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的重要價值
時間:2022-10-23 08:41:06
導語: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的重要價值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的總稱,運用音樂教育,加強學校文化建設,能夠為廣大師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本文簡要分析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中的重要價值,希冀促進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有助于開創(chuàng)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新局面。
關鍵詞:校園文化;音樂教育;學習氛圍;學習興趣
一、音樂教育對于高校學生的影響
1.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音樂教育,能夠培育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與良好的品質,有助于學生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而不斷發(fā)展,能夠幫助學生擺脫緊張、壓抑等不良心理,學生在體驗音樂過程中增強幸福感,能夠把握人生價值,充分認識世界。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實現(xiàn)學生心理與個性的同步發(fā)展,能夠使學生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同時,獲取生活、學習動力。學生對不同題材與體裁的作品進行欣賞時,能夠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與音樂審美能力,通過提高鑒賞力和感受力,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時,能夠激發(fā)音樂認知情感與創(chuàng)造力,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與文藝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要途徑,能夠對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與心智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能夠開發(fā)學生的右腦,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所以高校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時,應當結合時展特色,根據(jù)新課程改革要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擺脫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在課堂上形成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模式,能夠重視學生主體意識的發(fā)揮,使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融入音樂課堂,還原音樂課堂,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形成融會貫通的知識體系。3.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與思想素質。音樂能夠陶冶性情,與心靈溝通,通過開展音樂教育,將美好的情感,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能夠陶冶情操,心靈也變得愈加美好。音樂有激勵作用,能夠引領學生正確看待生活與困難,進行情感調節(jié),使學生能夠真誠待人。所以高校在開展音樂教育時,通過融入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加深欣賞并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能夠觸景生情,或是借物詠志,在音樂作品中進行思想升華,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開展形式
1.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校園文化建設,包括精神文化建設與環(huán)境文化建設,兩者結合,能夠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校園文化形象,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與摸索,得出校園文化是學校發(fā)展中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校園文化能夠促進學校的良好發(fā)展,推動學生素質的提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凝聚全體教職工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校園可持續(xù)化發(fā)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能夠提升學校精神層次,由于學校的客觀環(huán)境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也變得具有活力和生機,校園文化能夠賦予校園豐富的內在與精神。具備校園文化的學校才能夠發(fā)展得更為持久,才能夠培育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學生。2.校園文化建設的開展形式。當前我國大部分校園文化建設,主要是開展知識技能活動、技術技能活動、校園環(huán)境建設活動等。通過知識技能活動,有助于將學生所學到的知識點進行拓展延伸。技術技能活動主要通過小組競賽或者是演講討論的形式進行,學生在活動中通過相互交流,有助于拓寬知識面,也逐步培養(yǎng)了自我表達能力。而藝術技能活動的范圍較為廣泛,包括各類藝術活動,通過師生共同參與,增強學生的音樂技能,豐富內心情感,樹立學校主人翁意識,能夠培育學生良好的愛校情感,塑造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
三、音樂教育對校園文化建設產(chǎn)生的影響
1.積極作用。塑造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對學生形成激勵作用,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與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保持高昂的精神與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音樂學習中獲取精神層面的滿足與精神需求。2.美化作用。美是一種健康和高尚的情感,人們對于美的追求,自古以來就存在。通過開展音樂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使學生加深對音樂作品的認知,能夠實現(xiàn)審美意識的提高。開展音樂教學,為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校園環(huán)境,營造出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圍,感染并教育學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與道德情感;學校通過舉辦或開展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知識性的文藝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藝術鑒賞能力,在潛移默化中能夠培育學生的精神品質。3.凝聚作用。校園文化是院校發(fā)展的核心與靈魂,能夠協(xié)調師生共同發(fā)展,所以進行音樂教育應當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情感認知進行了解。教師能夠通過正確的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感與情操,使學生加深對音樂作品的了解與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精神,有助于完善自身人格,形成遵紀守法的集體意識,提高師生之間的凝聚力,有助于塑造校園核心文化。
四、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中的重要價值
1.開展音樂教育,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音樂能夠塑造一個人的靈魂,是情感的表達途徑。賀綠汀曾經(jīng)說過,音樂能夠培養(yǎng)人民的高尚品德。思想道德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驅動力,科學文化素質則能夠決定學生是否成才。加強音樂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科學文化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素質融為一體,構成民族的整體素質,主要包括:教育程度、文化修養(yǎng)、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等,具備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夠掌握先進的知識技能,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全方位發(fā)展。音樂教育通過向學生傳授音樂文化知識,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音樂優(yōu)美的旋律和令人深思的復調,使學生的思維能夠進一步拓展延伸。音樂是基礎文化藝術修養(yǎng)中的重要部分,能夠開發(fā)學生的大腦,促進學生的心智、情商與意志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培養(yǎng)作用,利用音樂作品進行刺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認知情感。2.音樂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生活方式也出現(xiàn)了新的改變,當前高校教育與中學教育的最大差距就是高校學生有較多的自由空間,能夠充分發(fā)揮個性。學生的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知識,也逐漸增長對音樂學習的欲望與熱情。在此種發(fā)展背景下,高校進行音樂教育,開展音樂活動,有助于將學生聯(lián)合起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給學生展示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的舞臺;有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音樂審美交流,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能夠充實生活,在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里,緩解情緒,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3.音樂教育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質是心理素質的真實反映,音樂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fā)展,音樂教育有其他學科難以代替的作用。音樂教育中的審美功能,能夠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心理的培養(yǎng)。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音樂素質有所差異,所以通過音樂教學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發(fā)展空間,進行音樂欣賞,使學生感受到國內外優(yōu)秀的民族作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和判斷能力,能夠在聽音樂過程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促進個性開朗,思維活躍,進而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高校應在加強專業(yè)技能教育的基礎上,逐步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音樂教育,利用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提高學生對于自然和生活美的感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能夠自覺接近真、善、美,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侵蝕。校園文化是一項循序漸進的系統(tǒng)性工程,全體師生必須共同努力,重視對音樂審美教育的實施,使學生在獲得高雅情趣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校園音樂文化中,可以舉辦各類表演,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活動,加深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使學生變得朝氣蓬勃,積極健康發(fā)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音樂教育在當前高校素質教育體系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能夠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育學生的思維邏輯與感知能力。在新時期開展高校音樂教學,應當著重培育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在其中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豐富完善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自身全方位發(fā)展,以此來適應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伍小青.對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7,(6).
[2]張輝.淺論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方法的研究[J].學理論,2011,(3).
作者:唐禹 單位:阿壩師范學院
精品范文
1音樂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