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元素在油畫的借鑒與轉換

時間:2022-06-28 11:38:27

導語:民間藝術元素在油畫的借鑒與轉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間藝術元素在油畫的借鑒與轉換

【提要】中國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而中國油畫的民族性一直是困擾中國油畫界的難題。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方法,通過重點對當代中國油畫發(fā)展困境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分析,認為將中國民間藝術元素融入到油畫創(chuàng)作不僅能促進民間藝術的當代轉換,而且有助于中國油畫民族化道路的探索。

【關鍵詞】民間藝術;油畫

一、中國民間藝術及其美學特征

中國民間藝術起源和流傳于中國民間,是歷代勞動人們?yōu)榱藵M足生產生活和審美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態(tài)。民間藝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民間藝術包括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等藝術形式;狹義的民間藝術指的是造型藝術,比如民間剪紙、年畫、刺繡等藝術形式。中國民間藝術與民眾的生活方式、民族信仰和審美喜好密切相關,是人們在物質和精神領域的反映。為了論述的方便,本文的民間藝術特指民間造型藝術。民間藝術扎根于豐富多彩的民間生活,蘊含著深厚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總的來說,民間藝術體現(xiàn)出如下美學特征:一是形式特征。在形式上,中國民間藝術多以剪影和條紋的形式呈現(xiàn)。中國古代先民一般都習慣在剪影的圖式上通過增加條紋來表達某種信仰和觀念,比如在陶器上用幾何魚紋來表達生殖崇拜。二是內容特征。其內容主要涵蓋教育、驅邪和祈福。例如墓室壁畫孝子圖對孝道的提倡;鐘馗形象顯示民間驅邪的觀念;蓮花和鯉魚的圖案用來祈福“連年有余”等。在中國的民間剪紙、年畫和帛畫等藝術形式中都廣泛存在著這些主題。三是地域和民族特征。由于同受華夏文化的影響,中國民間藝術具有很多共同點,但是又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故各地區(qū)各民族之間的民間藝術又有自己的個性。比如朱仙鎮(zhèn)、桃花塢和綿竹等地的木版年畫雖同屬一個藝術門類,但是在技法、主題和觀念上又各有特色。四是審美特征。中國民間藝術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對“美”的理解。在造型上追求“圓、大、全、美”;在構圖上多采用對稱的方式;而在色彩上多采用鮮艷飽滿的大紅、深藍和明黃等顏色。這些都顯示出中國民間藝術獨特的對稱美、機趣美和色彩美的特征。

二、當代中國油畫發(fā)展困境分析

油畫在中國是西方“舶來品”,從明朝萬歷年間西方傳教士將油畫帶入中國,經歷了鴉片戰(zhàn)爭、20世紀初西學東漸和“85思潮”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后,中國油畫深受西方油畫技藝和觀念影響,取得了很大的發(fā)展。但是在這蓬勃發(fā)展背后,又顯示出一定的矛盾性,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西方油畫歷史悠久,在油畫語言、技法和觀念等方面都相當成熟,中國油畫家在本土無油畫傳統(tǒng)繼承的情況下,對西方油畫的語言、技法和觀念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借鑒和吸收。在“85”時期,中國藝術界流傳的“中國藝術界用短短十年將西方一百年的藝術通通過了一遍”,其中就包括油畫藝術。在西方藝術的影響下,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后,中國油畫的確取得了長足發(fā)展。進入90年代,隨著中國藝術界加速了融入國際藝壇的進程,中國油畫也在國外大放異彩,拍賣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然而另外一方面,在繁榮的背后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藝術家急功近利,在對西方的油畫模仿的時候生搬硬套,導致油畫創(chuàng)作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一些出名的藝術家對既成的圖式產生依賴,自我抄襲泛濫;還有一些藝術家為了走向國際,刻意迎合西方的藝術制度,販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導致民族身份模糊等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中國油畫的正常發(fā)展。但是歸根到底,其實還是困擾中國油畫多年的關于建構中國油畫的“民族特色”的問題。無獨有偶,早在20世紀20年代林風眠先生就說過“整理中國藝術,理解西方文化,融和中西藝術,創(chuàng)造時代藝術”,到今天差不多快過去一個世紀了,這個問題我們依然還沒很好地加以解決。不過幸運的是,中國油畫界有遠見的畫家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將中國民間藝術元素借鑒和轉換到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中,對油畫的民族性問題作了有益的探索。

三、中國民間藝術與油畫的關聯(lián)性分析

中國民間藝術和油畫同屬人類的精神產品。但是由942020年第11期(總第257期)于地域、歷史、文化和面向的人群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兩種藝術在材料、技法、題材和表達的內涵都有所不同。如前文所述,中國民間藝術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地域性、娛樂性和集體性等特征,同時具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西方油畫起源于15世紀之前的蛋彩畫,主要服務的對象是宮廷貴族。在明清時期,利瑪竇和郎世寧等傳教士將油畫帶入皇宮,再經20世紀初“西學東漸”及過后的文化浪潮,西方油畫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但是油畫接受的群體集中在知識分子和上流社會,創(chuàng)作的主體也主要是專業(yè)畫家。盡管中國民間藝術和油畫表面看起來存在天壤之別,但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諸多關聯(lián)性,具體表現(xiàn)在:一是兩者都是通過藝術媒介反映現(xiàn)實世界——不管是客觀的還是非客觀的,并且都表現(xiàn)人類的內心情感;二是兩者都具有對現(xiàn)實的模仿性,并且都經過了創(chuàng)作者的再加工;三是兩者都或具有認識功能、或教育功能、或審美功能。所以,中國民間藝術和油畫貌似相去甚遠,其實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如果利用一定的藝術手法,是可以將中國民間藝術的技法、圖式、題材和思想融入油畫,創(chuàng)作出具有民族氣質的油畫作品的。四、中國民間藝術元素對當代油畫的影響通過上文對中國民間藝術與油畫的關聯(lián)性分析,已經為我們論述中國民間藝術對油畫的影響奠定了理論基礎。中國民間藝術對當代油畫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當代油畫通過對民間藝術的題材、圖式和觀念等進行挪用和重組,從而形成新的繪畫語言和觀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一是中國油畫對民間藝術的造型觀念的借鑒。大多數中國民間藝術具有夸張變形、整體概括和幽默詼諧的特點。例如東漢時期的《說唱俑》就體現(xiàn)出了這些特點?!墩f唱俑》刻畫的是一個身材矮胖的表演者,左手抱鼓,右手拿槌,右足上翹,張口嬉笑正在說唱的情景。整個俑身造型概括、夸張變形,給人恣意娛人之感。在對中國民間藝術的造型觀念的借鑒上比較突出的有羅中立和顧黎明等畫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羅中立就開始借鑒民間美術的造型觀念進行鄉(xiāng)土現(xiàn)實的繪畫創(chuàng)作,尤其在原始表現(xiàn)主義這類作品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創(chuàng)作了諸如《過河》《草垛》《春曉》《清溪河》等一系列作品,在這些作品中羅中立吸收了泥塑和剪紙等民間藝術的造型觀念,在他的畫面中,男性身強力壯,女性豐乳肥臀,充斥著原始、稚拙、粗獷和淳樸的鄉(xiāng)土氣息,體現(xiàn)出對原始生命力的贊美。二是中國油畫對民間藝術色彩的引用。色彩在中國民間藝術中有著豐富的內涵,是特定時期經濟文化、民風民俗和習慣信仰的產物。民間藝術的色彩與民間陰陽五行說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象征和神秘主義性質。比如在唐代,黃色是天子的象征,故龍袍采用黃色,其他官員和老百姓如果穿黃色服飾,那是犯忌。再比如中國民間的年畫,多數以大紅和大紫為主色調,色彩鮮艷飽滿,這一方面是為了烘托節(jié)日的熱烈喜慶氛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都是中國民間陰陽觀、民風民俗和審美觀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對中國民間藝術色彩的借鑒。董希文和王沂東是典型代表。董希文是我國的油畫大家,他將中國民間美術的色彩觀融入油畫中,對中國油畫的民族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在《開國大典》的色彩應用上,他借鑒民間壁畫和裝飾畫的用色觀念,大膽以碧藍、深黃和大紅作主色調,并且摻入綠、藍、棕等色彩作調和,使整個畫面莊嚴肅穆和富麗堂皇,大國氣派流溢畫面。三是中國油畫對民間藝術傳統(tǒng)圖式的創(chuàng)新。中國民間藝術的傳統(tǒng)圖式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用以表達特定觀念和意愿的手段——例如用來祈求財源興旺,或者健康長壽等。創(chuàng)新中國傳統(tǒng)圖式在中國油畫界例子也不少,比如呂勝中的《大公雞》對中國傳統(tǒng)年畫中“大公雞”圖式的借鑒,顧黎明的《門神》系列對中國傳統(tǒng)年畫中門神形象的挪用,王沂東的新娘系列中“新娘”形象對民間剪紙和刺繡圖案的轉化,陶宏的佛像和菩薩形象的創(chuàng)作對中國傳統(tǒng)宗教繪畫圖式的再生,等等。這些油畫因為傳統(tǒng)民間藝術圖式的融入,增強了作品的寓意性,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與當代的完美結合。通過以上分析得知,中國油畫對民間藝術的借鑒與轉換并沒有局限在哪一個單獨的藝術門類,而是只要對油畫表達有利的都在其學習的視野,遍及木版年畫、剪紙、泥塑和刺繡等,中國民間藝術成了滋養(yǎng)油畫創(chuàng)作的肥沃土壤。

中國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寶貴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而中國油畫在走向國際藝壇的時候,油畫的民族性問題也一直是懸而未決的難題。如果中國油畫界能進一步加強對中國民間藝術的研究,將中國民間藝術的元素借鑒到油畫創(chuàng)作中來,這樣不僅能實現(xiàn)對中國民間藝術的當代轉換,而且對中國油畫的民族化探索也是一種可貴的嘗試。

參考文獻

文強2004《中國美術發(fā)展史》,學苑音像出版社。

王平2007《中國民間美術通論》,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

黃麗霞2015《論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元素在當代油畫中的運用》,《現(xiàn)代裝飾》(理論)第8期。

王越2017《中國民間藝術元素在當代油畫中的運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位論文》。

賀聰2018《論中國民間藝術元素在當代中國油畫中的運用》,《湖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

鄭芳飛2019《民間藝術圖式在中國當代繪畫中的應用與分析》,《山東建筑大學學位論文》。

作者:黃常春 單位: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