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起來了課件范文

時間:2023-04-12 01:14: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北京亮起來了課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北京亮起來了課件

篇1

【教學重點】教會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識記數(shù)量較多的生字的方法。

【教學難點】教會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識記數(shù)量較多的生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起2008,同學們馬上會想到哪里呢?2013年我們曾經(jīng)走進過北京,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再一次走進這座美麗的城市。(放課件介紹北京)。

同學們看了這美麗的北京夜景,此時此刻你內心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2課北京亮起來了。(板書課題)

二、多種途徑識字詞

1.讀文畫詞、認詞。

(1)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去讀一讀吧!想一想:在讀課文之前讓我們拿起筆,邊讀邊畫出本課的新詞好嗎?

(2)課文中的生字詞你都認識了嗎?

(3)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你能大聲地讀出它們嗎?

(4)小拼音藏起來,看你還會讀嗎?

(5)同學們都會了,那我們開火車讀怎么樣?

2.分類學詞。

(1)王府井

課件展示王府井。請同學們看這是什么地方?王府井的“府”是我們既要認又要寫的字。你能幫我記住它嗎?

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書中是怎樣描寫王府井的?(課件出示詞語)誰能把這幾個詞語讀出來?

(2)故宮

課件展示故宮。誰能再想個好辦法幫我記住“宮”呢?現(xiàn)在我們看看在今天學過的詞語中,有什么詞可以用來形容故宮呢?

(3)天安門、廣場四周

提起北京,我們立刻就想到的是……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廣場四周的建筑物,我們又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呢?

(4)夜景

看看在這些詞語當中,有哪些是可以來形容夜景的呢?再引導學生讀詞。

(5)顏色、光亮

同學們,今天的收獲也不小啊。既找到了描寫建筑物的詞語,又學會了描寫夜景的詞語。可是你知道嗎?我們今天學的詞語中還有可以表示顏色和光亮的詞語,你能試著找出來嗎?

同樣是描寫光亮,為什么“輝”和“爍”一個是“光”字部、一個是“火”字部呢?如果用兩幅圖來說明,你覺得怎樣配更合適呢?為什么?

三、寫字指導

1.首先我們來看“輝”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師范寫)

2.接下來我們學習“爍”和“煌”。我們把這兩個字放一起來學習是因為它們都是火字部。(師范寫)

3.剛才欣賞王府井和故宮時,同學們教會我記住了府和宮,可是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呢?

篇2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組織教學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證。

一、精心挑選

首先要認真熟悉教材,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將課文中的“精華”挑選出來,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這些重點,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段話,一個情感點,它在文章中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功效。將它們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作為語文教學的著力點,引導學生潛心于文,深入研讀;使這些切入點成為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新點、發(fā)展點。

我在教學《愛迪生救媽媽》一課時,沒有逐段講解,而是抓住了課文最后一句,醫(yī)生夸獎愛迪生:“今天多虧了這個小家伙,他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弊寣W生從課文中尋找從什么地方看得出愛迪生是個聰明的孩子,再讀一讀,在讀中感悟醫(yī)生的束手無策,以及此后對愛迪生想的辦法感到滿意和夸贊的感情,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對小愛迪生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感悟小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二、 拓展延伸

語文貴在積累,積淀語言,悟得道理,更應該超越教材,引導學生把視野擴展到課外,從而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舉一反三,順利遷移,在大量閱讀中得到語言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在教學《淺水洼里的小魚》一課快結束時,我適時問同學們,你應該向文中的小男孩學習嗎?學習他的什么精神?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向小男孩學習,學習他“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精神。這樣做使學生從小就知道生命的價值,知道“保護動物,珍愛生命”是美德。

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即將結束時,乘著同學們對三國人物的意欲未盡,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請同學們課下收集有關《三國演義》的人物圖片、成語、歇后語、對聯(lián),確定下次主題隊會活動主題:《三國演義》人物圖片、成語、歇后語、對聯(lián)大比拼。結果,主題隊會上同學們興趣盎然、各抒己見,小組展示此起彼伏,擴大了同學們的視野,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團隊精神,真可謂“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還”。

三、多科整合

以語文學習為主軸,整合音樂、美術、戲劇、小品等學科的內容,使靜止的文字符號流淌出音樂的旋律,產(chǎn)生圖畫的意境和舞臺的氛圍,讓語文學習充滿詩情畫意與激情,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又一高招。

我在教學《北京亮起來了》一課時,一上課,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曲“北京歡迎你”,有的同學一邊聽一邊搖頭晃腦的跟唱起來,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興致,在一節(jié)課的開頭就抓住了學生的思路,學起課文來興趣濃厚,這樣做不光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更好的理解,而且讓同學們在語文課上感受到了音樂的旋律,得到了藝術的享受。

我在識字教學中還經(jīng)常運用表演法,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以“垂下來”一詞的教學為例,對抽象思維不發(fā)達的低年級學生來說,要理解這個詞是從高處沿著一條線垂直落下來有很大的難度,我在學生掌握了“垂下來”的基本義之后,讓同學們猜一猜我的表演用那個詞來表示,我拿出一條一頭栓著一小塊鐵的繩子,讓帶著鐵塊的繩子慢慢從手里“垂下來”,問:“鐵塊是怎么下來的?”同學們馬上異口同聲地說:“鐵塊從老師的手里垂下來。”這時,好多同學興奮地想試試,我把手里拴著鐵塊的繩子遞給了離我最近的琪琪,琪琪馬上讓鐵塊從手里垂下來,我讓同學們一個一個試一試,感受垂下來的意義。如此教學詞語,一舉多得,不僅讓學生通過老師的表演感知了詞義,通過入境的體驗領悟了詞義,更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了語文學科與表演學科統(tǒng)合的神奇魅力。

四、精彩呈現(xiàn)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內容的呈現(xiàn)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毙W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發(fā)展,其認識事物往往需要借助直觀、生動的媒體。

在教學《畫風》一課時,我不光用課件展示謎語、生字、生動的畫面,還分別用紙片畫出了三個主人公陳丹、宋濤、趙小藝的形象畫面,背面用文字寫出他們的名字,讓同學們認識后貼到黑板上,在同學們知道了陳丹、宋濤、趙小藝畫風的特點時又出示了他們畫的風,讓學生分別把風正確的貼在對應的三個人物的下面,這樣貼畫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時要盡可能地改變單一化,封閉型的呈現(xiàn)方式,將實物、文字、圖形、表格、對話錄像、課件等多種多樣的形式結合起來,呈現(xiàn)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開放性素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對所學內容多樣化的需求。

篇3

關鍵詞:識字;趣味鞏固;教師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8-0081-01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1~2年級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要想完成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學中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崔巒老師講了“一要第一次見面力求給學生強烈的刺激,使學生對要認的字產(chǎn)生強烈、深刻的第一印象,二要當堂采取多種方式復現(xiàn),三要及時復習鞏固。”對低年級小學生來說,生字的鞏固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在樂趣中鞏固識字略陳己見。

一 在游戲中鞏固

“兒童永遠生活在游戲中?!睈圩鲇螒蚴切W生的共性,低年級兒童的思維形式直觀形象,各種各樣的游戲是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如果單調地讀生字詞卡片來鞏固生字,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對生字的記憶印象不深。而將游戲融于識字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1.“聽音找字”

一人說字音,其他學生在生字卡中找出相應的字;或者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這個游戲也可以叫做“我說你找”。比如《北京亮起來了》一課要求會認15個生字,識字量大,鞏固識字時,我讓倆人合作,一人說出“繁”字,另一人從字卡(學生專用的卡片或擺在黑板上的大字卡片)中找出“繁”來;一人說出“雄偉”一詞,另一人從第二自然段中找出這個詞來。

2.“悄悄話”

同桌合作,一位同學指字,另一位同學悄悄讀給對方聽。此游戲亦稱“我指你認"。我經(jīng)常讓學生看課后“我會認”中的生字,同桌倆人做這樣的游戲,如果讀對了,指字的同學就翹起大拇指,或者在讀對的字上給畫上小紅旗、小五星,至于不會讀的或讀錯的,可以讀給他(她)聽。

以上這兩種游戲簡便易行,又深受學生喜愛,我發(fā)覺學生在進行這樣的游戲時總是十分投入,十分開心。

3.轉字盤認字

用硬紙板制作字盤,上面畫著格子,分別寫上某課生字,字盤中間鉆個孔,削一根又短又細的竹簽做中間的軸,讓紙板能轉動。在黑板上某一處作個記號,把字盤放置在指定位置,轉動后停下,學生快速說出停在記號處的是什么字。用這種形式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復習生字。

4.“飛鴿送信”

出示口銜信封的鴿子,信封上分別寫著生字,下面出示音節(jié),通過連線的形式鞏固字音。

此外,我還經(jīng)常讓學生進行摘果子、找朋友、看部分猜整體等游戲鞏固識字,學生的學習興致很高,注意力集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在比賽中鞏固

低年級小學生好勝心強,鞏固、復習生字時采用一些比賽,可以激發(fā)其興趣。

1.“奪紅旗”比賽

《日月潭》一課,后鼻音“朦、朧、境”、前鼻音“環(huán)、隱”和翹舌音“筑”不易讀準,可采用“奪紅旗”的形式,借助拼音使學生再一次明確讀音??稍谛『诎迳袭嫵鰞蓚€臺階,臺階上是字,臺階下是兩個可供選擇的讀音,分兩組進行選字音比賽,選得最快最準的小組即獲得臺階上的紅旗。

2.組詞比賽

看誰用生字組的詞兒多,如《玲玲的畫》這篇課文中有個“獎”字,可組詞:獎品、發(fā)獎、夸獎、一等獎、得獎、獎杯……將學生口頭組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多次重現(xiàn)“獎”字,便于學生識記?!冻笮▲啞芬徽n要求認的生字和要求寫的字都比較多,學了課文后,我讓學生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字中,選擇幾個,分組進行組詞比賽,哪組組詞多,哪組獲勝。

3.接力賽

四人一組,第一個同學說出一個字的某方面特點,第二個同學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聲讀出來,第三個同學說出或讀出在課文中的詞句,第四個同學再用這個字組一兩個詞語。這樣不但小組成員分工明確,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各種比賽,都會受到小朋友的熱烈歡迎,增加了他們鞏固識字的積極性。

三 課件趣味鞏固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課件輔助教學,能使枯燥的內容直觀化,課件的新穎性、趣味性,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到易學、樂學。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可以利用課件來鞏固識字。比如,將生字隱藏在課件中的小星星里面,以“說說這些星星叫什么名字”的方式呈現(xiàn)生字,讀對了,課件顯示掌聲,讀錯了,課件顯示嘆息聲?;蛘哂谜n件做各種有趣的圖形,讓學生點擊圖形,便會出現(xiàn)生字,學生喜歡哪個就點哪個,點完后圖形消失,出現(xiàn)一個要認的字,讓學生認讀。

課件演示,化靜為動,聲像同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興趣。把乏味的識記變?yōu)樾蜗笥腥さ淖R記,可收到記得牢的效果,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無限情趣。

四 在生活中鞏固

篇4

可見,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是多么的重要。注重詞語的教學。既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詞語、積累書面語言,也有利于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愿意并喜歡學習和積累詞語呢?應該取決于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的有效性。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受年齡和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愛玩、好動,更樂于選擇生動、形象、富有樂趣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學習。所以,在進行詞語教學時,應選擇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巧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詞語

詞語是生活的反映,某些詞語往往是具體事物或具體動作的概括,拿出實物或做一做就可以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一看、一做就明白了。

在教學《影子》一課時,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詞語,就可以在有陽光照射的條件下看一看,做一做,來理解影子和太陽的關系。巧妙地運用體態(tài)語言,用機智的即興表演創(chuàng)設出具體的語言情境,能誘發(fā)學生自己要介入語境的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學生完成對詞語的理解和學習。

詞語理解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方法還有親自動手做一做。教學《烏鴉喝水》時,寫水“漸漸地升高”,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理解詞義。指名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小石子往裝有顏色的半瓶水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學生仔細觀察水面的變化當學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漸升高的情景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馬上就會領悟到“漸漸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把字詞的教學和生活相連,找到相似的地方,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二、把直觀形象的圖畫和理解詞義相結合

低年級的孩子對于直觀形象的事物往往更有興趣,記憶也更深刻。當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相距甚遠的字詞,尤其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可以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簡筆畫讓學生在可視的情境之中認識事物,自然而真切地感悟到這些字詞的意思。

在教學《火車的故事》一課時,出現(xiàn)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磁懸浮火車,就可以出示相關的圖片。給了學生直觀易懂的理解,他們就會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圖片上,樂意去學習這些相關的詞語,在無形中,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二年級《畫風》一課中,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找一找、畫一畫能表現(xiàn)出風的圖畫來。對于風的具體形象學生們就能體會,也有利于拓展孩子們的思維,一舉多得。

三、多媒體的超級作用

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迅速,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來,課件可以為學生提供可視的動態(tài)形象。化枯燥為有趣,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抽象為具體,為學生們思維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們的思維得到生動活潑的開拓。

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北京亮起來了》。分別播放新長安街夜景,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的天安門城樓,猶如道道彩虹的立交橋,燈光絢麗多彩的街道,璀璨奪目的故宮,新、舊長安街,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的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使他們體會到課文是如何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北京絢麗多姿的夜景的,從而在賞讀中領悟詞句的意思。引導學生很快地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來,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能夠很投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在這樣的情境中,對于詞語“輪廓、勾畫、金碧輝煌,光彩奪目、華燈高照、從天而降”的理解就容易的多了。通過觀察比較新、舊圖,理解“煥然一新”的意思。通過看圖理解詞語的意思,比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等方法更有實效。

四、聯(lián)系上下文感悟詞義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對詞語的理解,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在課文具體的語境中去揣摩,利用兒童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去理解和掌握。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才能更深入,才能幫助學生攻克以詞解詞的難點,勝于字詞典中理性的解釋。

教師巧妙地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感悟詞語,幫助學生克服了以詞解詞的難點,使學生學得十分輕松。只要能創(chuàng)設好語言環(huán)境,學生就能很好地理解詞語并進一步深入體會。

例如:在教學“傷心”一詞時,引導學生進行對話,“你最喜歡的玩具被你不小心摔壞了,你的心情會怎么樣呢?”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孩子就會對傷心這個詞語有了理解,提高孩子們對這個詞語的運用。教學“開心、高興”等詞語也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事情,創(chuàng)設語境來理解和運用。當然,詞語的教學也要做到與文本理解緊密結合,不可一味追求語境創(chuàng)設,而沖淡了對文本的整體把握。

把詞語融入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融入我們的精神生活,讓它充滿生命的活力,讓它穿越語文教學的領域,煥發(fā)無限的生機。我們引領孩子在語境中觸摸詞語,讓每一個詞語在孩子的意識里開始跳躍、生長……

篇5

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掌握好教學節(jié)奏。Z文課堂效率的提高必須要遵循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在學習實踐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jīng)驗形成技能,從而使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眲傞_始上課,我們要圍繞教學重點及時進行“搭橋鋪路”,利用趣味故事、圖片欣賞、做游戲等形式,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日月潭》這課時,教師一開始播放日月潭的美景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美麗的日月潭,學生在這樣美的心境下進入課堂,有了這個美的情境,學生就能在學習中愉快的暢游了。又如在教授《贈汪倫》時,教師精心而巧妙地設計了一個故事:同學們,唐代有位大詩人叫李白,很有名氣。有一年,安徽涇縣有個農(nóng)民叫汪倫,想請李白到他家去做客,又怕請不來,就寫了封信給他。信里說他們那個窮寨子有“十里桃花”觀賞,其實,什么“十里桃花”呀,只是有一個方圓十里的桃花潭;又說那里有“萬家酒店”可飲酒敘談,其實只有一家,不過老板是姓萬,是萬老板家開的。后來李白來了,當他知道汪倫同他開了個玩笑以后,他究竟生氣沒有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李白為汪倫寫的這首古詩《贈汪倫》同學們就知道了。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與教材有關的趣味素材,并巧妙地把它編成故事,作為教學新課的鋪墊,為課文的學習打下一個輕松活潑的局面。

二、明確目標,自主探索

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就可以使教學少走彎路,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因此,在學習新課前,教師要明確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進行探索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精心設計自學提綱,把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點用幾個巧妙的問題貫穿起來,讓學生帶著問題,感知課文,體味情感,設計問題要少而精,既要能統(tǒng)領全文的學習,又要容易突破重難點。例如在教授《小鹿的玫瑰花》這課時,教師出示問題:1.為什么鹿弟弟說這玫瑰白栽了?2.為什么最后鹿弟弟又說玫瑰花沒有白栽?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重視整體感知,把握教材,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體味、感悟文本。例如在教授《淺水洼里的小魚》時,教師在教學第二自然段小男孩撿魚這個情景時,讓學生找出這些句子中描寫小男孩撿魚動作的三個詞語:“走的很慢”“不停”“用力扔”,指導學生自由讀,帶著動作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在朗讀中走進小男孩純潔的心靈,樹立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意識。

三、展示交流,檢查學習效果

展示交流是有效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探究的好壞只有通過交流才能表現(xiàn)出來,通過交流,學生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激發(fā)較強的探究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做出評價,對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鼓勵,不足的地方進行指導。在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中,既要使學生全員參與,又要使他們獲得的知識最大化。教師應該側重于把“展示交流”的重點放在小組內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這樣班內幾個同時進行,給所有學生展示機會,既使學困生有了釋疑解惑的機會,又使學優(yōu)生有了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完成了“惑”與“學”的交流,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結合實際,拓展升華

篇6

【關鍵詞】訓練;練筆;詞匯量;讀寫能力

一、注重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并且“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倍斫獠蚀_運用所學的詞語是寫話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尋找讀寫結合點,根據(jù)詞語的不同特點,來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詞語,發(fā)現(xiàn)課文字詞和生活之間以及字詞和文本之間的聯(lián)系,巧妙地滲透寫話的基礎知識。

如在《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中出現(xiàn)有特點的詞:“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寬寬的”。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圖片和反復朗讀來促進學生的理解,培養(yǎng)語感。我還問“誰還知道青青的什么?白白的什么?大大的什么?寬寬的什么?”生回答:“青青的小草”“白白的云”“白白的羽毛”“大大的西瓜”“寬寬的馬路”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許多詞語。低年級教材中含有這樣詞組的課文還有很多,每次我都不失時機地讓學生說。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也有效地加強了文字和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我還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積累本,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抄寫在積累本上并記下來,引導他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寫話中靈活運用。

二、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

讀與寫是兩種不同的認知方式,要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溝通,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教材特點以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學生寫話提供仿寫的對象,達到滲透寫話指導的目的。

1.模仿練筆

處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模仿能力強,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精心選擇易于模仿的課文片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話訓練。如《荷葉圓圓》一文的2~5自然段結構相似,我在“想象練說、拓展升華”環(huán)節(jié)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荷葉還可能是誰的什么呢?然后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按“ 說:‘荷葉是我的 。’ ?!本涫椒抡f、仿寫。學生仿得還真是不錯:生1:小蝦說:“荷葉是我的小涼亭?!毙∥r在荷葉下劃來劃去。生2:小螞蟻說:“荷葉是我的運動場?!毙∥浵佋诤扇~上爬來爬去。生3:小鴨子說:“荷葉是我的涼帽?!毙▲喿釉诤扇~下游來游去。又如《黃山奇石》2~5自然段都是佳段,引導學生讀后自選喜歡的一個自然段為模仿段,再任選第6自然段略寫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三種奇石中的一種寫幾句話。

2.“補白”練筆

有些課文,作者??桃饬粝驴瞻?,讓讀者揣摩,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我們可以巧借教材的“空白”適時引導學生想象,訓練學生說話、寫話。如《畫家和牧童》一課,文中第3、4自然段寫圍觀的人們紛紛夸贊戴嵩畫得好。而文中只寫了一位商人和一位教書先生的夸贊。教學時,我在此處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模仿文中人物進行說話訓練:圍觀的還有哪些人?他們又會怎樣夸贊?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夸贊”這個詞語的意思,又讓學生進行了人物語言描寫的訓練。又如《窗前的氣球》一文中有這么一句話“他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笨梢龑W生想象米沙和同學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我為你驕傲》一課中“我把錢和一張便條裝進信封,在便條上向老奶奶說明了事情的經(jīng)過,并真誠地向她道歉?!北銞l的內容文中沒有寫出, 可以引導學生代文中的小男孩給老奶奶寫便條。

3.續(xù)寫練筆

如《坐井觀天》一課,結尾僅寫到: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苯虒W中,我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抓住文中學習伙伴的話“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設計了如下練筆:

青蛙在小鳥的幫助下,終于跳出了井口,他看到了 ,

4.改寫練筆

古詩語言精煉,意境優(yōu)美,又具有含蓄、跳躍的特點。教學時,可啟發(fā)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進行改寫。如《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詩人描繪的是美麗的鄉(xiāng)村春景,兒童在油菜地里追逐黃蝶的快樂場面。這個場景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學完古詩,我讓學生認真觀察插圖,結合生活體驗,把古詩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5.仿用詞句練筆

仿用,就是將課文情境中的謀些言語材料提取出來,用來表現(xiàn)其他生活情境。這是學生對課文言語的內化過程,其積累意義遠大于傳統(tǒng)的讀讀背背。如《北京亮起來了》一課,課后要求學生積累“夜幕降臨、華燈高照、金碧輝煌、燈光閃爍、銀光閃閃、光彩奪目、絢麗多彩、煥然一新、從天而降”等詞語,對二年級的學生要積累這些詞語無疑成了本課的重難點。我以觀察學生所熟悉的沙溪河夜景為突破口,將課內外資源連接起來,要求學生把自己所觀察到的夜景寫下來,并用上其中的一些詞語。

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

“我的家鄉(xiāng)在三明,那里風光秀麗,景色優(yōu)美,其中我最喜歡沙溪河的夜晚。

每當夜幕降臨,沙溪河畔華燈高照,燈光閃爍。河的四周彩燈照著一幢幢高樓倒映在河中,銀光閃閃,十分動人,像銀河從天而降。走在河邊的小道上,可以看見一棵棵柳樹伸著長長的手臂撫摸著閃閃的河面,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草坪燈的照射下,顯得更美了。

啊,夜晚的沙溪河真美!”

瞧, 這不但促進了對這些準確精當?shù)脑~語的積累和內化,同時也為今后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興趣,提高習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