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因素分析
時間:2022-12-12 11:45:25
導語: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歐美經濟依舊不及往日,采購商資金緊張及不景氣的經濟大環(huán)境造成消費者轉向謹慎的消費方式,再加上需求不足,服裝采購商則進一步壓低價格[1]。這種背景使得大量訂單不斷轉向成本較低、擁有一定競爭力的東南亞國家[2],導致我國來自歐美的訂單大幅縮水,服裝出口增長后勁嚴重不足,使得我國的紡織服裝出口面臨著嚴峻的競爭態(tài)勢[3]。
1研究現狀
針對我國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態(tài)勢,現有文獻較多研究中國服裝產業(yè)區(qū)域轉移的影響因素,而針對服裝貿易產業(yè)國外轉移的影響因素僅限于定性分析,并且對各因素的影響程度缺乏定量研究。如范瓊[4]通過建立對數模型,運用廣義差分法,探討了影響浙江省紡織產業(yè)轉移的因素。姜鑄[5]從政府、產業(yè)轉出地、產業(yè)轉入地3個角度分析了影響紡織產業(yè)轉移的因素。王革非[6]則提出對紡織服裝產業(yè)的轉移研究應從更高的戰(zhàn)略面加以審視。因此,立足于服裝貿易產業(yè)轉出地中國,根據2006-2013年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相關的數據信息,建立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對中國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影響因素的作用程度進行研究,為中國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提供思路與借鑒。
2多元回歸模型分析
2.1變量選取2.1.1因變量選取因變量即被解釋變量。在因變量的選取中,用中國服裝出口額來衡量中國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的水平。有關中國服裝行業(yè)貿易產業(yè)的數據參差不齊,因而對中國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程度的衡量就用聯合國統(tǒng)計司對中國服裝貿易產業(yè)出口額的統(tǒng)計數據來代替。2.2.2自變量選?。?)指標確定經濟水平、政策、市場需求、教育水平等諸多因素都會對中國服裝貿易產業(yè)轉出產生影響,結合當前中國服裝貿易產業(yè)的發(fā)展并借鑒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觀點,選取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人民幣匯率和CPI指數作為研究指標,見表1。(2)指標說明單位勞動力價值生產指數從光大證券統(tǒng)計數據和亞洲開發(fā)銀行統(tǒng)計數據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收入。再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除以人均國民收入,即得到單位勞動力價值生產指數。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單位報酬的勞動力價值產出能力,通俗的講就是支付單位報酬勞動力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的多少。其指數越大,代表勞動力成本越低;相反,指數越小,勞動力成本越高。人民幣匯率通過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得到不同時期的人民幣匯率。匯率發(fā)生波動會引起進出口貿易流量和貿易收支的變動,而其具體的變動方向和幅度的大小,取決于匯率的變動情況。即當本國貨幣出現升值時進口量的增加和出口量的減少,進而使得貿易收支條件惡化;當本國貨幣出現貶值時,進口量的減少和出口量的增加,進而改善了貿易收支條件。CPI指數國家統(tǒng)計局定期的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作為一個宏觀經濟指標,用來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變動情況。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值,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2.2模型建立根據已確定的自變量和因變量,直接選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1)假設服裝出口額變量y與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x1、人民幣匯率x2、CPI指數x3存在內在聯系(yα;xα1,xα2,xα3),α=1,2,…,8。那么這一組數據可以有如下結構式y(tǒng)1=β0+β1x11+β2x12+β3x13+ε1y2=β0+β1x21+β2x22+β3x23+ε2y8=β0+β1x81+β2x82+β3x83+ε烅烄烆8其中,β0,β1,β2,β3是待估參數;ε1,ε2,…,ε8是8個相互獨立且服從同一正態(tài)分布N(0,σ2)的隨機變量。矩陣是多維的算術,用矩陣來研究多元線性回歸。故令Y=y(tǒng)1y2y熿燀燄8燅,X=1x11x12x131x21x22x231x81x82x熿燀燄83燅,β=β0β1β熿燀燄8燅,ε=ε1ε2ε熿燀燄8燅。根據表2的統(tǒng)計數據得到Y、X的矩陣。A=XX′,C=A-1=(X′X)-1,B=X′Y,回歸系數矩陣b=(X′X)-1X′Y=A-1B=CB。借助于matlab軟件求得系數矩陣為b=(-5928.3702-59.848.4)T。所以,服裝出口額與單位勞動力價值指數、人民幣匯率、CPI指數的多元回歸模型為Y=-5928.3+702x1-59.8x2+48.4x3。(2)對模型進行統(tǒng)計性檢驗,以檢驗所選變量對服裝出口額是否具有顯著意義。yα是第α個模型估計點上的回歸值,顯然Y=y(tǒng)1y2y熿燀燄8燅=1x11x12x131x21x22x231x81x82x熿燀燄83燅b0b1b熿燀燄8燅=Xb=XA-1X′Y總偏差平方和S總=∑(ya-珘y)2,自由度f總=N-1=7,S總=S回+S剩。回歸平方和S回=∑(yα-珘y)2,f回=p=3,統(tǒng)計量F=S回/pS剩/(N-P-1)。借助于matlab軟件計算F=23.35,查閱F值分布臨界表得F0.1(3,4)=4.19。所以F>F0.1(3,4),可認為在0.1的顯著性水平下,多元回歸模型是有顯著意義的,即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人民幣匯率、CPI指數對服裝出口額的影響較為顯著。(3)針對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勞動力成本)對服裝出口額的影響是否顯著進行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假設多元回歸模型中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的系數β1=0,cjj為相關矩陣C=A-1中對角線上第j個元素。計算統(tǒng)計量F=bj*bj/cijS剩/(N-P-1),得到F=46.45,查F值分布臨界表得F0.1(1,4)=4.54。F>F0.1(1,4),說明原假設“β1=0”不成立,回歸模型中的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項必不可少,其對于模型的影響是顯著的。因此,僅從數據上分析,勞動力成本與服裝出口額存在聯系,其對服裝出口產業(yè)有較為明顯的影響。2.3影響因素分析2.3.1人口紅利人口老齡化對中國服裝貿易產業(yè)轉移影響較大。根據回歸模型,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必不可少,而且對于模型影響顯著。而單位勞動力價值生產指數是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除以人均國民收入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代表該國國民的人均生產能力,即勞動產出能力。當人口老齡化達到一定高度,直接影響到國民的人均生產能力,進而使單位勞動生產價值指數降低。服裝加工行業(yè)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yè),其低成本的實現最主要是在于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但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已經越來越嚴重,人口紅利正在消失。人口老齡化與產業(yè)轉移更多表現為正相關關系。通過觀察美國和歐洲人口結構數據的歷史變化,其與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的轉型周期存在一定的關系,人口老齡化的變化與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轉移周期存在一定的同步性。當人口老齡化達到一定高度時,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就會向人口老齡化較低的國家進行轉移。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缺失引起了中國服裝出口額的降低。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單位報酬的勞動力價值產出能力。根據統(tǒng)計不同國家2006-2013年的人均GDP與人均國民收入,算出不同國家單位勞動力價值生產指數??梢钥闯?,中國的單位勞動力價值生產指數相對于東南亞各國是最低的,且在2008年之后,以每年不低于4%的速度下降,2013年僅為1.81,不及2005年的65%,而東南亞等國家的單位勞動力價值生產指數則很高,2013年孟加拉、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印度和越南的指數仍超過3,其中孟加拉的單位勞動力生產指數為3.32,接近于中國的2倍??梢姡袊膭趧恿Τ杀疽堰h遠高于東南亞等國,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已不復存在。2.3.2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直接影響到服裝出口企業(yè)經營成本的上升,利潤壓縮,對服裝出口的影響頗大。服裝出口企業(yè)的利潤與人民幣的匯率緊密相關,由于在國際貿易中大多采用美元結算,服裝出口企業(yè)在服裝出口后,大多收到的是美元,然后到銀行進行結匯,將美元換成人民幣,用于支付原材料費用和工人工資。那么,人民幣相對于美元升值,則意味著收到相同金額的美元,出口企業(yè)所兌換到的人民幣變少,在國內物價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其利潤會變低。近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不斷下跌,在人民幣大幅升值的過程中,雖出現過一定的雙向波動,而且政府承諾將增加雙向波動的彈性,但自2006年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超過30%,已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且升值的外部壓力仍在,服裝出口企業(yè)經營成本的持續(xù)上升,其利潤將進一步被壓縮,我國服裝出口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正在不斷被削弱。2.3.3通貨膨脹CPI指數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從模型中可以很清晰看到CPI指數對服裝出口影響明顯。近年來,物價全面持續(xù)上漲,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國家投入4萬億以防止經濟大幅下滑,其在拉動內需,增加消費的同時,也進一步推高了物價,通貨膨脹嚴重,大大提高了服裝加工企業(yè)的原材料成本,造成了企業(yè)利潤減少,影響我國的服裝出口活動。
3結語
通過構建多元回歸模型,利用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得出單位勞動力生產價值指數、人民幣匯率及CPI指數對服裝出口額存在顯著性影響。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和最重要的紡織服裝類產業(yè)的加工出口國,我國服裝貿易產業(yè)正面臨著產業(yè)轉移和升級的壓力,但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只有明確產業(yè)轉移的影響因素,采用正確的策略,才能提高產業(yè)的競爭力,保持產業(yè)和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璜.我國服裝外貿企業(yè)出口的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1,(12):152-153.
[2]李章.后危機時期中國服裝外貿企業(yè)轉型策略探究[J].商界論壇,2013,(19):286.
[3]張虹.金融危機下中國對外貿易情況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9,(21):20-21.
[4]范瓊.浙江紡織產業(yè)轉移因素的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9.
[5]姜鑄.中西部承接東部紡織產業(yè)轉移的五種力量模型[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0,24(4):468-473.
[6]王革非.中國紡織服裝產業(yè)轉移現狀與對策思辨[J].紡織導報,2009,(3):20-22.
作者:原興倩 孔凡棟 單位:1.濟南大學 2.青島大學
- 上一篇:山東對外貿易產業(yè)分析
- 下一篇:工業(yè)治理成本對出口貿易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