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實習報告

時間:2022-02-05 11:29:00

導語:工程測量實習報告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測量實習報告

一、實習性質、目的、任務及要求

工程測量生產(chǎn)實習是在學完《工程測量學》專業(yè)課之后進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通過在實習基地、施工單位或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實踐活動,進一步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初步掌握工程測量的步驟和方法,以及各種工程控制網(wǎng)施測方法與解算,以及施工測設方法與程序,是同學們在生產(chǎn)實習中掌握新技術(如CorsGPS、RTK、掃平儀及鉛垂儀等)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獨立研究設計方案,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本次生產(chǎn)實習目的在生產(chǎn)實習中,自己通過參觀、參與實際生產(chǎn)以及模擬訓練等有效形式,使自己真正掌握或了解勘察設計階段、工程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到運營管理階段等各階段的工程測量工作的操作方法和各種限差要求。

(1)實習期間的主要目的是:

1.教學綜合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使自己在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一次較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及提高操作技能。

2.培養(yǎng)自己獨立工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自己嚴肅認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實踐科學態(tài)度。

4.培養(yǎng)吃苦耐勞、愛護儀器用具、相互協(xié)作的職業(yè)道德。

(2)實習期間的主要任務是:

1.通過去大型建設項目現(xiàn)場參觀及鍛煉,初步認識施工單位及工程環(huán)境,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加深對工程測量基本理論和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理解。能夠應用有關理論指導生產(chǎn)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建設施工現(xiàn)場,進一步熟悉各種施工測量的作業(yè)程序及施測方法。

3.通過完成工程測量實際任務的鍛煉,提高自己從事施工測量工作計劃、組織能力,培養(yǎng)自己的勞動觀念,使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專業(yè)品質和職業(yè)道德。

4.培養(yǎng)自己熟練利用靜態(tài)GPS測量技術及動態(tài)RTK技術的應用,熟練掌握利用全站儀放樣方法,以及使用鉛垂儀、掃平儀等光電儀器的方法等。

(3)實習期間的要求:

1.組長要認真負責,安排好本組的工作,組員要相互配合,每組必須完成規(guī)定的實習內容;

2.實習前要做好準備,隨著實習進度認真閱讀實習項目及教材的有關內容。每晚各組要做好第二天的實習準備工作(預習實習內容、計算有關參數(shù)、準備儀器等);

3.在實習中,必須以教學為原則,做到輪流操作,防止偏廢,使每個同學都有收獲。同時,必須重視外業(yè)觀測記錄,記錄一律使用鉛筆、不準涂改,字跡要工整、清晰。

4.當天實習過后,要寫好日志,記錄當天的實習內容。

二、實習內容

實驗一GPS控制測量

(1)實驗目的

1.掌握靜態(tài)GPS測量的方法與步驟;

2.掌握GPS測量數(shù)據(jù)的解算方法;

3.建立華北科技學院區(qū)域內的施工控制網(wǎng)(E級)。

(2)實驗儀器與人員組織

本次試驗全班共分為6個組,第1—4組負責觀測學校的四個GPS點,第5和第6組負責觀測學校外兩個已知GPS控制點,即東方夏威夷小區(qū)正門前的D級GPS點0001號點坐標為(424879.093,481203.987,23.568)、電廠路與神威北路的交叉處的D級GPS點0002號點坐標為(426476.530,486852.789,24.404)。

本組為第5組,共有5人,組長曹西武,組員湯慶偉、宣陶、張志斌、林蘭,本組負責位于東方夏威夷小區(qū)正門前的D級GPS點0001號點的觀測。

本次實驗,每組所用儀器有GPS接收機一臺,三腳架一個。

(3)實驗步驟

1.安裝儀器:打開三腳架,安置在0001點上,使架頭大致水平,架頭中心對準測站標志;先安上基座及機座,再將GPS接收機從儀器包中取出,并安裝好在機座上。

2.對中:使三腳架一腿支在地面上,雙手握緊另外兩根,一邊移動一邊通過光學對中器的目鏡觀察,使標志中心影像位于對中器分劃板十字絲中心。

3.整平:先觀察圓水準器氣泡,通過伸縮架腿,使氣泡居中。然后再觀察水準管氣泡,轉動機座使水準管大致平行于基座任意兩個腳螺旋,兩手同時向內或向外轉動角螺旋,使氣泡嚴格居中。將機座旋轉約90°,旋轉另一個腳螺旋,使氣泡嚴格居中。然后重復操作兩次,其允許偏差應小于1格。整平完后再觀察一下對中情況,若有偏移,旋松連接螺母,微動接收機使其對中,再旋緊連接螺母即可。

4.對中、整平完成后用小鋼尺量取儀器高,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5.待發(fā)令員發(fā)出開機信號后,各組在同一時間(14:40)按下接收機的電源按鈕,打開GPS接收機(觀察接機上的指示燈是否間隔閃爍),開始接收衛(wèi)星數(shù)據(jù)。

6.觀測完一個小時后,同時關機。然后收好儀器,帶回機房傳輸數(shù)據(jù)。

7.將接收機用電纜與計算機連接,打開數(shù)據(jù)傳輸軟件,輸入測點號、儀器高等信息,將接收機內的觀測數(shù)據(jù)傳到計算機中。

8.數(shù)據(jù)處理

1)打開華測的Compass靜態(tài)處理軟件,在“文件”下拉菜單中單擊“新建項目”,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輸入新項目名tang,選擇坐標系(Beijing54),輸入新項目路徑C:\ProgramFiles\Huace\Compass,單擊“創(chuàng)建”出現(xiàn)tang.cps:1和tang.cps:2;

2)在“文件”下拉菜單中的“導入”,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選中RINEX格式觀測數(shù)據(jù),單擊“確定”,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選擇全部的觀測數(shù)據(jù),單擊“確定”,在tang.cps:2出現(xiàn)網(wǎng)圖,如圖(一)所示;

3)單擊“靜態(tài)基線”下拉菜單中的“靜態(tài)基線處理設置”,設置好采樣間隔、衛(wèi)星截止高度角等參數(shù)及基線導入規(guī)則、對流層電離層參數(shù)設置、模糊度分解方法(LAMBDA)等,單擊“確定”,然后點擊“靜態(tài)基線”下拉菜單中的“處理全部基線”,進行基線處理;

4)基線處理完成后,分別點中0001和0002點,右擊后選擇屬性,在出現(xiàn)的對話框中分別輸入D級GPS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如圖(二)所示;

圖(一)

圖(二)

圖(三)

5)單擊“網(wǎng)平差”下拉菜單中的“網(wǎng)平差設置”,設置平差參數(shù)、平差選擇、重置中央子午線,平差選擇為二維平差和高程擬合,如圖(三)所示,單擊“確定”,單擊“網(wǎng)平差”下拉菜單中的“進行網(wǎng)平差”選項進行網(wǎng)平差;

6)平差完成后,單擊“成果”下拉菜單中的“成果報告”選項,導出網(wǎng)頁格式的成果報告。

(4)實驗結果與體會

本次實驗觀測的數(shù)據(jù)質量很好,基線處理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不合格的基線,網(wǎng)平差也是一次通過,這跟GPS點位的選取有很大的關系,本次所選點位均在比較開闊的地方,并且周圍沒有較高的建筑物和大面積反射物體和高壓線路及微波發(fā)射器等。

通過本次實驗掌握了靜態(tài)GPS控制測量的方法和步驟,學會了GPS數(shù)據(jù)傳輸及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過程。

實驗二動態(tài)RTK技術的應用

(1)實驗目的

1.掌握動態(tài)RTK的測量原理,學會利用RTK進行動態(tài)點位測量的方法與步驟。

2.掌握RTK點位放樣的方法與步驟。

(2)實驗儀器及數(shù)據(jù)

本次實驗所用儀器為動態(tài)RTK一套(對中桿、主機、手簿等),學院建立的GPS測量CORS站。

數(shù)據(jù)為實驗一GPS控制測量的解算數(shù)據(jù)。

(3)實驗步驟

1.將RTK主機、手簿從箱中取出,并分別固定在對中桿上。

2.打開主機和手簿的電源開關,對手簿進行如下設置:

1)“開始”——“設置”——“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窗口中雙擊“電源”。

2)在電源屬性窗口中選擇“內建設備”,選擇“啟用藍牙無線(B)”,點擊“OK”關閉窗口。

3)“開始”——“設置”——“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窗口中雙擊“Bluetooth設備屬性”,彈出“藍牙管理器”對話框。

4)點擊“搜索”,彈出“搜索….”窗口。選擇“藍牙管理器”對話框中搜索到的相應主機。

5)點擊“服務組”按鈕,彈出“服務組”對話框,對話框顯示“PRINTER”和“ASYNC”兩個數(shù)據(jù)項。

6)雙擊“ASYNC”數(shù)據(jù)項,彈出四個選項,選擇“活動”,點擊OK關閉窗口。

3.在桌面上雙擊“ERTKPro2.0.exe”,打開工程之星軟件,并新建一個工程:

1)單擊“工程”——“新建工程”,在“新建作業(yè)”的界面中,輸入作業(yè)名稱,存儲路徑,并選擇“向導”的新建作業(yè)方式。點擊OK進入?yún)?shù)設置向導。

2)在“橢球設置”界面中,選擇“北京54坐標系”,單擊“下一步”將中央子午線改成117度,其它參數(shù)不變。單擊“下一步”。

3)進入“四參數(shù)設置”界面,直接單擊下一步,進入“七參數(shù)設置”界面,鉤選“使用”,并輸入已有的七參數(shù),單擊“下一步”。

4)進入“高程擬合參數(shù)設置”界面,鉤選“啟用高程擬合參數(shù)”,并輸入已有的高程擬合參數(shù)。單擊“確定”工程建立完畢。

5.目標點測量:將對中桿放在HK01點上,使水準氣泡劇中,待狀態(tài)為“固定解”時,按下“A”鍵,彈出點存儲對話框,輸入“點名”、“編碼”、“天線高”等信息后,點擊“確定”(或按下“A”鍵)存儲測量點的坐標及高程。將測得的結果與實驗一中的結果對比。

6.放樣:選擇“測量”——“點放樣”,進入放樣界面;點擊文件按鈕,打開放樣點坐標庫,單擊“增加”按鈕,輸入要放樣點的點名及坐標并保存;選擇要放樣的點,點擊確定;根據(jù)放樣界面顯示的當前點與放樣點之間的距離Dx與Dy進行移動放樣,當Dx與Dy均為零時在地面上做出標記。利用同樣方法進行其它點的放樣。

(4)實驗結果與體會

本次實驗利用RTK測量學校內GPS點的坐標與實驗一中測得的坐標都有一定的差距,但都相差不多。由于動態(tài)RTK的精度為厘米級,因此有一定的差距是很正常的。這是我第一次使用RTK進行測量點的坐標和放樣,通過實驗,初步掌握了RTK主機及手簿的設置過各,學會了利用RTK進行點位測量和放樣的過程和基本方法,能夠利用RTK進行單點放樣。

實驗三全站儀道路曲線放樣

(1)實驗目的

1.通過實習進一步掌握帶有緩和曲線的圓曲線放樣的數(shù)據(jù)計算過程。

2.學會利用全站儀進行道路曲線的放樣。

(2)實驗儀器、數(shù)據(jù)及安排

本次實驗分組情況同實驗一,主要使用儀器有全站儀,三腳架,測釬,計算器,記錄,計算用紙。

已知參數(shù):某道路工程,其中有一段為帶有緩和曲線的圓曲線。中線交點JD100的里程樁為DK162+028.77,圓曲線半徑R=600m,轉向角a右=48°23′,緩和曲線長度l0=40m。

(3)實驗步驟

1.數(shù)據(jù)計算

1)主點定位元素計算

T=m+(R+p)tan(a/2)

L=[π·R·(a-2β0)]/180+2l0

E=(R+p)sec(a/2)-R

檢校Q=2T-L

其中:a為轉向角,R為圓曲線半徑,l0為緩和曲線長度,如圖(四)所示。

m為添加緩和曲線后使切線增長的距離

p為加設緩和曲線后圓曲線相對于切線的內移量

β0為HY點(或YH點)的緩和曲線角度

m、p、β0為緩和曲線參數(shù)

β0=ρ·l0/2Rm=l0/2-l0/(240·R2)p=l02/(24·R)

2)主點里程參數(shù)計算

JD100DK162+028.77檢核JD100DK162+028.77

-)T+)T

ZHDK-)q

+)l0HZDK

HYDK

ZHDK

+)L/2

QZDK

+)L/2

HZDK

-)l0

YHDK

3)緩和曲線上的主點HY(或YH)的坐標(x0、y0)計算

如圖(四)所示,建立以ZH為原點,過ZH的緩和曲線切線為X軸,ZH點上緩和曲線的半徑為Y軸的直角坐標系。

則有:

x0=l0-l03/(40·R2)

y0=l02/(6·R)—l04/(336·R3)

4)細部點數(shù)據(jù)計算

在緩和曲線段任一點i的坐標按下式計算:

圖四曲線計算示意圖

圖五測設曲線主點示意圖

圓曲線部分按如下公式計算:

式中:

注:主點、細部點計算數(shù)據(jù)如附表所示。

2.測設步驟

A將計算完成的各主點及細部點的數(shù)據(jù),編輯成全站儀能夠讀取的坐標數(shù)據(jù)文件,并將該文件導入到全站儀中;

B全站儀安置在直緩點ZH上,整平對中,并量取儀器高。設置好測站點(取以ZH為原點,過ZH的緩和曲線切線為X軸,ZH點上緩和曲線的半徑為Y軸的直角坐標系),瞄準交點JD方向作為后視方向,完成定向;

C打開全站儀電源開關,進入到放樣功能,選定存放放樣數(shù)據(jù)的坐標文件,通過點號選擇要放樣的點并確定,按“設置”鍵,進入棱鏡高設置界面,輸入儀器高、棱鏡高等信息;

D按確定鍵進入放樣計算界面,根據(jù)屏幕顯示的方向及角度旋轉儀器照準部,直到顯示的dHA為零,將準部制動;

E在望遠鏡視線方向上,根據(jù)全站儀屏幕上的提示移動棱鏡,直到顯示的dHD為零,此時棱鏡所在位置即為放樣點的位置;

F用同樣的方法放出各主點、細部點的位置。

(4)實驗結果與體會

通過這次實習,對全站儀的放樣的原理、功能、放樣的步驟和方法都有了很很好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掌握了帶有緩和曲線的圓曲線放樣的數(shù)據(jù)計算過程,學會了利用全站儀進行道路曲線的放樣。

實驗四激光掃平儀及鉛垂儀的使用

(1)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初步掌握激光掃平儀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利用掃平儀測設一設計高程的水平線的步驟。

3.通過實驗初步掌握激光鉛垂儀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利用激光鉛垂儀投測軸線的步驟。

(2)實驗安排

本次實驗分組情況同實驗一,主要使用儀器有激光鉛垂儀、激光掃平儀一套,三腳架,DS3水準儀一套,水準尺,小鋼尺,記錄計算用紙。

(3)實驗步驟

1.利用掃平儀測設某一設計高度的水平線

1).設室內地面高程為23.450米,要在高出地面1.000米處確定一個平面;

2).在室內適當位置安置儀器,打開激光開關,在墻壁上就出現(xiàn)一道水平的激光紅線;

3).用激光標志板,在激光紅線經(jīng)過的地方,在墻壁上每隔一定距離標出紅線的位置;

4).用水準儀測量出所標設的紅線高程;

5).計算出標設的紅線位置距離設計線的距離,利用小鋼尺量取計算出的長度,并做標志,即為測設水平線。

2.激光鉛垂儀投測軸線投測方法

1).在首層軸線控制點上安置激光鉛垂儀,利用激光器底端(全反射棱鏡端)所發(fā)射的激光束進行對中,通過調節(jié)基座整平螺旋,使管水準器氣泡嚴格居中。

2).在上層施工樓面預留孔處,放置接受靶。

3).接通激光電源,啟輝激光器發(fā)射鉛直激光束,通過發(fā)射望遠鏡調焦,使激光束會聚成紅色耀目光斑,投射到接受靶上。

4).移動接受靶,使靶心與紅色光斑重合,固定接受靶,并在預留孔四周作出標記,此時,靶心位置即為軸線控制點在該樓面上的投測點。

(4)實驗結果與體會

通過本次通過實驗初步掌握激光掃平儀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了利用掃平儀測設一設計高程的水平線的步驟,初步掌握激光鉛垂儀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利用激光鉛垂儀投測軸線的步驟。

3.實結

本次實習是一次內容較為豐富的實習,在實習中我們使用了一些比較先進的儀器,如GPS接收機、RTK、全站儀、激光掃平儀、激光鉛錘儀等,這些儀器都是我們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將很可能使用到的儀器,對我們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通過實習,我們把上學期工程測量學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了實踐中,通過實踐進一步鞏固了理論知識。

在實習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通過全組同學的努力,我們都將困難一一解決,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也培養(yǎng)了我們團結合作的精神。另外,本次實驗是在嚴寒的冬季進行的,實習的條件雖然很艱苦,但是我們還是按時完成了實習的任務,這次實習也鍛煉了我們堅強的意志。

總之,這次實習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在學習方面,鞏固了課堂知識的同時,也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除此之外,我們也學到了一些生活、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都將讓我們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