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的效果

時間:2022-02-20 04:02:35

導語: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的效果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的效果

靜脈留置針(又稱為靜脈套管針)在臨床輸液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僅能減輕護理人員工作量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降低因反復穿刺導致的疼痛,提高患兒配合度[1]。然而由于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較長,因此在靜脈留置針應用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兒家屬的交流以及密切關注穿刺部位是否存在不適等護理干預。本研究對常規(guī)穿刺輸液與靜脈留置針穿刺輸液在兒科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為提高兒科護理服務質量提供參考經(jīng)驗,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我院兒科收治的160例患兒,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80例)和留置組(80例)。留置組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1歲~6歲,平均年齡(3.4±1.1)歲,住院時間3d~13d,平均(5.4±2.2)d;常規(guī)組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1歲~8歲,平均年齡(3.1±1.3)歲,住院時間4d~15d,平均(5.2±2.5)d。2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2方法。首先明確患兒是否有靜脈輸液標準,隨后分別對2組患兒實施護理服務。常規(guī)組患兒接受傳統(tǒng)常規(guī)穿刺輸液護理,如輸液前協(xié)助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常規(guī)檢查,予以藥物皮試,在患兒輸液完畢后及時拔除輸液針,并妥善處理。留置組患兒接受靜脈留置針穿刺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首先選取合適靜脈留置針和血管,最常用留置針型號為18~24G;在穿刺之前,協(xié)助患兒取平臥體位,并將頭偏向一側,護理人員在患兒頭部選取合適血管后予以消毒;取下留置針保護套,以直刺方式置針,保持針尖與皮膚間角度為15°~30°,置針后對血液流入情況進行觀察,并將軟管置入靜脈,隨后抽出針芯,在穿刺口處貼上無菌貼膜以及透氣膠布進行固定,同時注明置管日期。②封管:取3~5mL0.9%氯化鈉溶液進行封管,先注射2~3mL,隨后邊推注邊拔出輸液針,推注和拔出針頭時速度宜緩慢,確保封管液能完全充滿管腔。③注意事項:護理人員置管期間需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密切關注穿刺點是否存在滲液或紅腫等現(xiàn)象,指導家長對患兒注射部位進行熱敷,以防靜脈炎發(fā)生,通常情況下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為3d~5d,留置時間過長感染風險越高。1.3觀察指標。①記錄并比較2組患兒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主要為輸液堵管、感染和靜脈炎等。②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穿刺技術、靜脈輸液以及健康宣教等滿意度進行評估,每項評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兒置針成功率比較留置組患兒置針成功率為98.75%(79/80),常規(guī)組患兒置針成功率為71.25%(73/80),2組比較差異顯著(χ2=4.737,P=0.030)。2.22組患兒置針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留置組患兒發(fā)生靜脈炎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5%;常規(guī)組患兒發(fā)生感染2例、靜脈炎3例、堵管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75%,留置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χ2=4.737,P=0.030)。2.32組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留置組患兒及其家長對穿刺技術、靜脈輸液以及健康宣教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3討論

兒科患者因年齡偏小,使得其治治療和配合度不高;加上血管較細,穿刺時較易刺破血管,導致患兒輸液治療時遇到諸多困難,如護理人員工作量和各類醫(yī)患糾紛增加,患兒治療時間被動延長,因此為兒科尋找一種有助于提高患兒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和減少輸液不良反應的輸液方式十分重要[2]。靜脈留置針是減輕患兒因靜脈輸液反復穿刺造成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日常護理服務工作中靜脈留置針對患兒血管帶來的刺激較小,長期留置能減少頭皮針穿刺帶來的痛苦,同時穿刺操作簡便且快捷,極大地降低了護理人員護理工作量。許梅[3]等研究報道,靜脈留置針在日常兒科護理服務中進行輸液輔助,既能有效減少靜脈穿刺次數(shù),同時還能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留置組患兒置針成功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留置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0.05);留置組患兒及其家長對穿刺技術、靜脈輸液以及健康宣教等滿意度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與柴建華[4]和張沁等[5]研究報道相一致。分析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穿刺的原因在于靜脈留置針能為患兒營造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確保輸液質量;此外靜脈留置針能有效預防穿刺部位感染的發(fā)生以及減輕因多次穿刺輸液帶來的痛苦。然而靜脈留置針使用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①由于患兒好動,使得針頭較易松動或脫落,同時護理人員操作不熟練,較易出現(xiàn)回血現(xiàn)象,此時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兒及其家長的配合,減少留置針松動或脫落,適當延長留置時間,更換無菌貼敷時需做好日期記錄,另外護理人員叮囑患兒家長特別注意留置針留置的肢體,在不輸液的情況下,盡量保持肢體不下垂,從而防止回血引起導管堵塞。②護理人員在置管時,應稍微抬起針尾,防止外套管緊貼皮膚而產(chǎn)生阻力,在進行輸液治療前后需對套管進行沖洗,若發(fā)現(xiàn)回血凝塊堵塞留置針管,沖管時切勿強行推注,防止因血栓脫落導致血管栓塞。③因靜脈短時間內無法完全吸收注射液,使得留置針周圍存在一定程度的腫脹,通常情況下1h內能減退,但極少數(shù)患兒會出現(xiàn)炎性腫脹,此時護理人員需仔細檢查或密切關注,一旦出現(xiàn)異?;虿贿m,立即告知醫(yī)生并積極處理。③快速且準確穿刺在患兒急救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數(shù)穿刺失敗案例中因護理人員過分緊張,無法正常發(fā)揮水平,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加強練習,提升輸液穿刺水平。綜上所述,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具有重要價值,不僅有助于提高置針成功率,同時還能減少穿刺置針時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值得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宋煒.優(yōu)質護理在兒科靜脈留置針中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5,21(19):2919-2921.

[2]楊輝,孫和萍,葛蕾.淺談靜脈留置針兩種置管方法在兒科應用中的比較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z1):72.

[3]許梅,王濤,劉芳.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輸液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5):101-103.

[4]柴建華,常洪美,羅楊,等.兒科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2):148-150.

[5]張沁.兒科靜脈留置針在兒科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34):161、163.

作者:孫麗卿 單位:晉中市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