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智慧作業(yè)”系統教學運用
時間:2022-07-07 18:18:59
導語:雙減背景下“智慧作業(yè)”系統教學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智慧作業(yè)”的引入是教育教學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以信息技術為載體,通過分層次的作業(yè)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作業(yè),符合“雙減”精神?!爸腔圩鳂I(yè)”更加有針對性,讓學生獲得優(yōu)質的教育輔導資源,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減輕家長負擔,從真正意義上落實“雙減”政策。利用“智慧作業(yè)”,教師能夠準確地從學生的作業(yè)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再進行個案輔導,并有針對性地逐個突破,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全面推進“智慧作業(yè)”的應用,發(fā)揮項目作用,以點帶面,推動學校加快培養(yǎng)一批信息化教學工具應用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切實提升教師教學應用實踐的能力,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
【關鍵詞】“雙減”;智慧作業(yè);教學應用
依托“贛教云”平臺的“智慧作業(yè)”系統,以減輕師生負擔,不改變學生作業(yè)習慣和教師批改習慣為前提,借助“智慧作業(yè)”,為落實“雙減”提供技術賦能?!爸腔圩鳂I(yè)”的引入是教育教學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以信息技術為載體,通過分層次的作業(yè)為學生提供個性化作業(yè),符合“雙減”精神。“智慧作業(yè)”更加有針對性,讓學生獲得優(yōu)質的教育輔導資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減輕家長負擔,從真正意義上落實“雙減”政策。教師能夠準確地從學生的作業(yè)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再進行個案輔導,并有針對性地逐個突破,達到教學效果?!爸腔圩鳂I(yè)”的土壤正在逐漸成熟,使得教師教學越來越朝著任務驅動、項目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向發(fā)展。
一、“雙減”背景下“智慧作業(yè)”的應用促進了教師的能力提升
隨著“智慧作業(yè)”的應用,教師運用大數據分析來輔助教學,將其與教學完美結合,助力教學?!爸腔圩鳂I(yè)”應用提高了教師的積極性,營造了濃厚的科研氛圍,不斷有教師撰寫的論文和案例在各級刊物上發(fā)表并獲獎。
1.助力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爸腔圩鳂I(yè)”的應用推動著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學校多次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師應用培訓活動,參訓教師返校后進行二次培訓,在學校培訓中,培訓者針對學校實際情況,更有針對性地為教師介紹利用“智慧作業(yè)”教學需要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在解題、講題過程中,教師不僅講知識、答案,更會去研究學生是如何學習知識、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發(fā)展素養(yǎng)的,從而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
2.助力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利用“智慧作業(yè)”進行教學后,學校以學科備課組為單位,同年級教師一起進行校本教研活動。活動中,教師立足課堂,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博采眾長。特別是在“智慧作業(yè)”應用后,教師針對課堂案例,在研討中進行總結和反思。他們不僅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也反思別人教學中的得與失,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3.助力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
隨著“智慧作業(yè)”應用課題的開展,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論文寫作、公開課等,在行動中發(fā)展,在思考中突破,在寫作中成長,不斷地在教學中持續(xù)探究,用科學的精神來研究工作,以研究的視角看待教學實踐工作,掌握了重要的研究方法,找到科學專業(yè)的發(fā)展之路。教師的理念水平、信息素養(yǎng)能力在研究活動中不斷提升,基礎學術研究能力也不斷提高,從而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二、“雙減”背景下“智慧作業(yè)”教學效果的評價發(fā)展
“雙減”政策下,教師依托“智慧作業(yè)”平臺實現課堂教學的輕負高效,做智慧型教師。在“智慧作業(yè)”的應用中,教師立足“智慧作業(yè)”,將其與語文、數學、英語學科融合,引導學生建構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式。
1.“小帆船之旅”個性評價機制
學校通過“智慧作業(yè)”教師教學應用之“理想杯”青年教師賽課和學生講題比賽,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和模式,制定出一套評價系統。這種評價與教學效果緊密結合,注重學生的體驗,注重學習的實效,在評價方法上,不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還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學校結合“小帆船之旅”個性評價機制,設立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的獎項,如學生晉級獎勵“船長、大副、二副、三副、水手長、水手”等,通過“達人”“達慧”“達美”和“達志”四大課程系列,為登小兒童創(chuàng)設健康多元的發(fā)展空間,促進登小兒童樹立遠大理想,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家國情懷、必備品格、責任擔當以及自我認同感,進一步彰顯“一人一葉舟,千人千帆競”的登岸課程理念,讓學生的每一次成長都能在量化評價中體現自身價值。
2.“樂學嘉年華”學科素養(yǎng)評價
為落實“雙減”政策,學校以“小帆船課程”為載體,聚焦“雙減”,堅持五育并舉,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創(chuàng)設健康多元的“樂學”評價方式,促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在樂中遇見最好的自己,成為愛生活、有理想、慧學習、勇實踐、敢擔當的新時代登岸少年。為開啟“樂學嘉年華”的奇幻旅程,學校多次組織召開會議,并在業(yè)務學習時進行研討,收集所有學科教師的創(chuàng)意。經過多次商討,學校根據學科特色和學段特點,為學生制訂了此次學科素養(yǎng)評價活動方案,并設計了有趣、美觀的“樂學嘉年華”評價手冊?!皹穼W嘉年華”之旅中有五個海島——書香島、智慧島、歡樂島、繽紛島、活力島。每個海島都設置了關卡,每通過一道關卡,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表現在“樂學嘉年華”評價手冊上蓋小帆船章。本次活動評價關注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著眼學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個性化表達,讓學生不斷成長、進步,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直至駛向理想的彼岸。
三、“雙減”背景下“智慧作業(yè)”資源的共建與共享
利用“智慧作業(yè)”系統可實現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給教師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創(chuàng)造交流、互動、溝通的平臺,提供豐富的作業(yè)資源和學習內容,提高學生作業(yè)的質量,老師也能及時掌握學生作業(yè)的動態(tài)。學校在“智慧作業(yè)”的推廣與應用中,積極落實教育教學資源的共建與共享。
1.在學科組的校本教研中,落實課程資源的共建與共享
在“雙減”政策全面推進之際,學校全面推廣“智慧作業(yè)”的應用,結合學校青年教師居多的實際情況,學校每周會分學科組織校本教研,每學期會分批次舉行“理想杯”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活動,以賽促教,打造理想“登岸課堂”。課后各學科組進行精細的評課研討活動,參加的教師對課堂教學給予積極評價,從課件展示、語言導入、師生交流、板書設計、課堂構思、智慧作業(yè)應用等方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最后每一課堂都會形成共案,落實課程資源的共建與共享。
2.在跨校區(qū)聯合活動中,建立多校區(qū)資源的共建與共享
學校通過課程建設及“智慧作業(yè)”的推廣應用,先后舉行了市區(qū)級的課程建設研討活動、校際交流活動、送課下校及賽課展示,也多次在省、市、區(qū)級課程建設交流活動中做經驗分享,指導區(qū)域內學校進行課程建設,多次指導兄弟學校課例在各級優(yōu)質課評比中獲獎。在一系列的跨校區(qū)聯合活動中,建立了多校區(qū)資源的共建與共享。在“智慧作業(yè)”的應用中,通過一系列活動措施,通過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共建資源、不斷積累和優(yōu)化、共享互動的良性循環(huán),實現教學資源滾動發(fā)展。學校在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道路上,加快了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的腳步,創(chuàng)新了教學模式?!爸腔圩鳂I(yè)”致力打造綠色教育生態(tài)圈,專注智能教與學。利用信息技術搭建體驗式教學展示平臺,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助力教師精準的教和學生精巧的學,構建學生個性學習支持與服務體系,讓學習更個性、更智慧、更高效。
作者:周曉妍 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經濟開發(fā)區(qū)登岸小學
- 上一篇:讓兒童的美術學習更有深度分析
- 下一篇: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