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中學生感恩教育的滲透
時間:2022-03-27 08:35:34
導語:美術教學中學生感恩教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該文通過對美術教學內容與感恩教育作合理匹配、對滲透策略進行合理設計、對滲透方法的設計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感恩教育。
關鍵詞:美術教學;滲透;感恩教育
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感恩”的意思是對別人所給的恩惠表示感激。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體會到美術教育有許多內容有利于對學生滲透感恩教育,可以使美術教學與感恩教育產(chǎn)生共振效果。在教學中,筆者結合教學的需要,在美術教育中滲透感恩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一、對美術教學內容與感恩教育作合理的匹配
美術教學與感恩教育有許多交集,教學內容中隨處可見可滲透感恩教育的內容。由于感恩教育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在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樣樣可以滲透、又不知從何入手的現(xiàn)象。根據(jù)多年的實踐,筆者的做法是先根據(jù)知識內容的特點進行整體的劃分,然后按照知識板塊與感恩教育的構成要素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接,這樣可以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感恩教育首先要強調的是對恩惠的認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生存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賜、父母的恩典、社會的幫助、他人的關心。在教學中,筆者注重把自我成長教育與學生的感恩認同教育結合起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往往產(chǎn)生于人的傲慢,而止于人的謙卑。要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技巧,首先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謙卑的心態(tài),使其對他人懷有欽佩的心理,樂于把得到恩惠的感激呈現(xiàn)出來并回饋他人。在教學中,如果從感恩開始,把欽佩他人當作一種與人交往的處世哲學,就會使學生從根本上學會與人相處的要領。要想讓學生承擔社會責任,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自身承載的社會恩惠,只有心存感激,學生才會從心底涌出責任意識。感恩是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社會責任是對社會幫助的感激與回饋,只講社會責任而輕視對社會恩惠的感知,容易使社會責任成為無源之水,難以長久。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要從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感恩開始。
二、對滲透策略進行合理設計
讓感恩教育走進美術教學,在感恩中融入美術教學,這是一個感恩情感與美術認知雙向交流的過程,是教學與感恩相互交融的過程。為優(yōu)化這一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講求策略、精心設計,想方設法促成交流的實現(xiàn)與高效。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fā)展的總趨勢,美術課程教學應體現(xiàn)這一發(fā)展趨勢。整體教學策略要求美術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通過觸動學生的經(jīng)驗生活、現(xiàn)實生活、虛構生活,構建大的文化情境來教學,以教學與生活的一體思維組織美術教學。許多人把感恩看作一種處世哲學、人生的大智慧,因此不能忽視感恩的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如,教師常常聽到家長反映獨生子女太嬌氣,時常頂撞父母,對此,如果只用理論教育學生,學生對于說教式的教育往往比較反感。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品德形成的過程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主動引入感恩教育,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從道德源頭找到孝敬父母的人文基因,從而有利于學生建立心存感激的正確心態(tài)。把感恩教育作為長期的引導內容,才能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美術教學中注重構建策略,就是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遵循學生構建知識的規(guī)律,積極促進學生不斷地將美術邊界與感恩情感邊界溝通、聯(lián)結,從而使學生合理地構建起知情合一的認知結構。美術教育中如果能滲透感恩教育,則容易把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情感需要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知識結構整合,從而形成有生命活力的認知系統(tǒng)。在美術教學中,如果只重視美術知識教學,而輕視了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只教學生如何承擔責任,而不要求學生感知成長過程中得到的社會恩惠,不對學生進行感化,就容易使學生的品德中缺少感恩的成分,從而使教育難以獲得預期的效果。
三、對滲透方法的設計
滲透方法關系到感恩教育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實踐中總結出有效的滲透感恩教育的方法與規(guī)律,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在實踐中,筆者主要使用如下滲透方法進行感恩教育。在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最方便的方法是結合教學內容列舉一些感恩的例子,給學生提供一些感恩的原型,為學生學會感恩樹立榜樣。如,以“我們身邊的動植物伙伴”為繪畫主題,學生對這種環(huán)保內容的理解比較模糊,這時教師可以引入動畫《幽靈公主》的內容,以片中主角為回饋大自然的恩典而不怕險阻保護大自然的故事啟發(fā)學生,使學生在片中角色的啟發(fā)下生成感恩自然的理念。隨著自主探究教學的發(fā)展,情境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同樣重視問題情境的設計,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學會對情境的解讀、對情境作出行動的設計、并對行動預案作出評判。任何一種情感的培養(yǎng)、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都要有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感恩教育也一樣,需要學生在實踐中養(yǎng)成感恩的習慣。感恩教育實踐:第一種方法是感恩行動實踐法。如,以“孝敬父母”為繪畫主題,可安排學生為父母做一件回報親情的事情,如為父母做一次飯、洗一次衣服、打一次熱水等。第二種方法是引導學生做感恩記錄,比一比一周內誰的感恩行動次數(shù)多。第三種方法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述自己的感恩故事。通過感恩實踐,學生會從行動中逐步形成感恩的能力與習慣,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作者:黃銳 單位: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
- 上一篇:中職校安全教育研究
- 下一篇:特殊教育學校生命安全教育研究
精品范文
5美術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