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03-11 08:35:17

導語: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

摘要: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運用恰當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學會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數學信息、體驗數學問題。情境即一定時間內出現各種情況的、相對的或結合的境況,包括戲劇情境、學習情境、教學情境、社會情境、規(guī)定情境等。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是指將學生的現有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使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本文就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做了一些深入的探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應用

情境即一定時間內出現各種情況的、相對的或結合的境況,包括戲劇情境、學習情境、教學情境、社會情境、規(guī)定情境等。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是指將學生的現有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使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本文就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做了一些深入的探析。

一、生活情境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意義

(一)要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的原因

數學對抽象思維要求很高,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普遍很低。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學生容易感到乏味和枯燥。教師運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的展現在具體生活實際中。讓學生懷著期待的心情去學習數學,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二)運用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能夠比較直觀地告訴學生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在數學課堂中列舉生活實例,會使小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現實情境使抽象的數學形象化,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的心理,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實踐探究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運用現實情境進行數學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使學生產生主人翁的意識,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生活情境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與問題思考

(一)生活情境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思考

1、讓情境源于生活,將數學與實踐相聯(lián)系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當數學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時,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將變得不再是任務,而變成一項活動。此時學生最易接受新知識,并感受到學習的趣味與作用。

2、讓情境高于生活,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和升華,創(chuàng)設一些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情境,能夠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潛能,開拓學生的思維。

3、讓情境回歸生活,提升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數學運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這才是學習數學的根本意義。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的魅力,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所在。

(二)在小學數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應注意的問題思考

1、運用生活情境要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體驗并學習數學。在創(chuàng)設情境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使情境符合學生的真實生活,不能假造情境。運用生活情境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否則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

2、運用生活情境要注意生活情境的健康純潔性教育事業(yè)是德智體全面的教育,德育更是居于教育的首要地位。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也要兼?zhèn)鋵W生品德的教育。

3、運用生活情境要把握教學的重點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強調生活情境的運用,而忽視了舊知識與新知識互相導入的關系,這樣會因小失大。

三、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生活情境方法在教學導入階段的應用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中大量充斥著數學情境和數學知識。生活經驗是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從生活的經驗方面出發(fā)引入新課,可以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例如,在講授“平均分”部分時,拿出4個蘋果給兩個同學分,甲同學3個,乙同學1個。學生認為不公平,因為明顯一個多一個少。從甲同學處拿走一個給乙同學,這時每人兩個蘋果,學生就會覺得公平了,因為兩個人一樣多。在此時引入“平均分”。在分蘋果的過程中,學生從中體會到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一樣多。通過導入類似的實際生活背景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并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改變了以往數學在小學生們心中枯燥、乏味的印象。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數學例題講解上的應用

在數學例題講解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可以使知識點更加生動形象,使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數學帶來的樂趣。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授新知識時,要善于運用生活情境來說明數學問題。例如,在講授“人民幣的認知”時,可以在班級分成小組舉行購物活動,讓小組內的同學輪流扮演文具店售貨員,其他同學去購買文具,在買東西的樂趣中學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元、角、分之間的關系,體會到了人民幣的使用價值,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生活情景在數學課堂的運用,也可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與學習中自主的運用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

(三)生活情景方法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方面的運用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也是新課改對數學教學的理念要求。運用恰當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學會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數學信息、體驗數學問題。這樣學生在產生數學興趣的同時,也訓練了數學思維的能力。例如,女生玩的跳繩活動,要進行分組,有20個女生,要分成6組,每組幾個人?女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類似問題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但在數學作業(yè)中出現的與實際相關的問題卻錯誤百出。出現這種現象的最大原因就是學生將數學視為一項任務和一門學科,不能去聯(lián)系生活,也缺乏數學的思維。所以,教師要注重生活情境方法的應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傊?,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把握好機會,適時適當地創(chuàng)設情境就一定會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學生始終在積極快樂的氣氛中感受數學的奇妙,進而掌握好知識。創(chuàng)設合理、科學的教學情境,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作者:滕代人 單位:吉林敦化市江南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