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心靈的話范文
時間:2023-03-31 17:14: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觸碰心靈的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你說你喜歡太陽,但是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刮風的時候你卻關(guān)上窗戶。這就是為什么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我。
3、不要在生氣時做選擇,不要在晚上做任何決定,不要在高興時輕許諾言。
4、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體重一定要浪費在美味的食物上,愛情一定要浪費在你愛的人身上。
5、選愛人不需要太多標準只要三樣不騙你不傷害你和愿意陪著你
篇2
忘記了很多人,很多事,就如云煙一般,淡了,散了,找不回了。而我小學的記憶卻依稀存在,只是它很遙遠,遠得我無法觸碰,卻又很近,近得我想看見它就能看見它,但是,這樣或遠或近都只有一個答案,我只能回想,不能回到我的小學生活剛開始的那段時間了。
太多的等待,太多的失望,一次又一次沖擊著我那原本就不怎么堅強的心靈。一道道傷口,觸目驚心。多想多想躲進黑夜的黑暗羽翼中,在里面沉淪。我的小學給我的,悲傷喜悅,酸甜苦辣,太多了,它留給我自己不愿意去觸摸的傷痕,也留給我許多歡樂,我曾經(jīng)是多么希望趕緊畢業(yè),可現(xiàn)在,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就要與這些同學分離了,應該說我開心的啊,因為我馬上就可以離開這個帶給我傷害的地方了,可我卻情不自禁地依依不舍,因為我的朋友。
但是,人生畢竟有很多岔路口,我的朋友是不可能在讀書時代永遠陪著我的,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是不可能走一條路的,就算是交叉過的線,也會被命運之神拉扯開的,當我們不在一起的時候,在十字路口在兩端時,我們就只能遠遠地遙望著對方,卻不能再在一起不知疲倦地逛街,不能再在一起在月光的倩影下談心。
緣分是很難講的,我們能不能初中也在一起,在一個班呢?誰也不知道,如果我們就這樣分開的話,那么我們是不是就成平行線了,如果成了,那以后還會再交叉嗎?我不要想那么多,我要珍惜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但是思緒也會不免飄到以后未來,如果我們不能在一起,那就只能在記憶中尋找這片珍貴的,一直被我們珍藏的友情。
生命中總會有人走進,有人離開,或許有一直和你平行的線,或許有交叉了又分開的線,但是我相信沒有永遠和你纏繞的線,因為蒼天總是捉弄人的。
篇3
關(guān)鍵詞:張承志 《心靈史》 解讀
閱讀其實是一種遭遇,是兩個鮮活的行為主體(作家與閱讀者)內(nèi)在人格的遭遇,正如兩股活水的合流,既有暗流的碰撞交鋒,二者又相互包容、融為一體。這種遭遇不僅僅是文字與感官的觸碰,更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相互辯駁、相互體認,其實,文學本就是心靈辯證法。面對一個作家、一部作品,我們首先面臨和從根本上要解決的是如何進入作品的世界、如何進入作家的“寫作之夜”,如何在文學空間與生存空間之間尋找到有效的內(nèi)在勾連和生命經(jīng)驗的對應。換言之,我們應該如何把握作家作品的共生性?一部好的文學作品,所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感官的觸動,更重要的是伴隨著閱讀的深入不斷地向我們拋擲關(guān)于文學、關(guān)于我們存在自身的疑問,這些疑問有的我們可以自行解決,但還有一部分是我們無法解決但對我們而言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為這些問題都著上了我們自身的顏色。巴赫金在《長篇小說的話語》一文中提到:“在實際的言語活動中,任何具體的理解都是積極的;這種理解能把所理解的東西,納入到理解著自己的事物和情感世界里去”,“積極的理解就把所理解的東西,同理解者的新視野聯(lián)系起來;揭示出自己所理解之物的一系列復雜的相互關(guān)系、合聲和不協(xié);并且會給所理解的東西增添種種新的因素?!雹僦挥袕倪@個意義上,才能真正進入文學內(nèi)部,小說的美學價值才不會僅僅局限于文本之內(nèi)。小說是一種未完成性的藝術(shù)形式,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以文本為起點,伴隨著閱讀的展開它不斷生發(fā),不斷與閱讀個體的獨特性結(jié)合,形成新的敘事話語,從作家的講述方式轉(zhuǎn)變?yōu)樽晕业闹v述方式,從而獲得思想的主體性釋放。小說的價值,始終在于人。小說的自由,在于它空間內(nèi)部的多重可能性所帶給我們的多大程度的思想啟示。
張承志的《心靈史》正是這樣一部涉及到如何閱讀、怎樣自由的作品,它不斷挑戰(zhàn)我們既有的閱讀經(jīng)驗,挑戰(zhàn)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對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自我的認知;不斷吸引我們的靈魂觸角與之形成辯駁、對話的互動關(guān)系。面對《心靈史》,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是什么是“心靈史”,“心靈史”抒寫的是誰的“心靈”,是怎樣的“心靈”,“心靈”是如何成為“史”的,以及如何完成“心靈”的賦形?
《心靈史》可以說是當代文學的“異質(zhì)”,它總是讓人生疑、不適應。面對整部《心靈史》,最直觀的不適在于小說整體的風格面貌,在于文體形式。全書按照“哲合忍耶”的宗教歷史,分為七門,每一門講述一個宗教導師的時代,大致的形制是一部宗教史。然而,一個特殊的“說話人”的存在,讓整部小說既充滿宗教色彩,又在歷史的講述機制中呈現(xiàn)文學性。宗教、歷史、文學三種力量交織互現(xiàn)。從某種程度上,這正是《心靈史》獨特性之一:在多重關(guān)系的纏繞中,探討人性所在。事實上,也只有在多重關(guān)系的壓迫下,才能彰顯人性的真實,才能將人性置與矛盾的境地,來觀察人如何去選擇、去判斷,去把復雜的關(guān)系命題層層剝離,而如何講述即是一種觀察世界的視角、一種獨立的生存姿態(tài)。而正是“我”的講述將宗教、歷史、文學三者綜合起來,形成一種殊異的敘述形式。但形式并不是一種話語表象,更不是與內(nèi)容形成二元對立的一端,形式與內(nèi)容無法割裂,它是內(nèi)容的“賦形”,也就是說,敘述人必須尋找到一種與主題相適應的表達方式,進而做到主題的藝術(shù)化呈現(xiàn)。布爾迪厄認為:“作家如同任何社會行動者一樣,身上帶有處于實踐狀態(tài)的這些結(jié)構(gòu),但無法真正地支配它們,只有通過形式加工,才能實現(xiàn)對一切空載語言的自動作用下通常以暗含的或無意識的狀態(tài)被埋藏的東西的回想?!雹诙恰氨宦癫氐臇|西”不是別的,正是“哲合忍耶”。面對“哲合忍耶”苦難的歷史,“任何舊文學的手段都無法奏效”,“用幾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框架;用《S泥小屋》或者是《西省暗殺考》,都無法承托我感受的這種巨大”,因為“心情,氣質(zhì),決意,犧牲的渴望――我必須描述的這一切,都是無形的?!备璧氖恰罢f話人”作為敘述主體與作為敘述對象的“哲合忍耶”之間并不存在主客對立關(guān)系,相反,“我”是作為“哲合忍耶”的民族共同體的一部分來講述的,換言之,敘述姿態(tài)并不是客觀的,敘述是作為一種對信仰體認的路徑舒展開來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形式的具體性已經(jīng)不再重要了,因為敘述主體自身對敘述對象的理解、融入、歸附的體認姿態(tài),外在的形制已經(jīng)和敘述主體融為一體了。這正是我們對《心靈史》的敘事模式感到隔膜卻又覺得合理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敘述主體和敘述對象的特殊關(guān)系,從某種程度上也規(guī)定了敘述形制的特定性?!靶问?,我個人作為一支筆的形式,已經(jīng)決定了我這部作品的形式。”對“哲合忍耶”的真誠歸附,信仰的“誘惑”已經(jīng)讓敘述對象本身成為敘述意愿的主要能動力。問題在于如何在作為圣徒的“我”和作為信仰共同體的“哲合忍耶”之間實現(xiàn)敘述的有效性,而這首先涉及到的是生命個體與信仰的關(guān)系問題,個體如何進入信仰,信仰如何接納個體。
一部作品的成型并不是無由來的。對一個作家寫作的認識與考察必須把具體的作品納入到作家整個創(chuàng)作譜系中,惟其如此,才能辨清一種文學寫作的“存在之由,變遷之故”。張承志是如何走進大西北、西海固,又是如何走進“哲合忍耶”并虔誠歸屬的呢?其實,在張承志的整體創(chuàng)作中始終存在一種對歸屬的找尋?!逗隍E馬》對青春理想的追求,《北方的河》對別樣文化形態(tài)的找尋,《金牧場》對自我內(nèi)在人格的深入,都是張承志一路找尋的印跡。而也正因為這種找尋對象的觀照,張承志的小說主體始終呈現(xiàn)一種虔敬、規(guī)矩、真誠的姿態(tài),因而小說的氣質(zhì)是高聳的,小說的形體是緊繃、約束的。而到《心靈史》這里,信仰成為張承志新的歸附,“從以異端自許到皈依哲赫忍耶,張承志有意識地為自己尋找一種約束”。③“長久以來,我匹馬單槍闖過了一陣又一陣。但是我漸漸感到了一種奇特的感情,一種戰(zhàn)士或男子漢的渴望皈依、渴望被征服、渴望巨大的收容的感情。”“哲合忍耶”成為了張承志著陸歸附的凈土,而正是因為信仰的召喚和應答的虔誠實現(xiàn)了敘述的合理和內(nèi)在統(tǒng)一。小說的內(nèi)部環(huán)境整體上是孤獨的,因為對信仰理想的追求,勢必要進入一種舍棄世俗的孤絕境地,只能面對自我。而只有面對自我,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深入自己的內(nèi)在人格,直面心靈的干涸,沉陷孤獨、品嘗孤獨,進而在孤獨中尋求肉身的解脫,辨清心靈的追尋方向。在這個意義上,“心靈史”是生命個體的內(nèi)在人格的成長史。而張承志走入“哲合忍耶”,卻并未僅僅把“哲合忍耶”當作一種私人體驗,進而陷入宗教狂熱。在張承志的身后,在張承志的個人“心靈”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龐大的“心靈”結(jié)構(gòu)――人性、人道主義。張承志歸附“哲合忍耶”也是作為人道主義精神實現(xiàn)的一種形式。以此為依托,《心靈史》的“心靈”不是封閉局束的,它不拘囿于個體、宗教內(nèi)部,而是敞開的、越界的,是人性普遍性的平等。“不,不應該認為我描寫的只是宗教。我一直描寫的都只是你們一直追求的理想。是的,就是理想、希望、追求――這些被世界冷落而被我們熱愛的東西?!薄斑@里含有人、做人、人的境遇、人的心靈世界和包圍人的社會、人性和人道。這里有一片會使你感動的、人的光輝?!薄罢芎先桃辈皇菤w宿,而是深抵人性深處的路徑。人道主義不是空泛的,它只有經(jīng)由一種具體的精神形態(tài)――哲合忍耶,才能顯明自身。也只有通過對“哲合忍耶”的深刻體認,對“哲合忍耶”犧牲歷史的追認和再敘,才能深刻理解人道主義的實在意義,生命個體才能真正尋求靈魂的安慰,人道主義也真正才能由一種抽象的人性概念成為一種具體的精神實踐。生命個體的心靈只有在更廣闊的人性心靈中才能得到真實的安慰,普遍人性也只有經(jīng)由生命個體心靈的歷經(jīng)、體悟,才能得到張揚,這便是《心靈史》的“心靈辯證法”。
當然,這只是從寫作自身來看。而一部作品的寫作分量是無法自主呈現(xiàn)的,換言之,只有在一種整體的文化語境中進行比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作品的時代意義。文學的歷史,也是知識分子的“心靈史”;文學的面貌也是一代知識分子的整體面貌。而縱觀八十年代以來的整個文化語境,《心靈史》是觀察知識分子在社會文化語境轉(zhuǎn)折中如何尋求精神重建的一個別樣的點。78年之后,整個社會文化機制都處在調(diào)試階段,“”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歷史的線性斷裂,更是歷史主體性和與之相適應的話語主體性的斷裂。因而新時期之后,知識分子所要解決的是如何尋找新的話語機制,以配合民族現(xiàn)代性進程。在歷經(jīng)了“傷痕”、“反思”、“改革”、“尋根”等一系列文學實踐操作之后,歷史主體轉(zhuǎn)而從理想高蹈的八十年代進入了“市場化”的九十年代,也就是資本邏輯逐漸成為社會文化結(jié)構(gòu)的主要運轉(zhuǎn)形式,文學不再具有表達的主體性,退居敘事的邊緣,成為資本運轉(zhuǎn)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又一次的話語結(jié)構(gòu)顛覆下,知識分子不得不思考,深處資本的網(wǎng)絡之中,該何去何從,因而也就有了九十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討論”。面對無名的時代、失范的秩序,不能說張承志為我們指明了一條怎樣的文W道路,但他確確實實為文學、為時代樹立了一個標桿,那就是對理想的堅守、懷有信仰的純粹?!皬埑兄镜摹缎撵`史》提醒我們,文學要想和一般的‘寫字’、‘碼字兒’區(qū)別開來,就應該以其精神理想乃至信仰的本性,為苦難的生存爭取一個超越性的價值空間。如果我們不能要求全部的作品都要像《心靈史》那樣為理想為信仰笑罵歌哭,那么我們至少要在文學終極的內(nèi)含意義上規(guī)定文學的精神性、理想性、信仰性。”④精神的純粹正是文學之根本,沒有一種高標精神的內(nèi)在支撐,文學必然是沒有骨頭的。張承志的苦難不是虛構(gòu)的、不及物的,他的大西北之行正是一次用雙腳和心靈觸摸“哲合忍耶”的犧牲品質(zhì)的苦難之旅。正如但丁的《神曲》,《心靈史》同樣是張承志以文學的方式觸摸苦難、靠近靈魂深處、靠近自我的一部杰作。如果說“哲合忍耶”兩百年的受難歷史更多是肉身的,那么張承志的苦難體驗主要是心靈的?!缎撵`史》的“心靈”是靈動的,首先在于張承志從自我的寫作出發(fā)、從內(nèi)在精神追求出發(fā),對一種苦難精神的找尋,而“哲合忍耶”的信仰成為張承志的心靈歸宿;其次,在張承志與“哲合忍耶”進行個體人格和宗教精神互動對話的過程中,整個“哲合忍耶”的宗教“心靈”在文學的抒寫中完成了顯形;最后,拋開生命個體的身份,以作家身份、哲合忍耶一份子的張承志對哲合忍耶苦難歷史的抒寫完成了一種苦難“心靈”的文學形構(gòu),在此意義上,這個“心靈”就不僅僅是張承志,而是更多的閱讀體驗者,對于整個文學、整個社會文學機制而言,是一種“心靈”結(jié)構(gòu)的構(gòu)建,這才是《心靈史》所給予文學、給予時代的最大啟示。
注 釋
①巴赫金:《小說理論》,白春仁、曉河譯,第61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布爾迪厄:《藝術(shù)的法則》(修訂版),劉暉譯,第64、65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③黃發(fā)有:《論張承志的文化批判》,《文藝爭鳴》2015年第6期。
篇4
2、【高尚與友誼,忠實與勇敢--這是天賦于人的四個名稱。 --季達菲】
3、【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 --羅曼·羅蘭】
4、【外表簡單一點,內(nèi)涵就豐富一點;需求簡單一點,心靈就豐富一點;言語簡單一點,溝通就豐富一點;私心簡單一點,友情就豐富一點;情緒簡單一點,人生就豐富一點;效率簡單一點,成果就豐富一點;環(huán)境簡單一點,空間就豐富一點;愛情簡單一點,幸福就豐富一點。】
5、【放棄是一種睿智,它可以放飛心靈,可以還原本性,使你真實地享受人生;放棄是一種選擇,沒有明智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進退從容,積極樂觀,必然會迎來光輝的未來。放棄決不是毫無主見,隨波逐流,更不是知難而退,而是一種尋求主動,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p>
6、【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于你的快樂和幸福。】
7、【良好的心是花園,良好的思想是根莖,良好的說話是花朵,良好的事業(yè)就是果子。 --英國諺語】
8、【十全十美雖無法達到,但卻值得追求?!?/p>
9、【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經(jīng)常讓心靈放個假,做到內(nèi)心平衡安寧,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輕松快樂和人生的幸福美好?!?/p>
10、【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契訶夫】
11、【每一天要增加新的知識,做個有心人。當聽到,看到一些美好的句子,怦然心動的,要記錄下來,慢慢回味,會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諦。這樣日積月累,會增加內(nèi)涵,達到一個新的高度?!?/p>
12、【你最大的仇敵或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你自己。 --英國諺語】
13、【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雨 果】
14、【心靈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愛的地方。 --佚 名 讓人感受到心靈美好的句子】
15、【貌雖美但如果沒有純潔的靈魂,就好比是晶亮的玻璃眼睛,不辨世事?!?/p>
16、【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fā)出的。--別林斯基 (俄國)】
17、【那是張騫“鑿空”的駝鈴陣陣,那是蘇武牧羊的忠潔剛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黃沙漫漫,是衛(wèi)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獵獵,是岳飛拔劍戟地,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是鄭和下西洋的浪花飛舞,雄心勃勃?!?/p>
18、【我心靈深處有一縷光亮,帶著書香,寧靜致遠!無知和彷徨不再可怕,前方的道路充滿溫暖和希望!】
19、【一個人不能貪圖安逸,一個民族不能貪圖安逸,一個國家不能貪圖安逸。貪圖安逸的人注定是玩物喪志、無所作為的;貪圖安逸的民族注定是沒落的,沒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貪圖安逸的國家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勢必被淘汰被拋棄?!?/p>
20、【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羅丹(法國)】
21、【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巴爾扎克】
能讓人感受到心靈美好的句子:
1、生活有時并非那么復雜,只是因為我們想多了,想深了,人為地給自己編織了一道道網(wǎng),然后在里面奮力地掙扎;愛情有時并非那么美好,可是我們喜歡沉湎于它的浪漫,于是給它披上了絢麗的外衣,其實就算走到天荒地老,也離不開平淡稀松的日子。走過才知道,有些事簡單點,現(xiàn)實點。
能讓人感受到心靈美好的句子集錦
2、君子如玉,他豐富,內(nèi)斂,溫情,善良,因而高貴。
3、理解是一輪心靈的觸碰,是一次思想的交融,是一種錯誤的包容。理解就是無論他說了什么,你都能心領神會;無論他想的什么,你能夠心有感應,無論他做了什么,你能夠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理解需要交流,理解需要溝通,理解需要包容。理解是一種閱歷,理解是一種理念,理解更是一種境界。
4、真正豐滿的人性,是謙卑而高貴的,善良而堅強的,真誠而智慧的,瀟灑而寬容的,克制而又自在的,具有理性的硬度而又溫情的。
5、心靈美比外表美美麗,外表美只不過是外表,心靈美雖然看不見,但可以感受。
6、讓需求簡單一點,心靈就會更輕松一點;讓外表簡單一點,本色就會更接近一點;讓溝通簡單一點,情感就會更融洽一點,讓過程簡單一點,內(nèi)涵就會更豐富一點;讓效率更高一點,成果就會更豐碩一點。
7、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只有在寬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我們不但要自己快樂,還要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為分享快樂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更高境界的快樂。
8、人要知足常樂,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雜,心靈的負荷重了,就會怨天憂人。如果你簡單,這個世界就對你簡單。簡單生活才能幸福生活。要定期的對記憶進行一次刪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從記憶中擯棄。格式化自己,就是為了刪除你。張愛玲說: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9、每一天要增加新的知識,做個有心人。當聽到,看到一些美好的句子,怦然心動的,要記錄下來,慢慢回味,會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諦。這樣日積月累,會增加內(nèi)涵,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10、放棄是一種睿智,它可以放飛心靈,可以還原本性,使你真實地享受人生;放棄是一種選擇,沒有明智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進退從容,積極樂觀,必然會迎來光輝的未來。放棄決不是毫無主見,隨波逐流,更不是知難而退,而是一種尋求主動,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11、真誠的心靈,可以使我們問心無愧地生活;真誠的友情,可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朋友;真誠的語錄,可以使我們感到親切和溫暖;真誠的幫助,可以使我們體驗人間真情;真誠的關(guān)愛,可以使我們生活的更加快樂;真誠的做人,可以使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真誠的做事,可以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12、當你說累的時候,或許是心累了,或許是人累了,便很想安靜,試著除去一天的浮躁,找一塊安靜的凈土,給心靈放一個假,來靜靜地聆聽凈化心靈的音樂。佛家說,凈化心靈,貴在自我。只有敞開心扉,才能看見污垢,有效地清理污垢。若總是用雙手遮住自己的心靈深處,那么,污垢是永遠也洗滌不凈的。
13、外表簡單一點,內(nèi)涵就豐富一點;需求簡單一點,心靈就豐富一點;言語簡單一點,溝通就豐富一點;私心簡單一點,友情就豐富一點;情緒簡單一點,人生就豐富一點;效率簡單一點,成果就豐富一點;環(huán)境簡單一點,空間就豐富一點;愛情簡單一點,幸福就豐富一點。
14、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經(jīng)常讓心靈放個假,做到內(nèi)心平衡安寧,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輕松快樂和人生的幸福美好。
15、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于你的快樂和幸福。
16、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tài)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xiàn)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17、人性所能達到的高峰,歷史上已層巒疊嶂。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樣的人,他的自我既渺小如微塵,不掛任何名與利的負累;同時又胸懷如海,容納百川千江。
18、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沒有結(jié)果,就不要再糾纏,久了你會倦,會累;一個人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適時放手,久了你會傷心的,會心碎。有時,放棄也是另一種堅持,你錯失了夏花絢爛,必將會走進秋葉靜美。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不要跟它過不去,無論多難,我們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19、我心靈深處有一縷光亮,帶著書香,寧靜致遠!無知和彷徨不再可怕,前方的道路充滿溫暖和希望!
讓人感受到心靈美好的句子:
1、最痛的距離,是你不在身邊,卻在我的心里。
2、如果你愛我就請告訴我,趁我還在, 趁我還愛。
3、我在時光里享受溫暖,我在流年里忘記花開。
4、曾經(jīng)以為念念不忘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變得面目全非。
5、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寂寞變得聽話。
6、很多人都期盼著大幸福,卻丟掉了自己的小快樂不要丟下我,沒有你,我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7、我們也有過美好的回憶,只是讓淚水染得模糊了。
8、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jīng)散落在天涯了。
9、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太重視別人了,甚至都忘記了自己也很特別。
10、生命是財富,心靈美好卻能使財富擁有了它的價值。
讓人感受到心靈美好的句子 感悟心靈美好的句子
11、輕輕搖擺的柳絮像是你飄逸的長發(fā);那閃閃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邊的一抹紅霞像是你溫柔的唇;那霏霏的細雨像是女兒對媽媽您無盡的思念。
12、榮譽離開了美德,即化成一個個五顏六色的轉(zhuǎn)瞬便破的肥皂泡。
13、花朵衰敗的地方,人類沒法生活。
14、在任何大自然中都無法認得美的人,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
15、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感受美好心靈的句子精選:
1、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
2、心靈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愛的地方。
3、每一天要增加新的知識,做個有心人。當聽到,看到一些美好的句子,怦然心動的,要記錄下來,慢慢回味,會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諦。這樣日積月累,會增加內(nèi)涵,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4、人們在同樣的時間里奔馳,錯過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風喚醒田蛙的春,錯過了浪花裂快樂花荷蓋展開青霞的夏,錯過了稻禾沾滿金露樹木寄走一封封枯葉的秋,錯過了山坡覆白雪水面凝銀冰的冬。人們應該在這樣的季節(jié)這樣的景色中踱步,讓一個個足印有翡翠的韻足金銀的注釋。這才是我們的世界。
5、愛不是施舍,而是奉獻!
6、雖然我們走遍世界去查找美,但是美這東西要不是存在于我們內(nèi)心,就無從查找。
7、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8、唯有美德,能使人胸懷開闊,情操優(yōu)美,內(nèi)心平衡,靈魂愉悅。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間或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絢麗的世界。
9、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一個不為別人奉獻的人,無權(quán)要求別人為他奉獻。
10、美好的心靈是查找幸福的起點。
11、她的心靈多么純潔啊,猶如初春的白雪。純潔無暇。
12、生命是財寶,心靈美好卻能使財寶擁有了它的價值。
13、要制造出真正的美必須具備巨匠的技藝。
14、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內(nèi)心美來彌補,而心靈的卑劣卻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15、我心靈深處有一縷光亮,帶著書香,寧靜致遠!無知和彷徨不再可怕,前方的道路充滿溫溫和盼望!
16、愛,是美德的核心。
17、美是幸福的重要源泉金錢離開了美德,買到的只是燈紅酒綠,醉生夢死,買到的只是歌舞廳里通宵達旦的瘋狂。
18、外表簡單一點,內(nèi)涵就豐富一點;需求簡單一點,心靈就豐富一點;言語簡單一點,溝通就豐富一點;私心簡單一點,友情就豐富一點;情緒簡單一點,人生就豐富一點;效率簡單一點,成果就豐富一點;環(huán)境簡單一點,空間就豐富一點;愛情簡單一點,幸福就豐富一點。
19、十全十美雖無法達到,但卻值得追求。
20、美,是道德上的善的意味。
21、追求美而不褻瀆美,這種愛是正當?shù)摹?/p>
22、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只有在寬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我們不但要自己歡樂,還要把自己的歡樂分享給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為分享歡樂本身就是一種歡樂,一種更高境地的歡樂。
23、一個人一旦緊密注意起任何事物,即便只是一片草葉,也會變成一種神奇的無比的寬闊和壯麗,令人敬畏。
24、君子如玉,他豐富,內(nèi)斂,溫情,善良,因而高貴。
25、入乎其內(nèi),故能解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一個人的美,看的不是外表,還要看她的內(nèi)心能否善良,可親的人才能稱之為美,單單看一個人的外表,只能像是看一樣藝術(shù)品一樣,缺少人性的美好。
26、生活有時并非那么復雜,只是因為我們想多了,想深了,人為地給自己編織了一道道網(wǎng),然后在里面奮力地掙扎;愛情有時并非那么美好,可是我們喜愛沉湎于它的浪漫,于是給它披上了絢麗的外衣,其實就算走到天荒地老,也離不開平淡稀松的日子。走過才知道,有些事簡單點,現(xiàn)實點。
27、生命是財寶,心靈美好卻能使財寶擁有了它的價值!
28、儀表、衣著、裝飾的美好當然可以給人以美感,而心靈的美,智慧的美,行為的美所能夠激發(fā)起的人們的美感,總是要比前者強烈得多。
29、美!這是用心靈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東西。
30、要燃放瞬時的煙花不難,難的是將這剎那的燦爛永恒定格在夜空;要鼓起一時的勇氣不難,難的是將這不滅的斗志維持一生;要獲得片刻的歡愉不難,難的是笑到最后。
31、人性所能達到的高峰,歷史上已層巒疊嶂。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樣的人,他的自我既渺小如微塵,不掛任何名與利的負累;同時又胸懷如海,容納百川千江。
32、人的一切都應該是漂亮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
33、悄悄搖擺的柳絮像是你飄逸的長發(fā);那閃閃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邊的一抹紅霞像是你溫柔的唇;那霏霏的細雨像是女兒對媽媽您無盡的思念。
34、假如美麗的臉蛋是份推舉書的話,那么圣潔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35、偉大的心象海洋一樣,永久不會封凍。
36、你最大的仇敵或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你自己。
37、當手指跳躍,風兒便不再悲傷;當黑白流淌,思緒便將痛苦遺忘;當旋律激揚,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
38、社會生活的消極的道德本質(zhì)常常導致人們?nèi)怏w美的退化。
39、感動是一種無形的東西,用肉眼望不見,只有用心靈才感受得到。
40、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悅。
41、真誠的心靈,可以使我們問心無愧地生活;真誠的友情,可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朋友;真誠的語錄,可以使我們感到親切和溫暖;真誠的關(guān)心,可以使我們體驗人間真情;真誠的關(guān)愛,可以使我們生活的愈加歡樂;真誠的做人,可以使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真誠的做事,可以使我們的明天愈加美好。
42、提防別人不如提防自己,最可怕的敵人就藏在自己心中。
43、她的心靈多么美啊,好像一朵朵綻放的小花。
44、美,是永恒不朽的瞬間一現(xiàn),可是我們竟然會想追求它一生;美的欲求,驅(qū)使人無望,令人難以忍耐。
45、審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養(yǎng),借助修養(yǎng)才能了解美,發(fā)覺美。
46、這是一顆金子般的心靈,像牛奶一樣雪白,像天使一樣漂亮、善良,如梅花一樣冰潔。
47、除真摯的心靈外,別無高貴的儀容。
48、美是奇異的,它是藝術(shù)家從世界的喧囂和他自身靈魂的磨練中鑄造出來的東西。
49、美是四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覺。
50、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間或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絢麗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經(jīng)常讓心靈放個假,做到內(nèi)心平衡安靜,才能感遭到生活的輕松歡樂和人生的幸福美好。
51、心靈美比外表美漂亮,外表美只不過是外表,心靈美雖然看不見,但可以感受。
52、美是靈魂的力量。
53、世上最好最美的事物是看不見的,摸不到的……只有心性感情和勇氣才可以察覺。
54、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55、外表上的美是有缺憾的,心靈上的美是不會有遺憾的。
56、高尚與友誼,忠實與勇敢——這是天賦于人的四個名稱。
57、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于你的歡樂和幸福。
58、真正豐滿的人性,是謙卑而高貴的,善良而堅強的,真誠而智慧的,瀟灑而寬容的,克制而又自在的,具有理性的硬度而又溫情的。
59、一個擁有真正美的心靈總是有所作為的,并且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
60、偉大的心象海洋一樣,永久不會封凍。那是張騫“鑿空”的駝鈴陣陣,那是蘇武牧羊的忠潔剛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黃沙漫漫,是衛(wèi)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獵獵,是岳飛拔劍戟地,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是鄭和下西洋的浪花飛舞,雄心勃勃。
61、世界上最寬敞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敞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敞的是人的心靈。
62、美都是靈魂深處發(fā)出的!
63、假如你的心靈雪白無瑕,那么你的天空是湛藍一片。
64、美好的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美好的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間或也會泛起陣陣漣漪;美好的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絢麗的世界。
65、美,不在于物質(zhì)上的修飾,而在于本質(zhì)上的修為。
66、稱號離開了美德,就變成一張張可憐的一錢不值的僅僅是鍍了金邊的廢紙。
67、讓需求簡單一點,心靈就會更輕松一點;讓外表簡單一點,本色就會更接近一點;讓溝通簡單一點,情感就會更融洽一點,讓過程簡單一點,內(nèi)涵就會更豐富一點;讓效率更高一點,成果就會更豐盛一點。
68、美在已經(jīng)涉足和尚未涉足的領域中制造著。
69、榮譽離開了美德,即化成一個個五顏六色的轉(zhuǎn)瞬便破的肥皂泡。
70、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
71、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沒有結(jié)果,就不要再糾纏,久了你會倦,會累;一個人就算再留念,假如你抓不住,就要適時放手,久了你會難過的,會心碎。有時,放棄也是另一種堅持,你錯失了夏花絢爛,必將會走進秋葉靜美。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不要跟它過不去,無論多難,我們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72、美的心靈是嚴冬燃燒的火,給人以溫暖。
73、放棄是一種睿智,它可以放飛心靈,可以還原本性,使你真實地享受人生;放棄是一種選擇,沒有明智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進退從容,積極樂觀,必定會迎來光輝的將來。放棄決不是毫無主見,隨波逐流,更不是知難而退,而是一種尋求主動,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74、只有天賦很好的人能夠認識并熱心追求美的事物。
75、花開,蟬鳴,葉落,雪飄。
76、從我們心中奪走對美的愛,也就奪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77、美的根本是給予。
78、理解是一輪心靈的觸碰,是一次思想的交融,是一種錯誤的包容。理解就是無論他說了什么,你都能心領神會;無論他想的什么,你能夠心有感應,無論他做了什么,你能夠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理解需要交流,理解需要溝通,理解需要包容。理解是一種閱歷,理解是一種理念,理解更是一種境地。
79、“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渴望得到外在的漂亮,卻忽略了心靈美。我們都知道外在美會在時間里沉淀,但內(nèi)在美卻會清水出芙蓉的在時間的長河里發(fā)出最美的光。擁有心靈美才是用來檢驗內(nèi)心質(zhì)量的最好的儀器,所以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是外在美比不上的。
讓人心靈溫暖的句子分享:
1、最痛的距離,是你不在身邊,卻在我的心里。
2、如果你愛我就請告訴我,趁我還在, 趁我還愛。
3、我在時光里享受溫暖,我在流年里忘記花開。
4、曾經(jīng)以為念念不忘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變得面目全非。
5、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寂寞變得聽話。
6、很多人都期盼著大幸福,卻丟掉了自己的小快樂不要丟下我,沒有你,我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7、我們也有過美好的回憶,只是讓淚水染得模糊了。
8、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jīng)散落在天涯了。
9、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太重視別人了,甚至都忘記了自己也很特別。
10、生命是財富,心靈美好卻能使財富擁有了它的價值。——余佳楠
11、輕輕搖擺的柳絮像是你飄逸的長發(fā);那閃閃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邊的一抹紅霞像是你溫柔的唇;那霏霏的細雨像是女兒對媽媽您無盡的思念。
12、榮譽離開了美德,即化成一個個五顏六色的轉(zhuǎn)瞬便破的肥皂泡。
13、花朵衰敗的地方,人類沒法生活。
14、在任何大自然中都無法認得美的人,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聡?/p>
15、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16、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內(nèi)心美來彌補,而心靈的卑劣卻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秦牧
17、稱號離開了美德,就變成一張張可憐的一錢不值的僅僅是鍍了金邊的廢紙。
18、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雨果
19、改變?nèi)说男撵`,比征服許多一國更高貴?!旅骷{爾
20、花開,蟬鳴,葉落,雪飄。
21、為美而獻身比為面包而活著要幸福得多。
22、貌雖美但如果沒有純潔的靈魂,就好比是晶亮的玻璃眼睛,不辨世事。
23、心靈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心靈是一泓出現(xiàn)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心靈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24、當手指跳躍,風兒便不再悲傷;當黑白流淌,思緒便將痛苦遺忘;當旋律激揚,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
25、從我們心中奪走對美的愛,也就奪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盧梭
26、美是奇異的,它是藝術(shù)家從世界的喧囂和他自身靈魂的磨難中鑄造出來的東西。
27、君子如玉,他豐富,內(nèi)斂,溫情,善良,因而高貴。
28、美!這是用心靈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東西?!遑悹?/p>
29、外表簡單一點,內(nèi)涵就豐富一點;需求簡單一點,心靈就豐富一點;言語簡單一點,溝通就豐富一點;私心簡單一點,友情就豐富一點;情緒簡單一點,人生就豐富一點;效率簡單一點,成果就豐富一點;環(huán)境簡單一點,空間就豐富一點;愛情簡單一點,幸福就豐富一點。
30、權(quán)力離開了美德,便蛻變?yōu)楦g靈魂的鴉pian。那鴉pian的毒汁,漸漸把心浸透,染黑;心,徹底糜爛。
31、當你說累的時候,或許是心累了,或許是人累了,便很想安靜,試著除去一天的浮躁,找一塊安靜的凈土,給心靈放一個假,來靜靜地聆聽凈化心靈的音樂。佛家說,凈化心靈,貴在自我。只有敞開心扉,才能看見污垢,有效地清理污垢。若總是用雙手遮住自己的心靈深處,那么,污垢是永遠也洗滌不凈的。
32、當三閭大夫抱著石頭與江水相擁,當西楚霸王自刎時的鮮血染紅了整片夕陽,當普羅米修斯裸著身體被巨鷹啄食,當拉奧孔扭曲著身體仍想保衛(wèi)自己的兒子,歷史的悲風中發(fā)出陣陣悲鳴,但他們生命的結(jié)尾卻那么響亮有力,數(shù)千年來仍叩擊著人們的心靈,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絕唱!
33、一個人不能貪圖安逸,一個民族不能貪圖安逸,一個國家不能貪圖安逸。貪圖安逸的人注定是玩物喪志無所作為的;貪圖安逸的民族注定是沒落的,沒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貪圖安逸的國家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勢必被淘汰被拋棄。
34、美德是幸福的重要源泉金錢離開了美德,買到的只是燈紅酒綠,醉生夢死,買到的只是歌舞廳里通宵達旦的瘋狂。
35、追求美而不褻瀆美,這種愛是正當?shù)摹?/p>
36、那是張騫“鑿空”的駝鈴陣陣,那是蘇武牧羊的忠潔剛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黃沙漫漫,是衛(wèi)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獵獵,是岳飛拔劍戟地,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是鄭和下西洋的浪花飛舞,雄心勃勃。
37、人要知足常樂,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雜,心靈的負荷重了,就會怨天憂人。如果你簡單,這個世界就對你簡單。簡單生活才能幸福生活。要定期的對記憶進行一次刪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從記憶中擯棄。格式化自己,就是為了刪除你。張愛玲說: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38、心靈美比外表美美麗,外表美只不過是外表,心靈美雖然看不見,但可以感受。
39、偉大的心象海洋一樣,永遠不會封凍?!谞柲?/p>
40、真正的美麗,不僅僅是青春的容顏,而是綻放的心靈;不是俏麗的服飾,而是內(nèi)在的自信;不是臺前翩然的舞姿,而是幕后執(zhí)著的堅守;不是巧言令色,而是真誠與人;不是物質(zhì)的附庸,而是知識的光芒……真正的美麗,多是夾帶著生活的余香,浸潤著歲月的轍痕,承載著我們的希翼。
41、生活有時并非那么復雜,只是因為我們想多了,想深了,人為地給自己編織了一道道網(wǎng),然后在里面奮力地掙扎;愛情有時并非那么美好,可是我們喜歡沉湎于它的浪漫,于是給它披上了絢麗的外衣,其實就算走到天荒地老,也離不開平淡稀松的日子。走過才知道,有些事簡單點,現(xiàn)實點。
42、真誠的心靈,可以使我們問心無愧地生活;真誠的友情,可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朋友;真誠的語錄,可以使我們感到親切和溫暖;真誠的幫助,可以使我們體驗人間真情;真誠的關(guān)愛,可以使我們生活的更加快樂;真誠的做人,可以使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真誠的做事,可以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43、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tài)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xiàn)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44、理解是一輪心靈的觸碰,是一次思想的交融,是一種錯誤的包容。理解就是無論他說了什么,你都能心領神會;無論他想的什么,你能夠心有感應,無論他做了什么,你能夠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理解需要交流,理解需要溝通,理解需要包容。理解是一種閱歷,理解是一種理念,理解更是一種境界。
45、高尚與友誼,忠實與勇敢——這是天賦于人的四個名稱。 ——季達菲
46、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 ——羅曼羅蘭
47、放棄是一種睿智,它可以放飛心靈,可以還原本性,使你真實地享受人生;放棄是一種選擇,沒有明智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進退從容,積極樂觀,必然會迎來光輝的未來。放棄決不是毫無主見,隨波逐流,更不是知難而退,而是一種尋求主動,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48、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東西是必須清空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于你的快樂和幸福。
49、良好的心是花園,良好的思想是根莖,良好的說話是花朵,良好的事業(yè)就是果子。 ——英國諺語
50、十全十美雖然是無法達到的,但卻值得追求。
篇5
1、A perfunctory love lost evolve into black and white color.敷衍的愛 丟失色彩 演變成黑白。
2、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who reaches for your hand and touches your heart.一個真正的朋友是向你伸出手,觸動你心靈的人。
3、all know that the only constant in the world are always changing .這個世界在變,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變。
4、At the touch of love everyone becomes a poet.每一個沐浴在愛河中的人都是詩人。
5、Distance makes the hearts grow fonder.距離使兩顆心靠得更近。
6、Don't cry because it i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不要因為結(jié)束而哭泣,要為曾經(jīng)擁有而微笑。
7、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不要找的太累,好事往往是在最預料不到的時候出現(xiàn)。
8、Dreaming in the memory is not as good as waiting for the paradise in the hell. 在回憶里繼續(xù)夢幻不如在地獄里等待天堂。
9、Eternity is not a distance but a decision.永遠不是一種距離,而是一種決定。
10、Fading is true while flowering is past. 凋謝是真實的 盛開只是一種過去。
11、I forgive you。Words of forgiveness heal the heart by lifting the cripplingburden of guilt。我原諒你。寬恕的話能減輕負罪感,治愈心靈。
12、I looked over to you in heaven, as you stare me with sorrow.我站在天堂向你俯身凝望,就像你凝望我一樣略帶憂傷。
13、I love you not because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我愛你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那個和你在一起時的自己。
14、I support you。When making a tough decision, it means the world to know thatsomeone is on your side no matter what。我支持你。在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時,如果能得到別人無條件的支持,就意味著所有。
15、I understand。It’s human nature to try to relate to others, so nothing ismore frustrating than feeling misunderstood。我懂。尋求共鳴是我們的天性,沒有什么比被誤解更令人沮喪了。
16、I was wrong。Few words have the power to ignite the flame of forgivenesslike the unselfish, courageous admission of wrongdoing。我錯了。沒有什么比這樣無我的、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更能點燃寬容的火焰了。
17、I’m here for you。If you’ve ever needed a shoulder to cry on, you know the powerof these words。我在這里。如果你曾依靠著某個肩膀哭過,你就會知道這句話的力量。
18、If equal affection cannot be, let the more loving be me. 如果沒有相等的愛,那就讓我愛多一些吧。
19、if i had a single flower for every time i think about you, i could walk forever in my garden. 假如每次想起你我都會得到一朵鮮花,那么我將永遠在花叢中徜徉。
20、if we can only encounter each other rather than stay with each other,then i wish we had never encountered . 如果只是遇見,不能停留,不如不遇見。
21、if you can wait for miracle, i’d rather wait, even a year, or the life!如果等待可以換來奇跡的話,我寧愿等下去,哪怕一年,抑或一生!
22、if you weeped for the missing sunset,you would miss all the shining stars 如果你為著錯過夕陽而哭泣,那么你就要錯群星了。
23、It’s okay。If you’ve ever cried on the shoulder of a friend, you know howgood it feels to have someone remind you that everything is goingto be just fine。沒事。如果你曾倚著朋友的肩膀哭過,你就能體會有人告訴你“一起都會好起來”時的感覺。
24、Life is a pure flame, and we live by an invisible sun within us.生命是一束純凈的火焰,我們依靠自己內(nèi)心看不見的太陽而生活。
25、look into my eyes you will see what you mean to me.看看我的眼睛,你會發(fā)現(xiàn)你對我而言意味著什么。
26、love is like a butterfly. it goes where it pleases and it pleases where it goes.愛情就像一只蝴蝶,它喜歡飛到哪里,就把歡樂帶到哪里。
27、Make yourself a better person and know who you are before you try and know someone else and expect them to know you.在你嘗試了解他人和盼望他人了解你之前,先要做一個好人和了解自己的人。
28、Never frown, even when you are sa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is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r smile..就算不快樂也不要皺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29、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沒有值得你流淚的男人或女人,值得的那位不會讓你哭泣。
30、no one indebted for others,while many people don’t know how to cherish others.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31、promises are often like the butterfly, which disappear after beautiful hover. 承諾常常很像蝴蝶,美麗的飛盤旋然后不見。
32、the man always remember, lonely life of every man, as i kept thinking of you!.寂寞的人總是記住生命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人,正如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你!
33、The worst way to miss someone is to be sitting right beside him knowing you can't have him.想念一個人最糟糕的方式就是坐在他身旁,卻清楚的明白你不能擁有他。
34、there are no trails of the wings in the sky, while the birds has flied away.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鳥兒已飛過。
35、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你可能只是普通一人,但對于某人來說,你可能是整個世界。
36、touch the soul of the heart not sacrifice.觸碰靈魂深處的脈絡,割舍內(nèi)心的不舍。()
37、we loose youth also to spend long. 我們放蕩的青春 還可以揮霍多久。
38、we put in the darkness of the heart is called the moon dancing. 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
39、when you really love when you can find the fragility and language.當你真正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語言多么的脆弱和無力。
40、where there is great love, there are always miracles. 哪里有真愛存在,哪里就有奇跡。
41、within you i lose myself, without you i find myself wanting to be lost again.有了你,我迷失了自我;失去你,我多么希望自己再度迷失。
42、You can do it。There’s something about knowing that someone else has faith inyou that revitalizes the faith you should have in yourself。你能行。知道別人對自己有信心,能讓我們也自信起來。
43、you give me a drop of tears, i saw your heart all the oceans. 你給我的一滴淚,我看見你心中所有的海洋。
44、You matter。We all want to feel that we are important to someone orsomething other than ourselves。你很重要。我們都喜歡自己對某個人、某件事很重要的感覺。
45、you will have it if it belongs to you,whereas you don’t kveth for it if it doesn’t appear in your life.命里有時終需有 命里無時莫強求。
篇6
電視情感類談話節(jié)目通過溫暖的節(jié)目色調(diào)的渲染,使人們不為生活瑣事所煩惱,推動著人們向更好的生活去憧憬,突出了濃郁的人文主義精神。節(jié)目主持人在節(jié)目中應用心傾聽、娓娓而談,與感情受挫的嘉賓將心比心,從而拉近主持人與嘉賓的心理距離,做到“近”心。
一、注重情感類電視談話節(jié)目的沖突
對于情感類電視談話節(jié)目來說,一方面,沖突可以推動敘事不斷向前發(fā)展并保持受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各種沖突在嘉賓身上也的確客觀存在著。這種沖突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沖突,人與人的沖突,人的內(nèi)心沖突。
1.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沖突
人與傳統(tǒng)的矛盾沖突是人與社會環(huán)境沖突的一個重要方面。
2.人與人的沖突
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表現(xiàn)為人際矛盾的展示,沒有了人際矛盾沖突的展示,節(jié)目的故事性和吸引力會大受影響。人與人的這種矛盾沖突,不僅表現(xiàn)在性格沖突上,有時也表現(xiàn)為理念沖突和欲望的沖突,一般來說,這幾種沖突是摻雜在一起的。這些沖突通常通過外化的語言、行動等來展現(xiàn)。
3.人的內(nèi)心沖突
在情感類談話節(jié)目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嘉賓講到動情處會潸然淚下,哽咽無語,這往往是由于當事人的心理承受著兩難的選擇。
二、情感類電視談話節(jié)目“近心”策略
1.關(guān)注受眾心理需求和心理感受
作為一個電視情感類談話節(jié)目的主持人,切忌把自己架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要和嘉賓、觀眾平起平坐,把自己也當成是人群中的一個普通人,才能以一種最真誠最平和的心態(tài)去交流。在情感類談話節(jié)目中,主持人對于嘉賓、對于受眾情感、事業(yè)經(jīng)歷以及心靈的關(guān)心都會得到對方的心理反應。要時刻關(guān)注受眾的心理需求,理解受眾的心理感受,給心靈以呵護、讓溫暖伴隨節(jié)目同行。
2.傾聽心聲,表達愛意和關(guān)懷
主持人與觀眾對嘉賓經(jīng)歷的認真傾聽很重要,節(jié)目嘉賓能夠具體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感悟正在引起大家的興趣,自己受到的挫折大家能懂,自己獲得的成績也為大家所認可,這種濃濃的愛意與關(guān)懷之情會使節(jié)目更加豐富,講述更加真誠。陳魯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傾聽者。在節(jié)目現(xiàn)場,她可以讓采訪嘉賓暢所欲言,自己甘愿去做一個安靜的聽眾。對于很多采訪嘉賓來說,在面對攝像機鏡頭以及大眾的時候,往往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但是當魯豫坐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在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傾聽者面前,他們也會卸下包袱,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有一期《魯豫有約》采訪的是徐悲鴻的妻子廖靜文,魯豫這種給人毫無壓力感的關(guān)懷般的傾聽方式就取得了很好的采訪效果。廖靜文比徐悲鴻小了整整28歲,徐悲鴻去世時她還不到20歲,魯豫很理解的說:“一個年輕的女人獨自地走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再有新的感情經(jīng)歷的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我決定絕不去觸碰那一部分?!背鲇趯Χ说淖鹁粗?,魯豫當時只是問了這一生您有沒有什么遺憾,沒想到廖靜文在面對魯豫這么善意、關(guān)懷般的傾聽后說出了自己一段從來沒有公布的情感經(jīng)歷。廖靜文正是在面對魯豫無壓力傾聽的采訪面前消除了戒備,才愿意主動與她傾訴、交流,把自己內(nèi)心深處最真摯的感情表達出來。
三、情感電視談話節(jié)目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主持人是電視談話類節(jié)目的靈魂和“控制器”。在節(jié)目中,他們對情感的掌握和運用,關(guān)系到節(jié)目的成敗。主持人是電視談話類節(jié)目的靈魂和“控制器”,在一場談話節(jié)目中為了達到最佳傳播效果,主持人不僅要控制現(xiàn)場的節(jié)奏,包括談話主題方向、時間分配等,還要運用情感因素,發(fā)揮個人魅力,充分激發(fā)和調(diào)動參與者的談話熱情,使現(xiàn)場形成熱烈的談話氛圍。
1.具備“同理心”
同理心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設身處地以別人的立場去體會當事人心境的心路歷程”。同理心就要求主持人在與嘉賓交流時,在情感上要接近采訪對象。從根本上來說,電視訪談節(jié)目就是主持人與被采訪者進行心理溝通,一個心靈接近和了解另一個心靈的過程。主持人有同理心,才可以打開受訪者的心扉,讓采訪活動順利進行。
2.自我弱化意識
篇7
曾經(jīng),一度迷失在飄渺的城堡中,不愿逃離……無數(shù)次,我天真地相信每一個童話故事的結(jié)局都是美好而甜蜜的……
我想,我不是一個乖孩子。有時候,會惹老爸老媽生氣,讓他們吹胡子又瞪眼;偶爾,我也會讓老師操心,只因我貪玩又任性。
似乎,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身邊的人告訴我:初三了,不能再錯過。而我,還是繼續(xù)沉溺在只屬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不理會別人的眼光。那些富有哲理的話固然沒錯,可是對于我來說,單憑紙上談兵的大道理,還不足以改變我?;蛟S,我需要一次非同尋常的親身經(jīng)歷,一場徹底的心靈的洗禮。
“城鄉(xiāng)少年手拉手活動”走進了我的生活。
夕陽西下,夜色漸濃,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向我們眨眼,皎潔的月亮向我們微笑,我們懷著喜悅和期待的心情在山路上顛簸,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我們終于到達了這個足以讓我們體驗生活的山村。我很喜歡鄉(xiāng)村的寧靜,那種可以讓你忘記一切的靜;卻也不討厭聚集的村落,像北京的四合院一樣,家家戶戶連在一起,好不熱鬧。剛下車,我便看到有一群人站在村口,好像在迎接我們的到來。我的目光落在一位頭發(fā)開始發(fā)白的老奶奶身上,身旁那個皮膚黝黑的女孩沖我粲然微笑。通過交談,我才知道她就是我的新生活伙伴。老奶奶身后還藏著一個大約八歲的小男孩,他的臉蛋泛出微微的粉紅色。也許他在害怕,害怕我這位陌生人……老奶奶朝我走了過來,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后,開口對我說道:“大妹子,你能來我們家住兩天真是不容易啊。”原來是她的奶奶。
奶奶緊緊地握住我的手,攙著我向她家里走去。我能明顯地感覺到歲月劃過的痕跡。奶奶蒼老的手掌上堆積著一層層厚厚的繭子。她大概辛勞了一輩子,也沒踏出過村莊一步吧!否則奶奶怎么會總是念叨“聽說城里很闊氣,你從城里來到我們這個落后的鄉(xiāng)下,很不習慣吧?”
映入我眼簾的是鄉(xiāng)下特有的土磚房,黃色的泥土牢牢地粘在土磚上,散發(fā)出濃厚質(zhì)樸的鄉(xiāng)村氣息。他們很熱情地招待我,將家中保存下來的水果給我吃。因為我們的姍姍來遲,那些水果已開始腐爛,他們卻毫不在意,津津有味地嚼著,臉上還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不想殘忍的打破這溫馨的畫面,順手拿起一個蘋果咬了下去。雖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但仍有一絲絲甜意沁入了我的心田。與其說是蘋果的甜味,不如說是他們那顆純樸、好客的心……
我在她家生活了整整兩天,他們把自家平日里舍不得吃的全都擺了出來,這讓我既感動又愧疚不已。閑聊時,我問她“你想去外面讀書嗎?”她抬起頭看了看天空,回答道:“不想。”“為什么?”我很驚訝。
“外面條件很好,要的錢也多。我的父母都是打工的,每個月掙不到什么錢。我去讀書只會給家里帶來負擔。況且,我要是走了,奶奶就沒人照顧了。”她回過頭,沖我無奈地笑了笑,又將頭扭了過去。我聽到花瓣落地的聲音,滴嗒滴嗒,心碎了。
簡短的話語,惆悵的微笑,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弦。她是個很愛學習的人,為了替父母分憂解難,寧愿委屈自己,窩在這大山里頭……
現(xiàn)實是殘酷的。聽她說。在她們那里,有些人從小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兒,必須自己養(yǎng)活自己;許多人因為家里窮,上不起學,只能在家種田;他們?yōu)榱斯?jié)約錢,只能吃清淡的小菜,穿別人的舊衣服,用別人丟棄的文具……
涼風吹打著我的臉,無比的疼痛。
篇8
摘要:當代河北女詩人,僅以地域命名,并非一個有組織、有目的的詩歌團體或聯(lián)盟。其共同之處在于其詩歌中表露出來的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微而動人的愛。在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她們的創(chuàng)作可使人歸于平靜的生活并熱愛其平靜。在她們的創(chuàng)作中,口語化的特點帶給她們雙刃劍的影響。客觀的對待她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分析其優(yōu)劣之處,挖掘其積極意義,汲取精神營養(yǎng)是本文的創(chuàng)作要旨。
關(guān)鍵詞:當代河北女詩人;微小的愛;口語化
當我們提起“當代河北女詩人”,可能很多人對此并不熟悉,至于耳熟能詳?shù)脑娙嗣忠矁H有一二,如趙麗華、李南、楊如雪等,她們甚至還稱不上是一個固定的群體。在肆意包裝、浮躁喧囂的當今社會,她們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不約而同的方式——詩歌創(chuàng)作,詮釋著她們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她們所期盼的。
一、低吟淺唱中觸碰微小的愛
生活的低語,瑣碎的情感片段,偶然間的萌發(fā),低吟淺唱中觸碰微小的愛。李南、趙麗華、楊如雪、、等詩人同為河北平原上的女詩人,雖然“北方文學較多的表現(xiàn)個人的性格”[1],她們也各有特點各有所長,但是共同的東西是隱含在她們詩歌中的濃郁的生活氣息。就像一位女士將她的瑣細的生活細節(jié)向你娓娓道來,一場雨、一個紀念日、一個瞬間都不會錯過。她們肯為一只螞蟻、一棵樹、一朵花申言,微塵和水珠折射的故事都是那樣曲折,那樣飽含感情。雖然她們的詩大多都是很簡短的,但是她們絕對不吝惜筆墨,她們的文字跟她們的情感一樣豐富細膩。但不同于法國詩人馬拉美所提到的“詩永遠是一個謎”、“詩寫出來原是叫人一點一點地去猜想”[2],她們的詩是簡單易懂的,但又包含了微而深刻的道理。
就如李南,無論詩壇如何浮躁喧嘩,她都靜默地俯身于現(xiàn)實生活?!袄钅系脑婓w認了一種謙卑、節(jié)制的力量”[3]。她沉靜對待草木和瑣屑的生活,把創(chuàng)作速度放慢,認真地思考人生,“眉睫之間,卷舒風云之色”[4]。她的詩歌樸素簡潔,深刻透徹,于無形中體現(xiàn)自然,絲毫沒有斧鑿之痕。她是一個內(nèi)心充滿愛的詩人,但她的愛是“大情懷、大悲憫”。她將心靈的觸角伸向生命自身的局限和脆弱,她不僅僅關(guān)注個體,更把觀照投入世界和人類的共同命運。在《小小炊煙》中,“我注意到民心湖畔,\那片小草它們卑微的表情,\是和我一樣的。\在槐嶺菜場,我聽見了,\懷抱斷秤的鄉(xiāng)下女孩,\她輕輕啜泣。\到了夜晚,我抬頭,\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顆。\那時患病的昌耀——他是多么孤獨?。。芏沂裁匆沧霾涣恕Vt卑地,\像小草那樣難過的,\低下頭來。\我在大地上活著,輕如羽毛,\思想、話語和愛怨,\不過是小小村莊的炊煙。”表情卑微的小草,啜泣的鄉(xiāng)下女孩,患病的昌耀……他們都是天地間微小的個體,在庸庸碌碌的世間有幾人會理會他們的苦難,但是李南就可以去傾聽他們的低吟,并用最淺顯又飽含憐愛的語言向我們緩緩傾訴出這些微小謙卑如小草的人們的感情,他們的無奈及詩人的遺憾?!岸沂裁匆沧霾涣恕边@是詩人的感嘆,更是愛之深切而發(fā)出的對自己的不滿。李南的創(chuàng)作也曾受前人的影響。90年代的“詩人之死”[5]或許對許多詩人都有很多觸動。她和他們一樣,常常思考生命的意義。在這里沒有什么修飾,沒有華麗的外衣,有的僅僅是李南所展示給我們的那一個個原生態(tài)的事物,觸及的也是讀者心靈原生態(tài)的自然的純潔情感。我們可以發(fā)自內(nèi)心的為之傷心,為之惋惜,那種珍惜生命的呼喚在我們心底產(chǎn)生共鳴。愛人愛物愛大自然,以一顆博愛之心容納這個世界。李南是敏感的,在她眼中沒有司空見慣,沒有理所當然,任何微小片段都可能引起她嚴肅的思索。在她的《下槐鎮(zhèn)的一天》中“一位農(nóng)婦彎腰提水,\她破舊的藍布衫,\加劇了下槐鎮(zhèn)的重量和貧寒”。農(nóng)婦提水,這在華北平原是最最尋常的一幕,而在詩人筆下,卻向我們展示了貧苦農(nóng)婦的隱忍與倔強,這瞬間的動作折射出了一類人的苦難,“片言也可以明百意”,微塵中有大千,剎那間見中古。李南的詩是深深醞釀而成的,絕非信口隨意而出,明代吳喬稱“意思猶五谷也。詩,則釀而為酒”。李南是一位高深的釀酒師,在她那里,生活的五谷,醞釀出的是最最醇香的酒,這酒五味俱全令人回味,引人沉思。
和諧的愛和自然在楊如雪的詩中融會貫通。從“愛的尼西亞信經(jīng)”到“北方的靜夜”,從“沉思生命”到“生命之癌”,我們跟隨楊如雪體會著愛與力量?!凹幢闶且恢晃浵仯灿行⌒〉谋瘹g離合\請小心,小心的路過。\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還有很多美麗的生命?!彼闹T如此類小詩,就是如此緩緩流淌,溫潤著讀者的心田。她是樂觀的,從她的詩中我們總是可以汲取到生活的力量。在她的詩中“瑣屑塵埃中開出花來”,萬物是“生生不息”的。美好的片段在筆下淺唱,“星星屋,六平米。\半夜里,你睜眼就能看到它,\最亮的一顆是鑰匙?!保ā缎切俏荨罚┒嗝摧p快的節(jié)奏,卻滿溢著可愛的童真和純粹的愛。她靈透且真誠,她的文字常常沖撞著人們生命的本真,讓人難以抗拒,她踐行著用靈魂寫詩的詩人職責。
在《小小炊煙》中,李南揭示了生命的卑微與倔強;在《紀念日》中,楊如雪寄予了堅貞不移的愛;在《常在你身上看到麥田》中,胡茗茗暢想到純美的愛情,展開唯美的風景畫。這些詩就像輕音樂,敲打你心扉的同時送來的是絲絲舒暢,讀這些詩,讓人沒有壓力,能輕喚起潛藏的真愛。
二、“口語化”詩歌特點的利與弊
河北女詩人的詩歌普遍具有口語化的特點,比如趙麗華的詩歌,是最具代表性的,如她的《摘桃子》、《我終于在一棵樹下發(fā)現(xiàn)》、《當紅色遇上藍色》等詩。口語化單獨看并非是一個貶義詞,當然也不含什么褒義,在這里它只是代表一種語言形式,結(jié)合河北女作家們的作品看,口語化的特點對她們作品的影響大概有以下兩方面利弊:
有利一面:情感原生態(tài)地表露出來,使讀者易于接受。語言上沒有語義障礙,感情接近生活,在讀到“柳樹一直以為和不遠處的楊樹,\是純粹的同志關(guān)系。\但那天柳樹做夢,\夢到楊樹抱她。\再看到楊樹,\她就覺得一切都不一樣了。\仿佛什么事,\真的發(fā)生過?!保ㄚw麗華《或許真有愛情》)讀這首詩時,她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理解了愛情,這種若有似無的情愫,以兩棵樹的短暫故事,活脫地表現(xiàn)出來,新鮮、透徹、通俗易懂?!霸铝辽饋砹耍芩皇潜蝗说跎先サ模芩雌饋砗軓娜荩芤稽c也不急\一點也不累\一點也不勉強\一點也不造作\一點也不煽情\一點也不難過”(趙麗華《月亮升起來了》)。淺顯的話語,看似無意,然而細細琢磨,詩人告訴我們的并不僅僅是月亮的感受,而是從側(cè)面告訴我們自然的東西是最好的,“它不是被人吊上去的”,自然升起的月亮是從容的大方的快樂的,沒有修飾沒有矯揉造作。人亦如此,在你所在的位置,不去刻意苛求什么,順其自然的發(fā)展,那你會獲得平和快樂。趙麗華是一個主動并善于觀察事物捕捉靈感的詩人。她不拒絕任何可以入詩的材料,在她定義的美中,包含了更廣泛的內(nèi)容。她的思考是一連串的,她的觸動像潮汐而不是漣漪,她要的是洶涌澎湃而不是微顫的波瀾。她在詩中,寫大雨傾盆,寫風沙,寫水洼,……,寫一條街,甚至是暖氣的供氣管,這些在她的筆下不僅有了生命,它們還有七情六欲,有嫉恨有艷羨也有溫情。趙麗華讓一切事物變得可讀可感可思考,她把詩人的能力發(fā)揮到極致。
李南在《我愛黯淡的生活》中直白道出“我愛黯淡的生活,一個個\忙碌又庸常的清晨,……我愛庸常中涌出的,\一陣陣濃蔭,\這些美妙的遐想,\常讓我在人群中停住腳步,\看一看繚亂的世事,\想一想,\閃光的夜晚?!?。黯淡的生活就是我們每天所面對的,詩人告訴我們要熱愛黯淡的生活,這樣,一個個平凡的日子,我們才能舒暢地度過。沒有讓人費解的詞語,在最平實的話語中,我們透過生活本身體會到“熱愛生活”這一淺顯但意義重大的道理。
有弊一面:文學雖源于生活但畢竟高于生活,尤其是詩歌。華茲華斯說“詩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6],但自然并不是放棄藝術(shù)技巧,過猶不及,太過口語化的作品往往容易流于膚淺。趙麗華近年詩歌由于太過口語化,曾一度在網(wǎng)上被惡搞為“梨花體”,批判聲一浪高過一浪,以至于一些偏激者甚至翻出她以前的一些優(yōu)秀作品來指責,那些過去的殊榮,頃刻被淹沒,她的詩才被批駁的體無完膚。趙麗華的很多詩確實太過口語化,太缺乏錘煉。當然,這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詩歌風格,甚至是近年許多詩人所追求的“口語詩”風格,但是口語化并不是大白話,詩的語言至少要給人美感。普通民眾的詩歌觀念源自古代漢詩,唐詩宋詞流傳下來的影響根深蒂固。古代詩詞形式上追求美,陸機認為:“詩緣情而綺靡”(《文賦》)。寫法上追求“詩出側(cè)面”,劉熙載認為:“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痹谡Z言上追求“詩釀而為酒”(《藝概》)。詩應該藝術(shù)地表現(xiàn)平民性情感,趙麗華并不是特例,今天很多詩人都容易步入過分口語的誤區(qū)。自然的也是藝術(shù)的,是渾然天成地運用語言,而不是刻意去模仿,更不可太過隨便。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作詩必然也要遵循作詩的章法。趙麗華等詩人們打破中國詩歌數(shù)千年的“詩家語”傳統(tǒng),用原生態(tài)的語言寫原生態(tài)的生活,其行為本是無可厚非的,錯的是她們走了過分口語化的極端,以至于詩不像詩,遭到質(zhì)疑和批判。如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家什克洛夫斯基曾告訴我們的:“藝術(shù)的目的是傳達對事物的直接經(jīng)驗,就好像那是看到的而不是認識到的;藝術(shù)技巧在于使事物變的陌生,在于以復雜化的形式增加感知的困難,延長感知的過程,因為藝術(shù)感知過程本身就是目的,必須予以延長”[7]。過于直白的口語,不同程度地削減了詩歌本身的藝術(shù)性和吸引性,難免引起讀者的懷疑。
三、守得云開見月明
河北女性詩人,這個群體,在飽受爭議與誹謗的同時,并沒有停下她們的創(chuàng)作腳步,沒有放棄她們對美的追求。這些心如柔絲的女子,在寫下美麗詩篇的同時,用她們對生活的詮釋,來展現(xiàn)她們的堅韌。誰能說她們是弱者?她們是心存大愛的,她們這種柔中有剛的美豐富了燕趙文化的精神,補充了俠骨豪情那柔美的一面。社會生活快節(jié)奏地進行著,人們似乎都已變的沒有耐心,走極端的又何止是站在風口上的詩人們。無論站在讀者的位置或是評論家的立場,我們都應該端正態(tài)度,客觀地對待河北女性詩歌的現(xiàn)狀。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過程,一次次的磨礪過后它才能成熟,挫折對于詩人來說無疑會成為強大的動力,但是過于惡劣的環(huán)境,或許就會妨礙這一群體的成長。我們對于河北女性詩歌及女詩人們應正確對待。總之,于詩人,好好寫詩,用心去寫;于讀者,悉心體味,客觀評判。“守得云開見月明”——我們期待著河北詩壇的振奮,期待河北女性詩歌綻放出絢麗風華。(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周振甫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295-296
[2]伍蠡甫.西方文論選(下卷)[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261
[3]李南.李南的詩歌及評論[J].中國詩歌年代大展.2008.(5):156-157
[4]參見《論文學》,《古典文藝理論譯叢》第二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72-73
[5]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39
篇9
----題記
又下雨了,是秋雨,寂冷的秋,漫長的夜,風絲絲縷縷的從夢的指尖劃過,寂寞蔓延,侵透著每個角落。捧一杯清茶,沉溺于安靜中,思念的藤蔓悄悄地爬上了我的心窗,肆意滑落的淚水,從靈魂的心房里溢出。我忍受著長夜層層襲來的傷感,寂然相守在夜的枝頭,纖弱成一朵含淚的夢,思緒慢慢的升騰,飄向有你的方向,你依然是我夢里最溫馨的暖。
很想,在薄如蟬翼的煙色里,勾勒一縷最柔情的蝶語,任掌心的印記,飄渺成風的清幽。很想用彈指間的剎那換一世風華,即使之后的身影終將沉積成秋塘里一弦清月,那一地白色的月光,也是如水的浪漫。低眉處,蓄一彎晶瑩的淚水,只為這個不曾錯過的美麗,若能在流年的渡口再次相遇,我不會再將你錯過。
寂靜的夜,孤寂難眠,輕輕地推開窗,秋,入心,一絲疏雨從漆黑的夜里飄來,窗外纏綿不休的雨,淋濕了心扉,濕潤著我薄涼的心緒,織舞著無邊的清愁,癡語著無聲的摯愛,如水的雙眸,落滿淺淺的憂傷。
想你的夜里,孤枕難眠,翻開那些翩落在夢中的文字,有溫柔、有愛、有等待、有溫韻、有潮濕、有淚水、有痛有感動,也有珍惜,那些無法抹去的章節(jié),回旋在夢中的青石巷,雨中的那把油紙傘,我不知撐了多少年?已撐不起太多的童話,走在煙雨中的長廊里,我的腳步再也無力前行,然,我回到了夢的原鄉(xiāng),寂然簡靜的過著平淡的日子。
我本是一個世間薄涼女子,一直安靜地在喧囂的塵世里,獨自行走,做著力所能及的事,習慣了承受命運的不公;習慣了接受生命的殘缺;習慣了將那些美好的瞬間,溫暖的片刻,閃爍的感動,放在心中,默默地感恩,默默地付出;習慣了將那些想也不敢想,說也不敢說,做也不敢做的事,深藏夢中。
夢境總是比現(xiàn)實更加透徹、生動,而且無所顧忌,無所不能,在夢里我可以倒提影子,讓靈魂出竅。夢里,我可以滴著仕女的眼淚問青燈,我的檀郎在哪?夢里,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我可以說我想說的話,做我想做的事,牽我想牽的手,夢里有我的童話,我可以在紅葉滿徑的路口,去完成那一場命定的情緣。你青衣長衫,風采翩然,我旗袍裹身長發(fā)披肩,無須言語,只一個淺淡的微笑就明白,你是我的檀郎,我是你的秋香,我們可以修籬種菊。我可以陪你聽風,陪你望斷天涯,陪你穿越唐詩宋詞,陪你執(zhí)筆,揮毫天下,為你鋪紙研墨,端茶遞水,輕嗅著那些沁人心脾地詩香,醉在你的身旁,不求富貴功名,地位顯赫,只求安然渡流年;習慣了包容,從不敢奢望命運能賜予我溫情與關(guān)愛;習慣了不愿用那些原本簡單的渴望,去觸碰多年堆砌的自尊。
當生命的旅程,被歲月銹刻上一層層印痕,那一刻我知道,我只有平淡而安恬的渡完此生,雨中的那把油紙傘,也終將是我夢里的童話,那些愿望終究是我無法兌現(xiàn)的遺憾。也許是命運冥冥之中的安排,也許今生注定與你有緣,緣分的天空注定你是我紅袖添香的守候。這個世界,有許多人在見到彼此的凝眸中,就注定了要在彼此的溫柔里羈絆一生,不是你不能逃脫,是你無法逃脫。世界上最好的相遇,應該是一種心靈上的相逢,在彼此的靈魂里溫暖的居住,它勝于初戀的理智,又增加了一抹人的成熟與寬容,更讓兩顆懂得珍惜的心長久居住。
在我生命失去憧憬的年輪里,你姍姍來遲,邁著輕盈的步伐,帶著迷人的微笑,緩緩地向我走來,輕輕地叩響了我的心門。我忙不迭的打開了心門,又開情門,曙光一線啊,是一片耀眼的陽光,在空中彌漫著誘人的幽香,你將一簾幽夢,瀉進了我的庭院,捧起這份緣,蘸著歲月,不問是何年,僅是彼此住進夢里的期盼,為了一個夢里的守候,我在烈日里,寒天里等了你很久很久,不是十幾年,二十幾年的春秋。歲月在我的追尋中蒼老,心靈在我的憧憬中嬌嬈。為了尋你,我一直在跋涉,奔波,不舍晝夜,行走在尋你的路上。驀然回首,你卻在闌珊處,那種驚喜,仿佛是踏入了夢的天堂,欣喜若狂中讓我想起了倉央嘉措的詩:“那一刻,我升起了風馬,衣袂飄飄的抵達,不為祈福,只為尋找一個人;那一天,閉目在殿香云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jīng)中的真音;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jīng)桶,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啊,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想見?!?/p>
第一次看見這首詩的時候,眼睛是濕潤的,此詩沒有一個愛字,卻感覺其間有穿越輪回的執(zhí)著,生生不息,叩擊著我的靈魂。遇見了你,我才真正的理解了詩的內(nèi)涵,是那么的貼近我的心。心隨你而去,毅然決然的走進了你的家園,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都是那么的熟悉。我無法控制住對你的仰慕,心,隨你而去,淚為你而流。相信這份緣一定是我前世殷殷的期待,一定是我前世在菩提樹下淹沒的故事。沒有人知道我是來赴千年之約的路人,我的手依然握著前世你給的暖,我想知道你的懷中是否還有我題詩的團扇?夢里花開飄零了多少相思雨,陌上花開,我踩瘦了那崎嶇的山路,苦苦的把你找尋,原來你也在這里。瞬間的凝眸,讓我淚如雨下,原來那場煙雨里的等待,便是你來時的花開。凝望著,續(xù)守著,我用或濃或淡的墨香,渲染成一紙素白的情深意重,雋守流年。
你的到來,照亮了黑暗、陰郁、寂寞和凄涼,也照亮了期盼、苛求、奔波與向往,讓我心花怒放。走進你的心田,那蔥郁的枝葉,明麗粲然,嗅聞你的芳芳,甜而不膩,柔而不弱,堅韌而傲骨,雅而不俗,仰眉暢想中,你有一股臨風的颯爽,深邃眸宇間輕輕地微合,淺藏隱隱的誘惑,你是一道讓人仰慕的風景。你的優(yōu)秀我的卑微,注定是我無法靠近的緣。
隔著一紙距離,讀你為我寫就的詩,時常讓我感動的淚流滿面,我在你的深情里淪陷,在你的眼眸中,我擷取了你的溫暖,愛的的火焰,融化了心底的半世冰霜,你那似曾相識的顏,是我跳進忘川,穿越輪回也要尋覓的緣!今生如此天意而又會意的相逢,可是前世里的因緣之注定,默默地對望中,彼此無言而又相知相惜的暖,是否又注定了我會為你無悔的守望一生!我默默地聽著你溫情的話語,止不住那無聲的淚,你說:‘我看不得女人流淚,更舍不得你流淚,我愛你!你什么都不用做,我的心只屬于你’然,你用不忍的手關(guān)上了兩兩相望的窗,留我一地的凄涼,我說不出一句話,只有淚在流,那種滋味不好受!我想一個人在感情上,無論是否有過辜負,當兩行熱淚順著她的臉頰滾落而下的時候,她的一切只屬于你!我或許就是那顆絳珠草,來世上就是為報甘露之恩而來,淚沒了,也是我該離開的時候。
默默地想你,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我把你的影子黏貼在心中,與我如影隨形,在每一個想你的夜里,我常常翻開手機看著你的照片,給你一個深深的吻,然,和你的影子說說話,說一些誰也聽不見的話,然后把手機摟在懷中,貼著我的暖,枕著你的名字,甜甜的睡去。一份懂得,幾多歡喜,薄涼也好,孤寂也罷,靈魂與靈魂之間的認同,便在于住在彼此的心里就好。無需對生活苛求的太多,愛過也算是做人的福氣了。
塵世間總有灰色的塵埃,生活中總有太多無奈?!帮L雨如晦”打濕了心扉。時間走過的聲音,觸疼了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我看得懂你眼里的憂郁,愛之于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疏一飯,它是心靈一種不死的情節(jié)。世上有一種情感,只能埋在心底;有一種思念,只能寄托在夢中;有一種緣,也只能等到來世在續(xù)了。不能言說的細節(jié)里,不想說缺憾是一種美,因為有一種缺憾伴著一種殘忍,只能用信仰去支撐。有情未必終老,暗香浮動就好。
佛說:‘萬事萬物,尋根、根尋跡,不過是一種緣分伊始,隨心、隨情、隨緣、隨眼中的恬淡、隨紅塵的執(zhí)念,如此也是最盛大的歡喜’海倫凱勒說:‘世界上最好的和最美的東西,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只能被心靈感受到’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承載沉浮。我愛你正如你所是,畢竟是錯過花期的人,我沒有去過你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也沒有從你的視角看過你的生活,所以無法同你一樣深深懂得你的需要,所有的生命都有自己選擇成長的方式,我亦如此。我永遠都不會為我對你的愛附加前提,增加你的負累,我不愿在眾多仰望的人群里,匆忙趕路,我沒有那個能量和信心,更不愿讓你為我割舍曾經(jīng),星星有星星的軌道,生命自有生命的旅程,誰是不滅的心燈?誰是溫暖的長風?誰是漂泊的夢境?誰是心靈的遠種?這清澈而朦朧的永恒誰懂?心疼你,舍不得讓你難過。我選擇了逃離,愿做你近旁的那棵木棉,默默地守望,愛你只能在夢中。
串串紫淚,滴滴含香,紛紛灑落在這個寂寞的秋夜,就像那些被狂風吹散的花蕾,她們芳顏未展,日便葬身流水,挺香而去,更是凄凄慘慘,令人舊殤難息。想你的夜依舊是那么的寂靜,心若在,天涯也遲遲,我不怕時間的流逝,亦不怕歲月的消融,游離在真實和虛擬的橋上,不用虛假的一個字,虛化一秒的心靈,將生活無法表達的心情,默默地灑在光環(huán)里,在我生命至轉(zhuǎn)的今天,我依然守候在愛的家園,無論人生的腳步踏向何方?那一抹閃耀的微笑,將會一直在心靈驛動。煙火的美,抵不過相思的美,將暖心的愛刻在心門,不消除、不抹去,就算是夢,祈愿不從夢中醒來,即使天涯相隔,渺無音訊,我都不會將你遺棄在心門之外,因為那些可以讓我感動三生的事,因為那些你曾為我揮灑的墨跡,早已滋生了萬卷丹青的千回百轉(zhuǎn)。
多少個夜晚,午夜夢回,躲在黑夜的墻角,思念你,來忍受那一分一秒的長夜。揪無端,言訴離愁,香腮淚流,我總是在思念中,迷迷糊糊地睡去,又迷迷糊糊的入夢,在夢中,我走進了你的心房,那是一間血跡斑斑的房子,四面墻上都掛滿了書箋,字字都是血字撰寫,我看到了那三個字‘我愛你’此刻我清楚的感覺到了你的心跳和呼吸,更看到了心上撕裂的條條傷痕。那是我沉默和任性賜予的,我輕輕地用手撫摸那顆滾燙的心,也針刺的痛苦,我癡癡地吻著,那斑斑的血跡,淚順腮而流,默念千萬次,“對不起”“對不起”其實多想告訴你,我所有的決定和冷漠都是太愛你的緣故,愛你就希望你好好地快樂的生活,愛你舍不得讓你為我揪心,“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見與不見我都會在這里。
多想告訴你有多少個寒夜,從夢里醒來,臉上掛滿了思念你的淚痕:多想哭著對你說:我的冷漠是出于心的慈悲,枕著你的名字入眠,黑夜不在漫長;摟著你的影子入眠,夢是甜的;有風有雨的日子,不再害怕,心中的那朵花兒只為你綻放,這一切從未對你說出口。只因父母對女兒家的訓禮,猶在耳邊,更因從小養(yǎng)成了女兒的矜持,更不會游戲人生,執(zhí)著的隨著條條訓禮而行,哪怕是網(wǎng)絡,我亦是如此,不擾人、不爭寵,只能把滿懷的情結(jié)放在心房,這或許讓人感覺我不夠現(xiàn)代,不夠浪漫,但我相信愛,終日用彩色在夢中把你陪伴,愛在夢中,無語也心暖。
篇10
提升中學德育課程教學的立美育人品質(zhì)
所謂“立美育人”,是指“按照自然美、社會美、藝術(shù)美的規(guī)律來塑造新人”。[1]檀傳寶教授認為:“德育應該成為‘立美德育’。所謂‘立美德育’就是要讓德育過程也成為立美因而也成為審美的過程,就是要讓美的法則成為德育活動的準則?!盵2]中學生處在身心迅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愛美、追求美,特別需要得到美的元素的滋潤。中學德育課程注重立美育人,能夠提升學生生活建構(gòu)的品質(zhì),有利于幫助他們形成欣賞與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3]
著名德國哲學家、詩人席勒認為:“我們?yōu)榱嗽诮?jīng)驗中解決政治問題,就必須通過審美教育的途徑。因為正是通過美,人們才可以達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們成為審美的人沒有其他途徑?!盵4]深化中學德育課程改革必須立美育人,這是提升德育教學品質(zhì)的應有之義。
中學德育教學要提升立美育人品質(zhì),必須讓課堂成為充盈美的元素的天地。為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感知美、體驗美、評價美和創(chuàng)造美,促進學生道德人格的建構(gòu)和精神生活的豐富和提升。
一、引領學生感知美
審美的主要對象是形象。美是通過形象來表現(xiàn)的。車爾雪夫斯基說:“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睂W生要發(fā)現(xiàn)美,就得調(diào)動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去感知多姿多彩的形象;如果缺乏感知的興奮,他們就不可能有美的感受。怎樣引領學生感知美呢?
1. 入“境”察“形”,捕捉教材之美
入“境”,即讓學生進入教材中道德人物所在的環(huán)境、所在的事件,進入道德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察“形”,即要扣住外顯和內(nèi)隱在課文和插圖中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形象,并從這些形象中去捕捉和發(fā)掘出美的因素。
例如,在教學“珍愛生命”(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時,教師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三幅圖片:
圖1:一排雪白的嬰兒床,床上放著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他們身上裹著花巾被,甜美地酣睡著。
圖2:大海和非洲草原的拼圖,海面上空雄鷹在飛翔;碧藍的海水中各種形態(tài)的魚在暢游,還有一些色彩斑斕的小魚棲息在五光十色的藻類植物和珊瑚中;而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象、雄獅、長頸鹿、角馬、羚羊……在奔跑、覓食、嬉鬧。
圖3:一雙大手托著一團黑色的沃土,土中長著一株小花苗,葉片青翠欲滴。
學生從嬰兒甜美酣睡的臉上,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可以感受到嬰兒猶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朝陽那樣美麗;從空中、海中和草原上各種動植物生機勃勃的形態(tài)、氣象萬千的景觀中,可以感受到多彩生命的奇異美;而聚焦手掌托起的帶土的小花苗,則可以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呵護美。如此,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的審美解讀,教師將學生帶入一個能看得見、摸得著人物的思想和行為,能聞到氣味,能聽到音響,能辨出色彩的世界。如此,入“境”察“形”,通過主體的審美心理活動,形成了審美感知。這樣的教學,既能激活學生感官的興奮,又能強化他們對美的感受力。
在德育課程領域,美與善是相融的,教學要注重以形感人。例如,在教學“合作共享”(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時,教師可把童話情節(jié)制作成投影件,并配上相應的聲響。當教師講到關(guān)鍵處——一滴水喚來了千千萬萬個小伙伴,用力扛,拼命托,此時,投影中擱淺的木船由靜而動地浮起來了,同時也響起了水滴們情不自禁的歡呼聲:“團結(jié)合作的力量真大呀!”如此,畫面與聲音微妙結(jié)合,學生不僅能真切地感受到“聲”美、“形”美、“色”美,而且能領悟到其中的意境美,可謂美不勝收!
2. 觀看板書,感悟?qū)W習內(nèi)容之美
板書若設計得當,構(gòu)成一個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整體,其間不僅富含內(nèi)容美、哲理美、含蓄美、縝密美,而且富于形式美、布局美、色彩美、書法美,使學生在觀看板書時便能獲得審美感受,領悟?qū)W習內(nèi)容之美。
例如,在教學“日新又新我常新”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時,筆者指導教師設計了“心靈美”的板書,如圖1所示。
這則板書無疑為教學立美育人提供了載體。因為學生從中既能感受板書的形式美,又能領悟板書的內(nèi)容美,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中。
3. 感官沖擊,觸發(fā)美的情感
教師要善于借助視頻、白板、多媒體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或?qū)τ嘘P(guān)的知識點,一個大系統(tǒng)中各相關(guān)因素的關(guān)聯(lián),事物發(fā)展的因果聯(lián)系等,進行形象化、動態(tài)化地演繹和展示;或?qū)κ軙r空所限,難以觸碰的特大宏觀世界或特小微觀世界,進行放大、縮微、分解、聚焦、透視,或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或化大為小、化小為大,或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從而使認識對象瞬間沖擊學生的視野,變得活靈活現(xiàn),真真切切。如此,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而且能引發(fā)他們強烈的審美感受。
例如,在教學“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文化生活》第六課)時,教師制作了數(shù)字化的學習材料——利用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的剪輯錄像,并配以恢宏磅礴、扣人心弦的立體錄音。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去追尋、感受、領略祖先留下的文明瑰寶吧!看,那長達70米的畫卷,從紙的制作、落筆著色、裝裱成軸,充分凸顯了發(fā)明紙的意義;那魔幻般的活字印刷板在印刷,方塊字在起伏、流動、變化;此時表演方陣中托起碩大的‘和’字,充分彰顯了漢字的精、氣、神,不愧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最優(yōu)美的文字;那巨大的船槳,演繹出波濤洶涌的海上絲綢之路;少女捧著指南針,正在為風浪中的中華勇士指明航向;那鳥巢內(nèi)外夜空中燃放的五彩斑斕的煙火,是火藥的升騰和綻放。
教師借助信息技術(shù)將四大發(fā)明,化抽象為具體,化遠為近,化靜為動,穿越幾千年時空,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優(yōu)化的信息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受到了情感化的知識啟迪,濃郁的人文情感的熏陶,濃濃生命情懷的感悟。正是情感的潤澤、感化,以情激情,學生的心靈中也燃燒著奔騰的激情,此時,學生自然地感悟到:四大發(fā)明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奇跡,古老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對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貢獻。
4.品賞名言,感受哲理之美
名人名言包含著深刻的哲理和寶貴的生活經(jīng)驗,能給人以智慧和美感。初中《思想品德》五冊和高中《思想政治》四冊(必修)教材,共引入中外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shù)家以及杰出英雄人物的名人名言158條。例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么”“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熱情去灌溉,原則去培養(yǎng),諒解去護理”,等等。這些語言至美至精,永遠陶冶、塑造著真、善、美的人性。借助德育課程教學平臺,誦讀、品賞名人名言,目視其文,心同其情,能讓學生頓生沐春風、品香茗之美好感受。
二、引導學生體驗美
心理學研究表明,僅僅對美的事物感知還是不深刻的,學生對美的形象的認識與感受,只有通過審美體驗,提取美的瓊露,引發(fā)審美情感共鳴,在心靈深處積累起審美經(jīng)驗,才能促進美感體驗能力的提高。中學德育課程教學應如何引導學生體驗人的心靈美呢?
1.圖文并茂,體驗人的心靈美
葉圣陶先生說,掛圖“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拓展兒童的想象,涵養(yǎng)兒童美感”。中學德育教材本身富于美的圖片,教師不僅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圖片之美,更要不斷涵養(yǎng)自身的審美能力,可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引入掛圖等手段,圖文并茂,引導學生體驗人的心靈美。
例如,在教學“老師伴我成長”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一課時,教師制作了一幅掛圖。圖中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盛夏的夜晚,王維克和他的學生華羅庚坐在竹椅上乘涼。老師搖著蒲扇,仰望星斗對學生說:“世界上的知識,就像星光燦爛的宇宙,深奧極了,人生有限,精力有限,不能不抓緊時間??!”華羅庚屏息凝神傾聽老師諄諄教誨的話語,如醉如癡。
學生觀照“教誨圖”,再閱讀、感悟課文對教師的謳歌:“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秘,長大后,才知道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時候,我以為你很有力,你總喜歡把我們高高舉起,而你舉起的是別人的未來,奉獻的卻是自己?!蓖ㄟ^對這段詩意文字和掛圖的感悟,更深刻地體驗到了教師的人格美。
2.由表入里,透視道德人物的美好心靈
審美活動以情感為核心,“在由知、意、情系統(tǒng)和各種心理形式系統(tǒng)整合而成的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中,情感處于中心的地位。這是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同其他非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的基本區(qū)別所在”[5]。誠如2011版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所言,激發(fā)包括審美情感在內(nèi)的情感體驗,是中學德育課程最重要的學習方式。
審美情感有不同層次。對山水風景欣賞的愉悅,是低端的審美情感;而滿足人的社會性需要的道德感屬于高級的審美情感,如榮辱感、崇高感、責任感、正義感,等等。在中學德育課程教學中,特別要注重引領學生由表入里去感受、體驗道德人物的美好心靈,使之孕育高級的審美情感。
例如,在教學“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第七課)時,教師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思鄉(xiāng)曲”的音樂聲中,學生進入教學的既定之“境”,感受蘇武在大漠荒原中度過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遭遇種種磨難,仍忠貞不屈的崇高形象;想象蘇武牧羊時仍懷抱“使節(jié)”,翹首遙望南方的心情。
學生借助想象去透視蘇武的美好心靈,仿佛看到他挺立在茫茫沙漠中,怒吼的狂風吹起他襤褸長衫的下擺,吹亂了他被歲月折磨染白的胡須,蘇武翹首遙望南方,注視大雁南歸的蹤跡,好像在向它們寄予期望:“飛吧,飛吧,快快飛到我的祖國,把我懷念故土之心,效忠祖國之情,轉(zhuǎn)告給廣大的人民吧!”借助想象,以情激情,蘇武的愛國情操、美好心靈定會深深地感染學生,促使他們的道德感和美感交融在一起。
3. 抓住“留白”,深化美的體驗
從心理學和美學的角度講,“留白”易使人產(chǎn)生一種急于填補、充實,并使之勻稱、完美的傾向。這種對“完形”結(jié)構(gòu)的追求一旦實現(xiàn),學生會從中獲得極為愉悅的美感體驗。
例如,“誠信的智慧”(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一課,教材中有一幅情境圖:一位女醫(yī)生正在與一位癌癥晚期患者交流。醫(yī)生對病人說:“別著急,你的病會治好的?!边@句話隱含著“意義空白”。教師抓住這個“意義空白”設問:“醫(yī)生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她這樣說是騙人嗎?你從醫(yī)生的話中體驗到了什么?”學生通過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結(jié)合個人的親身感受,并借助思考和想象的內(nèi)容,對教材中的意義空白進行了填補和完善。有的說,“醫(yī)生說的不是實話,而是美麗的謊言。”有的說,“她這樣做,考慮的不是自己,完全是為患者著想,希望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歲月,能夠安心地生活?!边€有的說,“誠信的核心是善。這位女醫(yī)生美麗的謊言,其實也是一種善的表達?!蓖ㄟ^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大家對善意謊言的美,有了更深切的體驗。
三、引領學生評價美
評價美,是在感知美、品嘗美的過程中,按照審美標準和倫理標準,引導學生對優(yōu)美的或丑惡的,崇高的或卑劣的形象作肯定或否定的評價。2011版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diào):思想品德課的任務是“引領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公共生活、珍愛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惡和美丑觀念”。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從對人的心靈的認識開始的,根據(jù)這種認識,信念逐漸形成;而最主要的是培養(yǎng)愛憎感。因此,評價美丑在審美教育中屬于較高層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讓生命之花綻放”(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時,教師呈現(xiàn)了小悅悅事件和最美司機吳斌兩段視頻。
這兩段視頻都涉及到生命: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在學生觀照、對比、審思的基礎上,教師設問:“你怎樣看待視頻中的人和事?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說說你的評價?!睂W生按照自己的審美觀念和道德標準,進行了審美判斷。
生1:貨車司機活活地毀了祖國的花朵,這是一種摧殘生命的犯罪行為。小悅悅慘死在馬路上,不能容忍的是還有一些路人冷眼旁觀,對于這種缺乏人性的行為應該鞭撻!
生2:面對自救還是救人的生命抉擇時,吳斌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乘客的安全,他是心靈最美的司機。
生3:生命的意義在于對社會的貢獻,盡管吳師傅的肉體生命結(jié)束了,但他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卻讓后人受益無窮。我感受到吳師傅的精神生命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永遠延伸。
類似這樣的評價,既能讓學生深刻感悟生命的珍貴和生命的價值,又能提高他們辨真?zhèn)?,識美丑的能力,促使他們棄惡揚善,崇尚美,效仿美,繼而抵制一切消極和腐朽思想的侵蝕和影響。
四、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美
美是人類生活的顯現(xiàn)。創(chuàng)造美,從根本上講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美的生活。創(chuàng)造美并非精英人才的專利,每一個平凡人也可以成為美的生活的締造者。創(chuàng)造美不受場域制約,沒有時間限定,最重要的是要滲透到人的生活的全時空中。
如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呢?有學者指出:“美好生活是屬于思想者的生活,是在智慧之光照耀下逐漸學會獨立思考,決定取舍,勇敢承擔并對自己負責的生活,只有這樣,美好生活才真正‘美好’?!盵6]
中學生如何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美呢?不外乎兩個維度,一是創(chuàng)造外在的美,二是塑造心靈的美。
1. 引導學生優(yōu)化外在形象
外在形象表現(xiàn)在舉止文明、動作優(yōu)雅、手勢得當、表情自然、行為檢點、儀表端莊、著裝得體、講究衛(wèi)生等許多方面。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美,就要引導他們優(yōu)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創(chuàng)造外在的美,應引導學生擇善而從,擇美而為。
例如,在教學“禮儀展風采”(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時,教師按照審美要求,讓學生分別對“抬頭挺胸,動作協(xié)調(diào),步伐有力”的走路姿勢與“低頭凹胸,上下肢動作不協(xié)調(diào),腳步移動緩慢”的走路姿勢進行比較、選擇。前一種姿勢走路帶勁、有精神,顯得很美;而后一種則是懶洋洋的,腳步零亂,顯得很丑。在審美心理的趨動下,擇美而為,美就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看到用自己的雙手培植的鮮花盛開的花園,他會感到無比的自豪;他會用他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多少財富來衡量自己走過的路?!鄙倌旮械阶院赖脑蛟谟邗r花盛開的花園是他用自己的雙手培植的。如果這個少年看到的只是別人種植的花園,這種自豪感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中學德育課程教學要充分借助由課內(nèi)移植到課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去創(chuàng)造美。一是通過自身的行為舉止以及待人的態(tài)度,如關(guān)心他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等,表達出自己的行為美。二是播美于生態(tài)建設。如創(chuàng)建生態(tài)校園、種植花木、飼養(yǎng)動物等,驅(qū)動學生去實踐,讓他們能在自己的生活和行為中創(chuàng)造美。
2.引導學生修煉心靈美
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道德教育,培養(yǎng)真正的人,就是號召兒童做一個心靈美好的人?!苯處熞J真謀劃每一個學期的教學計劃,精心運籌每一單元、每一課時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注意將培養(yǎng)和塑造學生心靈美的元素融入其中。
修煉心靈美,應有博大情懷。一方面要呵護自然,具有欣賞自然生態(tài)的美感,這是后工業(yè)化時代提升學生精神境界的主要標志之一。[7]另一方面是關(guān)愛他人:“為你周圍的人貢獻出自己心靈的力量,讓他們更美好”,“愛是強大無比的教育者”。關(guān)愛他人,會“使人變得更純潔、更誠實、更坦率、更嚴于律己”;如此,才能維系人與人間的和諧,進入光明生活的廣闊世界。[8]
修煉心靈美,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寬容、誠信的品質(zhì),高尚的情操,堅強的意志,美好的理想,承擔起“做一個美好的人”對集體、對國家、對民族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人才能享有“美的世界中的精神生活”,才能做一個“真正的人”。
美好生活存在于連續(xù)一體的生活當中。它是理想設計、自覺修煉與行為踐履相統(tǒng)一的過程。實現(xiàn)人生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要腳踏實地,從當下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如此,“人的心靈美才能不斷完善并趨向更好的境界”。[9]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中學德育課程立美育人品質(zhì),教師是關(guān)鍵。從某種角度看,教師本人就是德育課程。教師首先自己要注重修煉、提升審美素養(yǎng),真正做到在德育課堂內(nèi)外彰顯師表美,教師“應該是情感豐富的長者,是能將學生帶入美好境界的詩人,也應是思想深邃的哲人”。[10]為了培養(yǎng),塑造學生具有高雅的情趣,美的人格和心靈,教師應該成為美的傳播使者,構(gòu)建起活潑而高雅,敏銳而深刻,正直而激情的為師形象。
“人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才能把自己的靈性呈現(xiàn)出來,使我們的世界籠罩上一個虔誠的,富有柔情的,充滿韻味的光懷?!盵11]當學生感受到道德生活的美時,才能激發(fā)強烈的道德情感,響應道德召喚,融入道德美的懷抱中。當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才會熱愛大自然;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美,才會自覺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自覺地培養(yǎng)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教師要引領學生在追求美中,彰顯師表美的感染力、穿透力,演繹精彩的教學故事。
參考文獻
[1]丁谷怡,孫雙金.重建課堂文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23.
[2]檀傳寶.德育美學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83.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4][德]席勒.美育書簡[M].徐恒醇,譯.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4:116.
[5]邱正明.審美心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310.
[6]楊進,柳海民.論美好生活與學校教育[J].教育研究,2011(11).
[7]袁浩.生態(tài)美感的本質(zhì)與結(jié)構(gòu)[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5).
[8][蘇]蘇霍姆林斯基.青少年心靈美的培養(yǎng)[M].肖輝,晨楠,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36~37;36;40.
[9]何齊宗.教育需要培養(yǎng)審美人格[J].人民教育,2012(20).
[10]胡興松.思想政治課教學何以引導學生立美[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