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問題原因分析
時間:2022-10-09 16:12:51
導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問題原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是也要意識到在學習上,學生才是主體,教師則要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作為教學中的關鍵角色,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與時俱進,勤于思考和總結,制訂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語文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必修課之一,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感知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基于此,本文對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新課程改革中各學科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小學教育之中,無論哪一門學科,都要本著培養(yǎng)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理念,使得學生能夠善于思考、樂于思考,掌握學習的方法?!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一、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及其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背景
學科素養(yǎng)集中體現(xiàn)了本學科的育人理念,學生通過各個課程的學習,在學習具體知識的基礎上會逐漸內化為一定的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是有必要的。具體來說,學科素養(yǎng)主要包含四部分內容,分別是:語言構建和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以及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是在多種多樣的語言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并且這種素養(yǎng)可以在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和活動中予以展現(xiàn)??梢哉f,語文學科素養(yǎng)就是學生在學習語言相關的能力和知識中,學會體悟情感并表達情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建立與提升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成績,更關系到其健康成長。對于教師而言,應該積極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具體的聽、說、讀、寫練習,在反復的練習和實踐過程中,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想象能力,使其具有更寬廣的思維,能夠更為準確和流利地進行表達。語文學科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通過教學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包括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溝通能力,并且要引導學生形成更高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熱愛之情。語文作為一門學生必修的基礎科目,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和前提,因為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對于語言的理解,也離不開表達。正因如此,扎實提升語文學科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為高效課堂的建設產生積極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語文教學內容單調
語文課程的學習需要多樣化,內容不應該單調。對于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來說,教師不應當僅教授教材內容,還應該采取豐富的教學形式,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教授小學語文知識時,教師大多把重心放在教授課本內容上,致力于將知識系統(tǒng)地進行講授,對于語文內容的挖掘深度不夠,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其深刻理解學習內容。教師通常會主導課程,這樣學生的參與感較低。教師若局限于教材以及教學內容,就會忽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深入學習。
(二)學生的自學意識不強
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學生主動學習意愿差的情況。在傳統(tǒng)課堂之中,教師通常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并且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這樣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不習慣于主動學習知識。在傳統(tǒng)課堂之中,由教師負責提前備課,計劃好上課所要講授的內容,按照教學計劃完成相應的任務。并且,教師會布置課上以及課下作業(yè),包括書寫、朗誦、背誦等。在這樣的模式下,教師是知識的教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學生不會主動獨立思考,而是被動地識記知識,不利于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更依賴于教師。這種學習方式損害了學生的主動性,并且不利于深刻理解知識。
(三)課堂氛圍沉悶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特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年齡相對較小,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發(fā)育都處在一個初級階段。正是由于學生的這一特征,使得其更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更應當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致力于營造更為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舉辦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際上,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仍然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樣較為低沉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不利的。
(四)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不全面
目前,因為部分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對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認識仍然不夠全面和深入。具體到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具體知識的講授上,進行寫字、朗讀、背誦。在進行教學時,對于學生素養(yǎng)提升的關注度不足,這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利于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導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打造生活化的語文課堂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致力于打造生活化的課堂。小學語文課程會隨著年級的增長,難度有所增加,但是總的來說,其素材都是取自于實際生活。本質上,小學語文仍然帶有生活化特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把握語文課程的這一本質特點,打造生活化的語文課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把握教材核心內容的基礎上,應當充分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并且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此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語文知識,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是深入日常生活的。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且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舉例來講,《草原》是一首短小精悍的現(xiàn)代詩,對于學生來講,這種較為抽象的描寫理解起來可能較為困難,此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的場景,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利用展示圖畫的方式使得學生更為直觀地去感受。
(二)開展讀寫結合活動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師對學生著重培養(yǎng)的能力,可以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構建高效課堂。讀寫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獲得寫作的靈感,在寫作的過程中產生閱讀的興趣,兩者相互促進,從而切實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閱讀和寫作本就是不可分離的,通過開展兩者結合的主題活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和寫作的魅力所在。舉例來說,《火燒云》這篇文章對于“火燒云”景色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閱讀之后,開展寫作活動,使得寫作和閱讀相互促進,可以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人文性,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所以,教師也要充分把握住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背后的人文情懷,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舉例來說,小學會學習到一篇名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文章,在進行的具體教學時,教師在進行簡單的基礎教學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章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作者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可以體現(xiàn)出作者情感的語句,并進行一定的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也可以對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升本節(jié)課的效率,優(yōu)化課堂氛圍,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其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此外,小學教材中有一篇名為《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文章,在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感悟鄧小平爺爺對于環(huán)保的重視,加深對環(huán)保工作的理解,切身感受環(huán)保的重要性,提高環(huán)保意識。在教學中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四)立足素質教育,更新教學理念
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學行為。教學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課程安排和設計。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引之下,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并且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因此,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糟粕,重新樹立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首先,教師應當關注到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性學科,且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應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其次,素質教育理念還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情況,要建立新的教學模式,教師作為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最后,教師要豐富教學形式,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感受語文的魅力,更加深刻地理解學習內容。
(五)注重教學導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要更加注重教學導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進行新的文章教學之前,教師都會先進行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是教學的開始,是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課堂導入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明確學習的重難點,還關系到能否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并根據(jù)相關要求來制訂教學計劃。舉例來說,在進行《柳樹醒了》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在課堂導入之前就需要了解學生對于柳樹有哪些了解,做好簡單的調研工作。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制訂課堂導入的內容,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導入學習內容。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好奇之心,從而更有效率地學習。
(六)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
高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謂的課堂教學評價是針對教師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質量等進行反饋,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在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對于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起著一定作用。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是有必要的。首先,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體系。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教師不能僅關注學生對于具體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關注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評價的標準要更為科學合理,要包含教學內容、教學質量等方面,要能夠準確反應學生的課堂反應。其次,在進行課堂評價時,要做到有所側重,不可一概而論,要進行具體的點評,而不是抽象的評價。教學評價是對于學生課堂表現(xiàn)一個及時的反饋,對于學生行為有著直接的導向作用。教師在評價時要減少或者避免出現(xiàn)類似“好”“一般”等較為抽象的詞匯。最后,評價主體要多元化,要引入學生評價。在進行評價時,除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之外,學生也可以作為評價主體參與進來。學生可以對教師以及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這樣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能夠促使教師改進教學工作。
(七)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屬于基礎性的學習,學生的能力較弱,只能進行簡單的識字、寫字,誦讀,學習內容較為枯燥。因此,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是簡單地教授知識,而且要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實用性以及趣味性。舉例來說,在學習《天地人》這篇文章時,教師要教授學生生字的準確書寫步驟。在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開拓更為有趣和豐富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利用生字組詞,或者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使學生更加生動地理解相關的內容。
(八)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內容不僅包括準確讀寫以及誦讀,還要能夠理解文章內容,體悟文章情感,完成更加綜合性的任務。所以,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領和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教師要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關注學生對人文情懷的體悟,使其能夠掌握相關的表達方式。舉例來說,在學習《窮人》這篇文章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桑娜和漁夫究竟是‘貧窮’,還是‘富有’?”圍繞這一問題,學生可以進行充分的討論與發(fā)言。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善良、淳樸的性格。此外,教師還應當構建多樣化的課堂形式,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和探究,由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構建能力、思維品質、審美素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孫莉霞.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7):10—12.
[2]劉廣香.試論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讀寫算,2020(15):111—112.
[3]余金香.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8):48—49.
[4]朱凡剛,盧志虹.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3):51—52.
作者:尹俊國 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葆真小學
- 上一篇:高中體育教學如何強化學生學習動機
-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學的具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