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學英語的
時間:2022-06-17 01:38:00
導語:我是這樣學英語的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幼兒園時,英語對我來說是一年難得聽到的“高級詞匯”;上小學后,英語意味著一周一節(jié)課“A.B.C.D.Hello.Bye-bye”的練習,而我真正地去了解它、學習它、熱愛它,已是在六年級畢業(yè)后一次暑期英語培訓的后話了。
我所在的縣城之英語多年來戴著“啞巴英語”的枷鎖,而這種僵局被我的第一位系統(tǒng)教授英語的老師廖代銘打破了。2002年的暑假,廖老師開辦了我縣第一個“劍橋少兒英語”培訓班,同時也首次采用了純英語教學的模式。在對此機構作了了解后,我幸運地成為了他們其中的一員,通過近一個月全日制的培訓,我認識到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對這種寓教娛樂的純英語教學方式產(chǎn)生極大的熱情,正是這種客觀上的認識和主觀上的興趣一直激勵著我不懈地學習。
上初中后,盡管時間緊,節(jié)奏快,但是為了學到一口地道的英語口語和鍛煉英語思維,我仍然堅持利用課余時間在廖氏外語學校學習英語。當時學習負擔重,還要學電子琴、聲樂,但是如無特殊情況,我決不缺席。學習英語對我本身來說是一種享受異地文化風情的過程,同時也使自己身心愉快、放松。所以我總是讓自己在課堂上充滿活力,盡量搶機會表達、對話、練習,我也因此成為班上最talkative的person。雖然覺得對不起同窗,但“Justonechance,catchitandbecomethewinner!”.
就這樣,兩年的時間我學習了《劍橋少兒英語系列》并于2004年暑假開始學習《澳大利亞中學英語》。這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一個機遇。剛開始學習時是咬著牙讀的?!黄L的說明文上生詞生句型比比皆是,感覺基本上是從初一過渡到高一的難度,但是當我的第一堂劍橋英語課上,老師講的一句話索繞在耳旁時,我又鼓起勇氣,堅強面對——Tryyourbest.慢慢地,英語學習就變得得心應手了,當我再面對一長串不認識的單詞、句型也不會瑟瑟發(fā)抖了。
另外,在兩年多的英語學習中,由于經(jīng)常參加主持廖氏外語學校以及母校太和中學組織的各類英語表演活動,能力上也有了較大的提高,還因此悟出了學英語的不二法門——Showoff!Don’tbeshy.
總之,兩年多的英語學習只是一個開頭,并且將永無結尾。我的成功得益于兩大名師——廖氏外語學校廖老師及太和中學鄧光玉老師的悉心指導。當然也離不開老爸老媽的支持和其它各科老師的精神援助。任何一個開頭是一個結束,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頭,就讓我們在開頭與結束的交錯中,漫游英語王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