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手抄報范文
時間:2023-03-24 15:13: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勞動手抄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五一勞動節(jié)手抄報圖畫五一勞動節(jié)手抄報資料1. 風是透明的,雨是滴答的,云是流動的,歌是自由的,愛是用心的,戀是瘋狂的,天是永恒的,你是難忘的朋友,五一勞動節(jié)快樂!
2. 無論天涯海角,我都與你緊緊相隨;無論??菔癄€,我都與你時時相伴。我要大聲喊出一個句話讓全世界知道:勞動節(jié)快樂!再送四個字,不用客氣!
3. 春花爛漫,美麗是季節(jié)表現,春風吹拂,快樂是心情表述,春光明媚,和氣是人生三味,勞動節(jié),輕聲問候,愿你節(jié)日快樂。
4. 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友情珍貴,在這長長的假日里,祝你快樂。
5. 今天勞動節(jié),花兒含苞,蝶兒在鬧,我的短信把祝福送到:祝你勞動過后身體棒,假期過后精神旺,天天握著財神手,健康快樂向前走,祝五一勞動節(jié)快樂!
6. 今天和昨天不一樣,因為一天過去了;永遠和瞬間不一樣,但情誼永恒了;微笑和眼淚不一樣,經歷過就坦然了。又是五一節(jié)了,情更深意更濃,祝一切如意!
7. 今年五一到,勸你忘煩惱,管他工作事,先往一邊拋,保證身體好,沒病沒煩惱,身心皆安好。五一勞動節(jié),萬事如意妙。
8. 今年五一,我從12萬英尺的平流層,給你空投了一枚金蛋,它正以突破音障的速度作自由落體運動,向你呼嘯而來。小心被砸扁哦!勞動節(jié)快樂!
9. 今年過節(jié)不勞動,勞動就動手指頭,發(fā)條短信送關懷,送你一心祝福,一點想念,一點眷戀。朋友收到細體會,你我情誼最可貴!祝五一快樂,天天開心!
10. 節(jié)日來臨祝福多,小小短信表我心:祝你身體棒棒,容顏靚靚,豐收多多,鈔票鼓鼓,美麗樂逍遙,生活樂呵呵,愛情喜滋滋,勞動節(jié)快樂!
11. 節(jié)日即將來臨,短信送來關懷,旅游不要太累,瀟灑切忌疲憊,飲酒莫要開車,平安牢記心間,佳肴葷素搭配,身體健康無恙,五一幸??鞓?
12. 獎金多多再翻一倍,事業(yè)發(fā)達再進一步,人氣直升再火一點,身體安康再棒一點,人見人愛身邊美女再多一群。兄弟我祝你五一勞動節(jié)快樂!勞動節(jié)節(jié)日短信
13. 將工作的煩惱放在一邊、將事業(yè)的壓力暫時拋下,與快樂同行、與幸福結伴。去山水之間取去盡情的放松自我。祝你過一個幸福得五一勞動節(jié)。
篇2
慶祝五一勞動節(jié)手抄報圖片五一勞動節(jié)手抄報資料1. 五一到,乘快樂航班來到幸福墻角,丟掉煩心瑣事逃之夭夭;做如意列車來到快樂世界,放棄疲憊壓力浪跡天涯海角,愿你快樂出行,吉祥輕松,五一勞動節(jié)快樂!
2. 五一長假快來到,我不說你也知道。送你祝福太俗套,送你小三亂了套。給你兩拳是最好,可惜太遠不到。罵你幾句也很妙,不回短信生氣了!祝勞動節(jié)快樂!
3. 五一長假將至,旅游不要疲憊,吃喝玩樂太累,餐餐美味飄香,肥膩最傷腸胃,水果蔬菜多吃,飲酒適量別醉,注意身體健康,節(jié)日快樂無憂!
4. 五一不覺到,處處風光好,假期真美妙;旅游緩壓力,野外真刺激,平安是第一;祝福的短信,個個爭第一,不過我早準備,決不落后面,早早祝福你,勞動節(jié)快樂!
5. 五一表彰大會現在開始:堅守崗位的授予勞動獎章,娛樂休閑的授予灌水獎章,踏青旅游的授予運動獎章,收到祝福的授予快樂獎章!祝朋友勞動節(jié)快樂!
6. 五一”送你五點心意:生活順心,一帆風順;事業(yè)稱心,一本萬利;朋友交心,一見如故;愛人知心,一往情深;天天開心,快樂一生。
7. 五一“心靈大掃除”,心態(tài)桌子挪一挪,擺正位置視野闊。煩惱椅子修一修,四四方方幸福牢??鞓繁嘲硪焕?,身心健康樂逍遙。朋友,祝你五一快樂!
8. 五一,祝你“無一”:無煩無惱每一天開心歡笑,無病無災每一月健康安好,無阻無撓每一季風調雨順,無分無離每一年親情擁抱,無時無刻每一秒幸福圍繞!
篇3
工具/原料黑筆水彩筆方法/步驟1準備好繪畫工具,黑筆,水彩筆等。
2首先我們先在紙張的中間部位寫上我們的標題,并用雙線方便下面的涂色。
3畫好后我們在紙張的下側,畫上藤蔓狀的裝飾物,然后再上面畫上葉子。
4畫好后我們在偏上一點的位置畫上葉子和花朵相見的邊框。
5畫好后我們在用類橢圓的形狀畫一條對角線直接標題的右側。
篇4
一、成立“書香中隊”,品位優(yōu)秀書籍
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讀書是少先隊員重要的學習方式,為了大力弘揚優(yōu)秀的讀書傳統(tǒng),廣泛傳播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我校少先隊員的綜合素養(yǎng),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品位高雅的少先隊文化,我校成立了“書香中隊”,并以中隊為單位開展讀書活動。
1.營造環(huán)境。我校少先隊大隊建立了“書香校園”網頁,配合學校加強圖書室、閱覽室的管理,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實行圖書架進班級、閱覽室全天開放,積極為廣大隊員的閱讀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積極組織隊員開展主題閱讀沙龍、讀書筆記展評、讀書知識競賽、經典詩文誦讀、讀書典型事跡宣講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讀書氛圍。還成立“紅領巾文學社”,專門組織隊員進行系統(tǒng)的少先隊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講“紅領巾”故事,唱“紅領巾”歌曲,寫“紅領巾”作文等形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學社團活動,以寫作促進閱讀,形成讀書、寫作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2.搭建平臺。每隔一段時間,輔導員老師總會組織中隊與中隊之間的讀書交流和聯誼活動,廣泛開展主題讀書活動。分層次、分類別舉辦讀書報告會、專題討論會、演講比賽、辯論比賽、征文競賽、知識競賽等活動,對有影響的活動,進行宣傳和推廣。少先隊大隊設立“讀書月”“閱讀節(jié)”,注重以“書香中隊”為主題的班級文化建設,通過“少先隊知識大比拼”“古詩朗誦擂臺賽”“故事會”等活動,把隊員帶進思辨、鑒賞、分享的閱讀空間。讓隊員從讀書中吸取營養(yǎng),豐富自己的心靈世界,品味與好書做朋友的甜蜜,讓隊員在學習中快樂地成長。
二、建立手抄報社,方寸間展風采
手抄報是提高隊員素質的好途徑,隊員辦手抄報是一項綜合性的訓練,它融作文、書法、美術于一體,不僅能提高隊員的動手動腦能力、綜合組織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還能提高隊員文學修養(yǎng)和美學素質,拓寬隊員的知識面,促進隊員讀寫能力的提高,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一專多能”的需求。因此,我校少先隊成立了“雛鷹手抄報社”,
1.以手抄報為載體促進隊員學習。我校少先隊以辦手抄報為契機,鼓勵每個“書香中隊”的隊員都到圖書館看書,廣泛閱讀課外書籍。抽時間多看具有豐富的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的兒童電視節(jié)目。有條件的上網查找相關資料。積極參加各級各單位舉辦的各類智力競賽活動、征文比賽等。開闊閱讀視野,豐富知識積累,為出好手抄報打下基礎。
2.以手抄報為載體展示隊員本領。經過隊員們的閱讀摘錄、審稿定稿、編排設計、配色謄寫,一張張異彩紛呈的手抄報做成了,真可謂方尺小報展特色。手抄報充分展現了隊員的辦報才華,全面濃縮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通過辦報,隊員們擴大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儲備了美詞佳句,掌握了不同文體的寫作方法,各學科間的知識融合更加密切了,藝術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這一做法引起了泉州市電視臺《刺桐花》劇組的注意,特地到我校錄制以“小小報人”為主題的少兒節(jié)目,對我校手抄報文化特色展示進行現場拍攝。目前,我校手抄報在繼續(xù)鞏固原有的辦報成果的基礎上,正著力向電子小報方向研究和發(fā)展。
三、小廣播傳真情,記者站煉本領
1.強化小廣播臺。小廣播是少先隊文化的陣地之一。我校的“校園之聲”小廣播站由學校少先隊負責,主要開設了《禮儀之窗》《衛(wèi)生與健康》《小作家之窗》《知識傳遞》《名人專欄》等欄目。其中的廣播稿都由隊員自己撰寫,自己播報。小廣播不僅為廣大隊員搭建了交流語言文字的平臺,而且架設起了隊員間心靈溝通的橋梁,同時也將隊員帶進了一個個精彩奇妙的世界。在這里,隊員們盡情體驗知識魅力,探索科學奧妙,感受自然萬千……當優(yōu)美的音樂緩緩響起,一個個美麗的精神家園在學生心中筑起,一份份輕松與愉悅在師生心頭彌漫開來。隊員還可以通過小廣播臺為老師和同學點歌,通過廣播傳遞真情。
2.成立小記者站。我省的《小學生周報》質量高,可讀性強,是一份很好的隊報。我校與福建教育雜志社《小學生周報》聯手,成立了《小學生周報》小記者站。《小學生周報》主任助理唐迅為小記者站授牌,給小記者頒發(fā)記者證,讓小記者有了很多參加《周報》組織的實踐體驗活動的機會。小記者個個興致高昂:捕捉校園內外新事、趣事,積極撰寫新聞,踴躍投稿,爭當綠色瓷都小主人。要用自己拍下的鏡頭去捕捉美好的瞬間;要用自己的筆去報道親愛的伙伴;要用自己的實踐去體驗人間的真情。這不但有利于隊員的全面發(fā)展,提升隊員綜合素質,而且有效推動學校的素質教育。雛鷹小記者已成了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建立陽光攝影社。隊員們要辦好“雛鷹文苑”,要當好小記者,攝影的技能是必備的。許多隊員主動學起了攝影,并且拍攝出了一些有一定質量的作品。為進一步挖掘這些“小攝影師”的潛力,將攝影藝術與“雛鷹文苑”進行有機整合,做大做強少先隊文化特色,我校在建立攝影興趣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陽光攝影社,并充分利用攝影社這個平臺,加強學習交流,注重實踐體驗,不斷提高隊員的攝影能力和水平。自我校成立陽光攝影社以來,得到了隊員們的積極響應,攝影社隊伍不斷壯大,目前,擁有成員一百多名。為加強隊員們的攝影實踐練習,我校少先隊還組織了戶外采風活動。古橋上、河岸邊、小河里,處處活動著小攝影家們記錄“小橋流水人家”的身影。從選景到構圖,從采光到調焦……在頻繁閃爍的閃光燈中,風景在瞬間定格,能力在活動中提升。
四、構建各種擂臺,雛鷹展示風采
每年“六一”舉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成了雛鷹展示風采的大擂臺。文化藝術節(jié)以“全面發(fā)展,學有所長”為目標,全面展示隊員的風采。少先隊還構建文化藝術長廊,專門精心挑選手抄報、攝影中的精品,精心裝潢,建立學校的“辦報小能手”和“攝影小天地”等專版。教室也是隊員展示的舞臺,輔導員老師激發(fā)全班隊員的參與熱情,啟發(fā)他們發(fā)揮各自的創(chuàng)造潛能,自主設計和布置班級文化環(huán)境,引導更多的學生在班級文化環(huán)境中,接受完美人格塑造。為進一步加強少先隊文化特色的展示與交流,學校還專門擠出一間教室,組建了“雛鷹作品”展覽室,為隊員搭建展示才藝的平臺,讓更多更好的作品脫穎而出。看著由自己勞動成果構成了學校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時,許多隊員的心沸騰了,對“雛鷹文苑”的愛也更深了。
篇5
一、多種的訓練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興奮劑
作文訓練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規(guī)定內容作文、自由命題作文、看圖作文、觀察作文、動作操作作文等多種形式。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形式單一,缺乏邏輯性,使學生沒有寫作興趣。因此,教師應經常變換作文教學的形式,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從而達到優(yōu)化作文教學的目的。下面,我就幾種既有一定新意,又能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培訓形式略作說明:
1.自由命題作文。這種形式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可以從自由命題中,寫他們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些內容,也一定是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種訓練,適宜在每周的小作文中運用,也可以在日記中運用。
2.看圖作文??磮D作文訓練注意引導學生從看圖中領悟出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景。掛圖無論是一幅還是一組,都是靜止的畫面,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出圖畫的主題意義,特別是一些漫畫作品,一些適合寫議論作文的圖畫,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看懂畫面沒有表現出來的寓意,對具體的圖畫進行抽象的思考,由畫圖中一人一事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眾多人和事,這樣把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向抽象,由簡單向復雜,實現以掛圖為素材轉向以生活為素材。
3.觀察作文、動手操作作文。對于這兩種訓練形式,教師注意在寫作文前向學生布置觀察什么,操作什么,在觀察或操作時要注意些什么。這樣,學生在作文之前已對寫作對象進行了觀察,對寫作內容親手操作,寫起來就心中有數,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既能突出重點,又按恰當的順序來組織材料,就不必生編硬造,不必作無病的。
二、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動力
作文是一項繁重的腦力勞動,學生既能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又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特別是老師的肯定。一旦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肯定,受到表揚,就會產生成功的喜悅,逐漸變成興趣,成為寫作的動力。因此,作文的評定不能簡單地用同一標準的評定,因為那樣會使基礎好的學生總得高分,以致驕傲自滿;使基礎差的學生總得低分,逐漸喪失對寫作的興趣。作文評定應該因人而異,根據學生不同基礎,制定不同的基礎分,我的經驗是,把學生作文基礎分為好、中、差三等,分別給予30、40、50的基礎分,然后再加上該次作文的分數(用同一標準評定)。這樣,基礎差的學生就可以與基礎好的學生公平競爭,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另外,下評語時也要注意,對寫得好的,除了要肯定其成績,還要按更高的要求指出其不足,使其明白努力的方向,使其不致于驕傲自滿;對寫得差的,只要是認真寫的,教師應盡量去挖掘優(yōu)點,只要有一點值得肯定的地方,就要給予充分的表揚,這樣差生的積極性也能調動起來,逐漸培養(yǎng)起對作文的興趣。
還有一點,作文的評語也不一定要評價學生作文方面的得失,可以根據學生所寫的內容下多方面的評語,如學生寫到生活中遇到挫折、悲觀失望,教師評語中就應該多給鼓勵;如學生寫到學習上的進步,老師應該給予祝賀;如學生讀到對家庭、學校中的一些事情的看法,教師應從平等的地位出發(fā)在評語中與學生交換意見。這樣,學生就覺得作文不僅是作文,而是生活。在作文中,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近了;在作文中,老師與學生成了無所不談的知心朋友,久而久之,學生就不會覺得作文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像與朋友交談那么簡單,那么隨便,對作文畏懼的心理自然無影無蹤,對作文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起來。
三、豐富多彩的課外練筆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的廣闊土壤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利用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來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
1.辦好板報、手抄報。教師要充分利用板報、手抄報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一般教師習慣于讓作文尖子、書法尖子、繪畫尖子來辦手抄報、板報,這樣不利于調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我認為比較好的做法應是,把全班學生按8―10人一組分成若干組,每組負責一期板報或手抄報。板報每周一期,手抄報每兩周一期,兩種同時進行,這樣一個學期下來,每人可輪到三、四次。當然,開始的時候,基礎差的學生需要老師作些指導。只要培養(yǎng)起了他們的興趣,就會越辦越好的。
2.多搞些專題作文。逢“五一”,“教師節(jié)”,“國慶”,“元旦”這些節(jié)日,可以搞些專題征文。新近發(fā)生了某些重大的事件,如抗災救災、學雷鋒做好事、慰問烈軍屬、五保老人等,可以專題征文。而且應該鼓勵全體學生都來應征。對征文的評獎可擴寬受獎面,可以設立意、選材、結構、開頭、結尾、修辭運用、精彩段落、卷面書寫等多項獎。這樣,基礎差的學生也會因為某方面有特色而受獎,也就能激發(fā)更多人的寫作興趣。獲獎的征文可以用在班上宣讀、校內張貼、刊登在手抄板、板報上等多種形式“發(fā)表”。這些措施都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篇6
一、健全領導班子、加強統(tǒng)一管理健全的領導班子為有效地開展寒假活動提供有力的保證,統(tǒng)一管理是扎實落實各項活動的基石,學校成立以滕校長為組長的暑假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各年級組長
二、加強教師業(yè)務學習,提升教師素質,深化素質教育為了抓好落實,我校按照上級安排,制定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具體內容如下:1.年暑假35歲(含35歲)以下教師制定出長期(3-5年)的讀書計劃,利用暑假期間讀兩本書籍,其中《345優(yōu)質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與評估》必讀,另一本自選,寫不少于3000字的心得體會。2.以年級為單位組織構思編排“經典誦讀”節(jié)目,開學后,各年級教師進行展示。
三、加強體驗教育,深化生活教育,促進養(yǎng)成教育,落實素質教育假期是開展體驗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大好時機,學校將拓展體驗教育層面,開展生活教育,注重良好的生活、學習、文明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的動手動腦、團結協作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1、社區(qū)實踐
要成立自主社區(qū)實踐小隊:班主任根據本班學生的居住區(qū)域,成立社區(qū)實踐小隊,安排隊長組織開展活動,就近參加社區(qū)居委會組織的各種公益勞動和公益活動,向社會奉獻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勞動美化社區(qū)環(huán)境、凈化社區(qū)文明、體驗社區(qū)實踐,并在實踐活動中學到知識、鍛煉能力。開學后,1——2年級各中隊收齊社區(qū)實踐活動表,裝訂后以年級組為單位交政教處(班級填寫開學后的);3年級各少先隊員在家庭作業(yè)單上總結社區(qū)實踐活動情況,班主任統(tǒng)一裝訂叫政教處(各班推選5名隊員用A4紙打印社區(qū)實踐活動總結,同時附過程性照片材料)。
2、家務承包
假期,各少先隊員進行家務承包,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yǎng)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美德。各隊員在家務勞動中承包自己的一塊“責任田”,堅持每天做。開學后一周內,每班評選出5名“班級家務承包之星”并把名單電子稿發(fā)送ftp“政教處文件夾”內“成長記錄文件夾”。4年級全體少先隊員在稿紙上謄寫自己的感受,開學后,班主任收齊后以年級組為單位交政教處(各班推選5名隊員用A4紙打印家務承包感悟,同時附過程性照片材料)。
3、動手操作
(1)手抄報制作
4年級每位少先隊員用A4紙制作一份“普法”為主題的手抄報;5年級每位少先隊員用A4紙制作一份“科學知識”為主題的手抄報。要求書寫認真,配圖精美。開學第一周,以班級為單位收齊,裝訂成冊,交政教處。
(2)手工制作與科技制作
1—3年級每位少先隊員,利用假期制作一件手工作品;4年級每位少先隊員,利用假期進行科技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制作一件科技作品。開學后,每班評選出2份優(yōu)秀作品,注明班級姓名上交政教處?!甲髌芬⒚靼嗉壓托彰ò嗉墳殚_學后的)
(3)科技論文與科學實踐
5年級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加各種科技展示和競賽活動,開學后每班交5篇科技論文,5份科學實踐活動材料。要求用A4紙打印,同時上交電子稿,電子稿命名方式為:班級、姓名、題目。
4、學生讀書活動
(1)活動主題閱讀促進文明;閱讀—享受智慧的生活。
(2)活動內容
(一)舉辦中小學生征文比賽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開展以“閱讀享受智慧的生活”為主題,寫讀后感和從身邊的人與事中挖掘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征文活動,在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繼承與創(chuàng)新。
(二)開展“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活動
通過“書香校園”建設、“朝陽讀書計劃”、爭創(chuàng)“圖書使用示范學校”、農村小學“愛心書屋”建設、“中華誦”等活動,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引導中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fā)讀書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充分享受讀書和學習的快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請語文教師根據學校經典誦讀篇目和濰城區(qū)經典誦讀篇目布置學生誦讀。
為了更好地開展讀書活動,省第二屆中小學生讀書系列活動組委會組織專家遴選了一些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書籍,推薦給中小學生閱讀。除省組委會推薦的閱讀書目外,各中小學校要結合“朝陽讀書計劃”推薦書目指導學生閱讀更多的思想性強、具有閱讀價值的圖書。
(3)工作程序與時間安排
(一)工作程序。此次中小學生讀書系列活動,由市教育局統(tǒng)一組織,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各縣市區(qū)教育局、市屬各開發(fā)區(qū)文教局(教管中心)和有關市直學校逐級組織初選、初賽,市教育局組織復賽,并擇優(yōu)報省,參加全省決賽。
(二)時間安排。至月份,全市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利用暑假,廣泛開展閱讀活動,積極撰寫征文。
月日前,以學校為單位遴選優(yōu)秀征文電子版報區(qū)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區(qū)教育局組織評選表彰優(yōu)秀征文,并擇優(yōu)報市。月日語文教師收征文包括電子稿,并按要求填寫推薦表,月日上交教導處。
(三)報送要求。
(1)參賽作品內容要緊扣主題,題目自定,體裁不限,字數不超過3000字;(2)征文中不能出現作者信息,作者信息以各學校上報的《推薦表》(見附件)為準;(3)征文必須是原創(chuàng),嚴禁抄襲,一經發(fā)現將取消參評資格,并對所在學校通報批評;(4)征文電子稿保存為.doc格式,以征文題目作為文件名。(5)排版要求:題目居中,二號黑體;正文四號宋體,單倍行距;A4紙張;頁邊距上、下、左、右:3厘米;頁眉,頁腳:1.5厘米;頁碼位于頁腳居中排列。(6)報送數量:各城區(qū)中學每校5篇,鄉(xiāng)鎮(zhèn)初中、城區(qū)小學每校4篇,鄉(xiāng)鎮(zhèn)小學每校3篇,以學校為單位連同《推薦表》(電子稿),一并于月日前發(fā)至。各學校要全員發(fā)動學生參與,并在校內評選出等次,根據數量擇優(yōu)上報區(qū)教育局普教科。
(4)表彰獎勵
經典誦讀、演講與征文比賽將分別評選出區(qū)級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若干名,同時評出優(yōu)秀指導教師若干名,推薦優(yōu)秀作品參加市級評選。班主任鼓勵學生利用暑假,積極參加以上布置的各種綜合實踐,鼓勵和指導學生開展作品的自創(chuàng)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假期注意事項
1、班主任在放假前要做好假期安全教育,與學生簽定《安全公約》,教育學生要有計劃地完成寒假作業(yè),不搞突擊。要遵守社會公德,遵守交通規(guī)則,假期不自己到河里、水庫、游泳池游泳,不進網吧、游戲廳,做到防火、防電、防壞人、防雷電,遵紀守法。假期內注意飲食衛(wèi)生,注意傳染病的發(fā)生,確保身體健康。
篇7
【小學校園植樹節(jié)活動策劃書一】 一、活動動背景及目的
1、活動背景
綠色是生命的源泉,綠色是生命的希望。一年一度的植樹節(jié)又和我們相遇,再次煥發(fā)了我們心中的朝氣。植樹節(jié)是我們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一個方式,這個活動有益于提高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和提供給我們愛護環(huán)境的措施。讓我們攜起手來綠化環(huán)境,綠化我們的校園,使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天空下,清新的環(huán)境中。
2、活動意義
增強全校學生對低碳生活的認識,提高低碳生活常識,共同創(chuàng)建美好的福林。
3、活動目的
⑴通過親身體會本次活動,使全體學生對低碳生活有一個充分的認知,讓大家知道環(huán)保并不難,環(huán)保離我們并不遠。
⑵通過此次活動,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綠化意識。
⑶培養(yǎng)全體學生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好地認識到綠色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規(guī)范自身日常行為,從而減少踐踏草坪等不文明行為的發(fā)生。
二、活動主題
主題:擁抱春天播種綠色放飛希望
時間:3月12日
三、活動內容
1、20xx年3月12日晨會時間在學校大操場舉行啟動儀式。
由5年級2班學生代表發(fā)出倡議。
2、播種綠色活動
每班學生自帶花盆3個,自備花種或者是小花苗、噴壺、小鏟子,報紙,每班派六名學生代表現場種完。
3、各班建立綠色小氧吧
各班補充完善綠色小氧吧,成立護綠小組并填寫好觀察日志,每周一次。
4、各班板報內容設立綠色角,增加綠色環(huán)保知識內容。
5、進行研究性學習
各班根據所種植物,搜集相關資料,并制作手抄報,每班上交5份。
上交時間:3月16日
我們衷心祝愿福林小學的的學生們,能夠象這些充滿著勃勃生機的種子一樣茁壯成長,都將撐起一片美好的藍天。
【小學校園植樹節(jié)活動策劃書二】 一、活動目的:
以三月份植樹節(jié)為契機,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護綠行動和植物種植實踐體驗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意識,以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huán)境的目的。
二、活動時間:20xx年3月10日至3月20日
三、活動口號:行動起來,爭做護綠小使者
四、活動內容:
1.發(fā)一份倡議書
少先隊發(fā)一份倡議書,各班班主任利用3月12日晨會課時間,向學生進行有關植樹節(jié)知識的宣傳,發(fā)出號召:學校是我家,綠化靠大家,人人參與植樹節(jié)護綠、養(yǎng)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huán)境盡一份力。
2、護一棵小樹苗
發(fā)動學校少先隊大隊委員和中隊委員每人在校園內認領一棵樹,利用課余時間,為其除蟲、施肥、澆水、四周除草等。
3.植一抹清新綠
一二年級學生利用周末,動員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在自家門前附近,親自動手實踐,種植一棵小樹。今天我與小樹比一比,三年過后我與小樹比身高。
三四年級各班班主任聯合科學老師發(fā)動學生把好的花苗,帶到班級,進行觀察、培育,班級成立植物角,美化班級。
4、出一張綠色小報
五六年級各班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以植樹節(jié)為主題的手抄報活動,內容要結合環(huán)境保護教育,A4紙張大小,然后評選出23件作品上送少先隊大隊部嚴老師,少先隊大隊將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并進行優(yōu)秀作品展覽。
5、栽一棵希望之樹
少先隊大隊部獎在去年的護綠小天使中,選出5名學生,于3月10日上午8點20分,前往蘇州信息學校,參加吳江市組織的植樹節(jié)種樹活動,親身感受植樹過程和勞動的快樂。
6、評一名護綠天使
在植樹節(jié)系列活動中,各班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產生一名護綠小天使,并在升旗儀式上進行表彰。
【小學校園植樹節(jié)活動策劃書三】
一、活動目的:
早春三月,草長鷹飛間,冬天的寒意還未褪盡,春天帶著綠色的氣息向我們走來,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jié),為激發(fā)學生的愛護植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中隊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愛綠護綠行動,做到人人參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讓少先隊員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以達到為教室、為學校、為社會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huán)境的目的。
二、行動口號:行動起來,爭做護綠小使者。
三、活動時間:20xx.3.2-20xx.3.18
四、參加對象:全體少先隊員
五、活動內容:
(一)播種行動:利用午談課及校園網向學生活動通知
(二)實施行動:
1、我為班級添綠:學生自愿帶綠色植物進班級,進行養(yǎng)護,為班級增添一份綠色。
2、我為校園添綠: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亂拋垃圾。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隨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級及公共區(qū)的衛(wèi)生工作。各中隊可以成立添綠小隊,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yǎng)護綠化(清理垃圾)等活動。
3、我為家庭添綠: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種一些小樹木,養(yǎng)殖一些小盆景。
(三)主題活動:
開展以植樹節(jié)為主題的手抄報活動,內容以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植樹與環(huán)保、有關植樹節(jié)的活動為主,要結合環(huán)境保護教育,大隊將會進行優(yōu)秀作品展覽。
1、3月17日班隊課,全校以中隊為單位,圍繞植樹節(jié)開展主題班會活動,主題自定,形式可以是討論交流、專題講座、演講、觀看專題影片等?;顒右螅焊髦嘘犚辖恢黝}班會的活動設計,利用好40分鐘,確保每位少先隊員從中得到環(huán)境保護的教育,增強環(huán)保意識。并將主題班會班會的活動設計上傳至少先隊ftp.
2、我給小樹寫寫詩,結合植樹節(jié)各項活動,寫幾首兒童詩。
3、我知道植物生長知識交流會:隊員們收集有關植物生長知識,在十分鐘午談課上交流、宣傳;
篇8
中學語文教學要想開展有效性教學,教師首先應該加強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教師要努力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做學生愿意親近的老師,同時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語文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中學階段是學生開始學習語文的重要階段,是培養(yǎng)他們分析與解決語文問題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中學語文進行有效教學是非常必要的,而如何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個很復雜的問題。語文教學離不開現實生活,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語文在反映生活的同時,又服務于現實生活。注重學生日常生活的“語文化”,也就是說學生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把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時時處處學語文、用語文,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特別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應用語文的規(guī)律?!?/p>
一、日常生活“語文化”
俗話說“生活處處皆語文”,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中外名著、書刊報紙、新聞廣播、多媒體網絡等等都充滿了很多語文知識,都需要我們主動地從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將日常生活“語文化”,也就是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不由自主地學習、運用語文知識的習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商品的說明書、電視上出現的精彩廣告、接打電話或者招待家里來的客人,處處體現了語文最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本人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多年,在開學初,對于每一屆的新生我都會特別強調要求每位學生都準備一個寫生活隨筆的小本子,隨時記錄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人、事、物,或是一時的有感而發(fā),盡可能地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從有限的課堂空間拓展到廣闊的生活天地。社會是由無數個家庭組成的,家庭也可以看作是小社會,家庭生活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從中品嘗了此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也深深體會到了親情的珍貴??墒?,有很多學生認為每天在家庭中的生活十分平淡,每天與父母接觸,沒有什么可以讓人感到激動的事情發(fā)生。面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就要采用多種手段,積極引導他們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讓學生真實地用心去感受可以讓他們感動的東西。例如,可以讓學生干家務,或者讓學生參加一些勞動,給父母送自己做的生日禮物,和父母一起去逛街、走親戚、游景點等等。這些都能切身體會到家人濃濃的親情,同時將親身體驗記錄下來,積累寫作素材。此外,也可以每天晚上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談談心,講述一下一天發(fā)生的事情,向父母匯報一下學習情況,把成長的煩惱與困惑告訴家長,讓家長和你一同分享成長的快樂,這樣,學生感受到了親情,為語文學習積淀了情感基礎。
二、班級生活“語文化”
溫暖的班集體是學生在?;顒拥闹饕獔鏊?,班級生活搞得好,學生才能感到學習趣味無窮。班級生活“語文化”,即在搞班級活動的同時,運用語文,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這是搞好班級生活的一條重要途徑。例如,我在每周留出兩節(jié)課的時間,要求同學們交流近幾天的學習收獲,或說個笑話,或朗誦課外詩歌,或講故事,或把自己積累的好段落、好詞句背給大家聽。這些素材可以來源于書刊報紙、廣播電視、新聞網絡等,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們的目標就是使每個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寬,養(yǎng)成細心觀察世界的良好習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為寫作積累更多素材,扎扎實實打好語文基礎。這樣一來,時間長了,學生就會主動去閱讀課外書,在生活中養(yǎng)成愛聽、愛想、愛說的習慣。還有每個月,我要求同桌的兩個學生合出一期手抄報,內容、版式不限,并評出誰的手抄報辦得更新穎,更有意義。這樣就促使學生平時留心方方面面的知識,留心班級生活中的閃光點,無形之中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小小手抄報在學生的眼中就是記錄他們不斷成長的紀念冊,也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思維能力,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了他們動腦、動手的好習慣,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提升,這也正體現了時代的迫切需要。
此外,在班級進行的各種活動中我也不放過讓同學們學習語文的機會。例如,在文藝演出前讓學生編演課本劇,利用選舉班干部的機會讓學生自由演說,在學校運動會上讓學生充當小記者編寫稿子等等,這些活動的“語文化”,可以讓學生受益匪淺。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同時,又能培養(yǎng)綜合能力。教師既是在搞班級建設,同時又加強了班級教育。
三、社會生活“語文化”
語文學科與社會生活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它源自社會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社會生活,一切的語文知識都不能離開社會生活的這片土壤,否則就會失去存在與發(fā)展的意義。社會生活“語文化”的含義就是要求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由地學習語文、發(fā)揮語文方面的才干,用激揚的文字服務于社會,盡自己的一些力量。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不斷增加他們的語文知識方面的積累、學好語文的最有效途徑就是要融入廣闊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教育家呂叔湘曾經說過:“語文課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邊的廣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庇纱丝梢?,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些采訪調查、組織參觀等活動,讓學生多關注一些國內外的重大新聞事件、當地的風土人情和一些賞心悅目的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等,在現實生活的廣闊海洋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悟與理解,增強他們對人生意義的領悟。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每冊都設計兩個實踐活動,就是要求學生把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有一個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到生活中尋找錯別字,其目的就是要求每個學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經常教育他們即使是在出門旅游時,在大街上閑逛時,也要時時刻刻細心觀察,將有錯別字的廣告招牌或有病句的廣告語記錄下來。這樣,在凈化規(guī)范語言文字的同時,也鞏固了語文知識。其實,學生每天的所見所聞都可以是他們思考、評論的話題,都可以運用語文知識來解決。
四、生活氣息給語文課堂帶來360度轉變
篇9
一、運用“五有”策略進行有效科學課堂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學會勞動是廉價的最有現實意義的智力開發(fā)方式??茖W課《課程標準》指出: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教育是強調以學生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這些活動應當是學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們興趣的、精心選擇和設計的、并具有典型科學教育意義。通過這些活動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一次科學發(fā)現、科學探究、科學創(chuàng)造的過程??茖W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就讓二小老師找到了科學課教育目前真正存在的問題:內容與實施途徑,而且必須注入活動與技術的元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了“五有”課堂教學策略(有正確的科技教育思想;有可見的科學探究元素;有發(fā)表自己獨特見解的機會;有表達自己科技作品的載體;有可行的科技實驗實踐的“小活動”)以提高科學課的科技含量。于是,由教導處牽頭,組織了一部分教師開發(fā)了科普類課程、實踐類課程和創(chuàng)造類課程。同時創(chuàng)新小學科技教育的途徑。
二、結合學校實際構建三類課程
1.科普類課程
科普類課程的核心價值就是通過師生在課堂內外習得科普常識、形成科學思想、技術思想、社會思想??破站褪前讶祟愌芯块_發(fā)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通過多種方法、多種途徑進行轉播,使之為大眾所了解。學校按照科普類課程的基本教學模式:圍繞問題收集信息――圍繞問題交流信息――圍繞問題建構知識――圍繞問題提出新問題――問題解決建議對學生引導、科普讀物推薦、教師傳播、學生閱讀、家長協助、參與社會;還通過科學手抄報、在教室內開辟科普知識專欄、舉行科普知識競賽、在課堂教學和活動中滲透等途徑實施科普課程。以學生自主地收集科普信息,閱讀科普讀物,觀看科普影視,參觀科技館,豐富科普常識,具有科學精神等為參照進行評價。
2.實踐類課程
我們認為,沒有實踐類課程是殘缺的課程。是改變不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傳統(tǒng)思維和學??萍冀逃F狀的。時間類課程就是要讓學生親歷科技活動的過程,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體驗“做”的樂趣和成功感。我校根據:確定選題――查閱文獻――設計程序――實踐操作――成果表達與交流這一基本教學模式,對全校學生進行了調查和篩選后,把實踐類課程的內容界定為:喂養(yǎng)小動物(蚯蚓、觀賞魚、彩色兔 、鴿子、毛毛蟲、春蠶);栽種小植物(草莓、葫蘆、南瓜、火棘果、浮萍、水葫蘆、香薷草、黃、番茄樹、菌靈芝、紫甜菜、洋姜、富貴球和睡蓮);小制作;儺戲等工藝品制作;動植物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建設符合小學生需要的科技活動基地,是保證小學生在實踐中學科學、做科學、創(chuàng)科學的基本條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2004年初,學校在校外租賃200平方土地,進行了向日葵、香薷草、寶葫蘆的種植活動。由五年級的一個班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平地、拌肥、播種、分苗等過程。然后將3500株向日葵苗分到全校每一位學生手中種植。因此,2004年4月學校舉辦了第一屆以“種植向日葵”為主題的科技節(jié)活動。由于科技實踐基地離校較遠,不利于學生經常性的參與觀察等活動,浪費了大量時間。于是在2005年初,我們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利用閑置的教學樓頂建設生物科技園”。我們將生物科技園分為種植、養(yǎng)殖兩大區(qū)域。種植區(qū)域栽種草莓、寶葫蘆、各種南瓜、甜紫菜、洋姜、向日葵、辣椒、彩色茄子、番茄樹等。養(yǎng)殖區(qū)喂養(yǎng)有鴿子、觀賞魚、彩色兔等。并將整個科技園交與學生管理。低段:在科技老師以及各班班主任、輔導員指導下進行廣場鴿、珍珠兔的喂養(yǎng),并作繪畫日記。中段:三年級(1―4班)種植草莓,(5―8班)種植向日葵;四年級(1―4班)種植觀賞南瓜,(5―6班)種植菌靈芝,(7―8班)種植葫蘆?;顒尤糠职桨?,各班學生利用課外活動及閑暇時間到樓頂生物科技園進行種植、管理,根據培育植物經驗的體會,寫觀察日記,收集相關資料、信息,在科技老師和專業(yè)技術人員指導下解決疑難問題。高段:分班種植、養(yǎng)殖。五年級1班學生種植太空南瓜;2班學生種植番茄樹;3、4班學生種植盆栽蔬菜;5、6班學生種植盆栽火棘果;7、8班學生養(yǎng)蠶。六年級1、2班學生進行循環(huán)養(yǎng)殖(芽葉―蚯蚓―鱔魚―池泥―種菜)、(菜葉―蚯蚓―喂鴿子―鴿糞―種菜)。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觀察、記錄、發(fā)現并提出問題,然后想辦法解決問題。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感受到了收獲的喜悅;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增強了科學精神提高了科學素養(yǎng)。
3.創(chuàng)造類課程
篇10
生活是多樣化的,每個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異彩紛呈,作文本來就是對認識到的生活的真實反映,寫出真實的、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的作文指導仍堅定不移地沖著分數而來。猜題、套題,甚至默許引導學生胡編亂造。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毫無興趣而言。習作教學重于泰山,作為教師有義務引導學生在寫作文時說真話,訴真情,把作文變成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讓作文變得得心應手,這樣才能達到作文教學真正的目的。在平時教學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嘗試:
一、 開展活動,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這種興趣應該來自于學生的本身,學生一旦有了濃厚的興趣,便會在作文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和快樂。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做了很多努力。
1.組織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辯論會的題目一般由學生提出,我再幫學生刷選一些有價值的題目如《小學生該不該看電視》、《小學生該不該做家務》等。當題目定下來以后,我會給學生幾天的準備時間,讓他們查閱材料,或詢問家長、老師并做好記錄。辯論時先在組內進行,然后選幾組全班交流老師及時引導。辯論會后再引導學生寫寫感受。
2.辦手抄報。學生辦手抄報既增強了閱讀效果,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可謂是一舉多得。每次辦報前、我要求學生自己確定好主題,根據主題選擇內容,尋找合作伙伴。為了辦好報,學生就要查找資料、設計版面、繪圖抄寫,這一過程融進了學生許多的精力智慧。因此,學生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從而不斷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了寫作水平。
3.編排課本劇。指導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如《負荊請罪》通過自編自演,把課本中較難理解的內容形象化、個體化,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激發(fā)了興趣,培養(yǎng)了創(chuàng)作能力。
二、 走出課堂,接觸社會
由于“作文來源于生活”所以我經常引導學生走出課堂,打破當堂完成作文的傳統(tǒng)格局。宣布一個作文題目以后,我嘗試學生在充分接觸各種人和事之后再寫作。教育家陶行知說:“解放兒童的大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接觸自然、接觸社會,解放兒童的時間,不能把兒童的時間排滿?!币簿褪钦f,教師應該給學生們提供不同的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拓展他們的視野,解放他們的思維方式,讓他們能夠在實踐中出真知。
例如,寫《我的母親》我要求孩子們回家后仔細觀察一段時間自己母親的一舉一動,去采訪自己的外公、外婆、阿姨、舅舅等與母親常接觸的人。在他們對母親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下筆去構思,這樣寫出的作文更生動、更深刻。
在作文訓練活動中,讓學生走出課堂,接觸自然和社會的活動方式是很多的,包括:實地考察、觀察記錄、現場拍攝、參觀和采訪、做社區(qū)服務和社區(qū)勞動的活動等等。例如在習作以“走進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主題作文時,學生們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動手制作了各種模樣新奇的湯圓、粽子、餃子、月餅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食品,使他們在實踐中深化了對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又如在訓練看圖作文《小燕子又飛回來了》以后,我倡議學生在學校周邊街道和附近小區(qū)進行了清潔服務活動,還幫獨居老人清潔房子,后來還自行編排了創(chuàng)造性很強的漫畫和小品在級組中進行展示。這些活動,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更好地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又提高了動手能力和作文能力,不僅使學生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同時也使他們的思辨能力得到發(fā)展,以后更加敢于創(chuàng)作、樂于創(chuàng)作。
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有必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從多角度去看待身邊的一切事物,學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樣既教會了學生寫作文,又讓他愛寫作文,覺得寫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三、 大量閱讀,感悟真情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常常推薦一些有價值的課外書讓孩子們去閱讀,如《愛的教育》、《上下五千年》、《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新課標對課外閱讀和背誦也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課外閱讀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背誦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50篇。
為了讓學生能讀到更多的課外書,我還在班級中建立了“班級圖書角”定期更換圖書,充分利用學校的閱覽室定期帶他們去閱讀。在閱讀中,我努力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讓他們每人準備一個“采蜜”本,邊讀邊記錄讀到的好詞好句,對于感受深刻的文章,還要寫下讀后感,并定期檢查,定時進行讀書心得交流,評出優(yōu)秀“采蜜”本。對那些寫得好的讀后感,貼在教室中,這樣就更調動了他們讀寫的興趣。
四、 激勵誘發(fā),主動參與
有心理學家說:“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能力。”所以,我平時特別注意運用激勵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經常組織學生向校廣播臺和報刊投稿,參加各類作文競賽。每當他們聽到校廣播臺播讀自己的作品,看到競賽獲獎,看到自己的習作變成鉛字登在報上,那種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這樣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就更高了。
熱門標簽
勞動教育論文 勞動法論文 勞動價值觀 勞動關系論文 勞動法制論文 勞動保護論文 勞動價值 勞動論文 勞動安全論文 勞動法學論文 農民職業(yè)教育 財務會計專業(yè) 技工學校管理 地產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