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優(yōu)美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09 18:42: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文優(yōu)美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文優(yōu)美文章

篇1

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能夠自主支配的時間有限,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下面幾種途徑,有效提高英語美文的閱讀和欣賞水平,充分挖掘英語學習的內(nèi)在潛能。

首先,要重視課本,養(yǎng)成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查找經(jīng)典句式的習慣。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課本是最重要的語言習得素材。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嘗試結合上下文關注經(jīng)典句式,學習經(jīng)典句式,理解并運用經(jīng)典句式,有助于培養(yǎng)關注語言細節(jié)的能力。通過閱讀課本可以學習到地道的英語表達和語言現(xiàn)象,并提高我們對語言表達的理解與欣賞水平,增強對語言感彩的感悟,準確、地道地用英語來表達思想。課本中的好的詞句和觀點都是我們寫作中模仿、引用的來源。例如培根《論學習》中的名言: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有些書只須淺嘗,有些可以狼吞,少數(shù)則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梗概,而對于少數(shù)好書,則應當通讀,細讀,反復讀。)就是很好的閱讀和寫作素材。

除了課本中的經(jīng)典句式之外,我們平時遇到的英語試卷尤其是各省市歷年高考試題中的完形填空,不少都是原生態(tài)的文筆精美、清新雋永的美文,很值得我們句句推敲、反復誦讀。

第二,有意識地進行英語美文的英漢互譯。

對英語美文最好的理解是將其譯成準確的漢語。通過英漢互譯,我們能夠深刻感受到英漢兩種語言在文化以及表達形式方面的差異與共性。如:Whatever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任何值得做的事就值得把它做好?。?;再如:There is no stage of life that does not contain some lessons. As long as you live, there will be something more to learn.(無學習,不人生。只要你活著,學習就不會停。)在英漢互譯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掌握英語句式的結構和功能,逐步提高我們對英語語言的理解水平和運用英語準確表達思想的能力。對于一些富有哲理意味的課文章節(jié),我們也可以嘗試將其翻譯成中文,然后請老師修改、點評,這也不失為一種英語學習的捷徑。

除了嘗試自己動手翻譯一些英語美文之外,我們還應該多學習名家的譯作,透過翻譯家優(yōu)美的文筆,領悟原作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美,從而獲得翻譯和文學的雙重教益。

第三,加大課外閱讀量,精選名句名篇作為補充閱讀材料。

語言輸入(input)決定語言輸出(output)。語言學習者應適當加大輸入量,以獲取更多的有效語言輸入,擴大對語言知識的儲備。高中學生要把經(jīng)久不衰的經(jīng)典名句、名篇作為補充閱讀材料,大量地閱讀英語哲理故事、名人軼事。在此強烈推薦印度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的散文詩集《飛鳥集》,其內(nèi)容包羅萬象,詩人以抒情的筆調(diào),寫下了他對自然、宇宙和人生充滿哲理性的思索,從而給人們以多方面的人生啟示。試摘錄其中的幾個句子:

1.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

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

2.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e smiles in bloom.

是大地的淚點,使她的微笑保持著青春不謝。

3.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了。

4.Sorrow is hushed into peace in my heart like the evening among the silent trees.

憂思在我的心里平靜下去,正如暮色降臨在寂靜的山林中。

5.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 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

你看不見你自己,你所看見的只是你的影子。

當然,除了經(jīng)典名著外,我們平時經(jīng)常接觸到的《21世紀中學生英文報》、《英語周報》、《學英語》等報紙的每期頭版都是不錯的補充閱讀材料,它們既具有報刊所特有的時效性,同時又有題材廣泛、內(nèi)容新穎、語言現(xiàn)代、地道實用的特點。

第四,充分挖掘網(wǎng)絡資源,尋找心靈雞湯、智慧背囊等經(jīng)典美文。

互聯(lián)網(wǎng)是我們高中生學習英語的必不可少的平臺和渠道。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與網(wǎng)絡信息傳遞快捷的優(yōu)勢能夠極好地彌補當前高中英語教材中美文篇幅不足――即語言輸入量不足這一弊端。網(wǎng)上可供選擇的閱讀資源浩如煙海,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廣泛進行閱讀,不僅有益于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更能使我們思想開明、心胸開闊、思維敏捷。

在百度中輸入“英語美文”,立刻可以搜索到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語美文,有經(jīng)典的英文詩句,有精美的散文,還有英語諺語、哲理故事、智慧背囊等等。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的電腦收藏夾里應該收藏幾個常去的網(wǎng)址,比如:恒星英語(省略)、中國英語網(wǎng)(省略)、可可英語網(wǎng)(省略)、旺旺英語學習網(wǎng)(省略)。這其中尤其以旺旺英語學習網(wǎng)最受廣大英語學習者歡迎,因為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浩如煙海的文字習得材料,還有大量與之相關的音頻素材可供我們下載、模仿、跟讀。這些文章都由英美人士朗讀,我們可以學習模仿他們的純正發(fā)音,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聽力和口語。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對于英語美文欣賞也同樣適用。實踐證明,英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都善于朗讀和背誦。持之以恒地朗讀和背誦一些文質(zhì)兼?zhèn)?、言簡意賅的美文,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記憶、積累并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法,加深對英語作品的理解,體會英語語言的意境之美。通過背誦,促使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英美文化知識,領會英語文化的內(nèi)涵,從而深入認識美文的思想底蘊和美學價值。

在欣賞地道優(yōu)美的英語美文的同時,我們高中學生應主動、適當模仿英語美文進行寫作訓練,從而提升自己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寫作過程中,嘗試模仿經(jīng)典的句式、優(yōu)美的文章結構來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主動地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去思考、去實踐、去再現(xiàn)英語語言之美。

篇2

關鍵詞:影像資料;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12-0-02

一、關于英美文學教學的若干反思

(一)英美文學教學的目的與意義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對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目進行了這樣的規(guī)定:培養(yǎng)學習者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促進學習者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zhì)提高,增強學習者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見,英美文學教學目的在于通過向?qū)W習者介紹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使學習者在閱讀、理解和鑒賞的過程中了解和掌握英語文學作品的寫作技巧、思想內(nèi)涵及文化底蘊,從而培養(yǎng)學習者對英文原著的興趣。

英美文學在歷史的長河中經(jīng)歷了長期、復雜的演變過程,從寫作模式上來看,英美文學經(jīng)歷了盎格魯-薩克遜主義、人性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等不同階段。英美文學作品能夠為學習者提供語言典范,為培養(yǎng)學習者人文、交際、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素質(zhì)提供優(yōu)秀的素材和背景,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習者獨立思辨和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能力。因此,英美文學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英美文學教學手段的使用情況

從整體上來看,可以將我國英美文學教學手段分為三種。第一種手段可以稱作“填鴨”。采用這種手段的教師事先選擇好作品,在課堂上照本宣科,進行作者、作品等相關信息的直接灌輸。第二種手段可以稱作“引導”。采用這種手段的教師讓學習者在課下進行指定作品的“預習”,在課堂上引導學習者針對這些作品展開發(fā)散式思維,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對于作品的獨立見解并相互交流和辯論。第三種手段可以稱作“輔助”。采用這種手段的教師將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僅僅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必要的任務安排、資料輔助和組織協(xié)調(diào),而讓學習者采用自發(fā)模式進行作品研讀。

(三)新時代背景下英文文學教學的再定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外部環(huán)境和內(nèi)部結構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通才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學習者在進行英語學習時更加注重與市場和就業(yè)相關度更高的課程,英美文學課程已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教師有必要對英美文學課程進行再定位。例如,本科英美文學課程可以進行這樣的再定位:通過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體驗和鑒賞,豐富西方文化知識,提高深層次的審美能力,加深對英語的語言掌握。

二、影像資料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相關學術思想的簡單回顧

這一領域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梁洪蘭(2005)發(fā)現(xiàn),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著課時效益差、學生閱讀困難大等問題,應當將多媒體技術引入高校英美文學課教學。唐靜文、林蕓(2008)指出,應確保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確保以學生為主體,確保師生、多媒體與教材之間的多元互動。王艷玲(2010)分析了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的輔助作用促進文學教學改革、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

從總體上來看,由于多媒體化的影像資料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使用時間較短,相關的研究還不十分深入,對于影像資料對英美文學的現(xiàn)實意義研究得不夠深刻。

(二)影像資料對英美文學教學中的價值

1、對文本的超越

影像資料所能帶來的視覺和聽覺震撼明顯要超過文本信息,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枯燥的內(nèi)容直觀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從而有效地消除學習者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容易產(chǎn)生的畏難情緒。目前,在英美文學課堂上的學習者多是80后乃至90后。他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極為豐富的時代,對文本內(nèi)容的興趣和敏銳度都非常低。

影像資料能夠把一切遙遠的和抽象的變成近距離的和具象的,大大縮短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之間的距離。在英美文學課堂上導入影像資料,能夠以聲音、影像、文字為載體向?qū)W生傳遞信息。如此一來,關于語言、文學乃至文化等方面的大量信息得以以壓縮的形式傳遞給學習者,使傳統(tǒng)教學僅僅依靠文本的效率大大改觀,也有助于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2、對時空的重塑

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影像資料能夠為觀看者構建起了一個新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時空轉(zhuǎn)換被高度濃縮,千萬里的距離轉(zhuǎn)瞬而至,數(shù)百年的歷史一晃而過。同時,影像資料對文學作品的改編,不僅是對文學作品的照搬,更要體現(xiàn)制作者對作品的再次解釋。同時,這些影像作品也要受到制作時代社會思潮的影響。因此,影像資料是作者及制作者、成書時代以及制作時代的雙重折射。從這個角度來看,影像資料為觀看者進行了時空重塑,能夠引發(fā)更多的深層次思考。

這種時空的重塑,能夠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失誤之處,即在于教學環(huán)境過于枯燥,削弱了學習者的興趣。在英美文學課堂上適當使用影像資料,可以為學生提供形式優(yōu)美、內(nèi)容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更清楚地看到一個超越時代、消除國界、包羅萬象的文化世界,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3、適應信息時代學習者學習的多模態(tài)特征

在信息時代,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也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F(xiàn)代的學生,其學習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多模態(tài)特征。所謂多模態(tài)學習,是指充分利用教師宣講、黑板、紙介教材、網(wǎng)絡、手機,移動工具等手段的綜合學習模式。毋庸置疑,影像資料具有信息量大、內(nèi)容豐富、效率高、覆蓋面廣等特點,在信息時代的教學活動中明顯更為合適。

以學習莎士比亞有關作品為例,僅僅依靠作品的文本分析,將使學生如墮五里霧中。如果能夠在課堂上播放《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爾王》、《亨利五世》、《莎士比亞》等電影的片段,就能夠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信息,使他們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4、增強師生互動并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互動頻次較少,課堂氣氛也較為沉悶。在影像資料的輔助作用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習者發(fā)表對于影像資料的意見、對相關背景資料的看法、對人物語言及心理的分析等。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就影像資料的主旨、操作手法、制作效果及其與文學作品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和辯論,從而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能夠充分活躍課堂氣氛。

5、多重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影像資料教學手段的引入,使課堂變得多媒體化、多元化和立體化,有利于實現(xiàn)多維度的教育目標。

(1)完成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影像資料的引入,可以使學習者從各個方面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理解和鑒賞,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zhì)。影像資料為學習者提供的,不僅僅是文本,更能夠帶來圖像、聲音、時空背景等元素。從這些不同層次的元素中,學習者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利用文學批評、比較分析、傳播學等方法加深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

(2)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鬃釉?jīng)說過,教學相長。俗話說,“要想交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得有一桶水?!庇⒚牢膶W教師要想合理開發(fā)影像資料的價值,就必須從資料選取、課件設計、教學方法優(yōu)化等方面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以使學習者更好地接受英美文學的教育。

(3)有助于素質(zhì)教學目標的達成。在英美文學教學中采用以影像資料為載體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習者在更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習者多維的文學欣賞素質(zhì),提高他們對于英美文學以及背后的哲學、文化、思想等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從而提升他們獨立思考以及多重審美的能力。

三、影像資料輔助英美文學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及優(yōu)化方法

(一)影像資料輔助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

“英語影視教學”進入各高校課堂的時間跨度還較為短暫,但已經(jīng)受到了學生的熱烈歡迎。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影像資料能夠滿足學習者品味原汁原味的英語和提高學習興趣的良好愿望。從負面的角度來看,有些學生更為看重它們的娛樂與消遣功能。多數(shù)教師能夠充分發(fā)揮影像資料的優(yōu)勢,也有個別教師將英美文學課變成了“電影播放室”,試圖減輕自己的工作量。

(二)影像資料輔助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首先,內(nèi)容龐雜和課時有限的矛盾較為突出。一般情況下,英美文學每周僅有2-4節(jié)課。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填充更多的教學內(nèi)容,就必須從思想和手段方面進行突破。

其次,教學方法并未做相應的改變。一些教師雖然在英美文學的課堂上引入了影像資料,但并沒有在教學方法上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他們?nèi)匀徊捎脗鹘y(tǒng)的教學模式,向?qū)W習者傳遞自己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賞析。

再次,教師知識結構不達標。影像資料的引入,并不意味著降低對教師水平的要求。恰恰相反,這更需要教師具備文學、語言學、傳播學、影視制作等領域的知識。目前,我國多數(shù)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深度、準確度與廣度方面都未能達到要求。

(三)影像資料輔助英美文學教學的優(yōu)化方法

影像資料在英美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只能是輔的載體,決不能喧賓奪主。教師應當在思想、方法和手段上堅持思路創(chuàng)新和方法優(yōu)化。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合理考慮學生的特點、需求和心理狀況,利用影像資料進行適時適量的信息傳遞和資料演示,加深學生對英美文學作品的深層次賞析;2、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要將自己定位成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技巧;3、加強影像資料的資源建設。教師可以在學習者的配合下,建立起英美文學影像資料的網(wǎng)絡化建設,使學習者在課下也能從中有所獲益。

四、結束語

英美文學具有歷史跨度大、文學流派多、作家風格復雜、文化背景豐富等特點,教學工作的難度很高。影像資料能夠讓學習者從聽覺和視覺等方面感受英美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改善學習效果、提升教學水平都有著重要的價值??梢哉f,將影像資料應用于英美文學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其優(yōu)勢也是較為獨特的。

參考文獻:

[1]袁彩榮.試談英美原版電影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輔助作用[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4,(03).

[2]孟育鳳.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長春大學學報,2007,(06).

[3]程愛民等.關于我國高校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報告[J].外語研究,2002,(01).

[4]王青.英美電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江蘇高教,2005,(02).

[5]Tompkins,Jane P.Reader-Response Criticism[M].Baltimorte and London: The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7.

[6]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7]崔少元.全球化與文學教學――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探微[J].外語教學,2000,(3).

[8]楊凡.對外語高校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的幾點思考[J].外語界,2003,(02).

篇3

關鍵詞:英語教學 英美文學作品 跨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2-0140-02

長期以來,中學英語課已窄化為英語知識的單一講授與識記,豐富生動的語言知識變成單詞、語法、句型等枯燥的知識點。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能深刻表現(xiàn)出社會精神和人文情懷的特點,生動展示人類活動的變遷和發(fā)展。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通過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強烈的情感、優(yōu)美的文字描述,可使學生感知“有思想”的英語、“有情感”的英語、“有文化”的英語,感知英語之中躍動著的生命。筆者將從應用的必要性、應用原則與方法技巧等三個方面,探究一下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英語教學中應用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的必要性

(一)新課標的內(nèi)在要求

英語教學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開闊學生國際視野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也是現(xiàn)實升學考試中的必考科目,因此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新課改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的基本規(guī)范和要求。在2014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新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發(fā)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掌握英語知識不是英語課的唯一目標也不是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基礎和載體。我們可以借助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豐滿的“血肉”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通過引導,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其研究興趣和主動研究的精神。

(二)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的人文價值

不管是何種文學題材,何種文學載體,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夠反映現(xiàn)實的生活,都是一定社會生活在人腦中反應的產(chǎn)物。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為“經(jīng)典”,是因為它能夠生動地揭示和展現(xiàn)當代的社會生活風貌和英語的時代精神,具有枯燥的文章無法替代的作用。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記憶大量的單詞、熟悉語法,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學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體會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既有豐富的語言知識,更代表那個階段文學的素養(yǎng)與成就,也反映了一個民族最深處的精神文化,這種人文價值是深層語言學習所要重點培養(yǎng)的內(nèi)容。

二、英語教學引入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的原則

(一)充分性原則

在使用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時,我們應堅持充分使用教材原則,這是一個前提條件。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現(xiàn)版的中學英語教科書在每一單元每一章節(jié)都會有一個導入語。這些內(nèi)容并不是裝飾可有可無。這些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都具有典型性、生動且簡明扼要。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加以重視,好好利用,而不是將其視為點綴。通過文學作品的描寫和充分的講解,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且通俗易懂,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幫助學生理解作品。

(二)規(guī)范性原則

英語不是文學,更不等同于文學。英語是一種語言,是人類描述世界、解釋世界、相互交流的媒介。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要擴展跨文化溝通、向世界講述中國。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雖然也能反映英語一些語法和語言習慣,但其中必有一定的夸張性、時代性和價值性。這與語言的規(guī)范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將文學作品中的語言直接作為語言教學的內(nèi)容。否則容易引起學生對規(guī)范英語語法的掌握。

(三)m度性原則

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有很強的文化價值,但并不是說所有的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都有語言學習價值。文學可以作為英語教學的輔助工具,但絕不能等同和混淆。也不是所有的英語課都必須使用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與其用得不當不好還不如不用,以免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時掌握好一個度。特別是要考慮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要注意所選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的難易程度,循序漸進。避免過于深奧和艱澀的古典英美文學作品,盡量選擇通俗易懂的,富有代表特征的,這樣教師就不必在解釋內(nèi)容上浪費時間了。

(四)發(fā)展性原則

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是一個時代文化的反映,代表當時的作家對所處社會環(huán)境的反思,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要想將文學更好地應用在英語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較深厚的文學積淀,還要能運用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在閱讀文獻的時候得到美的享受。做到這點并不容易,這就要求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師平時要嚴格要求自己,多增加在這方面的了解和涉獵,多讀一些經(jīng)典歐美文學作品。能夠選用恰當?shù)慕?jīng)典歐美文學作品應用到英語教學中來。將文學作品的時代性與語言學習的時代性充分融合,發(fā)展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功能,弱化文學作品中不符合時代感的內(nèi)容。

三、英語教學中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的應用技巧

(一)用文學作品開篇吸引同學注意力

一節(jié)好的英語課不僅是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引導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筆者認為首先好的開頭是十分必要的。一個精彩的導入,會使得這節(jié)課生動、充滿興趣,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點燃他們的求知欲,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頭,一堂課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引人入勝,精彩又充滿知識呢?首先,我們應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的中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在導入新課的時候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比如在講到課文的時候,可以先講一段英文小詩,吸引一下學生的注意力。再讓學生分析這首小詩如何翻譯更美妙,順勢導出要講的內(nèi)容將學生們引入本課的正課學習。當然好的導入不僅僅局限于某種形式,只要是能突出本課的中心,符合課程的要求,我們都應該大膽嘗試。

(二)課前充分準備,知識點巧妙引入

很多中學英語教師對經(jīng)典歐美文學作品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小說的范疇,事實上詩歌、戲劇、演講稿、散文等在社會文學作品傳播力方面影響更大,可能更為學生所熟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引入經(jīng)典文學作品要進行充分的準備,不能生搬硬套,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進行充分的設計,讓學生們了解、認可、熟悉,進而達到促進英語語言學習的目的。作為授課教師,只有做到自己能夠熟練于心,步步為營,力求穩(wěn)中有變,才能將經(jīng)典歐美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效力。這就要求在淇問蔽頤且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想到最細,精心地設計好每一個問題和情景。要把握課堂的氛圍,烘托課堂氣氛,引起認知矛盾,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力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做到穩(wěn)中有變,并把可能產(chǎn)生問題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借助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創(chuàng)設教學英語情境

英語教育要真正給人以智慧和啟迪,使學生成為有情操、會思考的人才,而不是一個小型的英文字典。根據(jù)中學英語教材的特點,在正課的授受中,我們應積極為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想象,幫助理解教材。這時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就成了一個很好的幫手。受篇幅所限,英語教材很多地方缺乏充分反映社會生活的素材,教師應該盡可能通過各種手段展現(xiàn)人類進程中豐富的英語文化,多角度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脈搏,通過文化理解課文中的人物所思、所想,進而熟悉語言在文化反應中的作用。

(四)利用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來升華英語文化接受度

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中都強調(diào)要讓學生通過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形成開放包容的性格,發(fā)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促進思維發(fā)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在講完某一章節(jié)時,往往都會布置一些課后的練習題讓學生們?nèi)プ?,以求鞏固知識點。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所以,一節(jié)好的英語課不僅要包括精彩的開篇,引人入勝的課堂流程,最后的升華情節(jié)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本課的理解,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對一些難點、重點的揣摩。通過文學作品,幫助學生更深刻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在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中尋找英語的脈搏,提高英語語言的使用程度和文化的接受度,達到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對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進行批判性的反思

初中學生還處于感性階段,對待事物往往還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且不太習慣在大的英語背景下進行分析和思考。教師就可以借助經(jīng)典英美文學作品幫助學生加以理解。但是文學是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有一定的階級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文化情感和價值取向。這些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有些與今天我國的國情不相符合。在課堂上使用這些文學作品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其進行批判性的反思,防止不良價值觀念對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年學生造成危害。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邏輯思維。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再論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方向:通用英語和學術英語[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83-93.

[2]劉道義.啟智性英語教學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5(1):80-90.

篇4

關鍵詞:美育 英語教學 審美意識 滲透

一 、何謂“美育”

美育,即審美教育、美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有目地、有計劃地進行美育教學,特別要抓住主陣地——課堂,滲透美育,為探索、創(chuàng)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服務,促使學生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興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把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而有實效。

二、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育

英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是借助語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讓學生從教材、生活實際中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以美陶冶學生的情感,啟發(fā)學生的心智,從而激發(fā)他們追求美的欲望,在知識和技能不斷增長的同時,提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境界。從而實現(xiàn)寓美育于英語教學之中,那么,課堂教學中的教師之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1教態(tài)之美。教師首先應作美的使者! 師范學院學生素以“身正為范!”為校訓。教師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端莊大方的態(tài)度,溫文爾雅的氣質(zhì),美觀得體的衣著,既可使學生感受到美的愉悅,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又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的氛圍和環(huán)境!

2情感之美。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自然流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盡力傾注美的情感,這樣不但能使學生產(chǎn)生愉悅與共鳴,獲得美感享受,而且還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師生情感的交流,使學生在美好的情感中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

3語言之美。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都將作為信息輸入貯存到學生的腦海中,產(chǎn)生效應和反饋! 語言的藝術性對于教學效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英語教師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能用精煉而幽默的語言表達,能用精悍而生動的事例來授課,其教學效果必然很理想!

4語音之美。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語音知識,掌握規(guī)范的發(fā)音和朗讀要領,把英語語音語調(diào)本身所具有的韻律美展現(xiàn)出來!只有在教師語音和語調(diào)的標準化的前提下,才會有廣大學生語音和語調(diào)的基本準確,才能給學生在語音方面有美的感受!

5教具之美。美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現(xiàn)的,實踐證明"運用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能讓學生在教具的運用中感悟和領略到其中的美,同時在欣賞美的同時,表達語言美的欲望油然而生。

6板書之美。板書是教師在課堂上把教學的重點、難點和教學思路展現(xiàn)給學生的一種方式, 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板書設計醒目,內(nèi)容完美,文字精煉,構圖清晰,色彩和諧,不僅有利于形象地傳授知識,開發(fā)智力,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審美情感。

7教學安排和設計之美。英語教學活動本身就是藝術。出色的英語教師總是努力將教學藝術化"帶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設計教學時,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故事、小品、游戲等。創(chuàng)設寓教于樂的學習氛圍,這樣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而且能夠?qū)崿F(xiàn)美育在外語教學中的有機滲透。

三、學生在課堂中體驗美

1學唱歌曲,陶冶情操。英文歌曲是英語教學的好幫手。運用歌曲進行教學,有助于陶冶師生的情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增強學生對語感的體驗。

2開展游戲,樂中求知。游戲教學正是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其生動活潑的魅力,使本來枯燥的內(nèi)容變成易學易懂的知識,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歡快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語言交際,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得以發(fā)揮,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也得以增強,學習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由“樂”而生“美”的心理感受。

3看英語原聲電影,讀英文經(jīng)典著作。電影是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結晶,更是一門綜合藝術,通過電影藝術,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組織學生觀看英語原版電影,并開設英文經(jīng)典電影賞析講座。使學生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受到教育和鼓舞。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擴大了視野,豐富了他們的英美文化知識。

四、教師運用英語的內(nèi)在美去感染學生

同漢語一樣,英語本身就蘊涵著美,體現(xiàn)著英語國家的文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以啟發(fā),向?qū)W生揭示英語的美,同時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學生體會美、鑒賞美、表達美的熱情,從而使學生全身心進入審美意境, 感受英語內(nèi)在的美。

1讓學生在聽說訓練中感知語音語調(diào)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通過多聽,能讓學生熟悉英語的語音語調(diào)、發(fā)音規(guī)律,感知英語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揣摩純正優(yōu)美的語調(diào)有的韻味。除了聽的訓練外, 教師還要讓學生用自己的口來表達英語美。在英語課堂上,鼓勵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或進行表演,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幾分鐘進行 FREE TALK 或 DUTY REPORT,也可以讓學生用英語來講故事、猜謎語或講笑話。在說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審美情趣、藝術感受等綜合素質(zhì)充分發(fā)展。

2讓學生在反復朗讀背誦中體會英語的意境之美?!白x書百遍, 其義自現(xiàn)”,中學的英語課本不乏文質(zhì)兼?zhèn)洹⒀院喴赓W的佳作, 鼓勵學生常背一些美文, 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英文作品的理解, 體會作者運用語音營造出的意境之美。

3在講解課文中向?qū)W生展示英語的文章的內(nèi)在美。除了通過感觀去感受英語的美,還可以理性地去欣賞英語的內(nèi)在美。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介紹一些英語語言存在的文化背景和英美文化知識, 讓學生了解異域文化,領會英語文化的內(nèi)涵,從而深入認識課文的思想底蘊和美學價值;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感受語言美的熏陶和審美心理的滿足。

4讓學生在寫作訓練中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模仿美的句式、漂亮的框架結構來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主動地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去思考、去實踐、去再現(xiàn)英語的美,同時也加深了對英語美的感知和領悟,用心去體驗教材、教學情境的美。

參考文獻

篇5

一、抓住課堂主陣地。傳授詞匯記憶的竅門

詞匯教學包括諸多環(huán)節(jié)諸多方面,而課堂教學是最基礎最關鍵的一環(huán)。課堂上,教師必須讓學生通曉英語國際音標符號,并教會學生正確的發(fā)音,與學生共同探討單詞的重音,以及關鍵字母(組合)的常見發(fā)音,以便引導學生自覺養(yǎng)成根據(jù)發(fā)音規(guī)則記憶單詞的好習慣。其次,從構詞法的角度去記憶單詞。對于派生詞,分析其詞根,前綴或后綴,很容易記住單詞。如:comfort comfortable uncomfortable,image――imaginc――imagination,fortune――fortunate――fortunately――unfortunately.對于復合詞,將其劃分成兩三個簡單詞去記憶。如:underline(在……下面劃線):under(在……下面)+line(線),greenhouse(溫室):green(綠色的)+house(房子),playground(操場)=play(玩耍)+ground(場地)。還可以采用聯(lián)想法去記憶單詞,看見一個單詞,想想其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或同音詞,或同一詞根不同詞性的單詞,如:succeed――SUCCESS――suecessful suecessfully。此外,教師還可采用頭腦風暴法加強詞匯記憶,如學習(人教版)必修一《Unit 4Earthquakes》時,可讓學生快速說出各種各樣的disasters(earthquakes,flood,dmught'typhoon,tsunami,tomado,volcanic eruption,sandstorm等)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舉些新穎獨特的例句或?qū)卧~擴展成詞組,加強記憶。正所謂“詞(組)不離句”,如:由accustomed想到be/becomeaccustomed t0(doing)sth,由hesitate想到hesitate t0 d0sth和without any hesitation等。

二、大量閱讀。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和擴充詞匯

實踐證明,課外閱讀量越大,語言的實踐量就越大。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內(nèi)記憶單詞的同時,更要加大課外閱讀量。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實際水平,推薦短小精悍、趣味性強,語言優(yōu)美的文章作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材料。對于在閱讀中遇到的生詞佳句,有意識地把它們記錄下來,認真查詞典,將其典型的短語、例句摘錄在筆記本上,重點記憶。這樣既鞏固擴大了詞匯量,又獲得了欣賞英語美文的樂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英語水平。

三、充分利用零星時間,加強記憶

記單詞擴大詞匯量并非需要整塊時間的投入,有時候只需短短幾分鐘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食堂排隊打飯,校園漫步,上廁所的時候?qū)W生就可以隨時拿出詞匯本來記單詞。如此,既充分利用了時間,又很隨意地記住了單詞,應該讓學生意識到這種零敲碎打的記憶方式日積月累便可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

四、娛樂中積累詞匯

單純的詞匯記憶可能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時間久了就有放棄的可能性,那么可讓學生在業(yè)余時間聽聽英文歌曲或看看英文版電影或節(jié)目,如CCTV-10《希望英語》或CCTV9中的部分節(jié)目。遇到好詞好句摘錄下來,也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使學生玩中受益,輕松掌握英語詞匯。

五、做筆記與查詞典并重

篇6

[關鍵詞]英語散文 寫作能力 經(jīng)典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2-0192-02

散文,是一個熟悉而難于籠統(tǒng)下定義的概念。對其定義,黃源深教授認為散文根據(jù)其所包含的內(nèi)容有三種劃分。“一是廣義的‘散文’,英語中的prose,包括除詩歌之外的一切體裁;二是較廣義的‘散文’,它在英語中找不到一個相對等的詞。如果把廣義的散文中的小說與戲劇劃出去,余下的部分即為較廣義的散文所包含的內(nèi)容;三是狹義的‘散文’,即英語中的essay。從內(nèi)容上來看,essay既指那些由一件小事生發(fā)開去,信筆寫來,意到筆隨,揭示出微言大義的“隨筆”,也指“議論時政、評價文學現(xiàn)象的氣勢宏偉、洋洋灑灑的政論和文論”。①

本文所指的散文,就是第三種劃分,即通常意義上的“隨筆”,它具有題材廣泛,文章短小精悍,結構嚴謹,用詞精煉,說理性強等特點。英國文學史上,培根等人的隨筆堪稱佳作中的典范,他許多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在英語學習者中廣為傳誦,他的散文簡潔流暢,論述精辟,重點突出,富有哲理。

一、讀英語散文的作用

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英語散文內(nèi)容豐富,語言優(yōu)美,風格迥異,可讀性強。閱讀英語散文能夠增長智慧,還可以感受其中所蘊含的豐富而深刻的哲理。具體說來,有如下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寫作能力

閱讀散文對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寫作水平非常有益。目前,無論是英語專業(yè)還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寫作對于他們來說,一直是聽說讀寫這四種語言技能中難于掌握的一項內(nèi)容。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書面英語表達能力,已成為廣大英語教師關注并探討的熱點問題之一,也是擺在他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到了大學階段,學生的英文寫作水平已經(jīng)有了相應的提高。針對給定話題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似乎不成問題??墒聦嵶C明,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學生的寫作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寫的文章雖然成型,但是語言平淡,內(nèi)容空洞,幾乎找不到內(nèi)涵豐富的詞語。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銜接過渡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二是部分學生對英漢思維方式的差異掌握得還不到位,寫作中沒有養(yǎng)成用英語構思的習慣,多數(shù)按漢語的思維方式去寫作。還有個別學生的英文寫作幾乎就是中文的機械翻譯,通篇中式英語頻繁出現(xiàn)。平時習作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也直接反映在本科畢業(yè)論文的撰寫之中。一般說來,6000字左右的畢業(yè)論文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畢業(yè)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觀點不夠明確,結構松散,語言表述不夠凝練,描述性的句子較多,而分析論證的方法和力度明顯不足,說理性不強,材料的堆砌羅列比較常見等方面。

如何彌補寫作中出現(xiàn)的上述不足引起了廣大英語教師或研究者的關注,大家提出的許多方法富有成效,但筆者認為,比起閱讀其他文學體裁,閱讀散文不失為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語言要有輸入才有輸出,只有大量的輸入才能確保一定量的輸出。只有經(jīng)典語言的輸入才能保證輸出語言的質(zhì)量和品位。經(jīng)典英語的輸入、模仿、內(nèi)化是提高英語習作水平的根本途徑”。②散文中詞語的選擇,篇章結構的布局,排比、對比、隱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對某一話題客觀冷靜的分析,獨特的文體風格等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李賦寧說:“我的英語表達能力從這些淺易的英文作品里吸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幫助我形成了通暢、明晰的英文文體?!雹壑T多前人以其親身經(jīng)歷證明了自然流暢的英語散文閱讀對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效果顯著。

(二)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者的文化素養(yǎng)

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可以有許多途徑,但大量成功的教學案例表明閱讀英語散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閱讀英語散文有利于英語學習者領略英美文化的魅力。散文形式自如、形散而神不散,它所闡述的道理能給讀者提供借鑒或啟迪。其次,閱讀英語散文有助于提升英語學習者的興趣。散文中貼近生活的內(nèi)容,真摯情感的抒發(fā),都能激發(fā)學習者的閱讀興趣,拓寬其視野,提高其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最后,散文閱讀能夠讓學習者感受英語語言的美妙。散文語言優(yōu)美流暢是其他文體所不能替代的,仔細品讀散文中的經(jīng)典語言,感悟其中深刻的寓意,耐人尋味。

二、閱讀英語散文的方法

(一)選取經(jīng)典散文

了解英語散文對英語學習的作用之后,需強調(diào)的是英語散文的選取也是一門學問,閱讀材料選好了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散文的閱讀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文本,如對人物傳記感興趣,可以選擇像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這類的英語散文范例;如果側(cè)重謀篇布局、論證的方法和精煉的語言,培根的《隨筆集》非常有幫助,尤其是他的《談讀書》。無論哪個版本的英國文學教材,該隨筆都被收錄其中。其中有許多關于知識、關于人生的名言警句,大多數(shù)學習者都耳熟能詳。除此之外,英語散文閱讀文本的選擇還要根據(jù)學習者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難度的英語散文。對于語言基礎較差的學習者來說選擇較高難度的文本,無疑會打消其閱讀的積極性。

(二)注重篇章結構

在英語散文的閱讀中,把握文章整體結構很重要。通常認為結構是文章的“骨骼”,用黃源深教授的話說,有的散文呈蛛網(wǎng)狀,有的呈輻射狀,有的呈直線型,有的呈圓形。無論哪一種類型的散文都有其對應的篇章結構,英語學習者閱讀時應把握作者的思路,注意文章開篇如何引出要闡述的問題、中間如何承上啟下、結尾是如何總結上文,點明主題等技巧。英語學習者要善于辨別文章的結構是先總后分,還是先分后總;作者對相關材料是如何進行精心的組織和周密的安排,文章如何做到首尾呼應等。只有對上述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方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脈絡,進而對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有全面充分的理解。

(三)學習論證方法

英語散文在說理論辯方面別具一格。閱讀英語散文時,要認真領會散文中所運用的論證方法,因為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往往是英語學習者相對薄弱之處。散文主要通過描述法、類比法、歸納法、演繹法等方法來闡明主旨,增強說服力。閱讀時學習這些論證方法對學習者的英文寫作有很大幫助。以“通過對具體例證或?qū)崜?jù)進行分析討論,概括總結出一般性結論的邏輯推理”的歸納法為例④,這種方法運用于英語散文創(chuàng)作通常是先引出話題,進而展開論述,最后水到渠成,概括總結全文。閱讀時需注意散文不同的論證方法,在寫作時就會避免出現(xiàn)諸如段落之間的銜接,缺乏過渡語言,邏輯性不強,層次不夠分明等問題。

(四)模仿背誦經(jīng)典句式

在閱讀英語散文時讀者還需注意對一些經(jīng)典的句式進行有意的模仿,必要時可以做筆記,記下優(yōu)美句子,并記憶內(nèi)化。模仿經(jīng)典句式有益于鍛煉學習者的篇章策略,所謂篇章策略是指“篇章作者在篇章生產(chǎn)中根據(jù)交際目的對篇章所作的總體決策和選擇,是作者判斷選擇以何種方式,在什么程度上最好的服務于語言交際目的所做出的自覺的、理性的、有目的的權衡和取舍”⑤由此可見,閱讀散文時,經(jīng)典句式的模仿、理解和內(nèi)化對學習者英文寫作有很大作用。長此以往,寫出符合英語思維習慣的英語文章便不再是一件難事,而且寫出來的文章往往也是一氣呵成、渾然天成。

(五)學習散文中的修辭手法

為了增強文章的說理性和感染力,抑或是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所闡述內(nèi)容,作者經(jīng)常會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效果。最常見的修辭手法之一應該是比喻,以培根的《談讀書》為例,“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在這句話中,作者把讀書比作進食東西,強調(diào)有些書只須讀其中的某些部分,有些只須大體涉獵,而少數(shù)則須全讀,該比喻非常生動形象,而且說理性很強。英國18世紀塞繆爾?約翰遜博士在《致吉士菲爾德伯爵的一封信中》中有這樣一段話:“The shepherd in Virgil grew at last acquainted with Love, and found him a native of the Rocks.Is not a Patron, my Lord, one who looks with unconcern on a man struggling for life in the water, and, when he has reached ground, encumbers him with help?”第一句話既是一個典故,又是一個暗喻,喻指伯爵鐵石心腸,對作者當初的求助無動于衷;第二句諷刺了伯爵當初拒絕資助作者編撰辭典,然而當作者的辭典即將問世時,他卻希望作者承認他是辭典的贊助人。因而作者說“當有人落水,他袖手旁觀;當此人上岸時,他卻伸手相助。這樣的人,還堪稱恩人嗎?”作者用這樣一個反問句,以及微妙的類比,筆鋒犀利地諷刺了伯爵的虛偽自私,發(fā)泄了自己的悲憤。諸如此類的修辭手法在散文中很常見,閱讀時應引起注意,這也是寫作中值得借鑒的方法。

綜上所述,英語散文以其在語言、結構、文體等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為廣大英語學習者所喜愛。閱讀英語散文能夠提高學習者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語篇的駕馭能力。但是由于思想觀念、文化習俗等方面的不同,對待英語散文我們要進行批判性閱讀及客觀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具備這種甄別能力;其次,透過散文來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化素養(yǎng)不是短時間內(nèi)形成的,要持之以恒方能見成效;再次,模仿背誦經(jīng)典句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勤于思考,著力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多寫,才能提高對語言的敏感度,增強語感??傊咝实纳⑽拈喿x要求學習者不但有閱讀散文的意識,而且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散文材料,更要掌握恰當?shù)拈喿x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攻克聽說讀寫這四種語言技能中最難于掌握的一項內(nèi)容――英文寫作,進而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語言綜合能力。

注釋:

①黃源深.英國散文選讀[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②劉可紅.基于經(jīng)典英語模仿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最簡策略[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05):67.

③陳羽綸.識途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49.

④張愛卿.大學英語寫作漫談[J].大學英語學報,1999.

⑤姚明發(fā).篇章特征與英語寫作教學[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08).

【參考文獻】

[1]郭鑫.基于合作W習理論的英語散文課程教學[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5).

[2]蔣顯文,王玲.評點英語散文培養(yǎng)英專學生的思維和論證能力[J].懷化學院學報,2012(01).

[3]王海嘯.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3).

篇7

英語語音教學包括英語音素教學、語流和語調(diào)教學等,其中語流和語調(diào)教學主要包括重音、節(jié)奏、連讀、失爆以及升、降、高、低、平等音調(diào)等的教學,它是語言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

初中英語語音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發(fā)展的起點,語音教學的成敗直接影響有效的口語交際和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在初中英語語音教學中,由于受教材篇幅和課時所限,語音教學的內(nèi)容和訓練時間匱乏,學生獲取語音知識也相對不足,技能訓練跟不上等因素的影響,語音教學無法系統(tǒng)、有效地開展。傳統(tǒng)的語音課多以機械跟讀、模仿,脫離語境的枯燥操練為主,教師費力地講解抽象的音素發(fā)音要領、拼讀規(guī)則等,學生對單調(diào)的語音課不感興趣,課堂參與度不高。我們常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學了三年英語,學生仍不會自己拼讀音標,不能正確地讀出新單詞,不懂讀音規(guī)則,只靠死記硬背記單詞等,如何解決語音教學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那么,如何讓學生愛上英語語音學習呢?

英語語音學習是一個模仿的學習過程,英語語音能力的培養(yǎng)應借助于學習策”所謂借力策略是一種借助他人力量獲得成功的策略?!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在英語語音教學中,借力策略是指借助有效的語音資源,達到預期語音教學與技能訓練目標的策略。筆者嘗試在七年級英語語音教學中借助拼音、游戲、歌曲、美文,借助微信和微課網(wǎng)絡教學平臺,指導學生開展語音技能訓練,拓展學生語音技能訓練的時間和空間,突破語音訓練中的重點和難點,使語音教學多樣化、趣味化、層次化和長效化,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語音教學效果。

二、借力進行語音教學的策略

策略一:借力拼音,培養(yǎng)語音意識

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意識是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語音學習策略的首要條件。初中生在學習英語時,26個字母已經(jīng)朗朗上口,同時掌握了漢語的語音,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借助漢語拼音和字母,利用語言的正遷移,培養(yǎng)他們英語語音的意識。

從26個字母入手,筆者將26個字母的音標標注出來,讓學生看音標再次拼讀字母。通過分解26個英語字母的讀音,讓學生接觸了24個音素,其中8個元音音素、14個輔音音素和篩靄朐音,如字母J、G、U中含有/d?/和/ju:/,是學生感到較難學的音素,通過讀字母輕松解決了。七年級學生都有一定的漢語拼音知識和技能,看音標拼讀字母基本沒有困難,只有在拼讀W[′d?blju:]時稍加指導。筆者從漢語拼音的拼讀規(guī)則入手,字母、音標同步教學,結合音節(jié)知識,進行單詞的拼讀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音標和字母之間有很強的互補性,使學生既鞏固了字母,又使音標意義化,同時借助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對英語語音的正遷移,來促進學生學會拼讀英語單詞。

漢語音節(jié)一般由聲母、韻母、聲調(diào)三部分構成。相比而言,英語音節(jié)的結構比較簡單,通常是單輔音加元音。筆者采用漢語的拼讀方法,讓學生從兩個音素的組合逐步過渡到三個音素或者更多音素的組合,進行階梯狀的學習。將復雜的單詞分解成若干兩個音素的組合,每次只拼讀其中的兩個音素,最后到達到對單詞整體拼讀。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劃分音節(jié),先拼讀兩個音節(jié)的單詞,逐漸過渡到拼讀三個音節(jié)甚至更多音節(jié)的單詞。在拼讀多音節(jié)單詞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單詞的重音問題。漢語和英語都是有節(jié)奏的語音,不同的是英語的節(jié)奏講究輕重搭配,而漢語的節(jié)奏講究聲調(diào)搭配。英語的節(jié)奏表現(xiàn)為重、輕讀音節(jié)交替出現(xiàn),重讀音節(jié)之間,無論間隔多少輕讀音節(jié),每個節(jié)奏單元的發(fā)音時間大體是相等的。漢語的節(jié)奏是一個音節(jié)一個音節(jié)連續(xù)出現(xiàn)的,每個音節(jié)都需要幾乎相同的時間,要清楚讀出來,音節(jié)間界限較明顯。學生在說和讀英語時,受此影響,習慣將每個音都清楚地說出來,發(fā)音的響度和調(diào)門高低都一樣,這就造成聽力困難,妨礙交流。英語單詞的多音節(jié)特性導致了一個單詞具有重讀音節(jié)和非重讀音節(jié)的特點,重音掌握不準勢必造成讀音失誤。學生常犯的錯誤是將單詞的重音隨意移位,如interesting讀成/ in′tristi/,hospital 讀成/h?s′、pitl/。為此,我讓學生練習以下這些字的發(fā)音:(1) /f/+/ei/fei/+/s//feis/。 (2)/d/+/e//de/+/s//des/+/k//desk/。(3)/ v /+/ l i /+/ b ://′vlib:/。(4)/ in /+/ tris /+/ t i // ′intristi /。(5) / i g /+/ z ?m /+ /p ?l// g'′z?mp?l/。

策略二:借力游戲,趣化語音練習

英語的語音教學傳統(tǒng)上以語音機械操練為主,比較單調(diào)無趣。借助游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游戲一般可以全班參與合作,賦予單調(diào)的語音操練以樂趣,引導學生進行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歸音、辨音和拼讀的語音練習。Game1(圖1)Who stands in the wrong line?讓學生找出站錯隊的那個單詞(哪個元音字母在單詞中發(fā)不同的音),進行辨音練習,考查學生的辨音能力。其中/?/和/e/的這題錯誤率很高。對于這兩個易混淆的音,筆者帶領學生反復朗讀,仔細甄別,并且即興編寫了有趣的三字經(jīng):“有只cat,愛吃rat,非常fat。撒下net,魚沒get,衣服wet?!?筆者布置homework:回家模仿編一些有趣的句子來復習所學的元音,學生對這個homework參與度很高。其中一位學生作業(yè):我的dad,脾氣bad,看到成績sad。Game 2 .Make friends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每個小組將領到五張元音卡片/?/、/e/、

/i/…和4張簡單的輔音卡片/d/、/b/、/k/、/g/或/t/、/m/、/s/、 /n/。請學生在2分鐘內(nèi),盡可能用手上的音標卡片拼出最多的單詞。學生們領到卡片后,躍躍欲試,都想爭取成為拼出單詞最多的那個組。最好的小組拼出了10個單詞,而且出乎我的意料,有一小組還拼出了/geims/新單詞,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他們發(fā)現(xiàn)學語音也是如此有趣好玩。Game 3.Who is the best reader? (the Tongue Twister) 展示三段有趣的繞口令(/e/和/ ? /)Silly Sally swiftly shooed seven silly sheep. The seven silly sheep Silly Sally shooed shilly-shallied south. These sheep shouldn't sleep in a shack; sheep should sleep in a shed. /i:/和/i/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Did Peter Piper pick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If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where's the peck of pickled peppers Peter Piper picked. /i/,/?/,/e?/ A big black bear sat on a big black bug. A big black bug bit a big black bear, made the big black bear bleed blood.賽一賽哪位同學能準確而快速地朗讀(圖2圖3),學生玩得high,到下課還在努力練習中。

[圖1 圖2][圖3]

策略三:借力歌曲,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平時教學中重視語音、語調(diào)及朗讀技巧的訓練,有利于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但單調(diào)的訓練往往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導致課堂變得沉悶。適當?shù)亟柚擞⒄Z歌曲,將英文歌曲引入課堂,應用于語音訓練,幫助學生練習發(fā)音,糾正語音。英文歌詞中連讀、重讀、弱讀等現(xiàn)象很普遍,對訓練學生發(fā)音也很有幫助。例如,筆者借助英文歌曲“You are my Sunshine“這首歌復習了五個元音字母a, e, i, o, u在開音節(jié)和重讀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筆者認為,學唱英語歌曲是訓練朗讀技巧(連讀、重讀、弱讀)最佳的方式,因為唱歌時,特別是速度較快的歌曲時,連讀(下劃線)、重讀、弱讀(斜體)這些朗讀技巧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學生也樂意去模仿。

The song “I Believe I Can Fly”

I used to think that I could not go on

And life was nothing but an awful song.

But now I know the meaning of true love

I’m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If I just believe it, there’s nothing to it.

I believe I can fly,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I think about it every night and day, spread my wings and fly away.

See I was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down.

Sometimes silence can seem to loud.

There are miracles in life I must achieve.

But first I know it starts inside of me.

這兩首歌適合學生們跟唱,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迎合學生的喜好。接著我又播放了一首“big big world”,讓學生聽邊標注哪些要連讀。筆者發(fā)現(xiàn),這個任務學生完成得很出色。I'm a big big girl in a big big world. It's not a big big thing if you leave me but I do do feel that I too too will miss you much miss you much.這節(jié)課后,基本上大部分學生能清晰地唱出這首歌,學生對讀英語的興趣更高了,也更敢于開口說英語了??梢娺\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曲目進行語音訓練,引領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活動中掌握英語語音知識、訓練英語語音技能,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策略四:借助美文,感知文章意境

美可以陶冶情操,美文可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語感,更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英美文化的理解和語言的欣賞,豐富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語音的鞏固環(huán)節(jié),筆者引領學生閱讀美文、誦讀美文、走進美文,啟發(fā)學生挖掘語言蘊藏的豐富內(nèi)涵,悟出美文的意境,發(fā)展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滋潤學生的心靈,帶領學生去領悟文章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如復習/?u/,/ei/,/i?/,/ai/4個雙元音時,讓學生根據(jù)詩歌押韻,補充創(chuàng)作詩歌,以體現(xiàn)詩歌的節(jié)奏美,并確保詩歌意義的完整。例如,詩歌1:life is full of gold, you can smell the rose, when you are young or old. Everyone should know. they are happy on the road.詩歌2:Winter days are full of snow, when trees and flowers forget to grow. And the birds fly far away, to find a warm and sunny day. Winter is so cold out, oh dear, but I do hear spring comes near. The snow makes a day white. The lights give us a colorful night.在這種體驗創(chuàng)作中,學生不僅掌握了語音的知識,而且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力也提升了!

策略五:借助微信,交互配音朗讀

在平時學習中,教師常會布置聽錄音,模仿跟讀,背誦等口頭作業(yè),但從學生的完成情況看,效果差強人意,學生往往覺得聽、讀作業(yè)是枯燥乏味的,而且老師也很難監(jiān)測學生的完成情況,所以不少學生常敷衍了事或根本不去完成口頭作業(yè)。筆者借助“口語100”的微信平臺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借助這一平臺布置聽讀和背誦作業(yè)。每天布置和授課內(nèi)容同步的聽讀作業(yè),學生回家完成后,平臺會及時評分。教師通過查閱作業(yè),可以抽聽學生的錄音,給學生留言指出錄音中的優(yōu)缺點。對于未完成作業(yè)的學生,平臺也會發(fā)提醒信息。周末筆者一般在平臺上布置一套和所學單元配套的聽力測試或聽說測試卷,讓學生自己檢測一周的學習成果。這個平臺最大的亮點是“學唱歌曲”和“影視配音”,深受學生喜歡?!皩W唱歌曲”――學生先看視頻跟唱,然后學生自己錄音?!薄癎o Away, Big Green Monster”,幾乎人人會唱。“影視配音”平臺提供了許多金典的影視片段配音,如“Snow White”“Ben and Holly”“Belle and Beast”“The King Lion”等,還有最近上映的影片“How to Train Your Dragon”“Big Hero 6”“Zootopia”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影片配音。學生先觀看視頻,然后配音,可以一人飾多個角色配音,也可以在平臺上邀請同學合作配音。在“配音廣場”上還有最熱的合作配音排行榜前十名的名單。應用這一微信平臺配音,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知英語語音的美妙。

三、體會和反思

首先,經(jīng)過大半年的語音教學實踐,通過借助各種語音資源,增加了學生對語音學習的新鮮感,學生樂于參與配音朗讀,積極模仿語調(diào),主動學習語音。在充滿朝氣和活力的英語語音課堂中,在和諧的課堂氛圍里,貫徹“音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教學原則,語音教學效果明顯。初一第一學期結束,學生不僅會熟練地拼讀新單詞,而且記憶單詞準確率高。學生基本學會了“聽音知形,見形知音”的語音基本功。借力語音資源,使得語音教學方式多樣又富有樂趣,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掌握語音、鞏固語音,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語音,學有所用,感受學習語音的樂趣。

其次,在借助語音資源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目標要明確。借助語音資源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語音教學,所選的語音資源和設計的活動都是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要避免為了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而忽略教學內(nèi)容的英語課堂,看似“熱鬧”,實際上語言目標達成度低,教學價值不大,無法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語音知識和語音技能,無法促成學生在語音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上的有效轉(zhuǎn)變。

(2)難度要適中。所選的語音資源,要與學生現(xiàn)有的語音基礎相適應,難度要適中,既要被學生接受,又要有恰當?shù)奶魬?zhàn)性,力求調(diào)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體現(xiàn)學習自主性。特別在借助英語歌曲和影片配音朗讀時,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鼓勵學生合作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體驗成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語音教學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特別是語音語調(diào)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還會繼續(xù)根據(jù)學習者的需要,結合教材,科學合理地借助各種語音資源,發(fā)展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為擁有一口純正的英語發(fā)音而自豪。

參考文獻:

1.胡德剛.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借力策略例談.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2014(11).

2.韋匯余,周薇.英語語音技能教學與訓練.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

3.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篇8

1聽――從學生的興趣入手

小學三年級作為開設英語的初始年級,在英語教學之前,我們應該對小學階段,尤其是10歲左右小孩的特性進行全面分析,認真研究語言和文字的關系,正確認識小孩學習語言的過程。因為語言首先是發(fā)聲,聲音即為載體,然后才是接觸文字。學英語也應從聽開始,然后再進入說、讀、寫。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剛開始教授英語的階段,我們可以讓他們欣賞一些簡單的英語小故事,如拔蘿卜、龜兔賽跑等,也可以采用輕快優(yōu)美的旋律、悅耳動聽的英文歌曲,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感到輕松自如,聽英語也就自然而然不是負擔了。另外,還可以利用游戲來激發(fā)學生聽英語的興趣。對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聽的過程中還極有可能出現(xiàn)偏差,產(chǎn)生錯誤。此時,我們不能一味地批評他們,如果對他們要求過于苛刻的話,極有可能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產(chǎn)生厭學情緒。所以,我們一定要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多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多給予他們以鼓勵,這樣,學生就會對自己有信心,就會大膽地去聽、去說,他們的聽力自然就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了。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變換策略,采用活潑的形式,才能使學生聽懂、會聽、愛聽。

2說――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動力,因此,我們在上課時應該盡量找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來引導學生開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情景再現(xiàn),使學生置身于英語學習的世界,通過學生所感所悟,讓他們更好地學習英語。我們也可以運用游戲的教學方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采用“猜一猜”游戲,請學生猜顏色、猜數(shù)字、猜物品等,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在練習中,我們對于膽怯的同學,對其表現(xiàn)無論好或差都應該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對學生給予表揚與鼓勵,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要實現(xiàn)教學環(huán)境英語化,我們除了在課堂上多說英語外,還應在教室的墻壁寫上“This is a wall”等日常用語,使學生的眼睛能時時看到,并能隨口說出英語。這樣,他們就會在潛移默化中使用英語。堅持值日生匯報制度,也是多說練習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每次上課前由值日生用英語作報告。開始練習時,可用最簡單的日常用語,以后逐漸加深。盡量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運用到值日匯報的內(nèi)容中去,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3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英語學習中,聽、讀屬于理解范疇,說、寫屬于表達層面,我們可以采用恰當?shù)膶敕绞郊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英語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不同的閱讀材料,開展恰當?shù)男抡n導入。如巧設問題、情景引入、歌曲引入、游戲引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要設計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在成功的導入后,如果不注重設計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以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成功的導入只能“曇花一現(xiàn)”。只有在閱讀設計中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將課文閱讀和單詞學習融會貫通,營造輕松的氛圍,才能在層層遞進的過程中使學生的閱讀效果大幅提升。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幻燈、電影、錄像、錄音等視聽手段輔助教學,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充分利用詞匯含義提升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靈活地綜合多種訓練方法,多采用綜合性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篇9

【關鍵詞】職業(yè)院校;五年一貫制;基礎英語教學;背誦;作用

在職院五年一貫制基礎英語教學中,教授(學)的對象大部份是英語基礎非常差的學生。如何引導他們學好英語,用什么方法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用網(wǎng)絡平臺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都是學習英語的好方法。筆者在幾年的基礎英語教學工作中,認為“背書”這一傳統(tǒng)的,甚至是過時的方法對于英語初學者或基礎差的學生學習英語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英語與母語是兩種不同體系的語言,它們的語法、句序排列都有很大的不同,大量的背誦,讓大腦盡可能記住另外一種語言的思維方式。英語課文背誦是學習英語的一種有效方式。背誦不但能使學生掌握大量的單詞和句型,還可以培養(yǎng)英語語感,并且有效地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一、五年一貫制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

這個學生群體均為本地初中畢業(yè)生,他們的中考英語分數(shù)大部分為不及格。英語基礎非常薄弱,英語水平停留在“讀書難,說不出,聽不懂,不會寫”這樣一個階段。他們的語言差,朗讀課文非常困難,更別提英語口語了。平時只能結結巴巴地說幾個單詞,根本說不出句子。因為不會說的緣故,在英語聽力方面,也只能聽得出簡單的問候語。在寫作方面,學生們經(jīng)常鬧出I father、I very like apples的句子。

二、背誦的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背誦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

所謂語感,即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它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和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朗讀背誦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基本方法。只有多讀多背,才能更好的掌握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在潛移默化中按照語言規(guī)律將閱讀材料逐步轉(zhuǎn)換成自己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對語言的感和理解能力。

朱熹曾說:“凡讀書,……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經(jīng)久不忘。即使在不懂語法的情況下背書,大腦也會努力調(diào)整用最佳方法去記憶。在大腦分析句式努力去記憶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試圖理解語法的過程。帶著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去背句子并運用,不知不覺中,句子的語法在腦海里已有新的詮釋。語感是抽象的認知,是對一門語言的感覺。很多學生有過這樣的體會:做選擇題時,無法判斷哪個選項是正確的,就憑著感覺蒙一把,結果蒙的答案是對的。就覺得背記過此類句型,腦海里有印象,憑著感覺選擇答案。

2、背誦有助于提高英語口語和聽力水平

大多數(shù)職院學生未來很有可能在一線崗位上工作。專業(yè)的性質(zhì)和職業(yè)的需要注定職校生要重視學習應用性型英語,特別是英語口語。李陽在大學時曾經(jīng)兩年補考英語,后來在蘭州大學烈士亭經(jīng)過四個月的苦戰(zhàn),背誦復述了十幾本原版英文書,實現(xiàn)了英語學習質(zhì)的飛躍。讓中國三代英語學習愛好者受益的瘋狂英語誕生了。李陽的瘋狂英語之所以有效管用,其根本方法就是鼓勵學習者背誦大量的句子、文章,并要求活學活用,把所背的句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瘋狂英語側(cè)重日常交際英語這方面,采取了背誦——模仿——創(chuàng)新公式,讓學習者大量背誦英語句子,頭腦中有大量的句子模型,遇到相應的情景,就能脫口而出。

聽和說是相輔相成的。背得多了,自然會聽。在背誦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聽力也能比平時得到更多的鍛煉。通過背誦,語言材料增多了、知識增加了,聽說的能力便隨之提高了。

3、背誦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

五年一貫制的學生由于是從初中直接進入職院學習,在學習方向、獲取知識方面比較單一,專業(yè),閱讀背景知識相對缺乏。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的背誦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語境的理解,感受作者體現(xiàn)在文章中的情感色彩,提高賞析作品的能力,建立類似的閱讀經(jīng)驗。鼓勵學生背誦各類題材的范文,熟悉相應題材的專業(yè)術語、單詞、句式、篇章結構和布局,形成閱讀分析能力。

4、背誦有助于提高寫作水平

在基礎英語教學中,有些基礎差的學生的英語作文令人忍俊不禁。很多人總是先在腦海中用英文構思成文章,再進行翻譯。寫不出符合英語習慣的句子,甚至語法錯誤錯漏百出,是典型的中文式英語或地方式英語。例如常見的病句I like the best color is blue.(我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正確的應該是 My favorite color is blue.)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把要背誦的文章或片段,讀熟理解透,再背得滾瓜爛熟。這些優(yōu)美句子無形中是你腦海語庫的財富,腦海中就有了很多語言句式的模型,形成英語思維。進行寫作文時,這時便可以運用拿來主義,背誦過的句子范本在你腦海中呈現(xiàn),在原有句子的基礎上修改添詞,創(chuàng)造出適合當前情景的句子。

例如在一道看圖寫作的作文題中,題目要求評論圖片中公寓的布局,并給出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一學生寫到:

“The flat is just so-so, I can’t say love, I can’ say no love.……It’s locationg is in the city center, let a person hard to have a good rest?!保ǚ孔硬季忠话惆?,我不能說喜歡,也不能說不喜歡…房子位于城市中心,讓人難于休息好)。

我建議這位學生背誦相關的課文后,再修改作文。經(jīng)老師指點修改后,學生背誦過后,用it做形式主語,to do 做真正主語的句型,符合英語語言習慣:

“I think the flat is so-so. There i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at the layout……. The location is in the city center, and it is hard/difficult for a people to have a good rest.”

5、背誦有助于擴大詞匯量、學習語法知識

背誦課文將會遇到攔路虎,即生詞、詞組、未知的語法。背書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首弄清單詞的讀音、詞性、意思,再分析句子語法,這涉及到句型句式、句子成分、時態(tài)等等。背完課文后,再用本文章的單詞、詞組造句或是做一些相應的語法習題。經(jīng)過學單詞、語法——背誦課文——運用單詞、語法這樣一個反復的背誦運用過程中,單詞、句型和語法就被牢牢地記住。通過背誦課文,擴大詞匯量,理解并掌握語法。英語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背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背誦是需要大腦進行體力勞動的過程。許多學生就非??咕?,認為背誦浪費時間且效率低且記不牢。背誦存在的問題有不理解課文,死記硬背、背誦文章題材狹隘、背誦方法單一、與實際運用脫節(jié)。

1、學生應如何進行有效的英文背誦

(1)克服恐懼背誦的心理障礙,樹立正確背誦學習觀。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課,需要大量的記憶,不同于數(shù)理化,只需要理解。要想學好英語,必須端正背誦態(tài)度,多背多記。

(2)理解是長久記憶的前提。有效的背誦建立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強硬把不理解,不消化的文章記下來,既費時又費力,還記不牢。背誦文章,先把語言點學會,弄清背誦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樣去背誦就會輕松許多。

(3)及時復習背誦的內(nèi)容。復習乃記憶之母,隔一段時間后,反復測驗已背過句子,在日常學習中加以運用,比如寫作文,英語日記,練口語,做到活學活用。

(4)大聲背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比如晨讀),鼓勵學生們大聲地背誦英語。嘴巴發(fā)出聲音,耳朵收到,并反應傳到大腦,形成記憶過程。與其說用腦子記憶,還不如說有節(jié)奏地朗讀,用口腔和聲帶進行有效地記憶。李陽瘋狂英語宣傳大聲夸張地背讀英語,也是這個道理,且口型夸張到一定程度后,收縮自如,有助于練語音。

(5)選擇學習黃金時段背誦。每個人的最佳學習黃金時段不一樣。讓學生找出自己一天中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去背誦英文課文,并整理好背誦周圍環(huán)境,免除外因干擾,集中注意力進行背誦。

(6) 準備背誦小本子,記錄單詞及摘除優(yōu)美句型、語法例句。隨時隨地進行背誦。天天背記,養(yǎng)成習慣,英語水平就會從這點滴背記中得到進步。

2、教師主要的教學策略

(1)講解完課文后,教師應羅列本篇課文的關鍵詞或重點詞,用復述的方式幫助學生們?nèi)ケ痴b課文,尤其是重點句型。學生在課文復述中形成背誦目標課文的初步記憶,課后能較輕松地背誦。

(2)教師要有計劃地去選擇各類題材的范文,指導學生背誦。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熟悉各類題材的寫作方式,增長知識,優(yōu)化知識結構。

(3)教師要布置背誦作業(yè),采取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檢查背誦情況,形成有效監(jiān)督機制。教師課堂上要抽查學生的背誦情況,形式可采取集體背誦,個別背誦。

(4)把背誦課文作為低年級基礎英語技能考核的方式之一。期末考試不僅設置筆試,還增加背誦技能考核。教師可事先告知幾篇學過的文章為背誦的范圍,考前抽題,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增加問題回答。目的是通過背誦提高口語,讓學生明白背誦也是考試方式之一,正視其總要性。

四、結語

雖然我們反對舊式教育,但不能一概否定。在語言的基礎學習階段,背誦這一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不可拋棄??傊痴b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高了,才會更加有信心,有興趣地把英語學好。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審美教育  感知  體驗  完善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tes several method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roug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hrough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reading, and the training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english. 

key words:aesthetic education,perception,experience,perfection

        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進行審美教育也是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之一。

        那么什么是審美教育呢?審美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美育,它通過對普遍存在的自然美的感受,社會生活美的實踐和藝術美的鑒賞,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 和在生活中體現(xiàn)美的激情和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教育學科,它的美,既不像藝術美那樣外顯,容易被人賞識,也不像我們母語——語文學科一樣,名篇佳作,字字珠璣,容易使學生愛不釋手。英語的美,美在用心去體味,去感受,去鑒賞。

        但是如何進行英語課的審美教育呢?

        筆者根據(jù)自己實習期間的探索和經(jīng)驗,總結出了英語課美育教育的幾種方法,在此拋磚引玉,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方法一  在視聽中欣賞英語美 

        當前,隨著媒體影像引入課堂,我們的英語課也自然地轉(zhuǎn)向了“視聽說”,cai多媒體課件,英語教學光盤,英語原版片也大量地涌入了教學中,這些提供給了我們更多的交際環(huán)境,學英語的機會也更真實流暢了。怎樣才能更充分地抓住這個良好機遇,在視聽中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呢?

        我認為應當是聽音為主,其他為輔。

        首先,聽音的范圍要廣泛,不僅要包括傳流意義上的聽教學錄音——即課文錄音,還要包括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光盤。以及專為聽力或交際而設計的磁帶或光盤,讓學生在生動的語境中欣賞英語美,領略英語美。

        我想特別提醒的是——莫要忽視音樂教育。

        音樂是“音響”的藝術,更是“情感”的藝術,好的樂曲是生活中一股清泉,會引起人的共鳴,使人振奮,更會以其“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潤學生心靈,幫他們樹立良好的審美情趣。從《昨日重現(xiàn)》的膾炙人口到《此情可待》的堅貞不移,從《人鬼情未了》的蕩氣回腸到《我心永恒》的凄婉美麗,莫不讓學生陶醉、癡迷。所以學習歌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美的向往,更能使學生了解接觸并模仿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系列語音問題,如音度、連續(xù)、弱讀、重音、強調(diào)等等。這一切效果是生硬機械的課堂說教所比擬的。

         除了聽音,還有一些輔助手段,比如欣賞原版片等。

原版片由于角色不同,場合不同,學生既可以聽到下正規(guī)的表達,又能聽到非正規(guī)的表達,既能聽以純正的口語音,也能聽到常用俗語、俚語,更重要的是,學生還可以學到許多文化背景知識,英美文化習俗。

方法二  在朗讀中體驗英語美

        朗讀是訓練語感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文章中生動活潑的對話,多姿多彩的方式,以及大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佳句妙章,更是需要大聲涌讀。細雨心咀嚼,才能真切感覺到其中的內(nèi)涵與美感。

        在輔導學生朗讀中,首先要求學生模仿純正流利的語音語調(diào),讀出輕重緩意,讀出高低起伏,讀出節(jié)奏,更需讀出文章的體味作者的情。

        其次要教會學生點重音,標意群,畫開降調(diào)。以及揣摩純正優(yōu)美的語調(diào)中那特有的韻味。同時還要盡量配合錄音,把學生帶到韻律美的境界中去,一旦學生羅列這種美學的感染,鼓勵學生棋仿要惟妙惟肖,跟讀要繪聲繪色,當學生從心底里對課文發(fā)也“美”的贊嘆的時候,再趁熱打鐵,指導學生理解就知識點,品味某詞組的貼切及某句型的美妙,使學生盡一步感受英語美的熏陶,體驗英語美的精妙。

       方法三  說寫訓練,完善英語美

        英語美育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思想上受到英語美的啟迪,感情上得到英語美的陶冶,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自己來創(chuàng)造英語美,完善英語美。而創(chuàng)造美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高層次能力,必須經(jīng)過一個由簡到繁,由模仿到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兩點應當引起注意:

        第一、交際英語的訓練。這個訓練,不是枯燥乏味的背誦課文,熟記對話。而應當是一項具有隨機性,屢活性的活動,而材料的來源只要留心,俯拾皆是。如每天課前進行“五分鐘天天說:活動,或者“我來當主持人”活動。讓學生講一個簡單、生動而又有趣的英文故事,或發(fā)生自己身邊的事,或在黑板上抄幾句名人名言、錦言妙語、天氣預報等等。這些都是練習口語表達的極好方式。為了拓展話題,還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些在他們能力范圍內(nèi)的英文佳作,如歐.亨利的《蘇比》、《德拉的禮物》以及《最后一片葉子》等。以這些小說為話題,或展開討論,或復述故事,或改寫尾。學生要將自己所讀、所感、所思用英語表達出來。就必定要認真反思所學字、詞、句的表現(xiàn)力,使之條理化、規(guī)范化。久之,語言運用必將日趨嫻熟,日趨自如。 

事實上,所謂口語訓練,就是要鼓勵學生說長道短,評頭論足。但是,不要急于糾正其語法錯誤,使學生多一份安全感,少一些緊張感。才能自如地拓展想象力,完善對美的感受,升華對美的體驗。

        第二、書面英語的訓練。

        俗語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指導學生拿起筆來創(chuàng)造英語美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因為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必要求他們大量寫完整的文章,可以鼓勵他們先模仿單句、段落,再讓他們寫感興趣的內(nèi)容。如英語日記、英語心得,以及用英語交筆友、網(wǎng)友,不斷變化,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

        綜上所述,只有通過合理的說寫訓練,讓學生充分調(diào)動生活積累和所得語言,縱橫聯(lián)想,主動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時,他們才會對英語美有真切地領悟和感受,也才會在靈活駕馭語言中完善英語。

        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學生的英語實踐過程是再現(xiàn)英語美的過程。這個過程來源于對英語感知美和鑒賞美的體驗,但是我們生活在母語----漢語的海洋中,客觀條件為英語課設置了重重障礙,因此,要使、聽、讀、寫“四會”成為一種自然流露,我們還需要一個和諧的英語氛圍,比如在課前放一些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一段純正流利的故事。師生共同渡過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愚人節(jié)等等,和諧自然的氛圍不僅有利于消除學生對英語的畏懼心理,更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興致,沉浸在一種入境感、愉悅感、以及躍躍欲試感,涌起對英語強烈的求知欲和欲罷不能的表欲。

        美育的特點在于其鮮明的形象性,強烈的情感性?!澳恳暺湮?,耳醉其音,意含其境,心同其情”。一旦入于目,聞于耳,必定能出于口,銘于心。美育應當是貫穿于聽、說、讀、寫全過程的一種對美的耳濡目染、心領神會和潛移默化。它是審美過程和學習過程的統(tǒng)一。

        審美教育是新世紀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愿美育教育能使我們的英語教學如虎添翼,錦上添花,越來越綻放出它奇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師范生讀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