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電影范文

時間:2023-03-20 17:32: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電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語電影

篇1

1.有助于了解異域文化語言學習如果與文化背景相結(jié)合,就會容易很多。由于文化差異,僅憑我們固有的思維,有時很難理解部分對話的真正含義,尤其是有民族特質(zhì)的諺語警句等。而通過電影聲色并茂的展現(xiàn)形式,這些難以理解的部分往往迎刃而解。因此,電影欣賞有時可以輕松攻破學習中的難點。比起一味灌輸,這種方式顯然更利于學生的理解。

2.有助于教師課堂激趣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往往會尋找切入點。如果恰當?shù)剡\用電影切入主題,就能夠更好地帶動學生的學習情趣。以《僵尸新娘》中的結(jié)婚誓言為例:“Victor,withthishand,Iwillliftyoursorrows.Yourcupwillneverempty,forIwillbeyourwine.Withthiscandle,Iwilllightyourwayindarkness.Withthisring,Iaskyoutobegin.”婚禮上的旦旦信誓,在新郎和新娘的一生中注定是刻骨銘心的。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置身其中,產(chǎn)生巨大的情感共鳴,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順著思路,沿波討源,投身到課程教學內(nèi)容中來。

二、通過英語電影學習英語的不足之處

1.學習進度較慢通過電影學習英語主要依靠自己總結(jié),沒有現(xiàn)成的語法規(guī)律供學生記憶和背誦。而將英語融會貫通的過程十分漫長。學生無法通過一部電影學到全部知識,而需要在日積月累的觀影中循序漸進。因此,學習的步伐較慢。

2.娛樂性較重對于大部分初中生來說,觀看電影往往只是排解壓力的方式,并不會認真從中學習知識,導致娛樂性遠遠蓋過學習目的。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被動學習的占多數(shù),大多是在家長和老師以及應試教育的重壓下進行非主動學習。要他們通過電影進行自學,一般達不到理想的英語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選擇難度適宜的影片,幫助學生從中受益。

3.單詞語法較雜英語電影不像英語教學課本。課本設計有著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教學功用并非英語電影的目的,所涉及的語法和單詞基本也沒有規(guī)律和章法可循。對于詞匯和語法掌握量還十分有限的初中生來說,通過自學濡染知識存在不小的困難。

三、結(jié)束語

篇2

關(guān)鍵詞:英語電影字幕特點翻譯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對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與深入,一大批優(yōu)秀的外國影片被引進到中國,受到人們的喜愛。大量國外影片的引進,帶動了英語字幕翻譯需求的增長,然而,關(guān)于英語電影字幕翻譯的標準始終未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但由于影視作品是劇作者根據(jù)自身生活的經(jīng)歷或經(jīng)驗創(chuàng)造而成,反映了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其語言對白具有不同于其他文體的顯著特點。因此,在對英語電影翻譯時,應把握住其特點進行翻譯。

二、英語電影字幕的語言特點

1、口語性

以劇情為主的影視作品一般主要是靠角色之間的互動來展開情節(jié),這種互動一般以對話來呈現(xiàn)。既然是對話,就是生活中淺顯易懂的日??谡Z,即簡短、直接、生動,并且含有較多的非正式語及俗語等。

2、文化性

著名翻譯家Nida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義都有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詞語意義最終也只能在相應的文化中找到。譯制片本身就屬于藝術(shù)的二度創(chuàng)作,目的就是向目的語觀眾介紹國外文化,促進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3、服務性

英語字幕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須與影視作品的畫面、聲音等結(jié)合在一起才具有意義。如果把一段字幕抽取出來,單看其內(nèi)容,是無法了解其真正涵義的,而其最終目的決定了字幕的服務性的特點。

4、時空受限性

既然字幕不可能獨立于畫面和聲音而存在,這也就決定了其在時間停留和空間安排上都受到限制的特點。一方面,它不可能象書本上的文字一樣長久停留在同一處,靜止不動。隨著與其語境相吻合的畫面和聲音的消失,它也必然消失,被下一句字幕所取代,即字幕瞬時性的本質(zhì)。另一方面,字幕的空間存在也受到較大限制。影視劇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圖像與聲音的完美結(jié)合。字幕作為并非必要的一種后來添加物,其存在的前提便是不能對畫面的整體視覺效果造成較大的破壞。因此,字幕的排版也必須符合審美標準。在長期的字幕制作實踐中,字幕的外觀效果形成了較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字體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另外,每一句字幕的長度也受到限制。由于畫面是一閃而過,字幕停留的時間較短,往往只有兩三秒甚至更少,因此內(nèi)容不能太多。同時,是否添加標點符號,哪些標點可以省略,哪些不能省略,這些問題也必須加以考慮。三字幕翻譯基本策略

基于字幕的一系列特點,在針對英語影片字幕翻譯時也必須采取相應的策略。

1、口語策略

如上文所說,影視作品的對白多以對白呈現(xiàn),因此在翻譯的時候就必須使譯文通俗易懂,盡量使用人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語言表現(xiàn)。如在影片TheCuriousCaseofBenjaminButton中,Mr.Weathers夸贊Queenie今夜十分美麗動人的時候,Queenie也回應他說,“Youain’tnoslouchyourself”翻譯為“你今天也不賴”就比直接按照字面意思來的生活化的多。又如,當他們繼續(xù)談到Mr.Hamber時,Weathers對Queenie說“Iknowyouwassweetonhimonetime…”,翻譯成我知道你以前很喜歡他的,就比較符合語境。

2、注釋策略

譯制片因為還身兼?zhèn)鞑ノ幕呢熑危蚨?,譯者在翻譯中可以對影片中涉及到的事件或人名,適當?shù)剡M行注釋以幫助觀眾更好的理解外國文化。在影片開頭的倒敘中,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出現(xiàn)了羅斯福及后來提到的林肯,雖然大多數(shù)觀眾對于美國歷史略知一二,但若譯者在翻譯時,用括號加上解釋,觀眾一定會更理解故事的情境。

3、歸化異化策略

既然電影字幕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因而它的服務性決定了譯者要根據(jù)服務對象來確定翻譯策略。如果目的語觀眾只是對劇情感興趣,那么譯者就盡量采用歸化策略。如影片的片名,翻譯為《返老還童》,讓目的語觀眾一目了然,對影片的主題還未觀已知半。但若譯者的對象是希望借助影片了解英語文化,那么在翻譯的時候就需要保持影片本身的原汁原味,那么異化策略就派上了用場。

4、語言濃縮策略

由于字幕具有時空受限性的特點,因而在字幕翻譯中務必要使字幕的信息量在觀眾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這就需要翻譯語言上的濃縮,使句子表達的簡潔到位。如影片中當Benjamin回到家,Queenie激動的說“Itellyouwhat,mykneesaresorecauseI’vebeenonthem”把句子完全翻譯出來沒有一點錯,但就會顯得很拖沓,不如直接翻譯為“每天晚上我都跪在地上祈禱”。字幕翻譯也許有時候不能面面俱到,但因為具有與圖像和聲音互補的性質(zhì),即使在文字表達不明確的情況下,觀眾通過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動作也可以大概了解。

字幕翻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對外文影片進行翻譯時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適當?shù)姆g策略。影視翻譯作為翻譯研究的一個領(lǐng)域,雖然目前并未得到學術(shù)界足夠的重視和關(guān)注,但相信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其發(fā)展也會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伍蓉蓉.英美影視劇字幕特點及其翻譯策略[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8年9月.

篇3

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業(yè)余時間為對英美文化、社會、歷史、人文等知識有興趣,對繼續(xù)深人學習英語有強烈意愿的學生開設英語電影賞析公共選修課,有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直接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業(yè)成功的關(guān)鍵。英語電影實際上是教學中一種很具潛力的工具,特別是在調(diào)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在觀賞電影時,實際上是將自己置于一個鼓勵娛樂性探索的環(huán)境中,進行著對教材文字之外所表現(xiàn)的意義加以想象與理解的智力活動。這種活動,無論對記憶、描述、判斷或是評價活動都顯示出清晰的學習色彩,其結(jié)果將為學生所持久保存和認知。(魯•阿恩海姆:1999)美國著名學者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情感過濾假設認為,情感過濾是在學習者和語言輸人之間的一道虛構(gòu)的墻。當學習者動機不強,自信度低,焦慮程度高時,情感過濾處于開放狀態(tài),阻礙語言輸人通過。而語言輸人只有通過了情感過濾才能到達語言習得機制并為大腦吸收。

基于這一假設,在英語教學中,應使學生的情感過濾處于較低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可以利用英語電影這種鮮活的教學內(nèi)容與電影賞析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情感過濾程度,從而使更多的語言輸人到達語言習得機制,并為大腦所吸收。

由此,學生在英文電影賞析課上會表現(xiàn)出對以英語電影作為媒介進行語言學習的興趣。英語電影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真實的語言和文化環(huán)境,使其有機會通過影視語言和圖像全方位的感受所學語言和文化。教師借助英文電影這種直接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內(nèi)容,如培養(yǎng)聽力,訓練語感,適應正常速度及更快的語流,把書本上的背景文化知識形象化,在身臨其境和潛移默化中體會更深層的文化內(nèi)涵。

二、開闊視野,增強學生的英語文化底蘊

文化是一個廣博的概念。一切社會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言語方式、等級觀念、道德規(guī)范都屬于文化范疇。語言是社會的文化現(xiàn)象,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一定的語言代表和反映一定的社會文化,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信仰和情感。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又受文化的制約和影響。它不僅包含著民族的社會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和世界的思維模式。正如法國著名符號學家羅蘭•巴特所言:無論從哪方面看,文化都離不開語言。

可見,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若想成功地學習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和掌握該語言所屬的文化。因此,現(xiàn)代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具有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際的能力的新時代的大學生。開設英語電影賞析課,可以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提供有效的知識成分。Ausbue(1965)研究認為背景知識同語言知識同樣重要,二者相輔相成,是語言學習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英語電影能提供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目的語。這也正體現(xiàn)了“交際教學法”的“非語言交際”和“跨文化交際”的特點。

文化因素始終存在于外語學習的背后。即使優(yōu)秀的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因素而受到限制,他們對周圍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而產(chǎn)生障礙。因此,外語教學不應當僅僅是語言教學,還應當包括文化教學。開設英文電影賞析課,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理解力。

三、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

篇4

關(guān)鍵詞:英語電影 英語教學

一、電影教學的優(yōu)勢

1.創(chuàng)設輕松的語言環(huán)境,克服英語學習的焦慮情緒

電影教學情景直觀,內(nèi)容生動豐富,語言地道通俗且接近生活,能真實而立體地展現(xiàn)所學語言的背景和使用環(huán)境,既具有語言技能學習的特點又有語言習得所需的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擺脫母語羈絆、調(diào)動感官及大腦對語言信息綜合反應和自然吸納的環(huán)境,可以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自觀效果。比如,在我們所選擇的教學影片Crocodile《鱷魚先生》中有著大量的通俗易懂的流行用語,如big- time reporter(大牌記者)、be my guest(隨意)、criminals own their police(罪犯買通警察)、the police is straight(這個警察是清白的)、today drinks are on the house(今天的飲料免費)等等,這些在一般的語言教材上是很難見到的,學生感到很生活化、很實用,學會了就可以進行日常的英語交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電影教學是在與現(xiàn)實生活相仿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學生所面對的不再是沉悶的語言知識,而是真實、直觀的實踐活動,把學生帶入了一個“英語思維”的理想氛圍,大大地克服了英語學習中的焦慮情緒。

2.豐富學習手段,調(diào)動學習熱情,掌握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電影的魅力和娛樂的功能不僅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把學生拉進電影所呈現(xiàn)的語言世界里。課前,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與電影有關(guān)的作業(yè),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上的電影資源和圖書館里的電影原著資源,或是與其相關(guān)的其他作品,達到熟悉影片的目的,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樣,使學生課上與課下的學習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說電影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言的狂熱,它也同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學生在談論他們喜歡的電影時,在與同學就電影中某一片段進行模仿時,在就某個相關(guān)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時,會克服平時交談中所產(chǎn)生的焦慮,因為這里沒有標準的答案,有的只是自己的理解,因此,即使最膽小和最缺乏熱情的學生也會在表達對電影的感想的需要中找到自己的聲音。而且電影除了使人產(chǎn)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交談欲望,還為學生提供了分享彼此感受的話題基礎。

3.英語電影教學也是加強文化教學、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是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前提,發(fā)展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首要目標。優(yōu)秀的英文影片是英美國家、民族特定時代文化集中、形象的反映,展示了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情況,通過電影教學,學生可以直觀地觀察各階層人們的日常生活情況,比如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與朋友交談,進行什么娛樂活動,有什么節(jié)日,怎樣慶祝節(jié)日,以及說話的表情、手勢等,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體會到語言的結(jié)構(gòu)功能和語用功能的巧妙結(jié)合,輸入文化、語言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二、電影教學的實際應用步驟

1.課前的準備

在放映每一部電影之前,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影片,考慮到時間的限制。有時教師要對影片做必要的刪減,有時只能播放影片中精彩的片段。教師在課前應該把擬播放影片的歷史背景、故事梗概、人物次序表、好詞佳句以及生詞、難句預先打印出來,提前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課前預習這些材料,課后復習這些好詞佳句,活學活用。

2.課上的練習活動

第一步,教師根據(jù)課前發(fā)給同學的資料簡要介紹電影梗概,若是播放片段老師還要介紹歷史背景、劇情提要,以及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第二步,讓學生思考與電影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問題,羅列在黑板上,并讓他們展開討論。第三步,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要加以回答,以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影片;有的則暫不回答,留下懸念要求學生在觀看電影時盡量找出問題的答案;或給他們留下該問題,以引起他們觀看影片的興趣。

篇5

關(guān)鍵詞:原版電影英語學習 作用 方法

1 通過看原版電影學英語

1.1 通過原版電影學英語的理論基礎

事實上,看原版電影學英語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歷史了。許多老作家和學者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今天,看的電影學英語已經(jīng)成了一個普遍的教學法。在一些有名的培訓機構(gòu),他們也會開設類似的課程,旨在通過經(jīng)典原版電影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我們知道如果僅僅是聽磁帶和廣播,通常會感到厭煩,但當我們看電影的時候,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我們會發(fā)現(xiàn)電影中的臺詞相當有趣。而且就詞匯學習來說,我們可以深入探討單詞的意思,而不僅僅是理解其字面意思。另外觀眾也能了解西方文化,品嘗不同的東西方價值觀念。英語電影是融合了看,聽,說的媒介,能為學生床罩有利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1.2 電影在英語學習中的功能

1.2.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動機和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因素。電影當中的動感畫面能讓學生變得興奮,并對畫面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學生的興趣也就增強了。原版電影給觀眾提供了一個愉快的環(huán)境,慢慢地學生 大的激情也被激發(fā)了,而不是像課文只有文字沒有生動的畫面讓學生肝膽枯燥乏味。

1.2.2 增強聽力

在看和聽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能夠得到發(fā)揮,那么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強大的記憶力也會產(chǎn)生。根據(jù)很多實踐經(jīng)驗,通過看和聽得到的記憶力效率要比僅僅通過聽所得到的記憶力效率高。一個心理學報告指出人體的不同器官在吸收知識時有不同的表現(xiàn)。舉個例子,我們的眼睛能夠吸收83%的知識,然而我們的耳朵只能吸收11%。因此通過各種渠道吸收知識能增強我們的記憶力。

1.2.3 豐富我們的語言和文化知識

電影語言是非常豐富和富有感染力的。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獨特和富有哲理的地方。甚至每個演員的語言也有他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文化內(nèi)涵。因此他們使用的詞匯是完全不同的。當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因該注意詞匯和習語的用法,這樣我們能進一步了解英國和美國文化。至于詞匯和句子的學習,有一些常用的單詞我們經(jīng)常忘記并且不能靈活應用,諸如“ever, or, something, happen, deal” 等等。我們因該掌握好這些常用詞匯的用法。通過看電影,我們能逐步積累這些用法和搭配。而且還能學到一些新鮮和流行的短語、句子。比如有一次我在看“Friends”的時候就學到了這樣一個句子“Have you put your foot down?”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已經(jīng)決定好了嗎?”

1.2.4 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關(guān)于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我們必須首先從聽和說開始。原因之一是聽和說的學習能是語言學習變得有趣生動。我們也許會問為什么那些海外華僑能夠很好地掌握英語,因為他們有掌握聽和說的必要條件―英語環(huán)境。盡管我們沒有這樣一個條件,但我們可以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看英文電影和情景劇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英語環(huán)境來迫使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語并且同時進行操練所聽到的內(nèi)容。這樣我們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聽說能力。試試上英語聽力的提高包括以下6個方面:語音、語調(diào)、措辭、句型、思維和文化,而這6個方面都會在電影中得到解決。首先,語音是任何一種語言的基礎,語音不僅包括單詞的發(fā)音還包括各種各樣的發(fā)音形式諸如略讀、爆破、省略、重音、連讀。電影里就經(jīng)常有這些現(xiàn)象。比如“all right”讀作“orright”“going to”讀作“gonna”。原版英文電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它能為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活生生的語言環(huán)境。倘若我們想提高聽力水平,我們就應該把自己長時間地置于地道的英語環(huán)境之中。英文電影是西方生活的一個縮影。上面提到的聽力的6個方面在電影里嫩嫩剛得到真實的展現(xiàn),這就使我們能夠通過看原版電影挺高聽力。而且電影還可以幫我們提高口語,我們可以觀看情節(jié)分析對話,從而進行討論來練習口語。電影里的臺詞非常直接、實用和地道。從中我們可以豐富自己的口語內(nèi)容。比如在電影““Forrest Gump”里有這樣一句話“I am a man of my word.”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就很難想到用這樣的句子表達同樣的意思。

2、怎樣有效地通過看電影學英語

2.1 電影的選擇

一方面我們要選擇適合語言學習的電影。第一,語言內(nèi)容應該比較豐富。第二,內(nèi)容議案貼近生活。第三,發(fā)音應該清晰、地道?;诖诉m合語言學習的電影應該是生活片、愛情故事片、喜劇片而不是恐怖片或科幻片。電影的內(nèi)容應該是健康的,像那些有道德教育功能的影片就很適合作為觀看材料+,這樣觀眾的價值觀能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我們要遵循從簡單單復雜的原則,盡管有各種各樣的電影,但一開始我們應該選那些簡單并且精彩的電影,諸如“Family Alum”, “Lion King”, “Beauty and Beast”, “Sound of Music”。這些電影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并且沒有太多的俚語?!癆ccording to Input Hypothesis (Krashen), uncomprehensible input can not help to improve learner’s language proficiency.”(Wang Gaiyan, 2004)。在我們有一定基礎之后,我們才應該看那些情節(jié)比較復雜,語速比較快的電影,這樣我們才能慢慢地取得進步。當?shù)搅诉@一階段時,我們應該注意文化背景,因此我們要選擇一些歷史劇,比如“Forrest Gump”, “Gone with the Wind”, “Brave Heart”等等。

2.2 看電影的具體步驟

另一方面,我們在通過看電影學英語時,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步驟。第一,在看電影之前,我們最好不要讀劇本,我們所要做的是了解內(nèi)容、人物的特征以及人物的背景知識。盡管我們不能完全理解,至少可以知道一些情節(jié)。第二步,在第二遍觀看電影時,我們要邊讀劇本邊看電影。也許一些人應經(jīng)通過了TOEFL和GRE,但他們也不能處理所有的閱讀問題。事實上,電影中的一些對話是很難理解的。這就要求我們反復地讀劇本反復地聽。還有就是我們在看的同時要記下一些有用的表達法和句型。第三步,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片段進行操練。在這一步驟里我們要注意精聽不斷地重復知道弄清每個單詞的意思為止。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復述這部電影做一些口語練習來提高口語水平。最后一步就是反復朗讀背誦之前記下的短語、句子知道能夠脫口而出。然后在日常生活中要反復地用,因此這些句型才能轉(zhuǎn)化為我們自己的知識。

3、結(jié)論

總之,電影是多功能的媒介,它集看、聽、說于一身。電影有自己獨特的特征和眾多的優(yōu)點。這篇論文主要論述了通過看原版電影學英語的好處以及怎樣把電影有效地運用于英語中從而提高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Barry Baddock. Using films in the English class [M]. England: Phonenix ELT, 1996

[2] Cortazzi M, Jin L X.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 [J]. Language Teaching, 1996, (2):61―80.

[3]Wang Gaiyan. Understand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rogress and Effectively Organizing Listening

Class [J]. 中國教學,2004,27,(3)

[4]卞喜玉. 英美影視與英語教學[J]. 山東外語教學,1995,2:79-81.

[5] 龍千紅. 電影與英語聽說教學[J]. 外語電化教學,2003,(3)。

篇6

關(guān)鍵詞:英文電影;英語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640(2016)01-0079-02

在分析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應用英文電影優(yōu)勢及原則的基礎上,探討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途徑及策略,力求推動英語口語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跨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

一、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

(一)教材內(nèi)容陳舊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使用的口語教材還是多年前出版的,板塊設計、內(nèi)容選取、話題設置等方面都比較陳舊,跟不上時展和資訊流通速度,導致口語教學缺乏實效性和時效性。

(二)學生興趣缺失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只重知識,不重能力,對口語教學的興趣不足、興致不高,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訓練。

(三)學生信心不足

目前,中國學生大部分都面臨“啞巴”英語的窘境,他們?nèi)狈﹂_口說英語的自信和勇氣,致使口語訓練難以順利開展,口語教學效率低下。

(四)缺乏語言環(huán)境

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必要條件。然而,在日??谡Z教學中,受教學理念和辦學條件限制,教師往往無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導致口語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五)教學形式單一

目前,我國英語口語教學的形式比較單一,仍處于教師主動講解、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強制灌輸、學生機械練習的階段,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二、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優(yōu)勢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看電影一直是深受大學生喜愛的休閑娛樂方式之一。在口語教學中應用英語影片,能夠?qū)鹘y(tǒng)口語課堂上的機械灌輸和乏味講解轉(zhuǎn)化成生動鮮活的光影和聲音,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口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滲透英美文化

英文原聲電影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語言信息,通過觀看英文電影,學生能夠深入了解英美國家的政治體制、社會形態(tài)、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等信息,有助于教師加強口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三)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

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原聲電影,使學生置身于地道的英文語言環(huán)境中,有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純正的英語發(fā)音、準確的措辭和地道的表達,提升英語語言交際能力。

(四)提高應用能力

在口語教學中引入英語電影,使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學習英語、使用英語,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自信心,進而提高其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三、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原則

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應遵循趣味性原則、適用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和輔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既是在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優(yōu)勢,也是應用原則。教師在選取影片時,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使學生能夠被電影情節(jié)吸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例如,如果教師選取科教、政治、歷史等語言比較晦澀、情節(jié)比較沉悶、氛圍比較凝重的影片,則很難激發(fā)學生觀賞影片和訓練口語的興趣,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適用性原則

教師在選擇電影時,要本著“適用性”原則,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程度和英語水平的電影,過于簡單或困難的電影,都不利于學生口語能力發(fā)展。例如,如果選擇語言過于簡單的電影,會使教學內(nèi)容淺白,無法達到豐富學生詞匯儲備、鍛煉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如果選擇語言過于深奧的電影,則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進行聽說訓練的自信心,從而降低教學效率。

(三)針對性原則

教師在選擇電影時不能漫無目的,而應根據(jù)英語語言教學規(guī)律,結(jié)合具體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有計劃、有步驟、有條理地選擇影片,以提高電影教學的實效性和教育性。例如,教師應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重點和難點來選擇影片,充分發(fā)揮英文電影在口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使電影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jié)合,共同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四)輔原則

在利用英文電影進行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明確電影只是口語教學的輔助形式和手段,不能凌駕于常規(guī)知識講解和口語訓練之上,防止本末倒置。例如,教師不能完全將英文電影作為學生語言“輸入”的途徑,而應以單詞、短語、句型等知識講解為主要內(nèi)容,以單句訓練、對話訓練、情境表演、小組討論等課堂活動為主要形式,間歇性地應用電影教學進行口語訓練,促使學生“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單項訓練與綜合應用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四、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途徑

(一)影片欣賞

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播放英文原聲影片的片段,幫助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匯含義,明確句式用法,夯實語法基礎,最終提高英語表達能力。例如,在講“l(fā)ikeaducktowater”時,由于漢語思維的干擾,很多學生難以理解這個成語,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混淆記憶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含有這句話的《阿甘正傳》的片段,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呈現(xiàn)該詞組,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詞組的內(nèi)涵。

(二)對白模仿

為激發(fā)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開口說英語的自信,教師可以截取影片中的經(jīng)典對白,讓學生采用對白模仿的形式,鍛煉口語能力,提高交際水平。例如,教師選取《泰坦尼克號》中Jack和Rose的經(jīng)典對白片段,讓學生進行模仿,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大膽說英語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語感、語音和語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角色配音

在口語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對影片的大概情境和人物性格有一定掌握的前提下,嘗試為角色配音。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現(xiàn)、情感表達和肢體表演能力,提高口語教學質(zhì)量。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自主觀看電影《冰雪奇緣》,并在課上截取“安娜”和“克里斯托弗”、“安娜”和“愛莎”、“克里斯托弗”和“漢斯”之間對話的三個片段,讓學生根據(jù)記憶和影像提示,為片中人物配音,并評選出“最佳配音演員”,達到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和表達能力的目的。

(四)設計對白

教師可以在學生對影片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影片的理解和對人物的設想,設計對白,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英語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例如,教師選取最新上映的《碟中諜5》中的片段,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為劇中人物設計對白,“導演”自己心中的“碟中諜”。

(五)小組討論

利用英語進行思考、分析、討論和表達,是英語口語練習的高級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利用英文影片進行口語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劇情發(fā)展、人物性格、故事結(jié)局等內(nèi)容展開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例如,在觀看《2012》這部電影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政府是否應該向公眾隱瞞地球即將毀滅的事實?”這一微觀問題展開辯論,也可以就“為了避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走向滅亡,我們應該從現(xiàn)在起做出哪些努力?”這一宏觀問題展開探討,讓學生在辯論探討過程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提升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六)觀后感受

在學生觀看影片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寫觀后感,一方面考查學生對影片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是口語教學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觀看《當幸福來敲門》后,教師可以要求每個學生用100~300個詞抒發(fā)觀看影片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情感領(lǐng)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五、結(jié)語

本文在分析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應用英文電影的優(yōu)勢及原則的基礎上,探討英文電影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及策略。希望引起廣大教師對“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關(guān)注和討論,充分發(fā)揮英文電影在口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開辟口語教學的新途徑和新思路,達到推動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語言技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馮秀茹,崔會擁.英語原聲電影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6):172-173.

[2]劉丹木.淺談英語電影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3):167-168.[

篇7

人們往往用“身臨其境”來形容看電影的感覺,一部好的電影,往往能夠使你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仿佛進入影片里的那個世界,和他們一起冒險,一起歡喜悲傷。我們可以試著關(guān)掉中文字幕(只開英文字幕),將自己置身于那個英語的世界。

這肯定不容易,尤其是一開始的時候,但是請堅持一下。幸好,電影中的許多情節(jié)即使你完全聽不懂臺詞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當你開始隨著電影中的故事和情節(jié)感到開心、憂傷或者緊張時,你已經(jīng)慢慢地進入狀態(tài)了。如果有些關(guān)鍵的地方你沒聽明白,別忘了還有暫停、快倒和快進鍵。

每個周末讓自己在英語的氛圍中浸泡一會兒,用看電影這種輕松愉悅的方式和“可怕的英語”拉近距離,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魅力。即便輔助你學習英語的效果沒有那么立竿見影,至少你也看了幾部好電影,沒有虛擲時光,不是么?而且我敢保證,你的父母一定不會反對的。

并不是所有的原版電影都適合初學者,那些語速太快、口音太重、俚語太多、情節(jié)太復雜或者主要依靠對話來推進情節(jié)的片子,對我們來說也許都太“高階”了。以下幾部是我的推薦,你也可以請你的英語老師幫你列張清單。

《獅子王》(Lion King):取材于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的迪士尼動畫長片,標準英式英語發(fā)音,用詞和句式都比較簡單。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湯姆·漢克斯飾演的阿甘講話速度很慢,很清楚,純正美語發(fā)音,可謂學習美式英語的“入門教材”。

篇8

關(guān)鍵詞: 英文電影 英語學習 語言環(huán)境

隨著世界一體化和國際交流的增強,英語越來越體現(xiàn)了它的重要性。學習英語的方式多種多樣,英文電影便是其中一種有效的學習資源??茖W研究表明,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源于視覺,11%源于聽覺。所以,電影是英語學習中一種非常有效的獲取信息的方式。

1.英文電影對英語學習的作用

1.1創(chuàng)造生動逼真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語言環(huán)境對英語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習者能親身融入英語國家的環(huán)境中,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但是很多學習者并沒有真正出國學習體驗的機會,電影恰恰能夠營造一個特殊的“外國化”環(huán)境。電影是一種集聲、色、形、情于一體的藝術(shù)形式,它漸漸成了當今社會很多人的娛樂方式。英語學習者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在欣賞精彩的電影情節(jié)的時候全身地融入電影帶來的特殊語言環(huán)境中。當電影情節(jié)和語言環(huán)境相結(jié)合的時候,它會帶給英語學習者巨大的感官沖擊,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從而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效果。

1.2提高聽說能力

1.2.1提高聽力?!奥牎笔且环N輸入性的過程,也就是大量獲取外界信息的過程。以前學習者主要靠上課老師播放的磁帶或者自己購買的其他有聲資料練習聽力,長期下來會覺得枯燥乏味,漸漸失去了興趣。英文電影能夠讓學習者在生動有趣、情景交融的語言環(huán)境下練習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遇到發(fā)音清晰標準的好電影可以反復看反復聽,掌握本土人英語的發(fā)音規(guī)律和特點,逐步提高聽力水平。

1.2.2加強口語?!罢f”是一種輸出性的過程,只有在積累了大量輸入信息之后才有可能和有能力輸出,所以“說”通常和“聽”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它們互相促進,互相影響。通過長期大量的影片輸入,學習者在提高聽力的同時,可以掌握最地道的詞匯語法,采取跟讀的方式,模仿影片中人物的發(fā)音,練習最地道的語音語調(diào),從而提高口語能力。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反復的模仿,才能有所突破,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

1.3擴充詞匯量

詞匯量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擴充詞匯量是英語學習者必不可少的任務。英文電影涉及英語國家人們?nèi)粘I畹姆椒矫婷妫采婕柏S富多彩的詞匯,這是任何一本教科書都無法相比的。很多電影中還有一些地道的俗語和俚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賦有特定的含義。如果學習者能夠盡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這些詞匯,就既能夠在語言的理解上更深一層,又能夠在以后的語言運用中得心應手。

1.4提高中英互譯能力

隨著電影行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在很多英語電影都帶有中英雙字幕。我們在欣賞電影的時候不能光注意內(nèi)容和情節(jié),還應多注意屏幕下方的字幕,這其實就是英漢對譯活生生的教材。很多翻譯人員的水平非常高,翻譯的字幕既能正確表達語意,又能保持原語言的原汁原味。很多字幕翻譯都精彩絕倫,英語學習者應該盡可能學習和掌握這些靈活的翻譯技巧,如果遇到一些精彩的翻譯,就可以做一些記錄和整理,多吸收、多積累、多總結(jié),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5增加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要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這門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電影就是西方生活的一個縮影,英語學習者能夠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了解到英語國家人們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思維特點等方面的特征。比如說電影《27套禮服》和《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能讓我們對西方婚俗方面的特點有一個直觀全面的了解。再比如反映西方宗教文化的電影《三個火》,我們可以看到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斗爭。還有《十誡》、《耶穌受難記》等,這些電影都有很濃的西方宗教色彩。若長期耳濡目染,就會對語言本身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把中西方文化融會貫通,真正掌握到英語的精髓。

2.利用英語電影學習應把握的原則

2.1合理選擇英文電影

選擇合適的電影至關(guān)重要。很多人選擇電影的時候都是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前提的。有些人只圖感官的刺激,只喜歡一些情節(jié)緊張,視覺沖擊強烈的影片。但這些電影由于音效和場景的吸引,會讓人忽略語言方面的特點。如果是為了學習英語,就一定要選擇發(fā)音標準,清晰,語言有活力的影片。特別是一些反映西方現(xiàn)代生活的影片,里面有很多常見的生活用語,既有時代性,又有實用性。能幫助學英語的不一定只局限于電影,很多電視劇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值得推薦的電視劇,如《老友記》、《摩登家庭》等。

2.2練習方法要得當

要帶著學習的目的看電影,并且要注重看電影的方式。情節(jié)可以忽略,重點應落腳在語言上。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開始選擇情節(jié)簡單,語速慢的電影,再循序漸進,逐漸選看一些語速快,難度較高的電影。好的電影可以看兩遍、三遍,甚至多遍,要不厭其煩。覺得有用的詞匯、句法可以用筆記錄下來,以便之后反復回味,加深印象。如果練聽力的話,第一遍就可以暫時不要看字幕,考查自己能聽懂多少。第二遍看字幕,了解自己沒聽懂的是哪些,反復多次后,逐漸達到不看字幕就可以聽懂的程度。

綜上所述,英文電影彌補了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資源的匱乏,是英語學習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電影是一門藝術(shù),學習是一門技術(shù)。在看電影中學習英語,在學習中體驗生活,每一個英語學習者都會感受到學習英語的無窮快樂。

參考文獻:

[1]李萌濤.多媒體投影英語課堂教學初探.外語界,2001.

篇9

【關(guān)鍵詞】翻譯;中國文化因素;英語電影名稱;翻譯適應變異論

1.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產(chǎn)電影已經(jīng)不能滿足中國觀眾的需求,他們對外國電影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對外國電影翻譯的研究,尤其是對電影名稱翻譯的研究,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電影的翻譯與其他外語文本的翻譯不一樣,電影注重吸引觀眾并且產(chǎn)生利潤,因此有一個好的電影名稱很有必要。為了引起中國讀者的興趣并且符合他們的品味,在翻譯電影名稱時對中國文化因素的使用變得不可或缺。電影名稱的目的是為了影響受眾的行為和他們的價值觀(張曉舸,2005),因此電影名稱的翻譯應該要首先考慮到目標語言和觀眾。

但是,早期大多數(shù)對電影名稱翻譯中中國文化因素使用狀況的研究只是列出了包含中國文化因素的電影名稱,卻很少指出哪幾種文化因素在翻譯電影名稱時使用得比較多,也沒有做出歸類。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電影名稱翻譯中常見的中國文化因素做一個歸類總結(jié)。

2.文獻綜述

語言的三個特性,也就是可變性,流通性和適應性,是對語言使用理解中的關(guān)鍵概念。其中,語言的適應性在語言對人類生存的貢獻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馬蕭,2012: 106)。在這個意義上講,語言就像隨時準備著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自然物種或者有生命的有機物一樣不斷得到進化(Verschueren, 1987: 51)。

適應變異論在翻譯文本內(nèi)容時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從傳統(tǒng)上來講,它是指為了滿足某一特定觀眾的需求或者達到某一目的而在翻譯過程中做出大量改變的一種翻譯策略和方法,包括省略、添加、減少、編輯、模仿和重寫(Shuttleworth & Cowie, 1997/1999: 3)。

適應變異論是一種包括了當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與譯文不一樣時而改變文化參照的翻譯策略(Vinay & Darbelet, 1958/1995: 31-39)。有時適應變異論被認為只適合于某種范圍的翻譯,比如戲劇的翻譯,廣告的翻譯和電影字幕的翻譯。

3. 案例分析

通過對搜集到的50個電影名稱進行分析、歸類,從而得出電影名稱翻譯中經(jīng)常使用到的中國文化因素。從這50部電影的名稱翻譯中,可以把出現(xiàn)的中國文化因素分類為文學因素、地理因素、習俗因素、歷史因素、宗教因素。

表格一 電影名稱及其譯名、分類

3.1 文學因素

從表格一中可以看到,文學因素是這50部電影名稱翻譯中使用得最廣泛的因素。中國的文學起源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文學表達形式多樣,包括小說、戲劇、詩歌、散文、成

語故事等。

在英語電影名稱翻譯中,中國民間故事經(jīng)常被譯者所用,其中,Waterloo Bridge的翻譯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其被譯為“魂斷藍橋”?!盎陻嗨{橋”源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該故事的主旨與電影的主旨相一致,因此g者選擇以該故事來作為電影的譯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中國觀眾一看到電影的名字就能猜想到電影的主題。

在文學因素中,詩詞歌賦也經(jīng)常被用來翻譯電影的名稱,例如Lolita就被譯為“一樹梨花壓海棠”?!耙粯淅婊▔汉L摹眮碜杂谒未笪暮捞K軾的一首詞,對該詩句的使用使得這部電影看起來更加詩化,更富有意境,也更能引起中國讀者的興趣。

另外,成語因其精煉、內(nèi)涵豐富,也經(jīng)常被用來當作英語電影名稱的譯名。在這50部電影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譯名都來自于成語。比如John Q被譯為“迫在眉睫”,Nothing To Lose被譯為“破釜沉舟”,Shattered Glass被譯為“欲蓋彌彰”,Brazil被譯為“妙想天開”等。

3.2 地理因素

從這50個電影的譯名中可以看到,地理因素也有在翻譯電影名稱時被使用到。中國不管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還是人文地理環(huán)境都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有著巨大的差異,比如中國最大的地方行政單位是“省”,而美國是“州”,因此在翻譯一些電影名稱時,需要考慮到地理環(huán)境的不一樣,地理名稱使用習慣的不一樣等。

電影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被譯為“史密斯先生上美京”,就是考慮到了地理因素。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而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南京在歷史上也曾是一國之都,因此考慮到了中國城市的命名習慣,這里很巧妙地把華盛頓翻譯成“美京”,符合了中國人的習慣,觀眾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會想到這部電影是講述發(fā)生在美國首都的故事。

中國的一些自然地理景觀,比如山巒、河流等,也經(jīng)常在翻譯中被使用。電影The Jungle Book被譯為“小泰山”,泰山是中國的五岳之一,為中國人所熟知,盡管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不是真的發(fā)生在泰山,但這個譯名卻能引起中國讀者的興趣。

3.3 習俗因素

在這50個電影譯名中,習俗因素占了20個,因此習俗因素在翻譯電影名稱時算是使用得比較廣泛的。中國作為一個源遠流長的文明古國,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俗習慣。在對一些英語文本的翻譯中,一些詞語的使用可能會使得外國人感到奇怪,因為這些詞語看起來與電影本身沒多大聯(lián)系,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是在翻譯的過程中考慮到了中國習俗因素。

電影Home Alone如果直譯就是“獨自在家”,卻被譯為“小鬼當家”,這是把中國的習俗運用到翻譯中的例子。對中國人來說,“小鬼”是聰明卻調(diào)皮的孩子,把“小鬼”用在電影名稱中,使其更加生動和具有吸引力,也符合中國人的品味。

“俠”在中文中是指功夫高、品行好的人,這個字也經(jīng)常被用到英語電影名稱的翻譯中,例如Iron Men被譯為“鋼鐵俠”,Spider Man被譯為“蜘蛛俠”,The Lone Ranger被譯為“獨行俠”等。從這些名稱的翻譯中,中國觀眾可以知道這部電影大概是講述一個英雄的故事,從而引起他們的興趣。

3.4 歷史因素

從50個電影譯名中可看到,歷史因素也經(jīng)常被作為中國文化因素被用到電影名稱的翻譯中。中國歷史悠久,歷史上發(fā)生的一些事件、或者歷史上一些習慣的稱呼,對現(xiàn)在的中國人還是有著巨大的影響。

“美人計”是古代中國君王想要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而使用的計謀,其中越王獻西施于吳王,后導致吳國傾滅就是使用美人計的一個典型代表,后世人或?qū)ζ渌蚪驑返?,或扼腕嘆息。電影Notorious被譯為“美人計”,其運用到了中國的歷史典故,既高度概括了電影的內(nèi)容,也能引起中國讀者的興趣。

電影Overlord被譯為“太上皇”。“太上皇”這個稱謂是歷史的遺留物,在封建時期指的是統(tǒng)治者的父親或者已經(jīng)退位的統(tǒng)治者。

3.5 宗教因素

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興于南北朝時期,對中國人的生活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而中國人信仰佛教,因此在翻譯一些電影名稱時,佛教的一些因素會被使用到,從而增加觀眾的熟悉感。

電影Ocean’s Thirteen的翻譯就是運用到了佛教的因素,其被譯為“十三羅漢”。在佛教中,羅漢者皆六根清靜,已了脫生死,隨緣教化度眾。從這個電影的譯名中,觀眾可以猜測到這部電影大概是描述十三個無欲無求的英雄的故事。

電影Elysium被譯為“極樂空間”。在佛教里,“極樂世界”指的是沒有死亡,沒有悲傷,所有人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世界。從該部電影的譯名中可看出,該電影應該是描述一個發(fā)生在佛教所描繪的極樂世界里的故事或者人們尋找極樂世界的過程。

4. 總結(jié)

語言與文化是不可分的,在翻譯過程中,文化因素必須要被g者重視,翻譯適應變異論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考慮受眾的文化背景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在分析了50部電影名稱及其譯名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文學因素、地理因素、習俗因素、歷史因素和宗教因素均有被使用到電影名稱的翻譯中。在這50個譯名中,使用了文學因素的有22個,使用了地理因素的有2個,使用了習俗因素的有20個,使用了歷史因素的有3個,使用了宗教因素的有3個,可見文學因素和習俗因素被使用得比較多。在文學因素中,中國的詩詞歌賦、民間故事、成語故事等均有被使用到翻譯中來。在地理因素中,主要是考慮到了中國人對地理名詞的使用習慣還有中國的一些自然景觀。在習俗因素中,主要考慮到了中國人語言的使用習慣,一些口語化的,或者對中國人有特殊意義的詞語就會被使用到。在歷史因素中,主要是考慮到了中國人所熟知的歷史故事,或者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存在過的、但因歷史的發(fā)展而被淘汰的事物。

在宗教因素中,佛教的一些用語則經(jīng)常被使用到。

【參考文獻】

[1] Schuttleworth,M . & Cowie, M.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 Manchester: St . Jerome, 1997/1999

[2] Tylor, E . Primitive Culture [M]. London: Routledge, 1871

[3]Verschueren, J . 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First working document draft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in preparation of a Handbook of Pragmatics, Belgia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University of Antwerp, 1987

[4]Vinay, J. & Darbelnet, J. Comparative Stylistic of French and English: A Methodology of Transla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 1958/1995

[5]白靖宇. 文化與翻譯 [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

[6]季羨林. 東方不亮西方亮. 于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演講的演講稿,1995.

篇10

【關(guān)鍵詞】原版電影 英語學習 電影的選擇

傳統(tǒng)的英語學習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今英語學習的全球化趨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的應用已充斥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利用各種多媒體工具學習英語,尤其是通過觀看原版英語電影來學習英語。

一、原版電影的特點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的廣泛應用,人們對電腦的熱愛愈加濃厚。原版英文電影的片名簡短且含義深刻。觀看電影時不僅可以放松心情,而且?guī)椭藗儗W習到大量的生僻的詞匯,了解不同片名的深刻含義。同時,原版英文電影反映的是其英文國家的實際生活,有助于人們了解其本土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等,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同時,通過觀看原版英文電影,有助于人們了解其外國本土的簡短的語言對話。

二、原版電影影響著英語學習的不同方面

(一)原版電影對英語口語的影響

現(xiàn)如今口語問題已經(jīng)成為英語學習中的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許多不同的因素影響著學生英語口語的流利。一方面可能是單詞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記單詞的方法就是把這個單詞連其意思單獨循環(huán)都十幾遍,或許當時記住了,但是過不了幾天就會忘掉,關(guān)鍵是根本無法記住這個單詞的全部意思,甚至在具體的語境中可能還不會使用,你還會發(fā)現(xiàn)你背的這個單詞的意思在這個語境中好像有些不對,這說明了背單詞的方法錯了。另一方面可能是說的少的原因。正所謂熟能生巧。而如今的英語應試教學,僅僅教學生如何應對英語考試,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從而忽視了口語問題,直接導致了我們雖然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但都是啞巴英語,我們幾乎不開口講英語,甚至在英語課堂中,老師講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中文而不是英文。正所謂輸入與輸出雙管齊下,才能學好英語口語,我們整天輸入的都是中文,輸出的自然也是中文。

(二)原版電影對英語聽力的影響

英語聽力一直是學生的死穴。在傳統(tǒng)的英語聽力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法往往是放聽力材料對答案,這種方法非常的枯燥乏味,無法引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甚至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惡感。相反,原版英語電影去有著無法超越的優(yōu)勢。電影情節(jié)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看電影,輸入英語材料,引發(fā)學生對電影情節(jié)的好奇心,想要去了解主人公的想法和結(jié)局。同時,原版英語電影也從不同的方面影響著聽力。

首先,有助于學生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則一方文化,養(yǎng)一方人。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有著相似之處,同樣也存在著文化差異。掌握一門語言,我們首先要去做的是消除文化之間的差異,而根據(jù)相關(guān)的調(diào)查顯示,大多數(shù)學生在觀看原版英文電影時會情不自禁地關(guān)注電影中與自己國家不同的文化語言表達方式。

其次,真實的情景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以及應用。眾所周知,電影故事源于真的生活中,同時將真實的“人”和“生活故事”呈現(xiàn)在生動的畫面中,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中。觀看原版英語電影可以使學生正確理解英語語言。通過模仿句中的對白,熟練地掌握英語語言的應用。畢春意如是說:“電影臺詞的藝術(shù)魅力就在于它是社會交際的真實再現(xiàn),通過演員富有情感的演繹和詮釋,使得這些充滿濃郁氣息的話語深入人心?!倍嬗⒄Z電影中的對白又完整的呈現(xiàn)出了不同英語國家的日常生活形式,同時對英語語言的理解和應用是傳統(tǒng)教學無法學到的知識。

(三)原版電影對不同思維的理解

人類的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和側(cè)面來觀察和反映客觀世界,也對客觀世界進行分析和綜合。某個民族獎長期以來對現(xiàn)實的認識凝聚成經(jīng)驗和習慣。借助語言形成思想,有賦予思想以一定的方式,就形成了這一民族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溝通文化和語言的橋梁(連淑能)。則思維方式的差異是造成語言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民族文化也影響著思維的形成和語言的表達。

原版英文電影通過原汁原味的地道表達,展現(xiàn)了外國文化和中國人文化的差異,促使學生更直接的了解這些文化差異,從而了解不同思維的差異,更加深刻的理解這些文化差異和思維差異,引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如動物在不同文化中的差異,在電影一條狗的使命(A Dog’s Purpose)的一句臺詞:”love me ,love my dog”表達了對狗的喜愛,而在中國文化中狗一般是不好的象征“如狐朋狗友”。原版電影直觀的呈現(xiàn)了不同文化以及思維的差異,引發(fā)同學對英語的好奇心,有利于英語的學習。

三、原版電影的選擇

原版電影對英語的學習有著無可言喻的影響。同時,原版英文電影種類繁多,良莠不齊。電影內(nèi)容也有深有淺,學生擁有的詞匯量不同,聽力水平不同,所以對于電影要依據(jù)個人的學習能力來選擇不同程度的影片。對于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建議盡量選擇情節(jié)比較簡單,語言比較簡短并且貼近生活的影片,如迪士尼動畫片蘇菲亞(Sofia)等等。對于那些聽力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建議看一些景點名著改編的影片,不僅可以通過模仿對話,學習經(jīng)典名著的經(jīng)典對白,還可以這個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背景,了解風俗習慣,如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其次,還可以以教材課本為中心,選擇原版影片。在大學教材中,經(jīng)常會選取一些經(jīng)典名著的片段,對于這些名著僅僅讀一些片段是不能了解其具體的文化背景以及理解其真正的含義。如美國文學課本中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僅僅選取了蓋茨比奢侈生活片段,并沒有講述其最后的結(jié)局,學生就不能了解其真正的寓意,則需與電影相結(jié)合來了解其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