶干這些事,已經(jīng)成為自覺行動,毫無怨言。

1998年至2001年我從財政局調(diào)動到鄉(xiāng)鎮(zhèn)工作。由于我工作性質(zhì)的變化形成了照顧母親的不便,老人由長期固定在我家居住,改為在大哥、妹妹和我家不定期居住,我和妻子及孩子為了盡孝和使老人得到心理的安慰,盡量抽出時間看望并送些食品。母親從我家到兄妹家居住的初期,我感到非常內(nèi)疚,母親非常理解和體貼我,經(jīng)常勸說和安慰我安心工作,不要因為她而影響工作。2001年4月份鄉(xiāng)鎮(zhèn)班子調(diào)整,我為了能更好的照顧78歲的母親多次向領(lǐng)導請求,寧可不要職務,也要回縣城工作,最后如愿以償。自己雖然由正科職務調(diào)整為副科,但是我也覺得很值得,感到非常高興和滿意。

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的身體狀況也逐年下降。雖然兄嫂、妹妹和我的晚輩對她老人家都很孝順,但我從來沒有依賴別人的思想。為了能一日三餐陪伴老人家吃飯,我基本謝絕了同事和朋友的宴請,在外吃飯的次數(shù)很少。由于母親不能下床,她的衣食起居離不開護理,我要每天等她困了想睡時,才為她鋪被褥,梳頭、脫衣服、提尿盆,一直收拾完畢才休息,一般情況下都要熬到夜里12點鐘左右,第二天早上還要按時上班,必須起得很早,然后為她倒尿盆穿衣、疊被窩、梳頭、洗臉,在我做這些事的同時,愛人為她做飯,老人吃畢早飯,一切忙完之后,我才能上班。

母親牙齒基本脫落,又不習慣用假牙,稍微硬點的食物就不能吃,這一點我愛人非常了解,總是千方百計的做母親喜歡且營養(yǎng)豐富的飯菜,從沒有任何埋怨情緒。

母親行動緩慢,稍不留神,就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每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她就會出現(xiàn)情緒被動,不住的埋怨:“自己老了,給你們增加麻煩”等等,我和妻子及孩子,不論誰在,都會耐心地安慰老人家,并及時為她料理洗刷。

天熱時我定期為老人洗澡,天冷時我就用毛巾為她擦洗全身,并及時修剪指甲、腳趾甲,挖耳朵。母親臥床十多年,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但由于晚輩們照顧周到,無論是她的身上還是臥室,不僅沒有任何異味,而且顯得非常干凈整潔。

母親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晚年雖然住在縣城,但由于不能行走,生活單調(diào)孤獨。為了能讓她開心,夏天在農(nóng)村居住時,我經(jīng)常抽出時間回去,用輪椅把她推到隔壁鄰居家里,與別人聊天,到大街小巷轉(zhuǎn)游,去田間地頭乘涼,然后為她洗澡。凡是縣城有什么大型活動或演戲,我們都會征求老人意見,只要她樂意去看,我們就會想方設(shè)法滿足她的心愿。母親喜愛看戲,我家就買了幾十部各種戲劇的光碟供她欣賞。我們閑暇時,就聚集在母親的臥室陪她拉家常,聊天,逗她開心。我經(jīng)常為母親捶捶背,按按腿,睡在她的床頭聽她嘮叨。

平時,我兄妹們都要給母親一些錢,雖然她足不出屋并不花錢,但為表示孝順和尊敬之意,每逢春節(jié),我都要準備一些新錢交給母親,讓老人家給晚輩們每人一份壓歲錢。母親身體不好,自身的病痛兒女們不能頂替,但母親對全家人和睦相處,相親相愛而滿足,對晚輩對她的孝順而高興。

在贍養(yǎng)父母上,我們兄妹之間從沒有什么協(xié)議,都是各盡所能,而我也沒有想過讓大家共同負擔。多年來,母親的穿戴、生活費、醫(yī)藥費,基本上由我承擔,我認為只要老人能夠幸福,做子女的就不應該講什么代價和付出。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