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精神病病人的社區(qū)管理探索
時間:2022-04-08 02:32:00
導語:小議精神病病人的社區(qū)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社區(qū)精神病病人的管理與防治。方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與工娛療法相結合。結果經12~24個月的管理,全部病情穩(wěn)定。結論全社會重視并參與對精神病病人的管理與防治,是保持社會秩序穩(wěn)定、減少特發(fā)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資料源自本中心近5年來本轄區(qū)中發(fā)現并管理的重癥精神病人。現將管理與防治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83例管理對象為本轄區(qū)中發(fā)現并管理的重癥精神病人患者,全部病例臨床檢查與觀察均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55例,女28例,年齡26~55歲。
1.2方法
1.2.1藥物治療根據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及理化檢查結果與飲食情況選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藥物,因對病人的家庭情況及以前是否有過重大疾病、是否有藥物過敏史等均不了解,在選用藥物時盡量選用副作用小、發(fā)生過敏幾率低的精神藥物。從小劑量開始,如氯丙嗪從12.5mg開始,在病人無任何副作用的情況下再逐步加大治療量。因藥物劑量過小不能控制病人情緒時則加大安定或氯硝安定的日治療量,以使病人處于鎮(zhèn)靜狀態(tài),達到減輕躁動情緒、避免意外發(fā)生的目的。
1.2.2心理治療經藥物治療1~3個月后,當病人情緒基本穩(wěn)定且能與人進行簡單的交流時,與病人進行溝通。首先向其講明治病的目的就是使其早日康復,重返社會,與家人團聚。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與醫(yī)生配合,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在此基礎上逐步詢問病人的家庭情況,是否有工作單位以及病人的姓名、年齡、學歷、住址和婚姻狀況等。根據收集到的有關資料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治療,最終達到病人要求治病、主動敘述自己的內心體驗與要求,這就是心理治療的目的所在。
1.2.3工娛療法當病人陽性癥狀完全消失,情緒穩(wěn)定,生活基本自理時,對病人進行工療與娛療訓練。首先讓病人學會整理個人衛(wèi)生和集體衛(wèi)生,此后讓其從學習簡單的手工勞動到較復雜的勞動技能,如擇菜、洗菜、切土豆絲等,與此同時根據病人愛好與特長讓患者參加工娛療活動,從聽音樂到學習不同的樂器,以及學習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以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充分發(fā)揮病人的潛在能力。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后鼓勵病人多參加集體活動,從中逐步掌握社交技巧,以便達到完全康復的目的。
2結果
2.1療效評估經過12~24個月的治療管理,經我中心與病人住地派出所、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及病人家屬多次溝通、聯(lián)系、觀察,所有病人病情穩(wěn)定,2年內無肇事肇禍,無關鎖現象發(fā)生。
2.2效益評估
2.2.1社會效益本資料中的83例病人在管理前表現有不同程度的沖動、毀物、影響交通、赤身露體、致人傷亡或殘暴異性,給一方治安和人民群眾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些病人納入管理后不僅得到了很好的有效治療,而且為社會治安秩序的穩(wěn)定與建設祥和快樂、團結奮進的社區(qū)做出了難以用金錢衡量的貢獻。
2.2.2經濟效益本文中83例病人納入管理,病情穩(wěn)定,大大減少了住院治療次數,減少了社會醫(yī)療資源的浪費。
3討論
本文資料顯示與全國各地的有關報道相似,精神疾病患者給醫(yī)療單位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和經濟負擔,對政府交辦的收容治療任務理當堅決執(zhí)行,可長期下去難以負重。就我國的國情而言,這些病人也難以完全由政府包干一切費用。像這樣的精神病人日趨增多,已經影響了社會的穩(wěn)定,給社會、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精神病人造成的傷人事件已屢見不鮮,精神病患者對社會危害程度已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精神病病人的社區(qū)管理與防治已成為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本文試圖探討一條社區(qū)管理與治療相結合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郝偉,江開達.精神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39-240.
- 上一篇:探索層次分析法的圖書館績效管控
- 下一篇:小兒輸液滴速的問題及對策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