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聽說課新知語言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15 09:09:48
導語:初中英語聽說課新知語言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很多初中英語聽說課堂將知識處理與聽說隔離開來,使教學缺乏語境、目標、學情、賞識和檢測。該文基于文本深度解讀,分析新知語言的三個教學原則,并結合課例探討促進英語聽說課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圍繞主題提出十種新知呈現(xiàn)的教學策略,即歌曲、談話、態(tài)勢、懸念、情境、問題等。
關鍵詞:聽說課;新知語言教學;主題語境
1問題提出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本要素,是一切語言活動的基礎?!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詞匯學習不單是詞匯記憶和獨立詞匯操練,而是結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下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中的“新知語言”顧名思義即新的語言知識點,包括語音、語言功能句、重點詞匯或語法知識點,是進行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和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的基礎。然而目前聽說課中新知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1)缺乏“語境”意識。在現(xiàn)實課堂中,一些教師語言處理缺乏情境創(chuàng)設,使生活化語言變的孤零、枯燥乏味,阻礙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和個性培養(yǎng),教學效果不理想。(2)缺乏“規(guī)律”意識。根據(jù)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學生首先是感知語言,然后才是模仿應用(王篤勤,2012)。很多聽說課,盡管教師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有針對性語言上的輸入,但往往要求學生很快就進行口頭輸出活動。(3)缺乏“學情”意識,以傳授知識為主,不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設計教學活動。新知的處理深度、廣度也未考慮到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已有知識等。(4)缺乏“檢測”意識。很多教師在講完新知后就開始做聽力檢測,缺乏語言處理后的檢測與反饋。老師對學生就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完全無從知曉,是典型的知識灌輸。
2新知教學原則
新知語言包括理論新知和實際新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能只看理論新知,要從實際新知出發(fā)。所以,在處理語言時要遵循幾個原則:(1)話題優(yōu)勢原則每個文本都有它自身的核心語言,也就是說,不同話題文本具有不同語言特征和語言示范性優(yōu)勢,充分挖掘文本優(yōu)勢語言,最后確定目標語言,使之成為聽前處理的基礎、輸出載體。(2)語境相伴原則從語言學習角度講,學生要通過語篇學習語言,即一定語境。只有這樣,語言學習才是一個有意義的建構過程。(3)階段側重原則階段側重不僅體現(xiàn)在思維、內(nèi)容和語言上,還體現(xiàn)在語言處理過程中不同階段應有不同側重:語言的感知、賞析、運用。Krashen(1982:16)指出,語言學習要經(jīng)歷一個輸入、內(nèi)化到輸出的過程。所以在信息的提取中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去感知并理解語言,在思維提升中去內(nèi)化、模仿和運用語言。
3新知語言教學的策略
3.1歌曲呈現(xiàn),嘗試愉悅感知
主題:Whatdoyoudo?教師開始利用歡快的歌曲呈現(xiàn)職業(yè)單詞并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再利用前面導入的畫面,圖像結合由單詞到句子,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下感知學習本課新句型,再通過chant活動,歡快的節(jié)奏下做到復習與新知循序漸進,同時為下一步聽力教學掃清障礙。
3.2談話呈現(xiàn),促進積極思維
主題:Whatdoyouthinkofit?教師和學生圍繞話題展開討論,在師生互動交流中呈現(xiàn)新知,這樣真實自然的語言氛圍,很容易調動學生英語思維的積極性,輕快掌握新的語言知識。
3.3態(tài)勢呈現(xiàn),優(yōu)化語言理解
主題:Youshouldbrushyourteethtwiceaday教師通過肢體語言展示,逐漸引出本節(jié)課目標語言,讓學生迅速明白并理解本節(jié)課重要的目標詞匯;通過復習鞏固單詞,引出目標句型what’swrongwith。教師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和動作進行新知呈現(xiàn),通過肢體語言使學生迅速明白,用英語進行思維。
3.4游戲呈現(xiàn),激發(fā)學習興趣
主題:Whatdoesyourmotherdo?該部分主要學習關于職業(yè)的單詞和詢問及回答職業(yè)的句型。教師在最開始利用歌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找出關于職業(yè)的單詞,然后進一步地呈現(xiàn)學習本課關于職業(yè)的所有單詞,緊接著設置了“aguessinggame”,既讓班上學生高度參與課堂,又起到鞏固作用,也很好地操練了本課重要句型。
3.5情境呈現(xiàn),在語境中學習
主題:Whosecapisthis?主要學習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以及句型Whose...isthis/that?的運用。(1)上課了,找不到自己的書,看到窗臺上有一本,便隨手拿起來并問同學們。(目的: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知whose,my,mine的意思)(2)教師走到一個學生面前拿著該生的筆詢問其他學生。(目的:讓學生感知It’sherpen和Thepenishers句型不同,但意義相同)(3)Groupwork(學生3人一組,用手中東西編對話)A:Whose...isthis/that?B:It’sher/your/my...C:It’shers/yours/mine教師營造真實情境來教學新知,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為更好運用所學語言打下基礎。在具體教學中,可以用實物、圖片、語言描述、音樂、視頻等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
3.6以舊帶新,實現(xiàn)無痕過渡
知識習得需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的教學規(guī)律。利用舊知呈現(xiàn)新知,把新舊知識自然聯(lián)系起來,利于學生跨過學習理解新知的障礙,為新的語言知識的教學創(chuàng)設條件。
3.7媒體呈現(xiàn),活化教材內(nèi)容
利用媒體呈現(xiàn)新知,也是利用了電教媒體信息量大、節(jié)奏快、交互性強的特點,提高知識理解的準確性,從而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3.8活動呈現(xiàn),親歷技能內(nèi)化
主題:Thereisastudynexttomybedroom.本節(jié)主要學習therebe的基本句型以及方位介詞和介詞短語in/on/behind/un⁃der/infrontof.(1)呈現(xiàn)圖片,學習新句型(2)教師追問,激發(fā)學生思考(目的:呈現(xiàn)Therebe句型結構)(3)總結所有的介詞及短語(目的:復習鞏固新知)教師在開始通過呈現(xiàn)圖片和追問,幫助學生學習介詞短語,然后帶領學生總結所學短語,最后設計活動“quickeyes”,幫助學生鞏固介詞短語,達到內(nèi)化目的。
3.9懸念呈現(xiàn),激發(fā)學習欲望
主題I’llkickyoutheballagain.該部分主要講的是Michael和Kangkang參加足球比賽,因為Michael沒能傳球給Kangkang而爭吵。(1)教師多媒體呈現(xiàn)Michael和Kangkang爭吵的圖片,并引導會話場景內(nèi)容(2)教師進一步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T:Theyaretalking.Soaretheytalkinghappilyorangrily?Ss:Angrily.(3)教師引導學生一起說T:Yes.Theyaretalkingveryangrily.Sowecanseetheyare...Ss:Theyarefightingwitheachother.(呈現(xiàn)fight的意思和用法)(4)提出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T:Youaresoclever.Butwhyaretheyfighting?Canyouguess?設置一些懸念,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一旦有了興趣,思路就會緊跟著教師。當學生感到茫然時,教師巧設問題,學生為獲取解答問題而創(chuàng)造性地去學習。3.10問題呈現(xiàn),激起尋根探源主題:Whatdoesshelooklike?本課時主要談論外貌特征,讓學生在學習有關打招呼、詢問職業(yè)等信息的表達方式的基礎上進行對話操練。(1)呈現(xiàn)圖片,提出問題引起思考(2)教師追問,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思考(目的:實物結合繼續(xù)追問復習句型并學習生詞)Whatisinit?Whatcolorisit?Whoseletteristhis?Whereisshefrom?(3)繼續(xù)追問,呈現(xiàn)本課新句型Doesshehavelonghair/blackeyes/longlegs?.../Isshetall/young?...(4)呈現(xiàn)活動DrawPictures(目的:內(nèi)化新句型)教師一開始就用圖片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結合實物繼續(xù)提問激發(fā)學生思維,學生在思考的環(huán)境下進入課堂,明確目的后繼續(xù)通過問題進行追問,由易到難,由對話操練很自然地進入本課學習主題,通過最后的繪畫內(nèi)化鞏固。
4結束語
新知語言知識的處理是進行聽、說、讀、寫、看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和前提,語言知識是為交際能力服務的,語言交際能力只有通過語言交際活動才能得到鞏固和真正掌握。語言知識的掌握不是靠講,而是靠練,通過語言操練,在情境中加以實際運用才能真正掌握。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篤勤.英語閱讀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3]張德祿,苗興偉,李學寧.功能語言學與外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4]王初明.學相伴用相隨——外語學習的學伴用隨原則[J].中國外語,2009,6(5):53-59.
[5]KrashenSD.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6]周艷榮.英語教學中新知呈現(xiàn)的幾種方法[J].未來英才,2014(10):60.
作者:代其榮 謝靜 張啟林 單位:重慶市彭水縣教師進修校 重慶市彭水縣思源實驗學校
- 上一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與實踐
- 下一篇:標準化T梁預制施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