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文學審美教育論文
時間:2022-10-16 10:53:59
導語:大學文學審美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全球經(jīng)濟、政治以及文化一體化進程的發(fā)展,我國與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我國文學作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受到國際矚目。大學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成為當前我國大學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大學文學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以此提高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并同時促進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審美意識。
[關鍵詞]大學教育;文學教學;審美教育
在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經(jīng)過五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使得我國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藝術文化體系,給我國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重要的藝術條件支持。文學作品中的藝術性來源于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意識,當讀者在品味文學作品時,也是在感悟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審美。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大學在對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比較忽略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大學文學教學忽視大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影響我國大學生審美意識的形成。
一、當代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現(xiàn)狀
我國歷史悠久,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我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呈現(xiàn)出多樣化以及多層次化的優(yōu)勢特點,繼承和弘揚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大學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和輸送著大量的專業(yè)性知識人才,給我國社會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大學文學教學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時對大學生開展文學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我國大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及文學素養(yǎng)。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大學在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采用傳統(tǒng)固化的教學模式“填鴨式”“灌輸式”等,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得學生被動地接受文學教學,壓迫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影響大學生對文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從本質上影響著文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使得大學生的審美意識沒有得到顯著激發(fā),影響大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同時有些大學教師有著錯誤的教學理念,將自己的教學進度以及教學內容強加給學生,用理論知識規(guī)范和約束大學生的藝術思維,在影響學生興趣的同時,制約著學生的審美意識發(fā)展。
二、當代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審美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在大學文學教育中對大學生開展審美教育,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感染大學生的情感世界,豐富大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得大學生在實際學習的環(huán)節(jié),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輕松愉快地學習需要掌握的知識,并能夠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識別能力。大學文學教學對學生鑒賞能力的要求較高,通過審美教育,可以使得大學生在文學教學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從而形成美的道德素質。同時在大學文學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審美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大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幫助大學生形成抽象思維,提高大學生的想象能力與觀察能力,優(yōu)化大學生的智力,使得大學生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
三、當代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展開
(一)挖掘文學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大學教學相比較其他教學體系,更具有成熟性和理智性,這就使得大學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尋找合適的平衡點,均衡愉快與嚴肅之間的關系,大學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枯燥的文學素材進行深加工,吸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大學生對文學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大學生能夠深入認識到我國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比如大學教師要從固化的理論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改變傳統(tǒng)文學教學集中對寫作手法、環(huán)境分析以及背景分析的理論教學,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藝術以及情感刻畫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引導大學生進行文學作品藝術鑒賞學習,讓大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能夠從發(fā)現(xiàn)美的環(huán)節(jié)里,體會到作者的思想理念,最后能夠感知到該文學作品的整體藝術美。這種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得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集中提升,并且在學生對多種文學作品進行分析鑒賞的時刻,也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美感,提高大學生的審美品位。(二)形象分析塑造心靈美。在實際的大學文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適時地對文學作品中包含的具體信息進行分析,從而逐步地將文學作品中隱含的形象美展現(xiàn)出來,激發(fā)大學生對文學作品中體現(xiàn)出的美感產(chǎn)生一種向往之情,使得大學生注重自身心靈美的塑造。比如教師在講述某文學作品時,可以先將文學作品中涵蓋的文學素養(yǎng)進行提煉,從而引導大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研究,幫助大學生走入文學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內心,最后教師設計作品模擬情境,讓大學生在模擬情境中與人物對話,幫助大學生深入感知作品的情感藝術。(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教育興趣。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得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顯著的提高,在興趣的刺激下,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較強烈的文學作品,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被顯著地激發(fā)出來,讓學生產(chǎn)生主動探索閱讀的興趣,使得教師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中的藝術美,引導學生鑒賞文學作品中的藝術魅力,形成較為強烈的閱讀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結語
在大學文學教學中,對大學生加強審美教育,可以顯著地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及文學素養(yǎng),使得大學生塑造心靈美,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作者:李靜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倩.淺談當代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亞太教育,2016(15):79.
[2]劉永峰.大學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8):103-104.
[3]楊澤松.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的審美教育功能芻議[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