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lián)個人事跡材料四

時間:2022-02-09 05:38:00

導語:婦聯(lián)個人事跡材料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聯(lián)個人事跡材料四

段淑君,中共黨員,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tǒng)巾幗建功標兵、沂蒙名師,現任羅莊一中語文教師,臨沂市教學研究室語文兼職教研員,臨沂市人大代表。

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立足于教學一線,曾先后榮獲羅莊區(qū)首席教師,羅莊區(qū)“巾幗建功”崗位明星,羅莊區(qū)十大杰出女性,羅莊區(qū)三八紅旗手標兵,羅莊區(qū)骨干教師等榮譽稱號;臨沂市教學能手,沂蒙名師,臨沂市優(yōu)秀教研組長,臨沂市教書育人標兵,臨沂市科研型骨干教師。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tǒng)巾幗建功標兵。

一、讓愛成就教學

老師的愛是學生心靈永恒的支點和動力。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段淑君老師深深理解了艾青的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段淑君將愛細心地融入學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爭做學生心靈上的益友,讓老師的愛成就學生的學習。高中生的心理素質看似成熟堅強,其實極為幼稚脆弱。1997年的一天,她班一個學生沒來上課,她來到學生的家,家長說孩子總是上網,看到這種情況,她就征求家長的同意,把學生帶到自己的宿舍,給學生煮了兩包方便面,并和這個學生一起交流了很長時間,最后她和學生一起約定,期末考試如果過線,她陪學生上一天的網。期末考試,他過線了,伴隨學生在她面前激動的淚水,學生的網癮也戒了。

愛是教育的根本,段老師對學生的愛成了學生成功的動力。在她的詞匯中,從來沒有“差生”二字。她始終堅信: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她細心的發(fā)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的鼓勵他們。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她經常像朋友一樣和他們談心,先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再說差距,鼓勵他們迎頭趕上;對于家庭貧困的學生,想法幫助他們又怕傷了他們的自尊心,經常讓她煞費苦心。

二、讓科研成就夢想

她知道,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所以從教以來即致力于作文教學研究,所研究中的課題《以“思維訓練為主線”的作文課堂教學模式》獲山東省先進實驗項目稱號,近幾年,她先后承擔了《合理構建新的語文活動課程》等4個市級課題,研究結果受到了專家組的高度肯定,發(fā)表相關文章20多篇。2008年,《課程標準下的作文教材的開發(fā)與運用》被山東省教育廳教研室列為山東省教學研究課題。經驗的積累,自我的善于反思與總結,讓她的內心對于教育教學教研科研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和收獲。近年來,她先后有100多篇論文論著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fā)表、獲獎或出版。

長期的課堂摸索,讓她的課堂有一種獨特的色彩;多角度的課堂創(chuàng)新,讓她的課堂豐富多彩。但她知道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的教學,正如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庇谑钦n堂教學中她首先把自己的靈魂融進教學,用自己的生活經歷闡釋人生現象,用自己的閱讀激勵學生奮進,讓教學與現實緊密結合,讓做人與學習并駕齊驅。她講大衛(wèi)·科波非兒的經歷,引領學生走正確的人生道路;講基督山伯爵的經歷,讓學生正確認識金錢與正義的關系;講愛斯梅拉達與伽西莫多的故事,讓學生分辨真正的美與丑……她的學生能夠自己改作文,自己舉行辯論賽,自己評估未來的高考成績。

三、讓團結成就集體

“一枝獨秀不是春”,段淑君深深地明白年輕教師才是學校決勝教學成績的生力軍。面對年輕教師先進的管理理念、新穎的學識見解,學科中的特長,她虛心學習,她堅持辯證評教,既說亮點,也講缺憾。在她的指導下,學校年輕教師中有5名成長為市區(qū)教學能手,11人成長為區(qū)級骨干教師,8名教師開設過臨沂市公開課或觀摩課。團結出力量,集體出成績,她所帶領的教研組因成績突出多次獲得臨沂市先進教研組稱號,2005年被臨沂市人民政府授予“臨沂市模范先進集體”稱號。

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近年來,段淑君的學生中有一百余名就讀于北大、人大、浙大、南開、復旦等國內名校。成績的突出,使她連年被臨沂市教育局授予高考教學優(yōu)秀成績獎或突出貢獻獎,被羅莊區(qū)教育局列為劃撥專用研究資金、掛牌“名師工作室”高中段唯一教師,臨沂市教育局在互聯(lián)網上為她開辟“名師講壇”欄目。

付出的同時,段淑君也體驗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她為學生們的成長而感動,也為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她深為感慨的說:為了這些淳樸的學生,我也要努力做一名好教師,不求輝煌一生,但求踏實一世。是的,段老師的愛沒有終極,段老師的教育更沒有止境,段老師所鐘愛的教師生涯也沒有止境,她將為孩子們的未來在這教育的這片沃土上奮力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