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小學體育教學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時間:2022-12-04 10:59:50

導語:簡述小學體育教學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小學體育教學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和身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yǎng),從而增加其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和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心理素質(zhì);身體素質(zhì);小學生

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和身體素質(zhì),同時具有計劃性和組織性的一種教學方式,那么,要如何才能讓學生們的身心更好地發(fā)展呢?關鍵在于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興趣,只有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基礎上才能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在此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學生們在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使他們擁有積極與健康性的興趣愛好。那么,結合小學生所有的實際具體情況對其分析小學生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

一、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與生理特征分析

1.心理特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擁有社會經(jīng)驗偏少,所以他們的感知能力與智力以及心理發(fā)展方面相對來說尚未成熟,因此,在此階段的小學生一般是還處于好動型,而且很容易產(chǎn)生亢奮情緒以及對其他周邊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的特征。因而,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注意力是很難有集中性的,所以老師要從此中抓住小學生們的特征,從而采取有效的方式與模式來對學習進行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進而讓學生們在此過程中鍛煉的同時體驗快樂并且健康地成長。2.生理特征。由于小學生處于年齡較小的階段,對于骨骼還是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是在逐漸地完善中,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也是相對來說較快的,但身體的血管容量與大人相比還是高于成年人的,但小學生們的長腿和長臂相是不協(xié)調(diào)的,因此要對其有效的組織鍛煉活動,才有有益于身體的健康。

二、小學生體育教學中學習興趣影響的因素分析

1.機械式的教學。其實,在我國的教學領域中,有很多的學校體育老師會受其傳統(tǒng)教育觀念與體育教學模式方面的影響,如教學中主要以嚴格執(zhí)行為主,而且教學內(nèi)容也是機械式的照搬狀態(tài),在教學方式上也是比較單一性的,很少有創(chuàng)新化。因此,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是很難跟上體育老師的步驟和完全融入其中的,最終會使學生們對體育學習感到無興趣,甚至產(chǎn)生討厭上體育課的情緒。2.教學過程中太注重計劃性和目的性。目前,很多的學校都存在著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計劃性和目的性,在課堂上一般是以老師為主導性,學生們只是在體育課中機械式的活動,在此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很少有互動交流呈現(xiàn),只是一味地給學生們灌輸方法與技能,長時間的這種機械式教學方法與學習,會讓小學生們對體育課產(chǎn)生抵觸反感的情緒。3.小學生的體能有限。小學生的生理都是處于特殊時期的階段,身體上也是處于生長和發(fā)育階段,并未完全成熟,因此在體能上是有限的,在身體素質(zhì)方面也是存在差異性的。在體驗課堂上,老師肯定有這樣的體會:學生的肢體不協(xié)調(diào)、學生學習動作很費力、學生的體能有限、學生過于肥胖現(xiàn)象等。但對于強大的項目或者技能學習,學生們學習起來都是有一定的困難,有些學生一時學會了,但很難做到堅持。這些都是受其身體素質(zhì)方面的影響所致,然而會讓一些學生失去學習的自信心和產(chǎn)生自卑心理以及學習興趣缺失等。4.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在新時期下,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以及內(nèi)容都是有固定性的,但大部分的教學時間是用在文化課上。體育課一般都是在戶外進行的,如果受其天氣的影響,那么體育課就單純地和戶外玩耍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沒有真正地把握其教學實質(zhì)內(nèi)容。本來體育課程是一種正規(guī)的體育技術教育,但在學生們的認識中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失落感,從而影響了學生們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三、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都是比較活潑好動的,對于體育活動是充滿了極大的興趣。但是,這種天性一般很難使其興趣保持長久的,也有人認為體育興趣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因此不用對其過多的培養(yǎng)與引導。但筆者認為,小學生還是處于人生懵懂階段,對其自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還沒有固定不變,更不清楚自己對哪種體育項目是適合自己的,因此老師要對其正確的引導。正常情況下,小學生對于一些新奇的體育項目或者團隊性體育項目是相對有興趣感的,在此情況下,如果家長和老師沒有對學生們的正確引導,那么就會導致形成很多不良的體育習慣。因此,老師要結合學生們身體與心理方面的特征進行體育興趣培養(yǎng),從而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自身運動的體育項目,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落實到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四、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方法

1.語言誘導法。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心理和年齡方面的限制,那么對其事物的認知也是模糊和懵懂狀態(tài)的。因此,老師應結合其學生的心理與身體特征,對學生采取合適的語言進行誘導,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好處,從而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正確的認識。同時,在課堂上老師也可以通過舉例優(yōu)秀體育人事跡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們對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正確引導他們進行體育鍛煉。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是對體育活動充滿著濃厚的興趣與熱情,由此老師可以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實行語言上的誘導與鼓勵,從而幫助小學生們樹立其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2.老師榜樣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是起引導者的作用,在此過程中言語表情都影響著學生們學習的因素,因此老師要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其自身的語言舉止和態(tài)度以及教學方法等,才能起到自身榜樣的作用以影響學生,并通過其體育運動給學生們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及潛移默化作用,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3.教學革新法。老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其學生的興趣與選擇,才能有效發(fā)展其學生的體育習慣和實現(xiàn)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體育老師要針對其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形式與內(nèi)容,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中。

五、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措施

1.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整個教學中,對教學課堂效果最大的影響就是整體的氣氛。老師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那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就要改變其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以及師生之間的關系,要著重于老師和學生之間關系形式的多樣化,從而營造出一個和諧氣氛及美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整體上改變教學效果,提高質(zhì)量。一般情況下,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是取決于對老師產(chǎn)生的興趣,如果在課堂上,體育老師在教學中很尊重其學生的想法與建議以及和學生們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同時加強對學生們進行相應的鼓勵,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氣氛,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2.老師角色的轉變。一般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就是老師主導教學,學生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在課堂上,老師日常教學都是不太注重其學生的溝通交流方式,以自己教學內(nèi)容為主,嚴重地忽略了學生們的真實感受,從而導致學生們對體育課堂的興趣與熱情。因此,面對這種情況,老師要將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進行改變和自身角色的轉變,應以小學生體育課堂為主導,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們成為其課堂的主人,以此才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老師也要結合其學生們的具體情況對其引導,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水平。3.對教學內(nèi)容形式要多樣化與豐富性。目前,基本上的體育教學過程的方法與內(nèi)容都太過于單調(diào)和枯燥,因此在這個基礎上要對其進行改變,要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轉化為多樣化與豐富性,將其教學資源充分應用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去,使體育教學活動從中變得更加有豐富多彩,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在此過程中也要結合其學生的身體特點和心理特點,對其教學內(nèi)容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如根據(jù)不同的興趣進行分組教學,那么學生就能在單一的項目中體驗多樣化的體育鍛煉。4.教學方式多樣性。以上已講過小學生一般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所以老師要注重其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老師可以結合其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式中的優(yōu)秀部分,在其基礎上再加入相應的新素材。同時,體育課程既可以在室內(nèi)完成,也可以在室外進行。一般在室內(nèi)可采取多媒體方式教學,如播放視頻或者圖片對其關鍵性動作講授,然后在室外時進行實踐練習。在室外時,老師可以用體育器材進行教學,這些器材可以使學生們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感與熱情。如教《障礙跑》課程時,老師可以現(xiàn)在室內(nèi)對其基本動作要領進行講解注意事項,到室外進行操作,可以利用墊子當作保護沙灘,再用固定的呼啦圈弄成簡單的障礙物,然后學生圍成山洞一樣,一部分學生要從中跨越出去。通過這樣的多樣性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從而增加學生的熱情。5.在訓練過程中適當控制強度。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各自身體素質(zhì)存在差異性大,所以老師要將他們進行分組,根據(jù)身體素質(zhì)不同對其訓練的強度也不同,同時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因材而實施相應的教學方式來控制訓練的強度。根據(jù)學生在完成訓練的過程中發(fā)掘出相應的潛力,從而提升自信心與成就感,也可增加學生們對體育課的喜愛,如比較肥胖的學生可以設置其力量型的運動項目———鉛球。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是整個小學教育中的重要部分,體育老師應結合其小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與身體素質(zhì)特征,再對其進行有效的興趣培養(yǎng),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今后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美.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J].好家長,2017,(46):108.

[2]郭偉彬.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7,(69):114.

[3]張紹信.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7,(8):10.

作者:周長民 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龍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