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夢想范文
時間:2023-03-13 18:43: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由夢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抬頭,他就看到了印:瘦弱的身軀,飽經風霜的臉,黯淡的眼神――一只訓練所用來協(xié)助訓練和照顧新來狗的老狗。
“以后你得好好地認真訓練,聽主人的話,不然你會有苦頭吃的?!庇「嬖V離。
哼!離滿是不屑地搖搖尾巴。
他很年輕,也很漂亮,高大的身材,健碩的肌肉,華麗的錦緞般的皮毛泛著微微的色澤。他還擁有獵犬的血統(tǒng),跑起來,一定也是獵犬的速度吧。
一切都很好,只是有些桀驁。
印默默地想,就好像當年的自己。
印是條狼狗。
他遺傳了母親血液里流淌著的那種幻想因子。
他曾經不羈地幻想著返回他的先祖曾定居的森林,茂密的森林。
然而,或許再多的不羈也會被人類的皮鞭抽打至遍體鱗傷,再美的幻想也會被時間的長河沖刷成泛白的色調吧。
不羈的幻想,由美麗的夢想變成了無盡的空想。
無力,蒼白,泛著淡淡的血色。
印靜靜地佇立在距訓練所后院門外那片草地不遠的斷崖邊,豎起雙耳聆聽著瀑布宣瀉的聲音,布滿血絲而略顯渾濁的眼眸中映射出月亮微黃的光暈以及光暈下斷崖對面密密叢叢、郁郁蔥蔥的灌木林。
那片遙遠的森林――蕩漾著綠意的森林――在靜謐月光的洗禮和細柔輕風的撫摸下,樹葉“簌簌”地演奏著森林交響樂,仿佛在召喚著印的歸來……
陽光明媚的一天,天空很是晴朗。一大片蔚藍平躺著向遠處的山巒綿延鋪展,輕輕地呵了口氣,于是便冒出了朵朵潔白如蟬翼的云。訓練所附近一帶的草地、斷崖、灌木叢和遠方的大地都沉浸在一片明耀的陽光和淡藍色的陰影里。
離愜意地打了個哈欠,望著這個站在自己面前拿著一條細長皮鞭的兩腳怪物,忽地感覺很不舒服。
他使勁嗅了嗅鼻子,一陣肉骨頭香在空氣中彌散著。遠處的村落里,炊煙裊裊升起。
什么嘛!這都幾點了,還沒吃早飯。離很是不滿意。
印一直寸步不離地緊跟在他的身后,像是個刻板的老太婆。
離轉過身,想離開這片綠得似乎不同尋常的草地。印卻突然猛地竄了過來,身子擋在離的面前,尾巴輕輕地垂著,像把軍刀,卻又一觸即發(fā)。
印低低地吠著。
離有些不高興了,想繞過印。倏然間,一條鞭子甩了過來,抽在離身上。離吃驚地轉過身,抬頭望望那個人,剛想撲上去咬住他,卻忽然感到背上一陣疼痛,又挨了一鞭!離真的生氣了,他像愛斯基摩狼一樣,豎起尾巴和身上所有的毛,他把全身的力量和滿身的憤懣都積蓄在后腿肌肉里,然后瞬間躍起,用獵犬的速度猛地向那人撲去。那人顯然是吃了一驚――為他眨眼之間的爆發(fā)和不同凡響的野性,但他仍是鎮(zhèn)靜地向后撤步,同時甩出了細長的鞭子,卷住了離的身子,他用力一拉,半空中的離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離發(fā)狂了,好不容易擺脫了鞭子束縛的他聰明了許多,他用盡全力撞了上去,那人卻靈巧地一閃,離來不及轉彎,只好緊急剎車,剛轉過身來,那人的鞭子便打了上來――不偏不倚地抽在了離的鼻子上。嗚――他感到了一陣鉆心的痛,然后就暈了過去。
又是新的一天,一個清新的早晨,晨光熹微。
主人還在睡夢中。
印輕身爬了起來,來到離的身邊,舔了舔他――燒已經退了。
離突然驚醒,倏地站起來。他看了看面前的印,舔了舔嘴角殘留的肉骨頭的余香,然后靜立著。
印說:“請告訴我,你的夢想?!甭曇艉茌p,為了不驚擾主人;卻字字鏗鏘有力,振動著離的鼓膜和心瓣。
他是認真的,離心想,他也是真誠的,昨天的晚飯,算是我欠他的一個人情吧。那好……
“離開這鬼地方,離開那些討厭的兩腳怪物!”
“也就是擁有自由?”怪不得你叫“離”,印默想,可難道我這輩子只有深深地困陷在這黑暗的,沒有陽光和溫暖的寵物訓練所了嗎?
“差不多吧,反正我死也不會再回到那女主人身邊了。她整天只知道打扮、Party、血拼、韓劇,一切無聊的地方都喜歡帶著我一起去。給我洗個澡、喂喂飽、穿上絲綢做的貼身小唐裝,甚至那種小屁孩穿的小鞋,以免我把人家家里凈可映面的木地板給踩臟了。哼,不就是炫耀嘛!炫耀她老公多么有錢,富得連家里的墻上都恨不得貼滿人民幣!于是我就可憐地成為了滿足她虛榮心的犧牲品?!彪x忿忿地說。
“那好吧,我可以幫你離開這里。但是,以后你就得自謀生路了。”
“可是,你為什么要幫我呢?”面對印突如其來的一串話和善意的舉措,離一下子亂了方寸,他先前好不容易建起來的厚厚的偽裝,一下子被自己給撕開了一條口子。
“原因其實很簡單?!?/p>
“……”
“你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p>
“……”離還是不明白。
“自由,那是我年輕時的夢想,可我從來沒有真正地擁有過它,甚至都沒有見到過擁有它的人。我只能甘于聽命,在夢想面前,選擇了榮耀。哎,現(xiàn)在都老了,卻又無限地向往起了自由,但老了就沒用了啊,只有由你去幫我實現(xiàn)這個曾經無數(shù)次閃耀在我心頭的夢想了……”
終于又開始訓練了。
那人手里仍是一條鞭子,又細又長的蛇皮鞭子,讓離的心里泛起了陣陣的焦躁和不安。
印低吠一聲,提醒離要注意。果然,鞭子出其不意地甩了過來,但離已敏捷地躲開了。那人不甘心,又抽,結果不僅沒抽到離,反而還耗去了幾秒寶貴的時間。就在這一瞬間,離猛地向上高高躍起,死死地用尖利的爪子抓住了那人的衣領,然后他憑著自身重力拉著那人往地上摔,卻又在撞到地的瞬間跳開。那人防不勝防,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后腦勺磕在了青石板上,鮮紅色的血緩緩地淌出來,滲入石板的縫隙里。印驚呆了,事情的發(fā)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并未曾想讓他的主人受傷。
印開始猶豫了,他先是充滿愧疚地望著自己的主人,再回頭望了望身后在斷崖邊徘徊的離,他正在迷茫地尋找著自由的方向。權衡再三,印的腦海中又浮現(xiàn)出了那片茂密卻缺乏生機的森林,它們需要離的到來!于是他長嗥一聲,告訴離:那片隱蔽的荊棘就在你的正前方,只要勇敢地躍過斷崖,穿過灌木叢,繞過荊棘后,你就自由了!
離感激地吠了幾聲,便猛地騰空躍起,躍過了斷崖,閃進了灌木叢。過了一會兒,他又吠了幾聲,像是在召喚印:快來這奇妙的夢想天堂吧,這可是正確的通往自由的方向??!
印又一次回首,不舍地望了望主人,然后毅然跑向斷崖,起跳的瞬間,他突然感到腳底一滑,哦,不!印狂吠了幾聲,四肢在空中瘋狂地揮舞著,想抓到一些崖壁的草根什么的,但卻什么也沒有抓到。他垂直下墜,下墜……
離聽到印的慘叫聲后,從灌木叢中沖了出來,小心翼翼地向崖下望,卻只看見呼嘯的風裹挾著一團黑色的張揚如翅膀的影子向下急墜,耳畔回蕩著重重的聲響,震撼人心……
離忽然感到內心泛起了一陣悲涼,心一下子很是哀痛,他低聲嗚咽著,回過頭來,一步一步向叢林深處緩緩地走去。
遠方的蒼穹中,印撥開陰霾云靄,望著那片茂密的綠色森林的中央,離正在向著自由的方向邁進,兩旁是遍地的花兒,春暖花開。
篇2
曾經我喜歡聲音里面的故事,哪怕是那些有著莫名其妙的情感,但是有一絲絲情緒的波動,都能夠敏感地察覺出來,也許那些對于我現(xiàn)在玩配音秀都奠定了基礎吧。
我們從前也想著去看游戲,去看外面的風景,也許這一切都不再局限于小小的被束縛在一個空間里面,就好像我無數(shù)次,我們站在學校操場的邊緣,看著外面廣闊的天地,看著蔚藍的天空,想著以后我們將會走向哪里,在哪里發(fā)展,并且扎根生長。
可是這一切都顯得特別的遙遠,包括那些幻想和未來。
我們甚至都曾經約定過,咱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哪怕是這個過程有些漫長,哪怕是在這樣的途徑之中,所有的問題都已經被消磨干凈,因為我們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一件大事。
篇3
摘要:時代的發(fā)展,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普通的小人物是怎么一步步發(fā)展成為社會精英的呢?在我看來,他們追求夢想,堅持不懈并為之奮斗的精神是成功的關鍵。而影片《阿甘正傳》和《當幸福來敲門》中的主人公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的精神就是最好的驗證。
關鍵詞:《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自由;夢想;奮斗
時代的發(fā)展,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普通的小人物是怎么一步步發(fā)展成為社會精英的呢?在我看來,他們追求夢想,堅持不懈并為之奮斗的精神是成功的關鍵。而影片《阿甘正傳》和《當幸福來敲門》中的主人公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的精神就是最好的驗證。
阿甘,是一個智商僅有75的人。在常人看來,他屬于殘疾人,但她偉大的母親卻不這么認為,她認為“阿甘和其他任何人是一樣的”,并用內戰(zhàn)時英雄的名字來給他起名:福雷斯特?甘。媽媽為他起這個名字,也是希望他能和他的親戚福雷斯特將軍一樣出色,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在阿甘生命中最重要的媽媽為了證明阿甘和其他人是一樣的,努力爭取讓他上了縣里的公立小學。然而,阿甘在那里并被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一上校車,他就遭到同學們異樣的眼光,這時的阿甘顯得那樣的孤獨、可憐。正在這時最甜美的聲音出現(xiàn)了:“你愿意的話可以坐在這”,這個聲音就源自阿甘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人物――珍妮。瞬時間阿甘被這位美麗的女孩打動了,從此他們成為了好朋友,他們彼此鼓勵共同進步。阿甘的媽媽曾經說過:“每天都會有奇跡?!庇械娜瞬幌嘈?,然而這確實是真的,此言在阿甘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由于阿甘的“傻”,所以他經常遭到同學們的謾罵和追打,而在此刻阿甘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珍妮站了出來,說出了影響阿甘一生的名言“跑,福雷斯特,快跑!”阿甘在這種高度緊張而又危急的情況下,腦子里只有珍妮的那句“跑,福雷斯特,快跑!”并將它當做了唯一的目標,導演用慢鏡頭的形式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伴隨著腳撐清脆的撞擊聲,阿甘邁開了矯健的步伐,掙脫了束縛他已久的腳撐,開始了快速的奔跑。他那神奇的速度,讓追趕的同伴都為之氣憤、惱怒。阿甘伴隨這快跑,開始奔向他的新生活。阿甘的跑步生活也成為影片的一條主線,串起了阿甘整個回憶的過程。
幾年后,阿甘又遭遇了同樣的情況,這次的阿甘,再面對同學的辱罵與痛打時又選擇了珍妮的決定“跑,福雷斯特,快跑”,最終阿甘跑過了追趕的汽車,并有幸跑進了大學,跑進了國家橄欖球隊,并且受到了總統(tǒng)的嘉獎,最后他跑進了軍隊。
阿甘前兩次的奔跑,以他自己的方式堅持拼搏,最終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軍隊中這次狂奔,更是創(chuàng)造了奇跡。
在軍營中,導演運用再現(xiàn)的方式,仿佛是將阿甘和珍妮初次見面時的場面進行了重新的演繹,讓他在進入軍隊的第一天認識了自己的好戰(zhàn)友――布巴?!白鼋坦僮屗龅氖隆边@一簡單的原因不但是阿甘進入軍隊的理由更是他在軍隊中堅持的目標,阿甘也認為自己很適合當兵,而且干得如魚得水。由于部隊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阿甘和戰(zhàn)友布巴有幸被征調參加了越南戰(zhàn)爭。在越戰(zhàn)中,在那槍林彈雨中,阿甘并沒有退縮,而是用他獨有的方式奔跑將戰(zhàn)友們一個個從戰(zhàn)場上救出,創(chuàng)造了那場戰(zhàn)爭的奇跡。丹中尉,一個來自于軍人世家,有著崇高的榮譽感,渴望與軍隊共滅亡的軍人,也在阿甘的那股“傻勁”和奔跑中被救出。丹中尉曾一度十分悲觀、迷茫,怨恨阿甘將他救出,沒能像先輩們一樣戰(zhàn)死沙場,為國捐軀。而后,經過阿甘的開導,丹中尉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有了屬于自己的事業(yè),并組建了新的家庭。
導演通過交叉蒙太奇的使用,將阿甘和珍妮的生活、事業(yè)進行對比,以及丹中尉命運的變化,告訴我們一個哲理:一個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你如果堅持理想并為之奮斗,即便有千重難、萬重險,只要堅定信念,那么成功終將屬于你;你如果聽之任之,自暴自棄,上帝也不會眷顧你的。
阿甘母親在去世前,對阿甘說了影響他一生的話語“我相信你能實現(xiàn)自己的命運,你要憑借上帝所給予的做到最好”,“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一種”,母親用最簡單的比喻、最真切的語言向阿甘傳遞了我們的主題:無論艱難困苦,只要堅定信念,并為之不斷奮斗,勝利終將屬于你!
當阿甘因為捕蝦事業(yè)和蘋果股票富裕后,他像媽媽說的那樣,沒有用來炫耀,而是投向了慈善事業(yè):分別捐獻給了教堂和醫(yī)院。還有一大部分捐贈給了戰(zhàn)死沙場的戰(zhàn)友布巴的媽媽。
在經歷過母親去世、珍妮突然間回來而后又離去等一系列事件后,阿甘變得成熟而又穩(wěn)重。在三思后,阿甘開始了自己的長途旅行,他先后跑遍了整個亞拉巴馬州,翻越了各種高山河泊,最終他用三年多的時間跨越了整個美國。與之前幾次奔跑不同,阿甘這次只是單純地想跑,喜歡跑,但那些記者們卻以為他是為了世界和平、無家可歸者、女權運動、保護環(huán)境等理由而跑,始終不相信阿甘的本意:什么都不為,只是想跑。雖然阿甘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奔跑,但卻給好多人帶來了希望,讓他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導演對于阿甘這次的奔跑,畫面表現(xiàn)得相當唯美,將廣袤無垠的農田、枝繁葉茂的森林公園、波濤洶涌的大海運用蒙太奇手法,一并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讓大家在幾分鐘的時間內盡覽美國特有的自然風光。正如阿甘后來向珍妮講述他的這次奔跑過程:“就像太陽要下山之前的拉巴特灣,海面上波光粼粼;就像山水間的湖水,那樣的清澈,好像有兩重天空,層層相疊;然后在沙漠,日出的時候,觀眾看到天之涯地之極,美麗無限?!?/p>
“你得丟開以往的事,才能不斷繼續(xù)前進?!边@應該就是阿甘這次奔跑的意義了。
隨后,阿甘回到了位于亞拉巴馬州的家中,經過重重周折,他和珍妮最后一起回到了亞拉巴馬州,并舉行了婚禮,開始了幸福的生活。不久之后,珍妮因病去世了,阿甘帶著小阿甘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
回顧阿甘一生,那是充滿艱辛、坎坷的,但最后卻是充滿希望的,小阿甘聰明伶俐、乖巧懂事,開始了他的夢想奮斗之旅就是最好的證明。
結尾處,那片羽毛伴隨著悠揚的樂曲隨風飄浮,飄向了遠方,同時也意味著阿甘前一段生活的圓滿結束,在自由的追隨下,新夢想、新目標開始起航。
阿甘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憑借他那份執(zhí)著、那份堅定,最后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而《當幸福來敲門》中主人公克里斯可沒有阿甘那么好的運氣,克里斯艱辛的奮斗史,更是給我們當今的大學生很好地上了一課。
克里斯?加納是一個精密儀器推銷員,他目標遠大、勤奮肯干,認為只要能將這批儀器全部賣出他們就能過上好日子。但事與愿違,他不但沒有將儀器賣出,反而將家搞得妻離子散,妻子最終忍受不了貧窮的生活,離開了他們,只剩下他和兒子相依為命。事業(yè)失敗,生活困苦,在這艱難的時刻妻子又離自己而去,這是何等的傷感啊!最困難的時候,因為沒有錢,他和兒子不得不逃出了公寓,到處安家。
但即使生活這樣困窘,也沒有擊退克里斯追尋夢想的決心。他堅信,只要他努力了,為了夢想而堅持奮斗了,上帝一定會向他打開勝利之門。
于是克里斯從一家有名的股票投資公司的實習工開始做起,然而因為實習期間沒有工資,所以他每天不得不高效率地完成股票公司交給的各項任務,以便抽出時間來賣他原來剩下的精密儀器,以保證他和兒子的基本生活。不僅如此,他要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那就是實習期滿后只有一人會被留下。即便如此,克里斯也沒有退縮,因為他知道這是他最后的希望,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徑。
工作強度大,沒有工資,到處尋找免費的住處,此時的克里斯已經完全不在乎什么形象了,他只希望他和兒子能順利地度過這實習期,而懂事的兒子在這個時候也給予了克里斯最大的關愛與支持!
他和兒子夜晚無家可歸,就睡在地鐵站中的廁所、收容所等一切可以暫時休息的地方;白天兒子在幼兒園多少還有些吃的,克里斯自己就三餐并為一餐,甚至不吃,能省就省。在他生活無比困難的時候,公司高層又向他借了5美元,對克里斯來說那可是他一天多的生活費啊,但在此時,他依舊相信,人們都是善良的,上帝會看到的,高管會履行諾言的,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暫時的。生活的窮困讓人沮喪無比,為了生存他甚至選擇了賣血,這一切并不可怕,克里斯的斗志還依舊堅定??死锼箾]有倒下,他為了未來的幸福生活,為了自己的理想,他頑強拼搏,始終堅信:只要努力拼搏了,幸福生活就會來臨!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克里斯的艱苦奮斗,他終于成為了那唯一留下來的幸運兒,并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專家,而公司高管也兌現(xiàn)了當時借錢時的諾言。
影片從而印證了我們的主題:世界是美好的,縱然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迷惑、各種選擇,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積極樂觀的從容面對,幸運一定屬于你。
篇4
從茫茫雪原的阿拉斯加到熱辣奔放的加州海灘,他們一往無前;從瀲滟風光的密西根湖到雄奇壯麗的落基山脈,他們追逐狂奔。而承載這種永不停歇美利堅精神的,正是途中那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道路。
公路,就是美利堅民族追逐夢想的永恒通途。
狂熱的汽車時代
滿載貨物的大車在茫茫草原上呼嘯而過,黑暗的夜晚里列車在鐵軌上隆隆駛向遠方,大量的移民蜂擁來到埃利斯島,成為縈繞著美國人民永不停歇的旅行情結的象征。
盡管美國的發(fā)展一直都是飛速般前進,但仍經歷了漫長的世紀輪回,才構架起完整的鐵路、公路系統(tǒng)。
17-18世紀的美洲大陸,是一片未經開墾的“處女地”,道路建設唯有幾條原住民踩出的蜿蜒小道,拓荒的先輩吃盡了苦頭。威廉?赫頓曾這樣描述林肯全家往伊利諾伊州的遷移:“駕著一輛兩頭牛拉的馬車,輾轉在陰暗潮濕的旅途上,旅程孤寂而又冗長?!眻蟮绬拘蚜嗣绹汕先f有類似經歷人的回憶和感慨。
直到工業(yè)時代來臨,才讓人們徹底擺脫馬車泥沼,風雨兼程的旅途。
公路是汽車時代到來的催化劑之一。1893年,兩位自行車機械師查爾斯和詹姆斯?杜里埃在馬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菲爾德市大街上,成功地實驗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汽車,這標志著汽車時代開始了,同時,也把這塊大陸拉進了公路時代的洪流,
20世紀20年代,亨利?福特創(chuàng)造性地把汽車裝配線引入了汽車制造業(yè),并由此引發(fā)了一場生產和銷售汽車的革命。這使得汽車與旅行迅速鏈接,并很快擴展開來,而開著汽車去旅行也成為了當時人們的一大渴望。
同時,聯(lián)邦時期的政府也扮演著紡織工人的角色,“織造”了一條又一條經緯交錯,縱橫延伸的國家脈絡。
當汽車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美國的街道和鄉(xiāng)村時,要求改善路面的呼聲也越來越高。1916年,威爾遜總統(tǒng)簽署了聯(lián)邦政府關于國家運輸系統(tǒng)的第一個法案――聯(lián)邦援助公路法案,得到公眾的廣泛認可。
在以后的每個十年中,支持這類政府行為的選區(qū)越來越大。正是在這樣的聲援與互動,讓美國人追逐夢想的腳步開始加速前行。
行進在大路上
“如果美國人在歲末有一點空閑時間,他將會帶著永不停歇的好奇心駛上公路,遨游美國的廣闊領土,幾天之內行程500英里,并終生樂此不疲。”
――阿歷克斯.托克維爾
美國人對公路旅行的熱衷,緣于發(fā)達的汽車工業(yè)帶來的便利,而真正讓美國人沉醉其中樂此不疲的,卻是這塊新大陸上的如畫風光,以及游覽風光道路上,那些別致的汽車旅館、溫馨可口的晚餐和方便舒適的汽車電影院。
66號公路:起點芝加哥,終點到西海岸圣塔莫妮卡,美國人稱它為“母親路”(The Mother Road)。
66號公路斜貫美國,途經伊利諾伊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奧克拉荷馬州、德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以及加利福尼亞州;全長2448英里。66號公路,在美國的歷史上是早已超越了經典和傳奇的存在,這條如今已從地圖上消失的公路已經化身為美國流行文化精神的象征。
如果你懷舊并崇尚簡單、慢節(jié)奏的往昔時代,那一定會喜歡66號公路所營造的氛圍。無論是像逍遙騎士一樣騎著虎虎有生氣的哈雷,還是駕駛著經典的雪弗蘭房車,馳騁在這條歷史悠久的公路上,放眼望去,盡是大片的玉米田、印第安保留區(qū)以及一望無際的沙漠。廣闊的黃土上,仙人掌零星地散布期間,仿佛掉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那個奔騰著狂放的激情,混雜著馬鞭聲響和濃重煙草味的西部牛仔時代。公路小鎮(zhèn)旁販賣冒著氣泡水的酒館,霓虹燈閃爍的汽車旅館,古式而老舊的加油站,西部的傳奇逸事又在眼前一一上演。
1號公路:北起舊金山以北的Leggett,南達洛杉磯南部,沿著太平洋海岸線蜿蜒起伏1000公里,所以也叫做Pacific CoastHighway(PCH)。
一邊是碧波萬頃的太平洋,一邊則是陡峭高聳的懸崖山脈,使它被稱為最美的“天堂之路”。這條大道直達圣地亞哥巴爾堡公園,可以帶游客到達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等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方。
從華盛頓至俄勒岡的路上,有著彎曲長達643公里的海岸線,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在沿途看到麋鹿和禿頭鷹。1號路穿過俄勒岡州的最高海拔地托馬斯小溪(Thomas Greek)橋,沿線下來是皮斯特河之前的一線海灘。引人入勝的“接吻石”一帶景色最好,而愛好風浪板運動的人大都集中在梅爾溪和黃金海岸之間。
一路向南,會經過巴爾布半島,這是一個高消費的地方,10公里長的沙灘圍繞著一個經常停滿了游艇碼頭。除了主街的景色外,巴布爾帕維萊恩亦是不可錯過的,它建于1905年,是當時鐵路的終點,上面有一個獨特的尖塔。到達的時間如果恰到好處,你可以在尖塔的后面看到漁夫正在卸下一天的收獲。老舊的渡輪停泊在帕姆街到巴爾布島的水域中,映襯著價值上百萬美元的別墅和高檔商店及咖啡館。
圣地亞哥是路程的終點,這是一個繁忙美麗的港口城市,吸引了許多從好萊塢來的電影明星,一位歷史學家對它這樣描述“任你豪飲,賽馬不斷,賭博跳舞可以玩通宵?!?/p>
50號公路:50號高速公路自西從美麗的太浩湖(LakeTahoe)進入內華達,穿過內華達州的首都卡森市,一直連接到東部的大盤地國家公園。
50號高速公路被美國《生活》雜志稱為“全美最孤獨的公路”,該雜志引用美國汽車協(xié)會一位顧問的話:它幾乎什么都沒有,沒有任何有趣的地方。我們不推薦它。沿途只經過9個城鎮(zhèn),兩個廢棄的采礦營地,少數(shù)幾個加油站以及偶爾幾只郊狼。我們警告所有的駕車愛好者不要在那里開車,除非他們對自己的生存技術很有信心。
換句話說,它是美國最荒涼的公路之一,人煙稀少,有許多印第安人部落,一條筆直的大道,不轉彎,望過去,看不到盡頭,感覺直通天際,著名的死亡谷也在這條路當中。
盡管它是孤獨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風景。不管你是自西向東走還是自東向西走,50號高速公路絕對是讓你體驗真正內華達風景的途徑。沿途充滿無與倫比的娛樂機會,有涉足、爬山、山地自行車、摩托車游覽、越野車、騎馬、沙板以及露營燈。從這里駛過的人們可以欣賞沿途的美景,遠眺,服務完備的友好社區(qū),別具歷史風情的采礦小鎮(zhèn)。
藝術家的解放與自由
無論小說家、詩人、音樂家、電影制片人,都無法抗拒敞開的道路對他們的誘惑
說到公路旅行,就不得不提到關于這些內斂又張揚的道路所延伸出來的藝術作品,人在路途中往往會迸發(fā)出奇思妙想,藝術家則更甚。
美國的藝術家們似乎永無休止的活躍著,約翰?德?克利維庫在他《一位美國農民的來信》最后一章中寫道:“這時刻終于到來了,我必須從我的老房子里飛出來,遠離我的農場”。一個世紀以后,馬克?吐溫也借筆下的哈克貝利?費恩之口聲稱要“掙脫一切到達自由的領土”到遙遠的地方去旅行,以尋求精神和肉體上的新生。這種欲望不能簡單地用貫穿大陸的念頭來解釋。好萊塢偉大的道路題材電影注定要屬于那些廣闊平原上的歷險。全世界的人們都認為美國是一片廣袤開放的土地,這要歸功于約翰?福特的電影和無數(shù)的西部片。公路電影可能是整個國家電影院線中反對主流文化最有力的宣傳。
二戰(zhàn)以來,隨著旅行腳步的加快,文學作品創(chuàng)造進入了一個狂亂的局面。《在路上》是美國20世紀60-70年代最有名的道路小說,作者杰克?凱魯亞克除了展示令朋克一族傾心的山水風景,還有對美國旅行文化的反思,用有價值的經歷讓人們重新思考旅行的意義。
其實,美國人都被這種“在路上”的情結所籠罩,20世紀60年代,大批的年輕人騎著摩托,或大篷車,用波西米亞式的反文化來沖破傳統(tǒng)的束縛。他們不眠不休的移動,在城市間的輾轉,以此來體會生命的存在,追求著“身體下地獄,靈魂上天堂”的精神解放,他們的青春被道路記錄下來。
66號公路作為美國人的精神圖騰之一,它的身影頻頻出現(xiàn)那個時代的歌曲、小說、電影和電視作品中。從“垮掉的一代”中走出的年輕人,帶著對生活失意,不斷的通過流浪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政治的不信任,對民族主義和越戰(zhàn)的反抗。
其實無論是黃金時代,還是艱難時期,這條路都寄托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在《憤怒的葡萄》中,喬德一家便是沿著這條公路奔向希望中的加利福尼亞州,留下了辛酸卻也有幾許溫情。1984年,隨著40號州際公路的代替,66號公路完成了最后一段擴展,從此在美國地圖上消失。當時舉辦了一個慶祝儀式,知名詞曲創(chuàng)作人Bobby Troup到場并發(fā)表了講話,淚水從他的眼眶里涌出,他把這一天稱為“非常悲傷的日子”。
公路,帶給人們期待和向往,讓浮躁的內心受到沿路風光的洗禮。當人們從選擇一個起點出發(fā)的那一刻開始,終點是哪里就變得不在重要,重要的是逃離了一成不變的現(xiàn)在,告別現(xiàn)實的不滿,去尋找新的開始。
在呼嘯而過的風中,捕捉靈魂的狂熱,聆聽生命的召喚,這便是一場自我救贖和內心回歸的完美之旅。
《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這部電影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而成。Bonnie Parker 和 Clyde Barrow是一對雌雄大盜,在30年代橫行德州,持槍搶劫銀行,最后為警方擊斃,是聳動一時的社會新聞。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Sailor和Lula是一對戀人,Sailor因干掉了反對他們關系的混混而坐了兩年牢。出獄后他攜女友遠走高飛,情節(jié)在漫長的汽車旅程、殺手的追殺和回憶的陰謀中詭異的展開。
《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
《末路狂花》為公路電影開啟了新的方向,電影成功地引介女性主義到這個一向為男性陽剛意識型態(tài)所主宰的文類。Thelma和Louise是一對閨中密友,兩人相邀開車出游。這原本應是一次簡單而愉快的旅行,但最后卻成為兩個女人對抗男性社會壓迫的奮斗。
《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
電影描寫一對殺人不眨眼的雌雄大盜Mickey和Mallory的故事,兩人絕非正義的化身,而是如片名所說的“Natural born killer”,所到之處腥風血雨,只留下一個活口宣揚他們的事跡。
《德州巴黎》Paris, Texas
這是一部以發(fā)掘一個人過去為主題的公路電影,記憶在兩次旅程中漸漸展開。L.A.是文明生活的象征,德州則是Travis的起點與終點。那里包含了他的過去,他在4年前跑到沙漠時遺留在那里了,所以當他回到文明生活后,還必須要再回去一次把它找回來。
篇5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我也不例外。有的人想成為世界首富,也有的人想擁有什么。人們都在向錢看,為了金錢勢力而努力爭奪。我有一個夢想,我想要一對翅膀。
鳥兒自由自在的在天空翱翔,人們卻只能看著,羨慕著。如果我有一對翅膀,我會飛上天空,和鳥兒們一起翱翔。傾聽美妙的歌聲,自由自在的飛翔;無憂無慮的玩耍,放開喉嚨歌唱。大海也在,我也要飛翔!
現(xiàn)在的科技很發(fā)達,飛機,客機都研制出來了。可那只能坐在里面受限制的飛來飛去,好像“囚犯”似的。假如我有一對翅膀,我會在藍天之中飛翔,不受機的限制,脫離飛機“飛翔”才是真正的“飛翔”。
玩累了躺在“云床”上休息,玩渴了喝天上的“泉水”。與蜜蜂一同忙碌,和百靈一起歌唱;同蝴蝶一起跳舞,和燕子一同賽跑。
篇6
你們始終生活在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里,
不受一點風曬雨淋,
不經歷一點挫折.......
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
只是有的人會實現(xiàn)有的人不會實現(xiàn)罷
但如果你掙脫不開爸爸媽媽的手
斷定你永遠不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所以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就要自己走自己的路,
不依靠他們的肩膀。
問我為什么?
篇7
記得2010年秋季新學年開學不久,中國媒體和讀者、網(wǎng)友就一番熱鬧――江蘇省語文新教材剔除《孔雀東南飛》、《藥》、《阿 Q正傳》、《紀念劉和珍君》、《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陳奐生進城》、《廉頗藺相如列傳》、《觸說趙太后》、《六國論》、《過秦論》、《病梅館記》、《石鐘山記》、《五人墓碑記》等篇目,新增蒙田的《熱愛生命》、帕斯卡爾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海明威的《老人與?!?、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杜甫的《詠懷古跡》、柳永的《望海潮》、蘇軾的《定風波》、辛棄疾的《水龍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斷章》、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等。
這些現(xiàn)象表明:網(wǎng)絡時代人們能對教育思想定于一尊的教材編撰提出各自的看法,教材編撰者和出版方也在努力做出符合時代潮流的改革,而此種改革是否符合多數(shù)網(wǎng)友的趣味和理念,仍有待商榷和觀察。但對語文教材的關注,表達了人們對培養(yǎng)開放社會健全獨立人格與自由公民的迫切愿望。
以葉開批評上海版教材篡改安徒生童話《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為例,葉君健先生翻譯的安徒生之作傳神生動,教材編撰者改寫的課文確實低俗,從文學品味到人文關懷,都不是一個量級的;葉開的博客中還提到篡改意大利作家雷奧?布斯卡?格里亞的《晚餐桌上的大學》,還涉及著作權法的問題。
我個人認同葉開對滬版語文教材的批評,也肯定蘇版語文教材改革得大于失,成績多于失誤。語文教材的選擇,事關千家萬戶,事關培養(yǎng)什么樣的國民,應該激發(fā)國民討論。首先,編輯語文教材是什么理念,是搞暗度陳倉式政治填鴨灌輸還是培養(yǎng)國民對母語的熱愛,傳承先賢文化,塑造美好心靈?這些都應該形成基本共識;其次,選取作家作品的標準,應該與時俱進,不僅重視專家學者意見,也應該聽取大多數(shù)網(wǎng)民意見;最后,在謹慎對待名作改編縮寫上,不要化神奇為腐朽,去原作精華,加編者糟粕。
江蘇省語文教材編寫組負責人說,語文教材“所選篇目不再以意識形態(tài)劃分,而是讓語文教材回歸到語文、回歸到人文”。這個理念是進步的,盡管網(wǎng)友批評拿掉魯迅的充滿斗志文章,拿掉《過秦論》、《五人墓碑記》是回避歷史上血淋淋的事實,培養(yǎng)委靡的骨頭而非陽剛的風骨,但我們應該看到像蘇版語文教材新選文章,無論視野、趣味和價值觀,都有較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更符合人性,更能關愛人的,像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激勵了世界各國人民追求自由公正的美好生活;也許,而今端坐在課堂誦讀《我有一個夢想》的孩子,長大了會視野更加宏闊,更能獨立思考,珍惜自由品格,更尊重寬容他人的多元價值觀。
篇8
但是別人都說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或者夢想才能進步。可是我卻在這些夢想中漂浮不定。我不知道我該選哪個為目標。于是我就選擇了哪個都不選。選擇了照顧好自己的現(xiàn)在,未來。
我就不明白了夢想不就是一個自己想去做的目標嗎?值得那么賣命嗎?等到將來再見機行事不就可以了。但是,時間不等人。在你沒有目標的時候時間也在消逝。你沒目標,代表了你沒有追求。沒有了追求也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動力,也就沒有了未來。
等到長大了,才知道自己沒有緊緊抓住那個些寶貴的時間。包括我自己現(xiàn)在也還是沒有夢想。我不知道改干什么。我一直在想。我可以干什么。才知道,夢想不是看自己可不可以干什么。而是看自己努不努力,努力了你自己也就夢想成真了。就算沒有成真,回頭想想也覺得挺值得的,挺好的。至少自己努力了,付出了。
所以。我在自己內心深處深深的插下了一個目標:當一個歌手。我要將自己不懈唱給世界。把自己的努力唱給自己。讓自己綻放!!我要把歌唱得最動人心,最完美。唱得大快人心,唱得響徹云霄。讓整個宇宙都聽到我的聲音。
我的夢想,已經清楚了。我會追求它。我要抓住它。我要把它放在心里面,讓它實現(xiàn)。
篇9
記得小時候的我,最原始的夢想是當個護士,單純的我覺得給別人打針很好玩所以想要當護士。懂事后才明白,原來護士也不是好當?shù)?,常有報道說人打針也是會打死人的,放棄了這個幼稚的夢想。
后來的我特別的喜歡唱歌、聽音樂。每當看見電視里的知名歌手站在燈光絢麗的大舞臺上唱著大家都喜歡聽的歌,就好羨慕,希望有一天站在上面的是自己,眾人都在臺下為自己的演唱而歡呼著,那種感覺真的很不錯。可是現(xiàn)在的我終于知道要實現(xiàn)那個夢想的可能性是多么的渺小。人總要面對現(xiàn)實,根據(jù)現(xiàn)實來決定某些事更切實際一點。
所以,我先在想當一名老師,一名幼稚園的老師。別人總會說幼稚園老師不算什麼老師,很瞧不起幼師,但我并卜這麼認為,幼師怎麼了?她是孩子們除了父母外的第一位接觸的老師,是他們把孩子們引領進了要走過他們人生的必經階段的第一步。是他們把孩子們真正的帶入了走進知識領域的第一步。想想這些都覺得幼師門都是偉大的。
而且我也很喜歡那些可愛的小孩子,就如我現(xiàn)在喜歡我的妹妹一樣,看他們可愛的樣子,我的心就會感到很舒服,很輕松,心情很會很愉快,雖然他們很小,行為舉止也幼稚了點,但這就是他們那個年齡的特點,他們的可愛之處。有事有些話說出來也會很可笑,所謂童言無忌嘛!和他們在一起玩耍會讓我就得自己和他們一樣大,回到了自己那個時候,特別的開心,他們的每一個表情都可以逗得我好開心,讓我好像全心全意的去呵護他們(就如我的妹妹一樣,我對她超好的)
就只樣我決定考幼師專業(yè),而且這專業(yè)相對來說分數(shù)也不會很高,可是命運偏偏就是喜歡捉弄人。最近這段期間,我查找了許多有關這方面的資料,發(fā)現(xiàn)專業(yè)培訓幼師在方面的都有一個相同的要求,為此我無法去考,不是分數(shù)的緣故,而是身高,都規(guī)定了身高,連標準最低的那個學校,我的身高離標準就差了1公分還是沒到標準,沒辦法去考啊!痛苦死了,為什麼別人都長個子,就見自己總是不長個子,長起來還那麼的慢,氣死我了。
那晚,我躲在被子里偷偷的哭了,好不容易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卻因為從小到大最致命的缺點(個子太矮)而無法實現(xiàn),雖然說還有一個莊市職高也有幼師專業(yè),分數(shù)是要400左右就行了,可是畢竟還是想去好點的地方。
篇10
當?shù)卣饖Z去她的雙腿埋葬了她的舞蹈夢之后,她對舞蹈的堅持有沒有讓你熱淚盈眶?
當她用音樂敲開通過孩子內心的大門之時,你知道那一句等待了多年的“媽媽”嗎?
當他時刻做好準備當名替補結果成就了鋼琴夢后,你能明白為夢想而堅持的意義嗎?
他們是名人,他們也只是一個為了夢想而不斷奮斗的普通人,是堅持讓他們的生命變得與眾不同。就正如13歲就實現(xiàn)她自己的從軍夢和飛天夢的付麗娟一樣,夢想雖然美麗,但如果沒有堅持的勇氣和行動,那么,那份美麗就只能停留在夢境中,而不會成為如今的現(xiàn)實。
他們的事跡全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有夢就要堅持,唯有堅持夢想才能通向成功。
夢想不會拋棄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拋棄自己。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盡管在實現(xiàn)夢想的旅途中會出現(xiàn)各種磨難,必須經受多重考驗,甚至會讓我們難受得哭泣,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疼痛,但是,如果放棄那就什么都沒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們一定要堅持。因為,堅持是通向夢想的最好途徑。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當一名文學家。雖然這個夢想看起來很可笑,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玩弄文字,認為文學家不外如是?;蛘哂械娜苏J為文學家只是埋首書堆的書呆子,不能與時代接軌,不能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但我并不這么認為。
我喜歡帶著欣賞的目光、愉悅的心情閱讀那些美好的文字,去了解過去歷史中發(fā)生過的事情,去傾聽古人的心聲,去追尋他們所走過的痕跡。這盡管有許多困難要克服,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就像他們一樣。
夢想是一片鑰匙,她不能打開所有的鎖,但卻能夠打開屬于我們自己的鎖。但有個問題,這片鑰匙可能需要我們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適合打開夢想的鎖。沒有經過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讓夢想雕琢我們的人生,就讓夢想帶領我們走向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