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務工作者國慶征文
時間:2022-08-27 11:28:00
導語:醫(yī)務工作者國慶征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jīng)誕生60周年了。這60年來,國家?guī)捉?jīng)風雨;幾經(jīng)波折,幸好終于走上了正軌,現(xiàn)正踏上漫漫復興之路,朝著既定的目標進發(fā)。不過筆者認為,盡管國家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已經(jīng)漸漸走上正軌,中國正日益繁榮富強,然而也應該看到,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已經(jīng)爆發(fā)了不少尖銳的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重讀郭沫若于65年前撰寫的《甲申三百年祭》(1944年)一書,不失為一種深具警示意義的活動,因為其文很有現(xiàn)實啟示意義。
想來稍為熟識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朋友都不會遺忘,在1944年我們還未能最終戰(zhàn)勝日本鬼子,“二戰(zhàn)”還未徹底結束的時候,郭氏撰寫了這么一本書,意在提醒中國共產(chǎn)黨人,要戒驕戒躁,防止被勝利沖昏了頭。后來在1949年全國解放時,再將此書拋出來,提醒中國共產(chǎn)黨人要做好“進城”這道考卷,要用“民主”這個工具來破解中國歷史的興亡周期率。在過去的65年里,中國共產(chǎn)黨早已由當初的在野黨,變成現(xiàn)在有著60年執(zhí)政經(jīng)驗的執(zhí)政黨了,對于“進城”這道考卷,算是有了初步的答案,總體來說還算答得不錯,但是接下來還要繼續(xù)答卷,因此仍然不能驕傲自滿,要注意吸取歷史的教訓。
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書中,郭氏曾在總結明亡教訓時講到,崇禎非一般亡國昏君可比,在他內(nèi)心深處,也是很想有一翻大作為;想挽大明于危亡之中,重振大明聲威。奈何,所用之法不正確,加上生性多疑,而終以至亡國。郭氏還說到,崇禎帝口頭上也屢有愛民惠眾之說,常把民眾百姓掛在嘴邊,但是往往是口惠而實不至,以至最終鬧得天怒人怨,其自己也走投無路,只能吊死在北京煤山上。
郭氏在書中還講到,當年崇禎對時局的認識是相當清醒的,但是他卻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拿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對策來應對,只能采用舊往的法子處之,通過不斷地加重民間稅賦來“外拒滿清;內(nèi)剿闖匪”。結果只能是“治標而不治本”,以至終于政權崩潰而致使明王朝滅亡。借古而可以觀今,關于這一點,是十分值得警惕的。因為這里所說的情況與我們對當前城鄉(xiāng)間的貧富差距一樣早已有相當?shù)恼J識,拿出與之相應的對策的對策卻不怎么有效有點類同,可以說一樣是相當危險的局面,必須加以重視。
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經(jīng)過數(shù)年跟蹤所做出的全國性調(diào)查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鄉(xiāng)收差距在不斷拉大,如果把醫(yī)療、教育、失業(yè)保障等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中國的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將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本烤垢叩搅耸裁闯潭饶??中國當前的城鄉(xiāng)收入比率可能達到了6:1的高度,竟比非洲的津巴布韋還要高,實在是讓人觸目驚心。
這份富有警示意義的調(diào)查報告已很清楚地說明:中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早已大到了非下決心解決不可的地步了。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光聽了老半天的響雷,卻半天也不見滴下幾滴雨來,老百姓最終要看到的是實惠,而不是要墻上畫的餅。不要對人民?;ㄕ?,要少說漂亮話多做實在事,多做些真正能改善人民生活的事。這一切,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都應該心里清楚。人民會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都說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桿稱,誰好誰壞,他們都心知而肚明。公務員之家:
再回到《甲申三百年祭》一書,郭氏在書中還指出,李自成亦非一般尋常之人物可比,他在進北京城前后乃至敗逃北京城之時,都可以說是相當樸素的,他有相當遠大的抱負,奈何他最終還是失敗了。關于他的失敗,可以有千百條理由,但有一條卻不得不提,那就是他未能有效地管住或制止自己的部下在“進城”后目無法紀的行為,這是導致他最終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許多時候,上梁固然要正,但下梁卻不一定就能保證不歪,必須要有行之有效的制約機制才行。郭氏也說:李自成之所以失敗,很多程度上,并不全是他自己一個人的錯,而很大一部分上要歸在他的部屬上,基本上是錯在他倚為左右膀的牛金星、劉宗敏之流。筆者認為:不管怎么說,沒有管住部下,使其胡作非為,最終導致失敗結局是他作為最高領導人的失敗之處。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李自成其實并不可憐。
這一點,對當今現(xiàn)實社會也很有啟示意義。例如許多時候中央也不是看不到下面各級機關的腐敗,不是看不到許多不法行為,也一直都在采取各種行動制止這種行為。例如最近由重慶引爆的“打黑”行動。然而,倘沒有確實可靠的手段,沒有改革體制、發(fā)揚民主的勇氣和闖勁,而依然只是停留在運動式的“嚴打”層面,只是簡單的“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那么可以說真正的效果并不顯著,最終能不能真正地管住下邊是一件很令人擔憂的事情。
從三百六十五年前崇禎的遭遇來看,對于執(zhí)政者來說,光是看到了社會問題之所在或光有解決社會問題的決心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拿出確實可行的方法來,徹底解決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還應是“得民心者守天下”。歷史早已告訴了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要繼續(xù)執(zhí)政下去就必須得到民心的支持。
我們不能在平時對老百姓漠不關心,而到了真正要用人的時候,才來收買人心,歷史早已告訴了我們,老百姓是不吃這一套的。
“今天我們之所以重溫歷史,正是為了更好地把握將來!”末了,就引這一史學家常掛在嘴邊的名句來做結吧。三百六十五年前的中國是一個早已沒了朝氣,而正在走向沒落的老舊帝國。三百六十五年后的今日中國,早已大變樣了,是一個正在鳳凰涅磐而充滿朝氣的少年之國。我親愛的中國,祝福你,明天是屬于你的,希望你能好好地把握住未來!
上述是幽壹于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閱讀《甲申三百年祭》一書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 上一篇:地委工作者慶祝國慶征文
- 下一篇:提高演講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