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思維教學物理論文

時間:2022-07-12 03:35:00

導語:物理思維教學物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思維教學物理論文

不少教師在講授物理知識時,往往只是把各種物理現象的研究結果交給學生,而很少和學生一起討論導致結果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和經歷過程,盡管教師在上面講得唇焦舌干,學生在下面卻聽得毫無興趣。結果是費力不討好,學生叫難學,教師叫難教。筆者認為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態(tài),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法和一些相應的教學內容。

物理學,就其本身的知識來說,其趣味性是較少的。但是探索物理世界的方法和過程,卻往往是十分生動有趣的。實踐證明,物理學不僅以它內容豐富,理論嚴謹和普遍適用的知識寶庫,使它一直在近幾個世紀里處于領頭科學的地位;而且更由于它的一整套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精確巧妙和簡潔有效,使它形成了物理學的方法論;指導人們去分析問題的關鍵實質;提出觀察問題,處理問題,推測未知的有效途徑;激勵人們去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不斷探索。

因此,如果把中學物理教學僅僅囿于“正確地傳授物理學的基礎知識”而對物理學和科學方法不甚了解或束之一閣,其教學過程必然是無聊的,枯燥的,甚至是僵死的;效果也必然事倍功半。只有在講授物理基礎知識的同時,把物理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并逐步地讓學生掌握運用,物理教學才會生動有趣和充滿創(chuàng)活力,并能盧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筆者認為:要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主要是交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獨立地獲取知識,正如訓練獵手,不是交野雞之類的獵物給他,而是交給他獵槍,使他學會如何去打獵。獲取物理知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就是有關物理知識本身所具有的方法,就是物理學家探索他們曾用的思維方地和研究方法。除此,別無靈丹妙藥。什么是物理學和思維方法?

例如“一支點著的蠟燭,美麗的火焰在活潑歡跳,熔化了的蠟燭通過燭心吸至上方一點一點地燃燒??吹竭@個現象,化學家注意的大概是:火焰下方蠟燭熔化成一個美麗的下去的曲面,怎樣計算這個曲面的表面積等,物理學家注意的大概是:為什么燃燒的火焰會發(fā)出美麗的光輝它外層的白色火焰和內層的青色火焰哪個溫度高?在這個倒子中,其最后所述的,就是一種從“物理角度”觀察事物的事理方法。我們在物理教學中,要求交給學生的,也正是這種“物理思維方法”。一般而論,物理思維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它是“以物即思,以物興思”,而不是憑空亂想瞎猜,“物”(包括宇觀、宏觀、微觀的一切物質客體)是物理思維的基礎。離開客觀實體的存在和對它的細致觀察,任何物理思維的胚芽都是無法蔭生的。特別是初中學生,他們處在以形象思維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教學過程中,“物”的作用的意義就更不能忽視。必須時時處處,用心地以“物”去剌激學生的感官,引起感性認識,提供進行形象思維的依據,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在“物”的環(huán)境里學習物理的機會。物理教師要善于巧妙地適時適當地使用這些物理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思維,以強化對“物”的印象。

2、它是“以物思理,以物究理”,追根索源思考“物”的狀態(tài)及其運動變化的道理。即以物為依據,經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演繹、判斷、推理和想象等思維過程,進行思維加工,由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由于初中階段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度時期,物理教學中應著重觀察,比較、說明的歸推理方法的培養(yǎng);高中生的思維基本上是抽象思維。因此物理教學中則更多地運用數學工具表達物理概念和定律。

3、它是“以物說理”。即把上述思維過程中領悟到的“道理”,用語言文字或數學符號表述出來,形成以物為依據的物理理論,即從物說理。語言文字是思維的外衣。語無倫次或詞不達意,其思維必然是雜亂無章或含混不清。

4、它是“以物證理”。初步領悟所提的“道理”還必須經得住實踐的考驗。中學物理教學中,常常是設計實驗,用實驗的方法加以驗證,檢驗。凡經得住實踐的考驗,或經過實驗驗證的那些“道理”,才能當作物理理論。中學物理的內容,都是前人已經發(fā)現的,并充分論證的驗證的,但對中學生來說仍屬未知的,還有待探索的必須驗證。因此,教學中不能把前人的現成結果。直截了當地交給學生。而必須引導學生沿著前人探索它們的曲折歷程,能動地去發(fā)現,去設計實驗加以驗證。這就是目前廣泛使用和大力倡導的所謂“發(fā)現法”教學和“探索性”實驗的方法。

5、它還必須“以物修理”。事物在不斷發(fā)展物質在不斷變化,永不停止,也永沒有終極人的認識必然隨“物”的發(fā)展而前進;隨“物”的變化而修正。昨天看來是完美無暇的“理論”;今天又出現了點點斑痕。明天還可能出現更大的洞穴。舊理論或部分不適用,或完全不適用了,就要根據新的“物”,新的事實,加以修正?;蛘咄耆o以揚棄,另創(chuàng)新的,以適用新的物理事實。所謂絕對直理都只是“相對真理”。教學中要闡明這些理論產生的條件。以及他們適用的范圍;并告訴學生更完善更高深的物理理論還在前面,需要他們去攀登,激勵學生奮發(fā)進取,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和決心。

總之,如果我們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能本著物理思維方法的特點和程序,去組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物理思維方法,逐步形成“物理頭腦”逐步地以“物理腦袋”去學習物理,就一定不會覺得物理難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