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范文

時間:2023-03-31 01:13: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河道清淤施工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篇1

關鍵詞:河道;清淤;治理;施工

一、河道簡況

漳衛(wèi)新河是大型的平原復式河道,流經魯、冀兩省邊界。上始于四女寺,以渤海灣為出口,全程長202公里,泄洪流量設計3500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其強迫的行洪流量為3800立方米每秒,為入海的漳衛(wèi)河系主要的泄洪河道,50年一遇的洪水對于衛(wèi)運河可防御。其在河北省鏡內又分兩條河流即岔河和老減河,老減河設計50年一遇,泄洪流量為1500立方米每秒,岔河為2000立方米敏每秒,3年一遇。排澇流量:老減河為0立方米每秒,岔河700立方米每秒。

1990年11月實際測量和計算,自72年治理范圍擴大后,四女寺至袁橋閘河段淤,深槽淤積方量為98萬立方米,淤積深度均為1.3米。對1983年、1986年和1990三年的實測資料進行計算和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灘地的淤積范圍、高程與袁橋閘的設計中的正常蓄相一致,處在穩(wěn)定狀態(tài),深槽中的表現為有沖有淤,一直處在沖淤的交替狀態(tài)。

二、河道淤積的原因及分析

袁橋閘的蓄水有靜水落淤的產生。袁橋閘設計正常蓄水位20米,蓄水量為905萬立方米,1974年初到1990年的年底,調蓄衛(wèi)運河累積來水達3.5億立方米,從1978年妝到1990年末,引蓄黃河水累積10.8億立方米。黃河衛(wèi)與運河來水經長途的輸送含平均沙量達1.5千克每立方米,袁橋閘對其調蓄,來時渾水,走時清水,大部分泥沙沉積于河道內,使淤積方量達140萬立方米,首當其沖。

排澇和泄洪時產生淤積。1973年至1990年,河段排澇總量達21.6億立方米,中小洪水平均為400立方米每秒以下,平均的含沙量達2.6千克每立方米,1997年最高時達7.38千克每立方米,同樣在1972年進行擴大治理,設計中開挖的深槽流量僅僅為112立方米每秒,相當多的一部分漫灘下泄。因袁橋閘與灘地的農作物能阻水,使其到灘地時流速非常小,大量攜沙落淤。淤積的土方量大概有130萬立方米。

引黃濟津時產生淤積。1981年春和1982年冬,支援天津市緊張的供水情況,分兩次(8+300)河段處的筑壩位置抬高供水水位,輸水量達到2.5億立方米,參照資料,含沙量平均為2.6千克每立方米,在河道內淤積部分的泥沙,方量可達37萬立方米,河段兩岸的土質均為寬棄土且松散,因水土的保持措施沒有跟上,每年都有大量泥土被雨季的風雨沖入河道內,形成淤積,其土方量可達40萬立方米。1972年擴大治理時后期工作管理沒有到位,在灘地內有些土方被填墊,土方量達40萬立方米。

綜上所述,造成河段淤積的原因主要是中小級的洪水產生大量的淤積,大概占70%,再有就是水土的流失,是引黃濟津與1972年開挖時灘地深槽填墊的偶然因素。

總之,因其河段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相同施工工程多,河道淤積已其河系的防洪調度和恩縣洼的運用困難,及時地清淤迫在眉睫。

三、清淤設計方案

據河段的淤積。選用了2個清淤的方案,對其綜合對比加以分析與論證,使方案得到優(yōu)化。

(一)清淤第一方案

該清淤的方案就是恢復河道的原設計斷面,按1972年時的情況對設計的開挖斷面來進行細致清淤,使深槽的底寬能恢復到35米和相應的設計高程,邊坡1:4,按照實際的淤積范圍來工作,使清淤的工程量達到387萬立方米。

(二)清淤第二方案

就是擴寬其深槽的斷面。將1972年時的情況設計開挖,使深槽的底寬35米,沿工程兩側擴寬,邊坡還是14,將河底進行清淤直至設計高程,除擴挖了深槽的斷面以外的保留不動,據其河段的沿程之設計中水位的要求,推算其水面的曲線進行計算,將深槽的底寬進行擴寬到55米,泄洪量為1500立方米每秒,將全部沿程的水位全部恢復,排澇量達400立方米每秒,使沿程的水位普降,清淤深槽進行擴挖包括對深槽進行清淤和對深槽的兩邊擴寬10米,使總工程的量達到245萬立方米。

(三)優(yōu)化方案

兩者比較,優(yōu)化方案。

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清淤方案運用后,蓄水及汛期常見的淤積逐年又回淤,排澇、泄洪及供水的標準也逐年減退,經過一定年限,使該河段周期循環(huán)。第二清淤方案,灘地淤積保留不變,河口寬度增寬,河口高程基本一致,控制蓄水淤積。提高深槽的水深和水力的半徑,同時也提高流速、流量、輸水能力和輸沙能力,該河段的中小洪水在深槽內下泄時基本得到控制,即減少灘地淤積,沖刷蓄水淤積。深槽在擴大以后,起到束水攻沙和減淤的效果,使該河段按照淤積-沖刷-淤積-沖刷的規(guī)律保持良性的循環(huán),使河道的穩(wěn)定性得到保證,目的實現,使以根治。

兩種方案在投資和工程量情況上的比較,第一清淤方案工程量387萬立方米,第二清淤方案工程量245萬立方米,淤積少清土方142萬立方米,如按單價5.26元每立方米來算,能節(jié)約746萬元的投資。在第一方案中灘地普遍清淤1.0米,青苗的賠償的面積達360平方米,第二方案中青苗的賠償的面積100平方米,減少賠償的面積260平方,按賠償的標準6000元每平方米計算,節(jié)約156萬元的投資,這兩項共節(jié)省903萬元的投資。

兩種方案在施工組織方面,河段的蓄水是沿河地區(qū)的農業(yè)供水水源,使清淤和供水形成矛盾,只好采用挖泥船和水力的機械清淤。第一清淤方案分散作業(yè)面,工程的質量和施工的供水不容易控制,沒必要的超挖。第二清淤方案集中在深槽內,使作業(yè)面加以集中,有利于挖泥船和機械作業(yè),解決了沿河地區(qū)的供水方面的矛盾。

優(yōu)化方案后,第二清淤方案工程量和投資少,有利組織的施工,可使該河段平衡,保持穩(wěn)定性。

參考文獻:

1、王娜,孔衛(wèi)東.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設計[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10(4).

篇2

【關鍵詞】城市河道;清淤技術;施工方法

0.前言

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的防洪、排澇以及旅游、通航等方面仍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河道的運行過程中,會隨時間沉積大量的淤泥和雜物,影響河道的正常使用,因此清淤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

1.前期準備工作

1.1施工規(guī)劃

對于河道的清淤工作,首先要有個規(guī)劃,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布置施工資源,嚴格按照施工招標文件中規(guī)定的用地范圍、工期以及強度等進行安排、布置,同時要根據方便生活、易于管理以及安全可靠等原則進行有關的防火、安全和衛(wèi)生等文明施工工作。另外,對于臨時的管理控制區(qū)盡量選在在空地處,并盡量利用附近的永久性建筑,同時將生活與生產區(qū)隔開,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1.2測量、放樣等準備工作

施工前測量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后期工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為此一定要會同設計、監(jiān)理等有關人員做好工程坐標、里程樁以及其他必要性的測量工作,并且做好前期的測量資料交底工作。

河底高程控制以及清淤泥前淤泥的表面高程控制,是工程測量放線控制中的主要內容,不僅需要施工前的設計圖紙以及施工標準等內容,同時還需要提供工程土方計算和制定針對性施工方案所需要的原始數據。另外,對于其他斷面的測放,當遇到土方的開挖量較大,施工線又較長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控制,并在驗收的時候注意對已完工工程的斷面進行復測和驗收,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設計規(guī)范進行。

1.3施工設備準備

城市河道清淤工作的進行離不開設備的使用,其中疏浚帶水作業(yè)施工如果離開了挖泥船及其附屬船舶的使用,將無法工作。然而,為了保證清淤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保障施工質量及安全等問題,則必須考慮設備的適用性、靈活性和維修性,確保設備的安全使用以及使用效率。另外,旋挖式清淤機由于其較小的體形和高效的施工效率,可廣泛的應用于中小型河道的清淤工作當中。

2.具體的工作方法

2.1試挖工作

試挖工作的進行主要是為了在主體工作施工前得到一些確切的數據,同時也要確定好試挖工作的深度和挖槽尺寸,確保按設計要求進行。

2.2施工工藝

清淤工作時疏浚帶水作業(yè)中的重點工作,其中經常用到的設備就是清淤機和挖泥船,但是挖泥船也分為絞吸式、噴吸式以及兩棲式幾種形式。

清淤機主要是旋挖式,是目前城市河道清淤工作中既環(huán)保有科學的一種船舶,經常用于常態(tài)維護工程當中。該種清淤機主要是采用了無堵塞泵、旋挖頭作業(yè),并且通過液壓系統帶動旋挖頭滾動,利用旋挖頭上配備的腰帶和切割刀等工具將河底的淤泥和一些生活、建筑垃圾等擾動起來,并將其通過旋挖頭中間無堵塞泵吸口送到要求存放的地點。

挖泥船分為絞吸式、噴吸式以及兩棲式幾種,其中絞吸式挖泥船需要與拖輪、排泥管以及泥漿泵和運輸船等設備共同配合使用。噴洗式挖泥船則采用定位樁施工方法,利用先挖子槽使河道先通后暢。絞吸式挖泥船在開挖之前,需要將船廠主定位樁對準挖槽的中心下線,利用左右橫移絞刀進行挖泥工作。在完成一刀的開挖之后,通過兩邊定位樁的替換下樁,將船體向前推進30~50cm,重復上述開挖工作。而噴吸式挖泥船則是采用挖槽斷面、噴吸式開挖,當水面以上的土體大于4m的時候,要降低開挖泥層高度,而當遇到設計的挖槽寬度大于泥船的最大開挖寬度的時候,要有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排泥高度,防止欠挖土埂現象的形成。

城市河道清淤工作的開展,不能對河岸兩側的建筑以及河上建筑造成影響,當開挖工作中橋面遇到異常狀況的時候,要及時停止對河底的清理工作,并且對邊坡出現滑坡等異常情況采取補救措施,盡量降低清淤工作所帶來的問題。

2.3邊坡的維護與修整

河道清淤工作的進行不僅僅只是針對河底淤泥雜物的清理,同時還包括對邊坡的修整。當采用兩棲式挖泥船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一般要保留一定厚度的土層,修整時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

城市河道清淤工作一定要重視對邊坡、橋以及岸邊建筑物的影響,當出現異常時,要對出現異常的部位及時修整,并對發(fā)生問題的邊坡等位置進行加固處理。對于邊坡支護加固的具體方案要視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施工,防止因河道清淤工作的進行而對兩邊建筑物造成危害。加固所使用的松木樁一般采用直徑?140,單樁長約4m的木樁,而排數則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確保加固方案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

2.4輸漿管與排泥管的架設

輸漿管和排泥管都是河道清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輸漿管的架設需要平坦、順直,接頭嚴密,不得漏水、漏泥,對于出現泄漏的,則應及時修補、更換。排泥管線的鋪設則盡量避免穿過公路和橋梁等位置,確實需要的,必須按照相關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另外,水上浮筒排泥管也要平坦、順直,并且每隔一定距離就要拋設一只浮筒錨,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水流和風浪造成的影響。

2.5淤泥和垃圾的輸送

對于河道中清理出來的泥漿,可以通過清淤機直接輸送到運輸船上,通過運輸船直接將泥漿運輸到吹填區(qū),經吹泥船直接將泥漿吹填。清理出來的生活及建筑垃圾,一般則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挖出,然后運送至消納場進行處理。

2.6工程質量的保證措施

工程質量問題是所有工程都必須重視的,而要想保證河道清淤工作的質量,就必須要合理的安排施工作業(yè),做好排泥區(qū)分倉輪流作業(yè)的調度工作,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同時還要做好工程的進度安排和安全工作審查。河道清淤開挖,需要以放樣樁為依據,掌握好管道工作狀況,防止超挖、圍堤倒塌等問題的出現。

河道邊坡支護中所用的木樁必須嚴格按照設計使用,同時在購買木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生產合格證以及檢測報告等是否齊全,并且要經過業(yè)主、監(jiān)理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使用。木樁的使用要根據河道的走向每隔50m設置一樁,并且標注好淤泥的高度以及挖泥的高度。

在挖泥工作的行進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土質特點,合理調度旋挖裝置的下放量,保證開挖深度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實施。在開挖刀頭下放深度的控制方面,要特別注意其深度和吃水情況的變化,并及時與挖槽內水深進行核對、比較,在預計要挖到設計深度的時候可采用反刀進行,防止漏挖和留梗等問題的出現。為了保證確切的開挖深度,可以依據退水回淤現象,超挖0.1~0.3m的深度。

3.結語

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變化,河道淤泥已經成為城市河道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如在進行河道清淤時,一定要加強對邊坡位置的加固支護工作,這樣一來也給清淤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另外,清淤工作進展的順利與否與設備的選擇是否合理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所以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施工設備和技術方法。

【參考文獻】

[1]邢立軍,陳洪彬.淺述河道擴挖及清淤工程施工技術[J].吉林農業(yè),2012,08.

篇3

關鍵詞:城市河道清淤;施工布置;施工方法

城市河道主要的作用就是泄洪和保證通航,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地方,城市河道也成為了旅游資源。在很多的城市,河道上方有很多的橋梁,同時在兩岸有很多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物非常密集,河道施工中要對邊坡進行支護加固,這樣能夠更好的對河道進行保護。由于河道周圍建筑比較密集,這樣也使得河道清淤施工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因此,在進行河道清淤工作的時候,對設備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

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 施工布置

在進行施工布置的時候,要根據河道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布置,這樣在進行處理的時候才能更好的保證生產時不會受到影響,同時,也能在管理的時候更佳的方便,在安全性和經濟性方面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證。在進行清淤的時候,要考慮的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要對施工招標文件中的用地范圍進行明確,同時對工期和施工強度也要進行布置,在施工中要對安全、防火、衛(wèi)生和環(huán)境保護問題進行重視,同時,要對施工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遵守。在施工的時候,要進行施工場地的臨時搭建,而且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遠離一些保護建筑,這樣能夠更好的對其進行保護,同時也能在施工過程中避免出現浪費資源的情況。在施工過程中還要對生產區(qū)和生活區(qū)進行必要的分隔,這樣能夠更好的對人們的生活進行保護。

1.2 工程測量、放樣

在施工前,進行工程測量和放樣是非常必要的,對施工中的各種坐標要進行很好的控制,同時在施工前要對工程量進行交底。在施工中要對河道的情況進行掌握,同時,在施工中也要進行施工的平面控制,這樣能夠更好的對施工量進行計算,同時也能在施工方案上進行明確。在施工中對土方的開挖量也要進行控制,同時,在施工線較長的情況下,要對施工的剖面圖進行復測,這樣能夠更好的對施工情況進行掌握。

1.3 施工設備

在施工前,對相關的施工設備要進行準備,在進行清淤的時候,挖泥船是必備的設備,因此,在施工前也要對挖泥船的適用性和靈活性進行必要的分析,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同時,在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方面也能夠進行保證。在進行清淤的時候,旋挖式清淤設備在使用的時候,體積是非常小的,同時,在施工效率方面也非常好,這樣能夠更好對泥漿濃度較大的淤泥進行處理,同時在城市河道清淤施工中也是非常常見的。

2 施工方法

2.1 試挖

在進行施工前要進行試挖工作,在試挖數據的基礎上能夠更好的對深度和挖槽尺寸進行掌握,同時也能更好的對施工設計進行保證,在深度方面也能達到施工要求。

2.2 施工方法

在對河道進行清淤施工的時候,通常清淤的設備主要有旋挖式清淤機、絞吸式挖泥船、噴吸式挖泥船和兩棲式挖泥船。旋挖式清淤機在使用過程中是非常環(huán)保和科學的設備,因此,在平時河道維護工程中也是非常常見的設備,是一種非常環(huán)保綠色的清淤機械。這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采用無堵塞泵和旋挖頭來進行施工,同時,在作業(yè)過程中,旋挖頭上是裝有腰刀和切割刀的,這樣在作業(yè)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將淤泥和生活垃圾進行攪動,也能更好的對建筑垃圾進行處理。腰刀的作用主要是對攪動以后的物質進行吸入,這樣能夠更好的將物質直接排入到泥管中,再運輸到制定的位置。絞吸式挖泥船在設備組成方面主要包含著拖輪、錨挺、排泥管、泥漿泵和運輸船,在作業(yè)過程中是需要這些設備共同運行才能達到目的的。

絞吸式挖泥船施工前,將船上主定位樁對準挖槽的中心下線,隨后在開挖斷面的邊線處進刀,利用絞刀橋架前部的橫移鋼纜的交替收放,左右橫移絞刀進行挖泥。完成一刀的開挖斷面后,通過兩邊定位樁的替換下樁,使船體向前30~50cm,重復上述開挖過程,循環(huán)推進。噴吸式挖泥船采用定位樁施工,施工地段的所有水下錨位均應系上浮標。在疏浚施工過程中,不應對跨河建筑物和河岸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影響,當遇橋出現異常情況或開挖至駁坎底板頂部時,河岸底部不宜再挖,對于邊坡出現滑坡等異常情況應采用松木樁進行加固,松木樁排數、根數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2.3 邊坡修整支護

在施工前要進行一定厚度的土層預留,這樣在進行兩棲式挖泥船休整的時候能夠更好的達到施工的目的。同時,在進行休整的時候,要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對邊坡和底高程進行休整。在進行清淤施工過程中,不能對跨河的建筑物進行破壞,同時,對河岸建筑的安全也要進行保證。在清淤過程中如果遇到橋梁要盡量避開,因為河岸底部是不易進行開挖施工的,同時,在對邊坡進行養(yǎng)護的時候,也要對可能出現的滑坡情況進行預防。邊坡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經常要進行木樁的加固,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其使用效果。在河道兩岸經常存在著很多的建筑物,同時在密度方面也非常多,這樣就使得負荷也非常大,施工中一定要對邊坡進行支護加固。在施工過程中要根據施工實際情況來進行加固,同時對木樁施工也要進行必要的分析,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施工效果,同時在施工中,對原有的建筑結構不能進行破壞。在施工過程中有時也要進行打樁作業(yè),在進行打樁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起吊非常正確,在垂直度方面也要進行控制,在偏差范圍內才能進行木樁的錘擊,同時,在施工中要防止出現沖擊力過大的情況,這樣對樁頭才能進行更好的保護。在打樁的過程中要保證樁機下沒有人,這樣能夠更好的對人員安全進行保護。

2.4 排泥管架設

輸漿管線應平坦順直,避免死彎,輸漿管接頭應緊固嚴密,整個管線和接頭不得漏泥漏水,一旦發(fā)現泄漏,應及時修補或更換,輸漿管的布置不得破壞既有公路、堤防等設施。排泥管線盡量避免穿越公路和橋梁。必須穿越時,應按有關部門規(guī)定實施。水上浮筒排泥管線應力求平順。為避免死彎,考慮水流及風浪條件的影響,每隔適當距離拋設一只浮筒錨。

2.5 泥漿及垃圾運輸

泥漿通過清淤機的無堵塞泵直接送至于運輸船,由泥漿運輸運至吹填區(qū),由吹泥船將泥漿吹填。施工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施工,船運至消納場。

2.6 疏浚質量保證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作業(yè),調度好排泥區(qū)分倉輪流作業(yè),提高設備效率。按放樣樁進行開挖,掌握管道工作狀況、排泥區(qū)堆填情況和泥漿的沉積情況,防止河道超挖和圍堤倒塌、泥漿漫溢。邊坡支護松木樁必須材料符合設計施工要求,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松木樁,運至現場的松木樁經業(yè)主、監(jiān)理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松木樁不得進入工地。根據河道的走向,縱向沿河兩岸每隔 50m 設置一樁,用水準儀在樁上分別標記淤泥面高度及挖泥高度,在淤泥清理后,復查河床底的標高是否符合設計標高。分層開挖施工中,針對不同土質的特點,合理調配旋挖裝置的下放量,開挖時,要特別注意最后一刀挖到設計深度時,刀頭下放深度的控制,要注意其深度與吃水的變化,并經常對挖槽內水深進行校核,以便及時調整刀頭下放的最大深度,挖到設計深度時均用反刀操作來完成,防止漏挖及留埂。

篇4

關鍵詞 河岸滑坡;淤積;清淤

中圖分類號 TV148.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727-5123(2009)04-065-02

石嘴山惠農區(qū)處黃河流域地區(qū),綿長的堤線存在著土層地質變化復雜、堤防質量參差不齊、個別地段堤身單薄、回填土料質量差和長期失修等情況,在外力的作用下極易產生滑坡、沉陷、位移等現象。如2006年7月中旬的暴雨就造成幾起堤防的滑坡、沉陷和開裂現象,給河岸穩(wěn)定造成很大的影響。

1 滑坡的成因分析

1.1 滲流的原因。平原河網河道堤防工程大部分為群眾性工程,堤身比較單薄,排水設備、回填土料的質量難以保證。特別是回填土料為淤泥質粘土的,這部分土料長期處在浸水飽和狀態(tài),強度弱而自重大,其下滑力較大。當退水時,由于淤泥質粘土的滲透力,而退水后原堤防臨水側的阻滑壓力在減少。所以當斷水清淤作業(yè)時,堤身內的滲流力和自重等主滑動力不斷增加,而阻滑水壓力在減少,一旦堤身強度不夠就易引起滲流失穩(wěn)。

1.2 清淤過甚的原因。河道清淤斷面尺寸由防洪規(guī)劃和穩(wěn)定分析確定,一旦確定下來就不能隨意改變,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這是因為:①由于清淤一般由機械操作,加上其對象是粘土,在施工中要完全按設計進行幾乎是不可能,所以斷面尺寸很難控制;②如果河床中的土質較軟弱為淤泥質土或者垃圾沉積物等,在機械器具的擾動和高壓水力泵槍的沖刷下(斷水作業(yè))會帶動周邊土體的塌方和淤泥土的流動。如果在穩(wěn)定中起阻滑作用的鎮(zhèn)壓部分被挖,造成堤身安全穩(wěn)定系數下降,就可能導致失穩(wěn)。

1.3 施工附加外力作用的原因。帶水作業(yè)的工程,當施工機械抓斗放下時堤前水位瞬時壅高,產生水浪波,強大的水體動力沖擊干墻身;當抓斗沉到水下后,水回落,堤身受到負壓的拖吸力作用;當抓起淤泥時,抓斗外側和河床淤泥之間短時產生“真空”區(qū),此時土體受到負壓的拖吸力作用;同時受一股強大的水流來填充,產生強大的沖擊力沖刷力沖刷淤泥:當抓斗離開水面時,又產生強大的拖吸力。在每抓一斗淤泥的過程,水位高低相差有時達1m左右,此時堤身除受到較大的主動土壓力作用外,還要受到水浪的沖擊動力及水位回落產生的拖吸力:水下的淤泥受到水力的沖刷和拖吸吸力等,在這些力的綜合作用下,如果墻身或上體強度不夠,就可能產生失穩(wěn)現象。這種現象多發(fā)生在帶水作業(yè)施工中。

1.4 其他原因。除上述幾種原因外,如果施工地段的地基基礎較軟弱或遇古河道上筑砌的堤身;堤身的填筑質量存在問題;新舊堤界面處理不當,通過裂縫滲水;堤前開挖過深等在施工前又沒有進行處理等,均有可能引起失穩(wěn)。上述各項原因也并非是獨立的,其中任何一種或兩種原因,甚至多種原因組合都能引起堤防失穩(wěn)。

2 滑坡的預防措施

清淤工程滑坡的產生一般是內外因素作用的結果,只要及早預防,采取適當措施,消除滑坡發(fā)生的外在因素,多數滑坡是可以防止的。比如在地質鉆探、設計階段、施工前和施工中加強觀察分析能夠及時地發(fā)現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改變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等,都是防止滑坡的有效措施,具體方法有:

2.1 選擇合理的疏浚斷面。由于疏浚斷面的設計忽略,施工時造成的滑坡現象較普通。在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2.1.1 要根據土質、沿岸建筑物和堤防穩(wěn)定情況分段進行設計。對于堤腳埋深較淺的,要采取修緩河岸邊坡方式或以留平臺和提高平臺高程的方法。對于軟弱基礎或退古河道地段,要考慮基礎加固措施,將河床的比坡由1:3放緩至1:5左右,以保證邊坡本身的安全。

2.1.2 設計的標準斷面,通過穩(wěn)定分析確定后,還要充分考慮施工中可能產生的超挖情況,要采用規(guī)范允許的超寬、超深值進行校核。

2.2 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清淤工程產生的外因主要是施工作業(yè)產生的,跟施工方法有直接的關系,所以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預防滑坡產生的主要措施。

2.2.1 施工前要對照設計資料深入工地調查,按照實地情況和機械設備及施工技術詳細施工組織設計,對存在問題提早做出處理預案。

2.2.2 對軟弱地基要采取機械帶水作業(yè),施工時要控制開挖的速度和施工順序,嚴格控制超挖的數值。將常規(guī)的先掏槽后擴坡的施工方法改為由上而下,按梯形斷面開挖。對河面較窄,基礎土質較好或滑坡后產生影響不大的地段,可以采用斷水作業(yè),利用水力機組沖填結合人工開挖施工,這種方法清淤較徹底,效果較好。

2.2.3 施工中要注意觀察,及時發(fā)現堤面開裂、沉陷變形、土質變化情況,作出相應的應急措施。

2.2.4 施工棄土及時遠運,不能堆放在沿岸。一是防止雨天淤泥回淤:二是防止堤防在淤泥的堆壓下產生滑坡。外運確實有困難的做好圍堰集中堆放,而圍堰離河岸保持一定的距離,棄土坡腳至河岸邊緣的最小距離按≥(10+H/2)m,(H為棄土頂至河底高差)控制為好。圍堰內的積水要按照疏浚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通過明溝或暗溝及時排放入河,防止積水通過地表裂縫滲透入河。

3 滑坡處理措施

滑坡的處理措施一般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控制防止滑坡的繼續(xù)擴展延伸階段:二是在滑體達到穩(wěn)定后修復處理階段。

3.1 應急處理措施。

3.1.1 提高水位穩(wěn)定滑體。水位提高后將降低滲流的出口并降低堤身的浸潤線,達到降低滲流的破壞能力,提高后水位還可以增加堤前的阻水壓力,起穩(wěn)定堤身作用。這種方法通常用在斷水作業(yè)中。

3.1.2 上卸下加法。上卸即減少滑體的滑動力,將產生滑動力的滑動體開挖削坡,放緩邊坡。下加指在阻滑體部分(一般在堤腳處)拋石增加壓力,以達到阻滑力增加。

3.1.3 封閉裂縫。發(fā)生滑坡后,壩面將產生一組縱橫向的裂縫,這些裂縫都是產生滑體時土體之間產生拉應力式互相擠壓應力開裂而成。要就近取材(粘土或薄膜材料等),及時封閉裂縫,以防滲水形成集中滲漏產生沖刷破壞或加寬裂縫,再次沿裂縫產生滑動或塌落。

在實際工作中以上幾種方法很少獨立使用,要根據實際情況組合選用,以達到控制滑體的延伸和發(fā)展。

3.2 修復處理措施。

3.2.1 挖除回填法。堤腳開挖過基,堤身填筑質量不好等產生淺層滑坡的,一般開挖工程量不是很大。這類滑坡應優(yōu)先考慮將滑動體全部挖除,重新回填還坡。開挖回填應注意幾點:

3.2.11 首先查明滑坡體的上下口準確位置,劃定處理范圍,全部挖除滑體。

3.2.1.2 挖除滑動體。挖除應從上邊緣開始,逐級開挖,每級高度20cm,沿著滑動面挖成鋸齒形。在每一級深度應1次挖到位,每級高度

3.2.1.3 開挖坡要根據回填料的土質,一般保證在1:3左右。

3.2.1.4 在平面上滑坡邊線四周向外延伸2m左右范圍均應挖除,重新填筑。

3.2.1.5 填筑施工必須按GB5000286-98《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要求進行。

3.2.1.6 回填土料以透水性較好的砂粒為宜,并保證入倉的速率和分層加高。

3.2.2 削坡填筑法。削坡填筑法是處理滲層滑坡的最常用辦法。深層滑坡往往滑體的出口在水下邊坡或者河底,滑體方量相當大,全部開挖滑動體有一定難度,開挖附加的外力作用還有可能產生滑動。處理這些滑體采取堤頂開挖削坡,堤前拋石加壓方法是比較有效的,在施工中應注意幾點:

3.2.2.1 首先查明滑坡體的上下口準確位置,劃定處理范圍。

3.2.2.2 挖除部分滑動體,開挖方法、順序同上。

3.2.2.3 開挖不應采用推土機、挖掘機等大噸位機械,最好采取先拋石后開挖。

篇5

【關鍵詞】湖塘區(qū);河沙;便道;“王”字筑島

1 項目簡介

岳常高速安合垸特大橋3號位于岳陽市華容縣境內,全長7.4km。本路段主線穿越湖泊、溝渠和魚塘,可借鑒建設經驗少,施工難度大,80%的樁基都在水中,淤泥深,施工便道、筑島施工難度大,工程量大,貫通困難。全線靠近標尾僅有約300m旱地,適合布置拌和樓及預制梁場。本項目主要針對該橋的中間部分2.7km的施工技術研究。

2 立項背景

本路段施工范圍內魚塘密布,全線僅有約300米旱地,其余為塘區(qū)1.6千米、湖區(qū)800米。塘區(qū)為圍湖造塘,常年平均水深1.5~2.5米,平均淤泥深度達3~6米;湖區(qū)(即東灣湖)為調蓄湖,平均水深約2~3米,淤泥層深度約3.5~9米。東灣湖水位隨季節(jié)變化較大,受降水量影響明顯,枯水季節(jié)水深約為0.5~1.0米,汛期最高水位約3.5米。湖堤頂面高程約28.8米,湖面3~8月平均水面高程27.844米。

在湖(塘)區(qū)橋梁施工臨時便道及作業(yè)平臺填筑中,需用大量的土石填料,由于受當地資源及環(huán)境條件限制,土石填料匱乏,需要從距工地40km的取土場取料,施工難度大,費用高,進度無法保證。但在洞庭湖區(qū)有著豐富的河沙資源,且價格相當低廉。

我們大膽嘗試,利用當地大量的河沙作為填料,一方面加快了施工進度,確保了岳常項目提前一年完成施工任務;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項目施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根據岳常高速公路安合垸特大橋3#施工需要,我們合理設計在紅線范圍內填筑臨時施工便道及筑島,對有墩臺的部位設置作業(yè)平臺,沿便道兩側呈“王”字形布置。

3 主要施工工藝

3.1 主便道線路放樣

根據施工需要,施工便道沿施工主線方向貫穿,測量人員通過放樣確定主便道中心線及施工平臺位置,放樣的點在現場(插小旗)做明確的標識。

3.2 竹竿、彩條布支護

放出主線中心線后,在兩側放出距中心線25米點位打入4米長竹樁,竹樁打入湖底淤泥層約2.5米。竹樁打入后將2.5米寬彩條布撐開,兩個長邊裹上長竹竿并用扎絲固定結實,綁扎在竹樁上,彩條布埋入淤泥層0.5米,形成竹樁、彩條布圍護,將湖區(qū)與施工區(qū)域隔離,防止湖區(qū)水產進入施工區(qū)域,同時避免樁基施工中泥漿溢出泥漿池進入湖區(qū),污染周圍湖水。

3.3 主便道及施工平臺內清淤、排水

因便道施工選擇在枯水季節(jié),湖(塘)內水位很低。竹樁、彩條布圍護后,采用挖掘機沿主線向一個方向推進清淤,便道清淤寬8米,施工平臺寬12米,清淤深度約2~3.5米,清淤與回填參照放樣標識進行,挖出的淤泥就地堆放在兩側,起到暫時阻擋湖(塘)水流入清淤區(qū),清淤完成后立即抽出基坑積水,并用河沙進行回填。

3.4 過水涵管的埋設

被臨時便道分隔開的湖和阻斷的溝渠,埋設過水涵管,保證沿線便道兩側的水路暢通。根據水位的深度及過水流量,合理安裝水泥涵管,在埋好的水泥涵管上方鋪墊河沙并壓實,再在表面鋪60mm的碎石,最后用壓路機壓實,保證施工便道的施工質量。如個別部位不能使用機械,可采用人工鋪平和打夯機夯實的方法。

3.5 主便道、施工平臺回填

主便道:在排水及清淤完成后迅速分層回填河沙并碾壓密實。待河沙填筑到設計高程以下80cm后再回填60cm厚塊石(粒徑小于30cm),增強便道的承載(抗軟彈與車轍)能力。填筑完畢,將臨時堆放在兩側(已經堆壓瀝水的)淤泥運到指定位置,待工程完工時作為復耕的填料。最后在表面鋪設20cm厚的調平層,使道路平整。

施工平臺:施工平臺填筑按照便道的回填方法進行。首先放出作業(yè)平臺輪廓線,使用反鏟清除湖(塘)底面淤泥,然后排水,分層進行河沙填筑,并分層碾壓密實,但無需填筑塊石和調平層。樁基施工時輔以鋼板作業(yè)。

3.6 后期維護保養(yǎng)

因竹竿、彩條布使用壽命短,加上長期浸泡于水中,導致腐蝕的加快。因此需及時更換。施工便道作為施工的生命線,在平時的使用中要經常養(yǎng)護。

3.7 試驗段修筑及測試

所有施工工藝確定后,為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先填筑100米試驗段進行各項性能指標測試。從湖堤開始沿路線向湖中填筑100m試驗段,嚴格按照施工工藝組織施工,獲取準確數據。

(1)地基承載力檢測

動力觸探檢測得我項目部修筑完成的施工便道及平臺地基承載力至少可達到140kPa,可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

(2)其他各項指標檢測

地基承載力核算完成后組織鉆機在新筑島的施工平臺上進行樁基施工,選派專人定時對施工便道及平臺進行沉降觀測,同時對地質情況、鉆孔情況及水源情況做調查了解,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經過試驗段的檢測,便道及平臺均沒有明顯沉降現象,能滿足樁基施工要求,能夠預防施工過程中對水源污染。

4 主要研究成果與技術創(chuàng)新點

(1)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河沙資源填筑施工便道,采用粘土填筑施工平臺,不僅有效的保障了便道施工工期和樁基的成孔率,同時大大降低了便道施工成本,利用河沙遇水密實的特性,在湖區(qū)、水中進行便道填筑,節(jié)約了便道碾壓工序、加快了便道施工進度,減少了對湖區(qū)環(huán)境的污染。利用竹竿加彩條布對湖(塘)施工區(qū)進行圍護,不僅起到一定的防沖刷作用,而且可防止湖區(qū)水產進入施工區(qū)域,避免樁基施工中泥漿溢出泥漿池進入湖區(qū),有效的減少了當地漁民的損失,確保了湖區(qū)的環(huán)境。

(2)研究成果是:①利用河沙填筑湖(塘)區(qū)便道及施工平臺技術工藝;②使用竹竿和彩條布防護施工區(qū)。

5 發(fā)展趨勢與推廣前景

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條件,既疏通了河道,又把廢棄的河沙作為填料,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探索河沙填筑的工藝和方法,優(yōu)化的施工方案,在環(huán)保、資源再利用、廢棄材料應用技術研究提出新的課題。

該成果已成功應用于岳常高速安合垸特大橋工程中,湖(塘)區(qū)基礎及便道建設的研究與細節(jié)施工工藝,對以后類似湖(塘)區(qū)橋梁臨時便道與施工平臺的施工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我國河沙資源分布廣,價格相對便宜。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建設以及西部高等級公路等的迅速發(fā)展,從環(huán)境保護和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角度,用河沙作為一種臨時便道的填料將應用非常廣泛,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會越來越大,將其推廣的意義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篇6

第一條為了切實加強全縣河洪溝道的建設與管理。發(fā)揮河洪溝道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和《省實施水法辦法》省實施防洪法辦法》省實施河道管理條例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縣境內的河道、行洪溝道和排洪設施。

第三條開發(fā)利用河洪溝道資源和防治水害。規(guī)劃要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實效,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四條縣水務局是全縣河洪溝道建設與管理的主管部門。

第五條河洪溝道的建設與管理實行統一管理和鄉(xiāng)村、社(按所轄區(qū)域劃分)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河洪溝道的防汛和清障工作實行各級行政首長負責制。

第七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洪溝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抗洪、搶險的義務。

第二章河洪溝道整治與建設

第八條河洪溝道的建設與治理。兼顧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維護堤防安全,保護河勢穩(wěn)定和行洪暢通。

第九條河洪溝道的治理規(guī)劃。報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第十條縣水務局和住建局共同負責制定全縣城鎮(zhèn)防洪規(guī)劃。不得降低防洪標準。

第十一條防洪標準:水洛河、莊浪河、葫蘆河近期內按二十年一遇洪水設防;縣城防洪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設防;鄉(xiāng)鎮(zhèn)防洪按三十年一遇洪水設防;流域面積在十平方公里以上溝道(含十平方公里)按十年一遇洪水設防;十平方公里以下溝道按五年一遇洪水設防。

第十二條河洪溝道管理和保護范圍內治理河道。進行堤防工程施工,以及跨河、跨溝、穿堤、臨河、臨溝修建橋梁、道路、涵洞、管道、纜線等建筑物及設施的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河道管理權限,將工程建設及施工方案報送河道主管部門審查,同時,應按規(guī)定繳納河床回填平整保證金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實施工程建設。未經審查許可的,責令其停工整頓,補辦相關手續(xù)。工程施工中,施工單位應按河道管理單位的規(guī)定要求實施,接受河道管理單位的檢查和指導。工程竣工后,必須經河道管理單位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啟用,并及時清除施工場地,確保行洪暢通。

第十三條修建橋梁和其它設施。不得縮窄行洪通道。橋梁和棧橋的梁底必須高于洪水位,并按防洪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跨越河洪溝道的管道、纜線等凈空高度必須符合防洪要求。

第十四條對在堤防上已修建的涵閘、泵站和埋設的穿堤管道、纜線等建筑物及設施。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改建。

第十五條河洪溝道岸線的利用和建設。河洪溝道岸線的界限,由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劃定。

第十六條確需利用堤頂兼做道路的須經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防止對堤防工程造成危害。

第十七條河洪溝道清淤和加固堤防的堆、取土以及按照防洪規(guī)劃進行河洪溝道治理需要占用的土地。

第十八條因開發(fā)與治理河洪溝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應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對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享有使用權。單獨投資的歸投資者使用;聯合投資的按投資比例確定;列入國家建設計劃的由縣人民政府確定。

第十九條城鎮(zhèn)、新農村、企業(yè)等建設和發(fā)展不得占用河道管理范圍以及河道灘地。沿河道岸線臨河搞建設的編制和審查規(guī)劃時。

第三章河洪溝道管理與保護

第二十條河洪溝道主管部門及下設的河道管理單位的基本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及本辦法。

二)負責管理河洪溝道的防洪和治理建設總體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

三)負責河洪溝道采砂、取土的統一規(guī)劃。并依法加強對采砂、取土、采石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

四)執(zhí)行防洪調度命令和泄水計劃安排。

五)負責河洪溝道安全管理;確保防洪護堤安全和行洪暢通。依法查處違反水法規(guī)行為。

六)依法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費。

七)辦理和年審河道采砂許可證。

第二十一條河洪溝道管理和保護范圍:

一)有堤防的河洪溝道管理范圍為堤內全部河床。保護范圍為10-20米。

二)無堤防河洪溝道管理和保護范圍為歷史最高洪水位或防洪設計洪水位線。

第二十二條河洪溝道管理和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活動:

一)毀壞堤防、護岸、取水設施、輸送管道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通信照明設施。

二)禁止向河洪溝道內排放污染物或有害有毒液體;禁止在河道內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容器。

三)禁止向河道內傾倒垃圾、廢渣、礦渣、建筑廢棄物、動物尸體、糞便等有害污染物。

四)禁止隨意圍墾造田。縮窄河道、溝道妨礙行洪。

五)禁止進行爆破、打井、鉆探、采石、采砂、取土、挖窖、挖筑魚塘、葬墳、建房、堆放物料及其他設施等危害堤防安全和影響防洪搶險工作的活動。

六)禁止隨意破堤扒口引水和排洪。

七)禁止在河洪溝道管理范圍內修筑圍堰、阻水渠堤、搭建便道;禁止種植林木和高桿作物阻礙行洪。

第二十三條河道管理單位要根據河道資源實際。

第二十四條河洪溝道管理和保護范圍內確需進行采砂、取土、打井、修渠、爆破、鉆探、挖筑魚塘、考古發(fā)掘、開采地下資源、河道灘地存放物料、修建廠房或其他建筑設施。涉及其他部門的需共同批準。

第二十五條河洪溝道管理和保護范圍內采砂、取土、實行許可收費制度。

第二十六條未經批準不得在河洪溝道管理和保護范圍內修建建筑物和其他設施。

第二十七條河道管理單位要按照批準的河道采砂規(guī)劃依法實施河道采砂管理。水土保持管理單位要按照相關規(guī)定依法加強河洪溝道的水土保持管理。

第二十八條縣住建、環(huán)保部門要對城區(qū)河道亂倒垃圾和排污的現象堅決制止。協同環(huán)境保護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jiān)督管理??h河道主管機關應當開展河道水質監(jiān)測工作。

第二十九條對河洪溝道管理范圍內的阻水障礙物。誰清除”原則,由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責令設障者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強行清除,并由設障者負擔全部清障費用。

第三十條各鄉(xiāng)鎮(zhèn)政府要切實加強轄區(qū)范圍內河洪溝道的管護。確保河洪溝道清潔暢通。

第四章罰則

第三十一條有下列行為之一。且防洪法未作規(guī)定的由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采取其他補救措施,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蛘邚氖掠绊懞觿莘€(wěn)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的

二)未經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蛘呓ㄔO橋梁、碼頭和其他攔河、跨河、臨河建筑物、構筑物,鋪設跨河管道、電纜的

三)河道、水庫、渠道內棄置、堆放阻礙行洪的物體和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及高稈作物的

四)圍河造地或者未經批準圍墾河道的

五)侵占、毀壞水工程及堤防、護岸等有關設施。毀壞防汛、水文監(jiān)測、水文地質監(jiān)測設施的

六)水工程保護范圍內。從事影響水工程運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動的

第三十二條河洪溝道內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限期采取補救措施,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其取水許可證,吊銷其采砂許可證。

一)未經批準擅自取水的

二)未依照批準的取水許可規(guī)定條件取水的

三)未經批準擅自開采砂石料的

四)未按規(guī)定采砂作業(yè)的

第三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政府責令限期拆除、恢復原狀;逾期不拆除、不恢復原狀的強行拆除、恢復原狀。

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內設置排污口的

二)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擅自在河洪溝道內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