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教學3篇
時間:2022-06-30 09:21:21
導語: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教學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大學課程改革的穩(wěn)定前進,以健康為方向的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是因為體育的長期性及效果的緩慢性,導致了大學時期的體育課程改革實踐中遇到了諸多困難。大學時期的體育課程怎樣設置,才為大學生的自身健康長期服務?怎樣體現(xiàn)自身健康的長期性目標?怎樣解決大學生目前短期體育教育與終身健康的長遠目標對大學生長期體育能力鍛煉之間的聯(lián)系?這些問題都是目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中的難點與重點??傮w說來,我國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主要面對以下三個問題。第一,我國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系統(tǒng)應該將教學目標從“理論型”或“技能型”轉變?yōu)橐越】禐橹鲗У亩鄻踊虒W目標體系,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傳統(tǒng)與新的課程理念的爭斗必然存在,主要的體現(xiàn)在“如何教學”的問題上。在推動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克服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的影響是改革首要面對的問題。第二,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當中,大部分高等院校雖然在體育課程資源的擴展上陸續(xù)引進并應用了多元化的體育項目,可是在課程結構調整及教學效果的拓展方面,并沒有關注到體育理論課與體育實踐課、課內與課外等協(xié)調發(fā)展的問題。最后,大學體育課程質量監(jiān)督管理系統(tǒng)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這并沒有得到有關領導的關注。
2、以健康為方向的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2.1、將健康第一設置成為教學指導思木目
2.1.1、一個思想,兩個強調,三個重視
將大學生作為主體以身心健康作為指導思想;強調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主動性、自覺地進行體育鍛煉,強調課內教學為課外健身服務;重視系統(tǒng)體育理論教學,重視系統(tǒng)體育鍛煉方法教學,重視系統(tǒng)體育思想理念教學。
2.1.2、將學習與練習結合起來
體育課程教學中應該涉及普通的健身方法及健身理論知識;鼓勵學生每天都自主進行系統(tǒng)的體育健身活動;促使體育理論學習和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結合起來,使得體育理論知識及方法融入到體育實踐活動中。
2.1.3、重視學生意志品質教育
在體育課程理論教學、課外活動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教育,建立起學生的體育創(chuàng)新思維及上進精神,重視鼓勵學生進行長期性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的體育健身活動,以達到健康的目的。
2.2、以健康為核心科學有效地設置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可以分成理論課程及實踐活動課程。體育實踐活動課程又可以劃分為:學生課外活動、課內體育活動及比賽等內容。體育理論課程主要是學習體育鍛煉原理及規(guī)律、自身健康情況及身體能力評定原理及辦法等內容。體育實踐課程是以理論課程中學習的具體操作方法、健身原則等為依據,全面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喜好的鍛煉器材、天氣變化因素等進行選擇教學。同時,教學中還會留有一定的時間用于指導學生組成團隊進行自主體育活動,鼓勵學生建立起獨立體育健身能力。課內體育活動是鍛煉身體及形成良好健身習慣的重要途徑,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意識,對學生的情感表達、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非常有利,提升了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意志力,陶冶情操,洗滌心靈,使得人格得到提升,這些都能夠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大學生通過這些課內體育活動,培養(yǎng)興趣愛好,促使其建立課外體育活動計劃,自主完成課外體育活動。老師可以定期對學生的體育活動進行監(jiān)督,促進學生形成自主體育鍛煉的習慣。另外,群體性的體育鍛煉也對學生的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學校的群體性體育活動做得好不但可以豐富校園文化,也為體育愛好者提供了群體活動的空間,促進了友誼、提高了技能、增強了體質。
2.3、建立以健康為主的體育課程評價系統(tǒng)
在課改以后,體育課程教學的評價標準也有所改變,原來的體育教學是根據學生對運動技術的掌握情況來評價,而對學生的態(tài)度、感受不夠重視甚至是忽視,而課改后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是健康,包括健康知識的加強和以健康為目標的觀念強化,以此激勵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積極參與到日常的體育鍛煉以及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工作中去。以健康為主的評價體系主要根據以下幾點內容進行考核:體育課程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占3090;運動技能考核成績占1090,根據所學運動科目選擇其中一種進行考核;柔韌性測試占1090,主要是坐臥體前屈考核;耐力考核占20%,學生可以選擇1000一3000米長跑或者200一400游泳,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心肺耐力;健康學習、進步程度,這兩點占據1090,主要參考上學期和本學期的耐力測試、運動機能和柔韌的進步程度來測評;課后體育鍛煉情況占20%,除了上述幾項在校內完成的考核后,還需要對課后鍛煉情況進行測評。
3、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向以健康為方向改革的建議
3.1、強化體育課的實效性
普通大學體育課程以健康作為主要方向進行發(fā)展和改革,就需要建立以能力、興趣培養(yǎng)、健身觀念、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學習健身方法以及終身健身的理念為核心的體育課程系統(tǒng),同時需要與素質教育、健康第一的理念達成一致,真正的實現(xiàn)體育教學內容和目的的統(tǒng)一,從根本上提高體育課程實效性。
3.2、形成鍛煉意識對提高成績和體質有重要作用
通過多次實驗能夠證明,以健康為改革方向的體育課程能夠提高大學生養(yǎng)成鍛煉的好習慣,而且提高大學生學習意識、增強鍛煉能力,最終形成終身健身的觀念,實現(xiàn)體質與成績共同提高的目標。
3.3、強化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
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教學中要強化健康第一的教學觀念,教學內容的安排要以健康為主要方向,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健身和運動形成自我安排和制定計劃的習慣。將普通大學體育課程的考核標準和方法都以促進鍛煉、有益健康為基準,這樣才能更快更徹底的實現(xiàn)改革。
3.4、加強改革力度
想要更好的進行改革,首先就是要強化改革力度,高??梢蚤_展師資培訓活動,培訓內容以健康為主方向的體育技術和知識的學習為主,同時深化教師對健康第一的體育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解和認識;還可以以健康為改革方向的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大綱、體育教材、體育設施、教學計劃;加強以健康為主要目的的運動器材、場所及測評儀器等;積極組織教學科研活動,活動內容要符合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總之,高校以及體育教師要采取各種科學合理的手段,盡快實現(xiàn)以健康為方向的改革,而在此之前需要做到的是,擁有以健康為方向的師資隊伍、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規(guī)劃等。
4、結束語
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想實現(xiàn)以健康為方向的改革,不僅需要學校、教師的探索和規(guī)劃,更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大學體育課程以終身健康為主要方向,更加體現(xiàn)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正確的發(fā)展方向。體育課程就應該以學生健康為目的,將學生終身健康作為體育課程的教學理念。將傳統(tǒng)的競技體育為主的大學體育改革成以學生健康為主的課程模式,利用網絡平臺實現(xiàn)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通過對大學體育教學體系及質量的監(jiān)督,真正實現(xiàn)普通大學體育課程教學以健康為主方向的改革。
作者:龔勇工作單位:武漢輕工大學
第二篇
一、普通高校大學體育選項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校教務系統(tǒng)選課制度僵化
目前很多高校的體育選項課制度中存在以下問題:①每個學期只能選一個項目,而且不同學期里不能重復選同一項目。這種選課制度,對有些學生需要繼續(xù)學習所喜歡的項目或者提升運動技術水平不利。②選修周期較長。有些高校的選修課時間是一年,太過于注重學生對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掌握,很多學生就覺得體育選修課枯燥、乏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場地設施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隨著普通高校不斷擴大招生,學生人數增加,普通高校現(xiàn)有的體育場地和器材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體育選修課的開設。根據以上對學生最喜歡的項目分析中發(fā)現(xiàn),跆拳道、散打、健美操、體育舞蹈、瑜伽、形體禮儀、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都需要室內場館的配套。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還處于沒有綜合體育館或室內體育場館的狀態(tài)。有些學校僅把運動場看臺下面的空間間隔成一兩個室內場地,根本無法滿足項目的開設。室內體育場館的嚴重緊缺,綜合性體育場館偏少,已經成為制約體育選修課發(fā)展的關鍵要素。
3.項目選擇不均衡,師資配備無法滿足
選項課教學模式的推行,極大地滿足了高校學生選課的自由度,但也不可避免地使多數學生將目光集中到少數趣味性較強的新興項目上,調查中顯示,學生希望參加學習的運動項目排前五位的分別是籃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跆拳道,合計超過總人數的七成。這些項目在體育院校也是近些年才開設的,這就決定了目前普通高校這些項目的師資配備應該是不能滿足需要的,而師資力量普遍較為雄厚的田徑項目卻無人問津。
4.充分自主的選項課模式助長學生怕苦怕累的思想
多數同學將興趣愛好和目的需要作為自己選課的依據,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獨生子女走進大學,項目是否辛苦,考試是否容易等越來越多地成為大學生(尤其是女生)選課的條件。選項課教學模式意在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fā)展,以便更好地發(fā)揮體育教育的效能,但學生的選擇不一定就是合理的選擇,將選課的決定權完全由學校轉交給學生,而不加以必要的引導和控制,無形之中就會助長學生怕苦怕累的消極思想。自己隨便選的課或者是別人幫忙選的課,盲目選課和隨意選課的學生占有一定比重。
二、普通高校大學體育選項課的對策研究
1.建立“必修+選修”的課程模式,優(yōu)化選課制度
在普通高校大學體育選項課中建立“必修+選修”的課程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綱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練掌握兩項以上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又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保障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將鍛煉價值大,卻又較苦較累的田徑中長跑項目和一部分體育理論課程規(guī)定為“必修”項目,學生必須參加一個時段的鍛煉和學習;將籃球、排球、足球、武術套路、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跆拳道、體育舞蹈、健美操、瑜伽、輪滑等新興項目和飛鏢、臺球、保齡球、棋牌類等娛樂休閑項目設定為“選修”項目,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參加學習。同時,考慮到師范專業(yè)大多數學生今后將奔赴中小學工作的實際,將師范生體育素質(隊列隊形指揮、廣播體操、運動競賽組織方法、體育文化基礎理論等)作為必學內容,提高適應中小學工作的能力,彰顯了課程特色。選課制度應該符合各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而不是單純的為了部門工作量的減輕。在開設體育選修課前,體育教學部門在學校選課網站向學生公布開設體育選項課的教學時間、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和任課教師的基本信息。對于有些熱門的運動項目,可以同時安排有幾名教師教學,學生任選自己喜歡的教師。這些方式可以多種方式組合運用,以利于合理的開設課程,從而保證體育教學的質量。
2.完善場地器材建設
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挖掘其他可利用資源。體育選修課對場地、器材和設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每年的學生群體都在變化,學生的需求也在變化。為了開設適合學生需求的課程,場地、器材和設備的配套都要求同步跟進。學校不但要考慮增加體育場館設施、增添體育器材,同時還應考慮提高現(xiàn)有場館的利用率,對現(xiàn)有場館和設置進行多樣化組合、分解和轉換,以適應每學期所開設項目的需求。另外,還可以充分挖掘其他可利用資源以應不時之需,比如借助社會體育場館或周邊高校閑置場地等。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規(guī)劃,按照培養(yǎng)和引進并舉的方針,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青年教師培養(yǎng)上采取一幫一(具中級以上職稱教師結對幫助一個青年教師);開展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教師技能培訓活動,一步增強教師的質量意識、提高以生為本意識教學能力。體育教師應不斷學習鉆研,提高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質量。同時應該挖掘教師潛力,選派教師進修和引進校外教師資源,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4.完善課程實施的評價機制
首先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明確高校體育具體的培養(yǎng)目標,使評價目標與教育目標一致。評價內容要不斷擴展,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要注重多元評價(包括學生的認知、技術技能和情感三方面),不要進行單一的技術技能考評或健康測驗。其次要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在以往的教學評價活動中,比較注重一般評價、教師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以統(tǒng)一的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學生,是不公平的,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失去了評價反饋功能,對激勵學生、提高學習效果以及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意義甚微。基于上述情況,要改變單純采用終結性評價的方式,而要采用診斷性、形成性、總結性可定量評價相結合。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著大量的人文因素,像學生體育態(tài)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質、鍛煉能力等指標具有明顯的定性特征,是難于量化的,如果忽視這些難以量化的指標,教育評價則失去全面準確性、缺乏科學合理性。要使評價淡化甄別選拔功能,把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使用,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容,強化激勵、發(fā)展功能??茖W評價,重在激勵,充分利用評價來調動、激勵學生學習,使每一位學習者都看到自己的進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考試方法,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主觀與客觀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辦法,將評價內容、學習內容與過程評價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平分,達到學生之間互相競爭、互相激勵、互相進步的目的。
三、結論
總之,為了提高普通高校大學體育選項課的教學質量,學校應該首先合理配置好場地器材和師資力量,開設學生所需的體育項目,完善體育選修課選課制度,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
作者:羅躍平工作單位:湖南邵陽學院體育系
第三篇
一、云南省大學體育課程研究的現(xiàn)狀
目前對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大學體育課程研究得很少,從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昆明市大學體育課程的發(fā)展遠遠落后于國內外大學體育課程發(fā)展的水平,而要改變目前大學體育課程發(fā)展的現(xiàn)狀需從體育課程的模式類型、課程的結構、課程的設置、課程的實施、課程的評價等多方面進行優(yōu)化與發(fā)展,所以本研究對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模式的優(yōu)化研究可在理論上對體育課程的發(fā)展進行理論性指導,以促使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向現(xiàn)代化、特色化及科學化的方向發(fā)展。
二、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模式現(xiàn)狀分析
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綱要》是新時期我國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在《綱要》中對我國大學體育課程的模式類型構建、課程結構、課程設置、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論述。本研究為了較全面的了解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模式的發(fā)展現(xiàn)狀,則以《綱要》中論述的體育課程相關的問題進行對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模式的現(xiàn)狀進行全面調查與分析。通過調查,昆明市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模式類型具體情況如下表1:在昆明市被調查的7所高校中“半開放型”體育課程模式有3所,占42.86%;“三段型(半傳統(tǒng)型)”占3所,占42.86%;“課內外一體化”體育課程模式占1所,各占14.28%。表明昆明市普通高校目前體育課程模式主要是有“半開放式”體育課程模式、“三段型”體育課程模式、“并列型”體育課程模式及“課內外一體化”體育課程模式。
1、半開放型體育課程模式
目前昆明市被調查的7所高校中的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云南財經大學這3所大學采用了“半開放型”體育課程模式,半開放型體育課程模式分為“一自主,兩固定”及“兩自主,一固定”兩種體育課程模式。首先是“一自主,兩固定”體育課程模式:該模式是只在大學一、二年級開設體育必修課,三、四年級不開設體育選修課,學生在一二年級的體育必修課中可以自由選擇上課內容,但不可以自主選擇上課的時間與上課教師。其次是“兩自主、一固定”體育課程模式:該模式是大學一、二年級開設體育必修課,三、四年級不開設體育選修課,在大學一、二年級開設體育必修課期間,學校固定上課時間,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上課老師及上課內容。在昆明市被調查的7所高校中有3所(占42.86%)高校采用的是半開放式體育課程模式中的“兩自主,一自主”模式,只有在大學一、二年級開設體育必修課,在大學三、四年級不開設體育選修課,學校固定學生的上課時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上課的教師及上課的內容。
2、三段型(半傳統(tǒng)型)體育課程模式
目前昆明市被調查的7所高校中只有昆明醫(yī)科大學與云南農業(yè)大學及云南大學采用了“三段型(半傳統(tǒng)型)”體育課程模式,三段型(半傳統(tǒng)型)體育課程模式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大學一年級開設基礎課(素質提高課),二年級開設選項課,三、四年級開設選修課;第二種模式是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基礎課(素質提高課),第二、三、四學期開設選項體育課,三、四年級開設體育選修課。三段型(半傳統(tǒng)型)體育課程模式要求大學4年都開設體育課程,以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習慣。昆明醫(yī)科大學所采用的三段型(半傳統(tǒng)型)體育課程模式是:第一學年開設基礎必修課(素質提高課),第二學年開設選項必修課,三、四學年開設體育選修課,但是昆明市開設三段型(半傳統(tǒng)型)體育課程模式三、四年級沒有開設體育課選修課,選修課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性的開展。
3、課內外一體化體育課程模式
目前昆明市被調查的7所高校中只有昆明理工大學采用了“課內外一體化”體育課程模式,昆明理工大學把體育課堂教學、早操及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及體質測試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的早操及課外體育鍛煉活動中學校均安排體育教師進行專門指導,在學期結束時把學生的早操出勤率和體質健康測試納入學生的考核成績中,利用了學生考核成績的杠桿作用促進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整體性及連貫性,以此促進學生體質的增強及體育學習興趣的提高及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課內外一體化”體育課程模式使得大學體育課程功能的合理延伸,來促進大學體育向課內外一體化方向健康發(fā)展。
作者:王洪祥工作單位:昆明學院
- 上一篇:教育發(fā)展工作要點3篇
- 下一篇:民政管理工作要點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