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xié)機關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材料

時間:2022-06-23 01:28:00

導語:縣政協(xié)機關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政協(xié)機關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材料

民族團結之花常開不謝

--------××縣政協(xié)機關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材料

2006年3月29日

24年的幸勤培育,24年的精心呵護,民族大團結這朵奇芭正在燦然開放。作為民族大團結這個花園的守護者之一的××縣政協(xié)機關,依然如故恪守園丁職責,始終如一揮灑著真情和汗水,用真心和實際行動不斷譜寫民族大家庭的和睦之歌。時光飛逝,不變的是民族情,年復一年,永恒的是兄弟誼,這是縣政協(xié)機關民族團結工作的真實寫照。

××縣政協(xié)機關雖然只有12人,但卻是有維吾爾、漢、回、柯爾克孜族四個民族成份組成的大家庭。長期以來,機關不同民族的領導、干部、職工之間,建立起了魚水相依、休戚與共的深厚情誼,形成了共同進步、互相幫助、全心全意維護團結、維護祖國統(tǒng)一、維護民族大家庭和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在不斷繼承、保持和發(fā)揚著。在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開展以來,縣政協(xié)機關曾被地區(qū)、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文明單位”、“民族團結模范單位”、1997年被評為自治區(qū)級精神文明單位、1998年被自治區(qū)精神文明委命名為“安全文明小區(qū)”先進單位、2000年被地區(qū)政協(xié)評為先進政協(xié)單位、2002年被地區(qū)政協(xié)評選為扶貧幫困先進集體、2003、2004連續(xù)兩年被縣委政府評為雙文明考核優(yōu)良單位,期間機關評選出的兩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受到了縣委的表彰。由于機關黨支部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縣委分別與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授予政協(xié)機關支部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五好黨支部”稱號。

一、加強教育,使民族大團結思想深入人心

政協(xié)機關辦公室和黨支部在堅持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職工的同時,也把學習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論和加強民族團結、軍民團結的政治教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滲透到其它工作中去,并作為檢驗和考核工作業(yè)績的一個重要內容,不斷教育干部職工貫徹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在加強民族團結工作的實踐中,堅持加強對各族干部職工的民族團結教育,開展各種形式民族團結創(chuàng)建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機關內一種人人講團結、個個爭先進的氛圍,推動著民族團結工作不斷發(fā)展,民族團結的思想,已經深深扎根在政協(xié)機關各族干部職工的心中。熱愛民族團結的機關干部職工,在生活和工作中身體力行,幾十年如一日地貫徹民族團結的精神,為民族團結默默付出。

為了抓好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每年政協(xié)機關專門成立以政協(xié)主要領導為組長,三位副職領導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教育工作,使政協(xié)機關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和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有組織、有領導、有內容、有形式的進行,也保障了政協(xié)機關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質量,使政協(xié)機關不斷涌現(xiàn)出了民族團結的先進典型,各族干部職工不分民族、團結互助蔚成風氣,兄弟情深、各民族合睦親如一家。

二、以月促年,用“民族團結教育月”鑄牢民族情

每年5月春暖花開時,政協(xié)機關內就蕩漾起民族團結教育的思想之風。機關堅持每年抓五月,五月促全年,堅持民族團結教育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密切結合,每周利用機關學習日時間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自治區(qū)黨委關于每年五月進行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安排意見和地區(qū)、縣委關于認真在團結教育月開展教育活動的文件精神,系統(tǒng)學習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學習《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民族團結軍民團結公約》,多次反復學習“三個離不開”思想,并組織干部職工結合自己工作實際進行討論,總結尋找自己在精神文明建設和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中做的不夠好的方面。工作領導小組經常性的檢查、督促機關辦公室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落到時實處。機關辦公室、黨支部充分利用板報、墻報、專欄、心得體會、座談會、茶花會、進行聯(lián)誼等形式開展教育活動,并組織干部職工開展與農牧民結對子、攀窮親、一幫一、與農民進行“三同”、為貧困戶增加經濟收入積極出策出力和捐款捐物等學先進、見行動、為民族大團結增光彩活動。自98年以來,縣政協(xié)機關堅持每年辦學習專欄,干部職工撰寫心得體會,領導帶頭深入到貧困戶家中送錢送物,送糧送油,為貧困農牧民排憂解難,身體力行實踐“三個代表”,堅持守護民族大團結這個大花園。

辦公室是機關的窗口,對機關的形象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為了保證辦公室民族團結工作的經?;?、制度化,更好地為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的大局服務,辦公室制定了機關民族團結公約,要求每個人在工作中按約行事,確保民族團結工作立有章,行有效。在信訪接待工作中,辦公室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做到:無論來者是誰,機關每一名干部職工都要給予熱情接待,認真了解情況,耐心解答各種疑問,及時解決他們的難題。不僅如此,辦公室從上到下都對有困難的來訪群眾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經常為各族來訪群眾給予直接或間接方面的幫助,體現(xiàn)了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心連心的良好精神風貌。在這種良好的民族團結氣氛下,機關各項工作顯得更有向心力、更有凝聚力了,也保證了辦公室為領導、為基層群眾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工作質量,樹立和鞏固了良好的機關形象。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齊心協(xié)力,用實際行動維護團結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政協(xié)機關通過每年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國家觀、宗教觀和黨的民族政策不斷深入人心,中央關于維護新疆穩(wěn)定和加強民族團結的一系列指示也在干部職工的心中不斷得到加強和鞏固,“三個離不開思想”更是堅不摧,機關各族同志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諒解、互相信任已成為大家定的共同習慣。機關還堅持不懈地推行“雙語”學習這一促進民族團結的好做法,相互促進,同步提高,漢族同志學習簡單的維吾爾族語言,與民族同事進行交流,少數(shù)民族學習和使用漢語,與漢族同志共同探討業(yè)務工作,如機關工勤人員艾則孜米吉提,每天堅持學習漢語,硬是從聽不懂漢語,堅持學習到現(xiàn)在的能說甚至能認識簡單的漢字的水平。由于民漢同志互相幫助學習,現(xiàn)在在召開各種會議時,民漢同志都不用翻譯。通過不斷學習,從領導到一般干部職工大部分都能用簡單維語或漢語進行相互交流,既提高了工作效能,又有力的促進了各民族干部之間的互助和團結。在每逢春節(jié)、古爾邦節(jié)、肉孜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時,民漢同志都要習慣性的到離退休干部家中或相互走訪拜問,互致節(jié)日問候。任何時候,政協(xié)機關不論是在職干部職工還是離退休干部生病了,不用組織和號召,全體干部都自覺前去探望,送去大家庭的溫暖和祝福。

為了促進民族團結,在對口扶貧助困工作中,機關組織干部職工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還做了大量的,促進民族團結卓有成效的工作,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辦公室先后是阿克托海鄉(xiāng)1村和亞科瑞克鄉(xiāng)2村的對口扶貧單位。自建立這一扶貧聯(lián)系點以來,辦公室全體職工就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努力做好扶貧幫困工作,緊緊圍繞扶貧工作重點,在堅持依靠大農業(yè)和調整產業(yè)結構等方面獻計獻策,幫助他們走出了一條結合實情,能增加收入的新路子,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促進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步伐。

政協(xié)機關各族干部職工除相互關心以、抓好扶貧村的工作外,每年深入農村積極開展幫扶活動,有計劃的為少數(shù)民族貧困農民辦實事,開展助農活動,奉獻愛心,充分體現(xiàn)民族大團結的精神。2001年4月,由于受特大沙塵暴自然災害天氣的影響,大部分農民播種的棉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為了幫助農民把受到損失降到最低,政協(xié)機關全體干部職工都積極深入到依麻木鄉(xiāng)二村的受災一線,每天頂著烈日,耐住饑渴,經受風吹雨打,克服多方面的困難與農民一同勞動、一同往返于耕作現(xiàn)場,經過七天的努力,幫助受災農民全部完成了受災棉花的播種工作。2004年4月,為幫助缺勞力的貧困戶修建抗震房,機關組織干部職工以“三同”方式吃住在農戶家中,幫助挖地基,打土塊,規(guī)劃庭院,修建雞舍,并送去了200只雛雞為貧困戶增加收入想實招。2005年,2.15地震災害發(fā)生后的當天,政協(xié)機關干部職工就帶著災民急需的面粉、衣物等深入到受災的農戶家中,組織農民抗災自救,幫助搬遷家物,進行說服教育,幫助修建房屋,自覺捐款捐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了使幫扶工作付諸于實際行動,今年初春,政協(xié)機關干部又帶著不脫貧、不脫鉤的決心到亞科瑞克鄉(xiāng)二村,為自己確定了幫扶的貧困戶對象,并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錢來資助貧困戶,按照社會主義新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農村建設要求,為4戶貧困戶重新規(guī)劃了庭院,搭建了葡萄架,開僻了菜園,修理了果園等。近兩年來,政協(xié)機關干部職工為幫助少數(shù)民族農戶,捐款(現(xiàn)金)和購買面粉、化肥、小雞等累計價值為28000多元。

四、評先創(chuàng)優(yōu),力促民族團結花園結碩果

自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以來,政協(xié)機關民族團結工作領導小組,每年都與干部職工簽定精神文明建設和民族團結工作責任書,將民族團結工作以責任書的形式分解落實到每個干部職工的身上,以促進各族干部職工自覺用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公約對照檢查自己的行為,自覺同其它民族同事融洽關系、建立兄弟情誼。幾年來,干部職工中,從未發(fā)生過糾紛,也沒有發(fā)生過影響民族團結的事情,政協(xié)機關各族干部職工友好相處,團結和睦,親如一家。在每年的評先創(chuàng)優(yōu)工作中,機關干部職工不分民族,相互推薦,對誰有意見,都把話說在當面和桌面上,下去后從不亂說,也不亂發(fā)議論,做到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堅決不做,對每年評出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機關都以光榮榜的形式進行公開表揚,并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同時號召和激勵更多的干部職工向他們學習。

機關各族干部自覺努力發(fā)揚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tǒng),,始終堅信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的科學涵義,同時也認為“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shù)民族也相互離不開”是各民族加強團結的共識?;谶@樣的理解和認識,20多年來,政協(xié)機關各族干部職工在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齊心協(xié)力,彌補不足,發(fā)揚成績,以服務為重點,以搞好民族團結為己任,切實做到“三個離不開”,共同努力維護機關這個和睦的大家庭。近年來,機關工作人員中,被評為民族團結工作先進個人的人數(shù)累計達30余人,同時政協(xié)機關也多次被縣、地區(qū)和自治區(qū)授予民族團結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通過24年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政協(xié)機關干部職工都把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反對民族分裂,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份內工作,特別是在反分裂斗爭中,不但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態(tài)度堅決的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而且民族領導還主動聯(lián)系清真寺和宗教場所,積極與宗教人士談話,盡自己的能力,積極向他們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幫助他們明確是非,引導民族宗教與社會主社會相適應,為××縣民族大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做著不懈的努力。

24年來,政協(xié)機關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人雖在變,但不變的民族團結精神卻一直留了下來,時間在不停的走,環(huán)境在不停的變,但是,政協(xié)機關各族干部職工團結一心、和睦相處的民族情、兄弟誼卻永遠不變。在步入“十一五”的今天,政協(xié)機關這棵民族團結之花,正以她更火紅的笑臉迎接著新的春天!

2006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