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教育資源加強中學思想教育課程的有效性
時間:2022-04-23 09:58:00
導語:利用地方教育資源加強中學思想教育課程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老師們都是十分注意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鍵在于聯(lián)系什么實際,怎樣聯(lián)系實際。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有兩個問題是要引起注意的,一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直接性和間接性;二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鮮活性和抽象性的關系。我的觀點是,既然理論聯(lián)系有直接的和間接的實際,有生動具體鮮活的和抽象的實際,那么,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使理論聯(lián)系實際更直接更鮮活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要做到這一點,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引入政治課教學中就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事實上,學生不僅關心國際國內熱點疑點,也關心地方熱點,關心地方歷史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等。這使我們感到地方德育資源是豐富的,如果我們不去發(fā)掘整理和利用,就會“不識廬山真面目”,失去一筆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學中師生也會少了許多共同語言。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政治課教學中地方德育資源的利用。
一、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進行政治課教學的意義
1.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進行政治課教學是課本教材的一種必要補充
凡是使用新編統(tǒng)一教材的教師都深切地感到,新編教材的可讀性增強了。新教材使用了大量材料,列舉了大量事例,幫助學生在自讀中去理解一些概念或觀點,但所舉事例大多為學生不太了解的或滯后的。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資源作為重要教學內容,可以彌補新編教材的抽象性和滯后性。
2.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資源進行政治課教學體現(xiàn)了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
事物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tǒng)一,認識事物時必須把二者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既要從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矛盾的普遍性,又要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導下研究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事物時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知秩序,堅持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guī)律,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現(xiàn)實,貼近學生。地方德育資源對學生來說,是相對具體的材料,是學生更容易感知感觸的材料。運用這些材料誘導學生去分析、去綜合,進而理解概念觀點或形成新的判斷、推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地方德育資源有利于拓展教學內容、教學空間、教學途徑
政治課教材內容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但作為體現(xiàn)國家意志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肯定會隨著國家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調整與時具進,修改完善,而修改完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怎么使教學內容貼緊時代,突出中心?一般來說,政治課教師采用的方法是進行時政專題教育,把重大時事熱點、重點引入課堂教學,拓展教學內容,跟上時代步伐。另一種做法我認為就是利用地方德育資源,結合地方特點,圍繞思想政治教育重點來拓展教學內容和空間。例如:在學習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這一個內容時,如何把公民道德建設與教學結合起來呢?我的做法是結合我縣顏氏文化(道德文化)資源豐富的特點,利用顏氏道德文化在連平的影響這一特有資源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內容進一步豐富。通過學生參觀顏氏故居和進行討論,使教學空間得到了拓展,教學形式也更是多樣化。
二、地方德育資源在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1、地方德育資源在不同課型、課程中的運用
政治課作為一種學科性質的課,在目前還是以課堂教學形式為主。一些政治課教育專家把政治課型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有的學者把政治課從結構上劃分為三類: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潛在課程。不論哪一種課型,哪一種課程,我認為都有地方德育資源利用的空間,都可發(fā)揮地方德育資源的作用。在這里我以授新課為例略作分析:授新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新課導入。怎么導入才會一開始就牢牢地吸引住學生,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呢?可以用疑點導入、熱點導入、演講導入和漫畫導入等。如果我們用地方德育材料或事實導入,則會更加具有實踐性和針對性。如在講中國共產(chǎn)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時,我把本地獨具特色的顏氏文化資源中,關于“顏希深與母冒死開倉濟民”的故事制作燈片,讓同學們從中體會我們今天提倡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正是需要顏氏這種“親民愛民”的精神嗎?地方德育材料的這種空間上的近距離性,增強了對學生興奮中樞的心理刺激作用,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2、地方德育資源在教法學法中的運用
政治課教學方法多樣,不同方法都可滲透地方德育資源,下面僅從情景教學中談談地方德育資源的運用。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引入、制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宜的具體情景或氛圍,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情景設置,讓學生在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情境中去體會、領悟、理解知識與道理,讓學生發(fā)所未發(fā),也就是創(chuàng)新。豐富的地方德育資源給政治課情景教學提供了真實直觀的情境。如:在教學“樹立崇高理想時”,由于種種因素影響,學生對講崇高理想感受到的是說空話多,說假話多,說大道理多,那種“理想理想有錢就想”的觀念對相當部分學生有很大影響,在學生心中“市場經(jīng)濟的現(xiàn)實”與“崇高理想”似乎是很矛盾的。他們所看到的“形象”或“情境”似乎都是不那么光輝,怎么把這種扭曲的認識矯正過來呢?我們制作了《廣東人民的好兒子——孫中山》,把孫中山對理想的追求通過圖文影視再現(xiàn)出來,使同學們認識到了孫中山的一生是腳踏實地追求崇高理想的一生。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fā)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我們利用地方德育資源的“境”來激“情”,由“情”至“理”,這就使情景教學由“展示情景”提高到“理解深化情境,引發(fā)思考”的階段了??傊?,地方德育資源既可作為社會實踐調查了解的對象,又可作為課堂教學中展示導入的情境。
三、利用地方德育資源進行政治課教學的主要特點
活:“活”是政治課教學的關鍵所在。能不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結合實際貫穿到教學中去,傳授到學生心靈中去,就在于政治課教師是不是靈活地運用了教材,靈活地結合了實際,靈活地采用了不同方法。通過多種方式,適當運用地方德育資源,可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更能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活例,政治觀點和原理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就有哲理。
愛:“愛”是一種情感,一種品德,也是一種動力。政治課要使學生愛,愛了才會學。地方歷史文化,風土人物,人文自然景觀等,在教學中的合理運用,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熱愛事業(yè)的感情。把地方德育資源與政治課教學結合起來,才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政治課學習的熱愛之情。
用:地方德育形成教育資源并通過文本或電子信息載體表現(xiàn)出來,一方面給教師教學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通過地方德育資源的使用使政治課教學的實用性增強。思想政治課的生命力在于能使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通過社會調查,把社會實踐了解到的地方德育資源與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結合起來,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有利于基本觀點的理解,還使學生感到政治學習的“有用”性,也有利于端正學習態(tài)度。
主要參考文獻:
[1]胡興松,《思想政治教學藝術論》。
[2]胡興松,《情景教學》,《中學政治教學參考》,1999年第9期。
[3]鄺麗湛,《思想政治教學設計》,廣東高教出版社,1999年6月。
- 上一篇:怎樣打破小學思想教育課程研討
- 下一篇:論中學思想教育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