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怎樣鍛煉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

時間:2022-11-20 03:42:00

導語:淺議怎樣鍛煉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怎樣鍛煉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

在生活中,一個人有了良好的藝術素養(yǎng),那他就會用美的視角去關注周圍的事物,使自己的人生變的有意義,同時也會更加有見識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藝術”。更加深入地關注社會,關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闡述一下如何培養(yǎng)一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

一認識藝術之美

藝術,是藝術家借助于一定方式對現(xiàn)實生活的概括反映,是藝術家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美是藝術的核心,它來源于現(xiàn)實美,又高于現(xiàn)實美。藝術美具有豐富的內容和鮮明的個性特征。

我們通過以往對藝術美的研究,總結出藝術美的幾個基本特征:一、藝術美的直觀性。所謂直觀性,就是具體生動性和直接可感性。有些藝術作品中,藝術美的直觀性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它們直接作用于我們的感覺器官,使我們經過聯(lián)想或想象,在腦中產生出美的形象。例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美術家達•芬奇的優(yōu)秀肖像畫《蒙娜麗莎》。二、藝術美的協(xié)調性。所謂協(xié)調性,最根本的是指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也就是說以完全美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真實的生活內容。三、藝術美的典型性。所謂典型性,就是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既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又能反映一定社會本質的某些方面,并寄寓著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感。例如,解放初期我國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創(chuàng)作的《荷花舞》,既有鮮明的個性,又反映了我國廣大人民在解放后的新中國所過的那種和平幸福、欣欣向榮的新生活。在翠柳環(huán)繞的荷塘中,荷花仙子們身著粉紅舞衣和淡綠舞裙,輕盈安詳?shù)仄沛镀鹞?,?chuàng)造出芙蓉出水的的恬靜意境,深深激發(fā)著人們對大自然、對祖國、對和平的無限熱愛的美好感情。

在任何一種藝術作品中,我們都能夠領略到它的美。例如,散文中的詩情畫意,繪畫中的絢麗色彩和精巧構圖,音樂中的優(yōu)美旋律和歡快節(jié)奏,舞蹈中的輕盈灑脫和靈活飛動等等,都無不蘊含著豐富的美。所有這一切藝術作品中的美,都是藝術美。

二學會藝術鑒賞

藝術鑒賞又稱藝術欣賞,指人們在接觸藝術作品過程中產生的審美評價和審美享受活動。

藝術鑒賞以具有美的屬性的藝術作品為對象,并伴隨著復雜的情感運動,實際上是人類審美活動的一種高級、特殊的形式。在藝術鑒賞中,鑒賞者不是被動、消極地接受藝術形象的感染,而是能動、積極地調動自己的思想認識、生活經驗、藝術修養(yǎng),通過聯(lián)想、想象和理解,去補充和豐富藝術形象,從而對藝術形象和藝術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對形象和作品的意義進行“再評價”。藝術鑒賞的過程是由淺入深的,大致上經歷了感官的審美愉悅、情感的審美體驗到理性的審美超越這三個層次。藝術鑒賞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提高鑒賞者的審美能力。因此對于藝術品看得越多的人她的審美能力也就越強,就越能看出藝術品的優(yōu)劣。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大量的鑒賞古今中外的代表性美術作品勢必能達到提高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目的。它能培養(yǎng)人們的品德,提高他們的思想,陶冶他們的情操;它能開發(fā)人們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寬認識。如通過欣賞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我么們可以了解到很多不同的畫家的個人坎坷生活經歷,而他們的經歷或許就是我們遠遠不能涉及的領域。如通過欣賞中國古代的彩陶、繪畫、雕塑、工藝品、建筑藝術和民間美術等等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幫助我們漫步中國歷史長河,了解中國古代輝煌的藝術品,極大地擴大了我們的知識領域。它是一種積極的娛樂方式,能娛情怡神,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