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四川種植的雜交稻特征
時間:2022-06-19 05:29:00
導語:適宜四川種植的雜交稻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始于1996年,它是我國水稻育種在矮化育種和雜種優(yōu)勢利用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其主要目標就是強化株型與優(yōu)勢結合,形態(tài)與生理結合,促進水稻產量的較大幅度的提高。經過10多年的刻苦攻關,水稻育種工作者先后育成了一批經農業(yè)部認定的中國超級稻。從2005年開始到2011年由農業(yè)部認定的中國超級稻有92個,其中有9個因生產應用推廣面積達不到要求而被取消,現(xiàn)在在生產上由農業(yè)部認定的超級稻示范推廣品種(組合)共83個。在這83個品種(組合)中適宜四川種植的有11個。為了在生產上更好地應用這些組合,發(fā)揮超級稻組合的超高產潛力,并為四川超級稻下一步的選育尋找突破口,筆者選擇目前在四川水稻生產上應用面積較大的8個超級雜交稻組合進行特征特性分析,以期為四川各生態(tài)區(qū)選擇應用最佳適宜超級稻組合和建立有針對性的超高產栽培技術體系提供參考,并為進一步選育適宜四川省種植的超級稻雜交組合提出建議。
1材料與方法
試驗材料為農業(yè)部認定、經過國家或四川省審定,并適宜四川種植的8個中秈遲熟超級雜交稻組合(表1),分析數據來自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結果公告。數據為每個組合兩年國家水稻區(qū)域試驗結果和一年生產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區(qū)域試驗是在長江上游不同生態(tài)區(qū)域設置試驗點,田間設計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3.3m2,四周設保護行,肥水管理同大田生產。稻谷成熟收獲后計產和取樣調查經濟性狀。品質測定數據是在一個試驗點稻谷成熟收獲后統(tǒng)一抽混合樣送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稻瘟病抗性鑒定統(tǒng)一由植保單位在病區(qū)鑒定。
2結果與分析
2.1產量水平
2005-2011年適宜四川種植的8個超級雜交稻組合在國家區(qū)試長江上游中秈遲熟組試驗中的產量水平見表2。8個超級雜交稻組合在國家區(qū)試長江上游中秈遲熟組試驗中兩年平均稻谷單產變幅在589.32~609.88kg/667m2之間,平均值為596.95kg/667m2。區(qū)試平均產量最高的是一豐8號,為609.88kg/667m2;其次是金優(yōu)527,為609.02kg/667m2。在兩年區(qū)試中,年度平均產量最高值變幅為597.57~625.91kg/667m2,平均值為608.29kg/667m2。位居年度平均產量最高值首位的是金優(yōu)527,為625.91kg/667m2;其次是協(xié)優(yōu)527,為616.01kg/667m2。與對照相比,8個組合兩年區(qū)試平均比對照增產率變幅在-0.1%~8.78%之間,平均值為5.37%。兩年區(qū)試平均值比對照增產在8.00%以上的組合有金優(yōu)527和一豐8號。8個組合在生產試驗中平均稻谷產量變幅在523.30~652.00kg/667m2之間,平均值為588.37kg/667m2。生產試驗平均單產最高的是協(xié)優(yōu)527,為652.00kg/667m2;其次是D優(yōu)527,為648.31kg/667m2。8個組合在生產試驗中與公共對照相比增產率變幅在-0.21%~12.31%之間,平均值為7.79%;增產幅度最大的是協(xié)優(yōu)527,為12.31%;其次是特優(yōu)航1號,為10.19%。從8個組合產量差異程度分析來看,在區(qū)試中差異程度不大,變異系數為1.38%~2.40%;在生產試驗中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變異系數為7.77%。
2.2稻米品質
經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8個組合的米質指標見表3。整精米率變幅為52.1%~65.6%,平均值為60.2%,全部組合整精米率指標達到國標三級優(yōu)質米標準;長寬比變幅為2.3~3.2,平均值為2.9,達到國標三級優(yōu)質米標準的組合占75.0%;堊白粒率變幅為17.0%~83.0%,平均值為40.4%,達到國標三級優(yōu)質米標準的組合占37.5%;堊白度變幅為3.6%~16.2%,平均值為7.4%,達到國標三級優(yōu)質米標準的組合占37.5%;膠稠度變幅為46~74mm,平均值為58mm,達到國標三級優(yōu)質米標準的組合占87.5%;直鏈淀粉含量變幅為15.2%~23.3%,平均值為20.3%,全部組合達到國標三級優(yōu)質米標準。以國標優(yōu)質稻米標準來衡量,這8個組合中有金優(yōu)527、Q優(yōu)6號和內2優(yōu)6號達到國標三級優(yōu)質米標準,占參試組合的37.5%。從8個組合稻米品質差異程度分析來看,差異程度最小的是整精米率,其次是長寬比,變異系數分別為7.82%和12.23%;差異程度居中的是膠稠度和直鏈淀粉含量,變異系數為14.89%和15.96%;差異程度較大的是堊白度和堊白米率,變異系數達到53.16%和58.03%。
2.3生育期和經濟性狀
適宜四川種植的8個超級雜交稻組合的生育期和經濟性狀見表4。
2.3.1生育期8個組合的全生育期平均值為153.1d,變幅為150.5~155.7d。其中全生育期最短的組合是特優(yōu)航1號為150.5d。全生育期最長的組合是II優(yōu)602為155.7d。與對照相比,全生育期比對照短的組合有2個,占25.0%;與對照相近的組合有3個,占37.5%;比對照長的組合有3個,占37.5%。全生育期最長的是D優(yōu)527,比對照長3.8d;其次是Ⅱ優(yōu)602,比對照長2.4d;特優(yōu)航1號比對照短2.6d,金優(yōu)527比對照短1.4d。
2.3.2有效穗數8個組合的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平均值為16.5萬/667m2,變幅為15.7~17.6萬/667m2。其中,有效穗數最多的組合是D優(yōu)527,為17.6萬/667m2;其次是一豐8號,為17.1萬/667m2;第三是協(xié)優(yōu)527,為17.0萬/667m2;有效穗數最少的組合是特優(yōu)航1號,為15.7萬/667m2。
2.3.3穗長8個組合的穗長平均值為24.9cm,變幅為24.3~25.7cm。其中,穗長最大的組合是金優(yōu)527,為25.7cm;其次是D優(yōu)527,為25.4cm;再就是內2優(yōu)6號,為25.3cm;穗長最短的組合是一豐8號,為24.3cm。
2.3.4每穗粒數8個組合的每穗粒數平均為159.0粒,變幅為139.2~176.6粒。其中,每穗粒數最多的組合是Q優(yōu)6號,為176.6粒;其次是特優(yōu)航1號,為166.1粒;第三是內2優(yōu)6號,為165.8粒;每穗粒數最少的組合是協(xié)優(yōu)527,為139.2粒。
2.3.5結實率8個組合的結實率平均值為79.9%,變幅為75.9%~83.9%。其中,結實率最高的組合是特優(yōu)航1號,為83.9%;其次是協(xié)優(yōu)572,為82.7%;再就是II優(yōu)602,為82.4%;結實率最低的組合是內2優(yōu)6號,為75.9%。結實率在80%及以上的組合有4個,占50.0%。2.3.6千粒重8個組合的千粒重平均值為30.3g,變幅為28.4~32.3g。其中,千粒重最高的組合是協(xié)優(yōu)527,為32.3g;其次是一豐8號,為32.1g;第三是內2優(yōu)6號,為31.5g;千粒重最低的組合是特優(yōu)航1號,為28.4g。千粒重在30g及以上的組合有3個,占37.5%。從8個組合生育期和經濟性狀差異看,差異程度最小的是全生育期,變異系數為1.06%;其次是穗長,變異系數為2.08%;差異程度居中的是結實率、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和千粒重,變異系數分別為3.75%、3.96%和4.89%;差異程度較大的是每穗粒數,變異系數為7.13%。
2.4抗性
經過國家區(qū)試抗性鑒定點的統(tǒng)一鑒定,適宜四川種植的8個超級雜交稻組合對稻瘟病、白葉枯病和褐飛虱的抗性見表5。從鑒定結果看,對稻瘟病的抗性除D優(yōu)527鑒定級別為3~5級(表現(xiàn)為中抗)外,其余7個組合鑒定級別均為9級(表現(xiàn)為高感稻瘟?。?。對白葉枯病的抗性鑒定結果:D優(yōu)527、協(xié)優(yōu)527和II優(yōu)602為7級,感白葉枯?。唤饍?yōu)527和特優(yōu)航1號為5級,中感白葉枯病。對褐飛虱的抗性鑒定結果:D優(yōu)527、協(xié)優(yōu)527和特優(yōu)航1號為9級,高感褐飛虱;金優(yōu)527鑒定級別為7級,感褐飛虱;Ⅱ優(yōu)602為5級,中感褐飛虱。
3討論
四川省是我國水稻生產大省,常年水稻播種面積在207萬hm2左右。水稻品種主體應用類型是中秈遲熟雜交稻。高產及超高產中秈遲熟雜交稻新組合選育一直是四川省水稻育種攻關的主攻方向之一,也是水稻育種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主題之一[1]。本文分析的8個農業(yè)部認定的超級稻中秈遲熟雜交稻組合,其中有5個由四川省水稻育種攻關單位選育,并在國審之前通過了四川省審定。這些超級稻組合在生產示范應用中表現(xiàn)出了較好的豐產增收特點。如筆者主持選育的Ⅱ優(yōu)602于2002年通過四川省審定,2004年通過國家審定,2005年被農業(yè)部認定為超級稻。2004年該組合在四川省漢源縣九襄鎮(zhèn)進行示范,四川省農業(yè)廳和科技廳組織省內外專家對百畝示范片進行驗收,單產高達924kg/667m2;同年四川省農業(yè)廳和科技廳組織省內外專家驗收四川省瀘縣“中稻+再生稻”百畝示范片,Ⅱ優(yōu)602兩季產量高達958kg/667m2,其中頭季稻產量734kg/667m2,再生稻產量224kg/667m2[2]。該組合從育成到2010年已示范推廣63.4萬hm2以上,取得了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通過對8個適宜四川省種植的超級稻特征特性分析表明,8個組合的千粒重較大(28.4~32.3g),單穗重較高(3.62~3.96g),表現(xiàn)出重穗型品種的特征,這與周開達院士提出的重穗型水稻品種適宜四川生態(tài)種植的觀點是一致的[3]。根據分析結果,筆者認為,在四川中秈遲熟稻區(qū)選用本文所提及的8個超級稻時,建議在以產量為主要生產目標的中秈遲熟稻種植區(qū)大力推廣應用D優(yōu)527、協(xié)優(yōu)527和Ⅱ優(yōu)602;以稻米優(yōu)質化為主要生產目標的中秈遲熟稻種植區(qū)推薦選用米質指標達國標優(yōu)質稻米三級以上標準的超級稻組合金優(yōu)527、Q優(yōu)6號和內2優(yōu)6號;除D優(yōu)527外,在四川省稻瘟病易發(fā)區(qū)或常發(fā)區(qū)不易選用上述超級稻組合。同時建議針對特定組合開展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集成和應用,以最大化地發(fā)揮超級稻潛能。
從試驗鑒定數據可以看出,抗性弱(對稻瘟病、白葉枯病和褐飛虱的抗性差)和結實率不高是本文分析的8個適宜四川種植的超級稻組合的共性,這極大地限制了這些超級雜交稻組合的應用范圍和產量潛力的發(fā)輝。筆者認為,在四川水稻生態(tài)環(huán)境下,新的超級雜交稻的選育應在繼續(xù)提升產量水平的基礎上,主攻超級稻的抗逆能力(抗生物脅迫和非生物脅迫的能力),重點加強抗稻瘟病能力強、耐不良環(huán)境、高結實率、適宜范圍廣的超級雜交稻組合的選育,以滿足水稻生產之需,促進水稻生產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 上一篇:區(qū)提高教學建議
- 下一篇:能源集團黨性鍛煉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