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技術標準
時間:2022-03-28 06:52:00
導語:電子商務的技術標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EDI標準:國際上6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EDI標準。1987年,聯(lián)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綜合了經過10多年實踐的美國ANSIX.12系列標準和歐洲流行的“貿易數據交換(TDI)”標準,制定了用于行政、商業(yè)和運輸的電子數據交換標準(EDIFACT)。該標準的特點,一是包含了貿易中所需的各類信息代碼,適用范圍較廣;二是包括了報文、數據元、復合數據元、數據段、語法等,內容較完整;三是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進行擴充,應用比較靈活;四是適用于各類計算機和通訊網絡。因此,該標準應用廣泛。目前我國已等同轉化為5項國家標準。此外,還按照ISO6422《聯(lián)合國貿易單證樣式(UNLK)》、ISO7372《貿易數據元目錄》等同制定了進出口許可證、商業(yè)發(fā)票、裝箱單、裝運聲明、原產地證明書、單證樣式和代碼位置等8項國家標準?,F(xiàn)在EDIFACT標準有170多項,至今在北美地區(qū)廣泛應用的美國ANSIX.12系列標準有110項。由于我國EDI標準研究起步晚,需要制定更多的國家標準。根據我國經濟發(fā)展需要,積極研究、采用EDIFACT標準和ANSIX.12系列標準。
2.識別卡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從80年代開始制定識別卡及其相關設備的標準,至今已頒布了37項。我國于90年代從磁條卡開始進行識別卡的國家標準制定工作?,F(xiàn)有6項磁條卡國家標準,基本齊全,等同采用ISO7810《識別卡物理特性》和ISO7811《識別卡記錄技術》系列標準;三項觸點式集成電路卡(IC)國家標準,等同采用ISO7816《識別卡帶接觸件的集成卡》系列標準。另外,有5項國家標準涉及到金融卡及其報文、交易內容,采用了相應的ISO標準。目前,我國尚未將無接觸件集成電路卡、光存儲卡以及使用IC卡金融系統(tǒng)的安全框架等國際標準轉化制定為我國標準。
3.通訊網絡標準:通訊網絡是電子商務活動的基礎,目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有MHS電子郵政系統(tǒng)和美國Internet電子郵政系統(tǒng)。前者遵循ISO、IEC、CCITT聯(lián)合制定(個別是單獨制定)的開放系統(tǒng)互聯(lián)(OSI)系列標準,后者執(zhí)行美國的ARPAInternet系列標準。這兩套標準雖然可兼容,但還有差異。因此,我國制定通訊網絡國家標準時,主要采用OSI標準,但不要考慮ARPAInternet標準。現(xiàn)在我國有146項網絡環(huán)境國家標準,其中有99項標準分別采用ISO、IEC標準,占67.8%。我國現(xiàn)有的網絡環(huán)境國家標準還不配套。如網絡管理,我國僅有2項國家標準,而ISO/IEC有40多項標準。其中系統(tǒng)管理、管理信息機構、系統(tǒng)間信息交換是我國標準空白。
這里需指出,數據加密、密鑰管理、數據簽名等安全要素,已有國際標準草案,需要我們追蹤,及時等同地轉化為我國標準。通訊、網絡設備標準約有380項,其中123項采用IEC、CCITT等標準占32%。微波通訊、衛(wèi)星通訊、移動通訊等方面的國家標準中采用國際標準比例較低,如衛(wèi)星通訊18項國家標準中采用國際標準的僅一項。信息傳輸介質國家標準較多。以光纖通訊電纜為例,有53項國家標準,其中45項采用IEC、CCITT標準,8項涉及到進網要求,視我國情況而定,故沒有采用。
4.其他相關標準:與電子商務活動有關的標準,有術語、信息分類和代碼、計算機設備、軟件工程、安全保密等標準,約有440項國家標準,其中采用ISO標準的有164項,占37%。這些相關標準中許多標準僅描述我國特有的信息,如民族代碼,漢字點陣模集等,因此不能也不應該采用外國標準。
綜上所述,我國電子商務技術標準,一是起步晚,EDI等領域內的技術標準工作在90年代才開始的;二是標準未成體系,EDI標準、EDIFACT有170項,ANSIX.12有110項,我國僅有13項,其中租賃計劃詢價單、稅務情況報告等還是空白;三是積極采用國際標準,90年代前制定的電子商務國家標準約有600項,采用國際標準占30%;90年代制定的電子商務國家標準約650項,采用國際標準占50%。這表明我國進一步重視電子商務標準的國際化。
- 上一篇:網絡超市概念
- 下一篇:地方性行業(yè)網站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