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疾病診斷范文
時間:2023-10-20 17:32: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急性盆腔疾病診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盆腔囊性病灶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可發(fā)生在各年齡段,其中以生育期婦女居多。由于盆腔解剖結構復雜,囊性病灶聲像圖表現的多樣性,易造成診斷上的困難。作者通過回顧分析盆腔囊性病灶的聲像圖表現,提高對不典型聲像圖改變的鑒別診斷,分析誤診原因,為臨床提供較為準確的診治依據。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80例為本站2002年1月~2007年1月婦產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年齡16~60歲,平均39歲。主要癥狀為月經紊亂,下腹痛,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體檢發(fā)現下腹部包塊。
1.2 檢查方法 使用ALOKA SSD-5500超聲診斷儀,腹部探頭頻率3.5MHz,陰道探頭頻率5.0MHz。經腹壁超聲檢查時探頭置于下腹部,取平臥位,適度充盈膀胱,以能清晰、完整顯示子宮宮底部為佳。經腹壁檢查不能獲得滿意圖像者改行經陰道超聲檢查。發(fā)現病變后測量并記錄其大小、部位、邊界形態(tài)、回聲,用彩色多普勒觀察病灶及其周邊血流狀態(tài),用脈沖多普勒測量血流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數,并作出診斷。全部患者均隨訪手術病理結果或超聲隨訪追蹤。
2 結果
超聲診斷盆腔囊性病灶80例,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腫35例,卵巢畸胎瘤19例,輸卵管積水5例,輸卵管積膿3例,輸卵管卵巢膿腫3例,卵巢黃體血腫6例,盆腔包裹性積液3例,處女膜閉鎖1例,誤診5例。術前超聲與術后病理診斷及超聲追蹤結果符合率93.7%,誤診率6.3%。
3 討論
盆腔囊性病灶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超聲對盆腔囊性病灶的診斷,是基于盆腔解剖結構及根據病變組織的超聲反射原理成像診斷的。囊性病灶的聲像圖常表現為多樣性。經腹超聲雖能檢出,但有時不易鑒別。結合使用高頻率的陰道探頭檢查,可清晰顯示病灶內部結構回聲特點及毗鄰關系,根據其特征可做出較準確的診斷。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癥中最常見的發(fā)生部位[1]。隨卵巢周期性變化,異位囊腫內反復出血、吸收、機化及纖維組織增生等病理變化,依異位于卵巢的子宮內膜位置、范圍和時間不同,聲像圖表現多種多樣。如新近形成的囊腫,內部回聲多表現為單純細密點狀回聲型,病程長者內部回聲可表現為粗點狀回聲型、厚壁型。這些聲像圖表現與一些疾病的聲像圖容易混淆。本組1例輸卵管卵巢膿腫被誤診為卵巢巧克力囊腫(見圖1),是由于當時未仔細詢問病史,僅根據相似的聲像圖而粗略診斷。另有1例誤診為卵巢實質性腫瘤,是由于囊腫內部回聲均勻、密集,聲像圖類似實質性病灶而誤診。還有1例卵巢巧克力囊腫誤診為漿膜下子宮肌瘤(見圖2),是由于病灶與子宮后壁分界不清,囊腫內部回聲細密稠厚,經腹壁超聲檢查類似于實質性低回聲病灶,檢查醫(yī)生未使用彩色多普勒及經陰道超聲進一步仔細分析而誤診。
卵巢囊性成熟畸胎瘤是來源于生殖細胞的腫瘤,是卵巢較常見的良性腫瘤,無特異性臨床癥狀,如有囊腫蒂扭轉或惡性者可出現癥狀[2]。而卵巢單純脂性畸胎瘤的囊內容物由油脂樣物和液體構成,使其內呈混濁點狀回聲。需與卵巢巧克力囊腫鑒別[3]。本組誤診1例,該例病灶內部回聲透聲差,見細密點狀分布,因未形成典型畸胎瘤聲像圖,如發(fā)團征、脂液分層征等表現而誤診。
轉貼于
輸卵管積水、積膿聲像圖特點為正常卵巢旁可見臘腸形或曲頸瓶囊性包塊,囊壁尚光滑,無實質性突起,有雙側盲端。急性期輸卵管積液透聲差,可見細弱光點表現為積膿。本組8例均與術后病理相符。
卵巢血腫多由卵巢內成熟卵泡、黃體、黃體囊腫或卵泡囊腫破裂形成,以黃體血腫多見。由于卵巢內部出血量和時間不同,卵巢血腫聲像圖表現復雜多樣,可分為細點狀回聲型、粗網狀回聲型、囊實分界回聲型、混合回聲型和單純囊腫型。卵巢血腫多屬卵巢的功能性改變,常能自行消退,臨床上一般不需特殊處理。本組6例隨訪3個月,卵巢血腫均消失。
輸卵管卵巢膿腫聲像圖特點為盆腔內形態(tài)不規(guī)則囊性病灶,囊壁厚、內可見細密點狀強回聲光點。本組誤診1例患者因合并有經期腹痛史,而聲像圖上相似,未進一步仔細分析,而誤診為卵巢巧克力囊腫。
盆腔包裹性積液一般有慢性盆腔炎或盆腔手術史,下腹隱痛,聲像圖顯示不規(guī)則囊性病灶,邊界欠清,病灶囊性部分透聲差或可見不等量的點狀回聲、囊壁增厚、盆腔少量積液,可顯示卵巢被包裹或部分包裹其中。本組3例均經手術證實。
處女膜閉鎖是由于尿生殖竇上皮未能向前部貫穿所致。若子宮及陰道發(fā)育異常,則初潮后經血潴留于陰道內,使陰道逐漸擴張,形成陰道積血。聲像圖顯示宮頸下方陰道內無回聲區(qū),邊界清晰,無回聲區(qū)內可見細小點狀回聲,可隨改變而移動[4]。本組1例也經手術證實。
超聲檢查是一種影像技術,存在同像異病,同病異像的情況。因此,檢查時不能簡單地僅憑聲像圖相似做出診斷,一定要結合病史仔細分析超聲所見,才能作出較為準確的診斷提示。
【參考文獻】
1 常才.經陰道超聲診斷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14.
2 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學.天津:天津科學翻譯出版社,1997.384.
3 袁梅,趙誠,孫詠梅,等.經陰道超聲對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診斷.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1,17(7):679~680.
篇2
[關鍵詞]C-反應蛋白;婦科感染性疾病;診斷;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b)-0081-03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values of CRP in gynecolog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ZHANG Huan-qin1 WANG Xian-min2 MAI Xi-xian3
1.Department of Gynecology,Guangming New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7,China;2.Luoz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of Shiyan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8,China;3.Department of Obstetrics,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value of CRP in gynecological infections diseases.Methods Eighty-two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of gynecologic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le 20 healthy women were col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subjects were tested for CRP and WBC.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RP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ion,cervicitis,urethritis,endometritis and vaginitisof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C-reactive protein;Gynecological infectious diseases;Diagnosis;Accuracy
D科炎癥發(fā)病率很高,嚴重威脅婦女生活質量,給婦女生理、心理帶來不便和痛苦[1]。近期研究表明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對于診斷婦科炎癥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2]。既往的研究表明,CRP在鑒別細菌和病毒感染,監(jiān)測病情,監(jiān)控術后感染,抗生素療效觀察,預測心血管病危險及估價預后等方面均有不可估量的價值[3]。面對近年來越來越高的婦科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率,我院引進了CRP檢測方法對婦科感染性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82例婦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總結CRP在婦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就診的82例婦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作為實驗組,包括尿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陰道炎、盆腔炎性疾病等患者,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學》第8版?;颊吣挲g23~55歲,平均(38.5±2.9)歲;同時期征集20例非炎癥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包括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異位妊娠和宮頸癌,對照組患者納入條件:體溫
1.2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所有受試者均接受CRP和WBC檢測。CRP檢測儀器為西班牙A15博士泰特種蛋白分析儀;空腹抽取無抗凝血液2 ml,取樣器吸取全血標本到10 μl刻度,于檢測緩沖液中,用力混勻,滴兩滴于反應板的反應孔中,3 min后置于免疫熒光分析儀中讀取結果。重復測定2次CRP值,取平均值。在測定CRP的同日記錄患者的最高體溫、癥狀及體征,并檢測WBC。統(tǒng)計CRP和WBC檢測陽性率,CRP >10 mg/L為陽性;WBC>10×109/L為陽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CRP和WBC的變化
實驗組的附件炎、宮頸炎、尿道炎、子宮內膜炎和陰道炎的CRP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8、13.5、9.4、15.3、15.8,均P
2.2婦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CRP和WBC檢測陽性率的比較
婦科各種感染性疾病患者的CRP檢測總陽性率為92.7%,WBC檢測總陽性率為61.2%,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8,P
3討論
婦科炎癥發(fā)病率很高,嚴重威脅婦女生活質量,給婦女生理、心理帶來不便和痛苦。婦科炎癥包含尿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陰道炎、附件炎、盆腔炎等,發(fā)病率占據較高的是宮頸炎、陰道炎、附件炎,其中危害較大的是慢性宮頸炎及盆腔炎[4]。慢性宮頸炎起源于急性宮頸炎,多由女性分娩、流產或者手術原因使宮頸受損傷,抵抗力降低,以致各種病原體侵入造成。此外,慢性宮頸炎還有癌變的風險,因而對于慢性宮頸炎的預防及治療非常有意義[5]。附件炎是發(fā)病率極高的婦科炎癥疾病,值得關注。婦科非炎癥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宮頸癌。婦科炎癥性疾病及非炎癥性疾病有時都表現為白帶增多、月經量多、月經不調、下腹墜脹感、腰背疼痛等,給女性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給醫(yī)師造成診斷困難[6]。對婦科炎癥患者及時準確做出診斷可減少誤診率和避免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進而改善婦女的生活質量。近期研究表明CRP對于診斷婦科炎癥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4]。
CRP是一種能和肺炎雙球菌的莢膜結合,由數個亞單位以非共價鍵聚集形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炎癥感染的急性期反應物,多由炎癥分子刺激肝臟細胞合成[7]。臨床上CRP作為鑒別炎癥和非炎癥感染的首選指標之一,也用于自身免疫性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以及抗生素療效監(jiān)測等[8]。此外,近年的研究表明CRP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評判指標[9]。對于CRP的測量最近采用膠乳增強的免疫比濁法技術大大提高了分析的靈敏度,這些方法所測定的CRP稱為超敏CRP(hs-CRP)。在炎癥感染時,hs-CRP即可升高十倍至上百倍,且迅速增加至500 mg/L,而99%的健康人
楊云等[15]研究顯示CRP檢測和WBC計數聯(lián)合診斷的準確率很高,具有臨床實用價值。本研究結果亦顯示,實驗組的附件炎、宮頸炎、尿道炎、子宮內膜炎和陰道炎的CRP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CRP檢測的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WBC檢測,可以作為婦科感染性疾病的常規(guī)診療手段來協(xié)助臨床初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Mielczarek-Palacz A,Sikora J,Kondera-Anasz Z et al.Changes in calprotectin concentration--inflammation marker in serum of women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J].Ginekol Pol,2011,82(11):822-826.
[2]賈國昌.血清降鈣素原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對感染性疾病診斷的臨床價值[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0(10):36-37.
[3]李長生.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在兒科細菌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120-122.
[4]王,盧國友,李英.婦女慢性宮頸炎盆腔炎的相關危險因素及發(fā)病率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4,(6):987-989.
[5]Goswami B,Rajappa M,Sharma M et al.Inflammation:its role and inter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with special focus 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J].Int J Gynecol Cancer,2008,18(4):591-599.
[6]黃玲波,季銀芬.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3,22(6):15-17,21.
[7]Baruah MP,Bhattacharya B.Significant role of serum CRP in differentiating inflammatory from non-inflammatory causes of thyrotoxicosis[J].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2012,16(6):976-981.
[8]朱星成.PCT、hs-CRP、SAA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D].昆明: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
[9]王玲.C-反應蛋白在婦科感染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7):829-831.
[10]梁ザ,張曦元.高敏C-反應蛋白和胰島素抵抗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變化[J].河北醫(yī)藥,2010,32(8):921-922.
[11]高巍.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婦科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醫(yī)學信息,2012,25(11):206-207.
[12]余麗文,張偉.C反應蛋白在婦科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1):77-78.
[13]李軍朋,高愛紅,劉積倫,等.美托洛爾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效果及對CRP、BNP水平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6,15(2):139-142.
篇3
【摘要】 目的 總結腹腔鏡在女性下腹部急腹癥的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方法 對我科60例全腹膜炎,主要以下腹部疼痛為主的女性患者使用腹腔鏡的臨床病例觀察,其能有效地將女性下腹部急腹癥診斷明確,同時進行并實施相應的治療。 結果 6例急性闌尾炎、1例腸扭轉腸壞死轉開腹治療,34例急性闌尾炎、8例急性盆腔炎、6例宮外孕、2例卵巢囊腫蒂扭轉,闊韌帶膿腫2例,急性輸卵管炎1例,均在腹腔鏡下治療。效果很好。 結論 避免了將一些不需要手術的疾病,而行剖腹探查,需要手術的明確診斷,并準確施行手術,避免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傷,預防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
關鍵詞 腹腔鏡 女性 急腹癥 診斷 治療
隨著腹腔鏡技術在腹部疾病診斷和治療推廣和應用,以及操作技術的不斷提高,尤其是熟練掌握了打結和縫合技術,使腹腔鏡不僅停留于一般的診斷和簡單治療而且對一些臨床上難以鑒別的病例提供了確切的診斷依據,給下一步治療明確了方向,特別是女性下腹部急腹癥:如急性闌尾炎、急性盆腔炎、宮外孕、卵巢囊腫蒂扭轉、腸扭轉、急性輸卵管炎等 [1] ,有時在癥狀和體征上難以鑒別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通過腹腔鏡能更加準確診斷和治療,患者創(chuàng)傷小、病程短、療效佳。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2~2004年我科收治的60例下腹部疼痛的女性患者,年齡17~56歲,平均32歲,入院診斷為腹膜炎,主要表現腹痛,腹部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通過腹腔鏡證實,其中闌尾炎40例 [2] ,急性盆腔炎8例,宮外孕6例,卵巢囊腫蒂扭轉2例,闊韌帶膿腫2例,腸扭轉1例,急性輸卵管炎1例。6例闌尾根部壞疽穿孔轉開腹治療;34例單純的、化膿的、體尾部壞疽穿孔的均在腹腔鏡下切除闌尾進行沖洗引流;8例盆腔炎在腹腔鏡下進行沖洗引流;腸扭轉1例轉開腹治療;闊韌帶膿腫2例行膿腫切開,沖洗引流;宮外孕6例行鏡下止血,切除異位妊娠;卵巢囊腫蒂扭轉2例在鏡下切除;急性輸卵管炎1例明確診斷。術后加用抗生素,均痊愈出院。
1.2 治療方法
1.2.1 術前準備 同常規(guī)術前準備。
1.2.2 麻醉方式 采用持續(xù)硬膜外麻醉。
1.2.3 左側45°仰臥位。
1.2.4 造氣腹 臍上做1cm觀察孔,左右(相當于麥氏點)0.5cm操作孔,必要時右邊孔可改成1cm,以利轉換鞘放紗布和大塊組織取出。
1.2.5 在腹腔鏡下觀察 定性并根據情況進一步處理:(1)闌尾根部壞疽、穿孔實行結扎、縫合,有困難者轉開腹治療。(2)單純的、化膿的、體尾部壞疽穿孔者在腹腔鏡下進行分離黏連,切斷結扎系膜,嚴格止血。也可用雙極電凝止血后,結扎切斷闌尾,用石炭酸及酒精處理殘端,沖洗腹腔。在殘端處放置引流管,由左操作孔拖出,必要時可再置一根引流管于盆腔,由右操作孔拖出。(3)盆腔炎在鏡下診斷,行盆腔沖洗,再于盆腔內放置引流管,由右操作孔拖出。如果有盆底粘連行粘連分離,有膿腫形成者,行切開沖洗、引流。雙極電凝止血后,再置一根引流管在膿腔,由左操作孔拖出。(4)宮外孕在鏡下止血,吸凈血液,切除異位妊娠。(5)卵巢囊腫蒂扭轉在鏡下結扎蒂部,將其切除,把囊液吸出,再取囊壁。(6)闊韌帶膿腫在鏡下切開吸盡膿液,沖洗 膿腔,放置引流管。(7)急性輸卵管炎在鏡下明確診斷。
1.3 術后處理 (1)將膿液做常規(guī)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抗生素;(2)觀察引流情況,決定拔管時間,最長可以保留5~7天。(3)術后24h下床活動,進流質飲食。
1.4 效果觀察 6例腹腔鏡下診斷為闌尾炎根部壞疽、穿孔轉開腹治療,術后2~3天下床活動,2~4天排氣,進流質飲食住院7~9天術后疼痛明顯,其中2例切口感染。34例單純的、化膿的、體尾部壞疽穿孔者在腹腔鏡下治療,術后24h下床活動,進食,4~7天出院。術后疼痛輕,無切口感染。10例盆腔炎在鏡下診斷,行盆腔沖洗、引流后,術后24h下床活動,進流質飲食,3~5天出院,術后疼痛輕,無切口感染。6例宮外孕術后24h下床活動,進流質飲食,3天出院,術后疼痛輕。2例卵巢囊腫蒂扭轉術后24h下床活動,進流質飲食,3天出院,術后疼痛輕,無切口感染。2例闊韌帶膿腫術后早期活動,排氣后,進食流質飲食,7~9天出院,無切口感染。急性輸卵管炎術后加用抗生素5~7天出院。
2 討論
對女性患者下腹部急腹癥,先采用腹腔鏡進行探查,明確診斷,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法,其優(yōu)點如下:(1)診斷明確、定位準確,避免誤診和剖腹探查而造成患者過多的創(chuàng)傷;(2)多數女性患者下腹部急腹癥都能在腹腔鏡下治療,效果好,醫(yī)療費用低;(3)腹腔鏡下進行以上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患者可盡早下床活動,胃腸功能恢復快,能縮短病程,減輕痛苦,減少傷口感染;(4)即便不需要手術,也在極小創(chuàng)傷下明確診斷,為下一步治療提供正確方向。
通過我院60例患者的臨床觀察,筆者認為腹腔鏡對女性患者在下腹部急腹癥診斷治療中應用安全、可靠、優(yōu)點多,能避免一些醫(yī)療糾紛發(fā)生,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物理療法;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觀察
盆腔炎是女性生殖道及周圍組織的炎癥。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囊腫,盆腔腹膜炎。炎癥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同時累及幾個部位,最常見的是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多發(fā)生在性活躍期、有月經的婦女,初潮前、絕經后或未婚者很少發(fā)生盆腔炎。若在急性期未能徹底治愈則轉為慢性盆腔炎,往往經久不愈,并可反復發(fā)作,導致不孕、輸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嚴重影響婦女健康。2008年2月―2011年12月,我們采用微波聯(lián)合音頻治療慢性盆腔炎51例,并與單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42例對照觀察,取得一定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93例均為我院婦科門診和我科門診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51例,年齡20~55歲,平均(30.48±0.59)歲;病程3個月~10年;其中伴腰骶部酸痛,勞累、后疼痛加重的患者19例;伴月經失調,痛經,經期不規(guī)則,量多的患者15例。伴子宮底、附件區(qū)有明顯壓痛及子宮一側或雙側觸及條索狀不活動的包塊患者10例;伴B超檢查可探及異?;芈暟鼔K,不規(guī)則暗區(qū)或子宮直腸凹處有積液患者7例。對照組42例,年齡25~49歲,平均(35.86±0.53)歲;病程2個月~7年;伴下腹部墜脹疼痛、腰骶部酸痛,勞累、后疼痛加重的患者14例;伴月經失調,痛經,經期不規(guī)則,量多的患者12例。伴子宮底、附件區(qū)有明顯壓痛及子宮一側或雙側觸及條索狀不活動的包塊患者9例;B超檢查可探及異常回聲包塊,不規(guī)則暗區(qū)或子宮直腸凹處有積液患者5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一側或雙側小腹隱痛,墜脹疼痛?;颊呔行陨钍?,個別患者有藥物流產,人工流產,上環(huán)、取環(huán)病史。排除盆腔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期患者。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學》[1]關于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制定。①癥狀:下腹部墜脹疼痛、腰骶部酸痛、痛等,常在勞累、后、排便時及月經前后加重,可伴白帶增多、月經失調、低熱、易感疲倦、神經衰弱、不孕等。②體征:子宮常呈后傾后屈位,活動受限或粘連固定,在子宮一側或兩側可觸及條索狀物或片狀增厚,并有壓痛,或可捫及包塊。③B超檢查:單側或雙側輸卵管增粗,后穹窿液性暗區(qū),附件包塊。
1.3治療方法
1.3.1實驗組
1.3.1.1微波治療儀 囑患者仰臥,用微波理療儀(長春賽諾邁德,WFL型,)的圓形探頭置于下腹部,取溫熱治療劑量,治療功率60hz,治療時間20 min,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共2療程。經期停用。
1.3.1.2音頻電療法囑患者仰臥,用音頻電療儀(北京御健,YPD-3A型 ),用2長電極片分別放置下腹部,電量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劑量,避免有刺痛,每次20分鐘,每日1次。10次1療程,共2個療程。經期停用。
1.3.2對照組給予左氧氟沙星500靜滴,每日2次,0.4%替硝唑200mL每日1次,連用7天,經期停用。
1.4 療效標準 參照《婦產科疾病診斷治愈標準》[2]判定療效。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婦科檢查陽性體征(子宮、附件壓痛,子宮活動受限或粘連固定,附件增厚,炎性包塊等)消失,B超檢查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婦科檢查子宮、附件的粘連及壓痛減輕,包塊縮小;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變,婦科檢查、B超檢查結果無改善。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t檢驗,且以P
2結果
兩組總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參見下表
實驗組與對照組2個療程后治療效果比較(n %)
兩組治療后各種癥狀的療效比較:針對下腹脹痛、腰骶酸痛、白帶增多、子宮壓痛、附件壓痛、附件增厚等癥狀,治療組的治療效果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
3討論
對于慢性盆腔炎治療,實驗組一方面通過微波對組織產生的熱及非熱兩方面效應,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環(huán)及組織細胞的營養(yǎng)和生理狀態(tài),增強免疫系統(tǒng)功能,促進炎性組織的修復與病理狀態(tài)的消除[3]。兩者聯(lián)合治療通過物理刺激,控制感染,改善盆腔器官和組織的病理變化,減輕或消除臨床的癥狀,提高機體免疫力加速疾病的痊愈。而對照組患者炎癥長期刺激,器官周圍廣泛粘連,炎癥滲出包裹,病情頑固,抗生素難以進入病灶,恢復慢,反復使用易產生耐藥性及二重感染,不能達到滿意療效。故單純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如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菌群失調。因此,物理療法提高了臨床療效及治愈率,且病人感覺舒適,無痛苦,無明顯毒副作用,易接受,是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較理想的方法,使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74-276.
篇5
【關鍵詞】 婦科; 盆腔炎; 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11.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30-0137-02
婦科盆腔炎疾?。ㄓ⑽目s寫,PID),簡稱為盆腔炎,在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大多發(fā)生于育齡期婦女,是指女性生殖道以及周圍臨近組織出現炎癥,主要包括,盆腔腹膜炎癥、子宮內膜炎癥、卵巢囊腫以及盆腔結締組織炎癥等。通常情況下患者的發(fā)病部位較多,病情較為復雜,混合感染等現象,所以婦科盆腔炎很難治療。目前,我國婦科盆腔炎發(fā)病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主要是因為人工流產和藥物流產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1]。婦科慢性盆腔炎嚴重影響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所以應該積極地進行治療。由于婦科盆腔炎致病原因比較復雜,屬于混合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時、科學、合理地進行診斷和治療,并選擇有針對性地治療方案,降低疾病的復發(fā)率。選擇2013年3月-2014年3月的90例盆腔炎患者作為分析對象,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5例,對照組45例,對照組采用西藥的常規(guī)性治療,觀察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并對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3年3月-2014年3月的90例婦科盆腔炎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其中急性婦科盆腔炎患者為45例,慢性婦科盆腔炎患者為45例。90例婦科盆腔炎患者經血常規(guī)、超聲等方法檢查,排除其他婦科疾病因素,依據盆腔炎性疾病診斷標準(2006年美國CDC制定)確定為婦科盆腔炎。排除標準為: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精神病患者;伴有心腦血管疾病、肝臟和腎臟疾病,造血系統(tǒng)疾??;慢性闌尾炎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結核、盆腔腫瘤等疾??;藥物過敏史;資料登記不全者?;颊吣挲g20~46歲,平均(32.0±1.2)歲?;颊呔行陨钍罚凑詹煌牟∈愤M行劃分。18例患者進行過宮頸治療;18例患者出現過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或進行過月經期;14例患者進行過月經期盆??;14例患者存在綜合性誘因;26例患者進行過妊娠,或者人工流產術[2]。90例婦科盆腔炎患者分別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急性盆腔炎21例和慢性盆腔炎24例,對照組分別為21、24例。兩組患者年齡和臨床表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診斷
90例婦科盆腔炎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分別為間歇性和持續(xù)性。90例患者在性生活后和過度勞累后,出現發(fā)熱、不適和腰骶酸痛等癥狀。38例患者癥狀較為嚴重,其中18例患者出現腹瀉、腹痛、惡心等癥狀,20例患者出現心率過速、體溫升高和小腹壓痛。經婦科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12例為普通疾病,16例為子宮附件包塊、子宮內壁增厚,子宮壓痛,24例為經期延長、血量增加、下降、陰道內分泌物增多。
1.3 治療方法
1.3.1 急性婦科盆腔炎的治療方法 按照患者的婦科盆腔炎的程度,采用:(1)2次/d,250~1000 mg/次的甲硝唑靜脈點滴治療;(2)600~900 mg/d的克林霉素靜脈點滴;(3)70~100 mg/d的慶大霉素靜脈點滴,并服用中藥婦科千金膠囊(由千斤拔、金櫻根、穿心蓮組成)進行聯(lián)合治療。急性婦科盆腔炎患者發(fā)熱癥狀緩解后,服用中藥婦科千金膠囊(由千斤拔、金櫻根、穿心蓮組成)進行聯(lián)合治療,中藥3次/d,800 mg/次。對照組采用西藥的常規(guī)性治療。
1.3.2 慢性盆腔炎的治療方法 觀察組通過西藥的消炎治療,采用70~100 mg/d的慶大霉素靜脈點滴,然后進行藥敏試驗,找出相應的致病菌。針對相應的致病菌,采用靜脈點滴方式,進行敏感抗生素治療,并配合中藥方劑婦科千金膠囊(由千斤拔、金櫻根、穿心蓮組成)進行聯(lián)合治療,中藥3次/d,800 mg/次。依據婦科盆腔炎患者的病情嚴重性、病史的長短,增加藥物的用量。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的西藥進行治療,并不輔助中藥方劑婦科千金膠囊。
上述患者在治療期間,不再服用其他任何中、西藥物,療程為30 d,1個療程未痊愈的患者進行下一療程,共3個療程。
1.4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不規(guī)則出血消失,痛消失,包塊消失,白帶量正常,腹部壓痛感消失,患者自覺不適癥狀消失;好轉:不規(guī)則出血好轉,痛好轉,包塊好轉,白帶量減少,腹部壓痛感減輕,患者自覺不適癥狀緩解;無效:患者與治療前相比,各項指標未出現好轉;嚴重:不規(guī)則出血增加,痛加強,包塊增加,白帶量增加,腹部壓痛感增加,患者自覺不適癥狀明顯??傆行?治愈+好轉。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針對急性婦科盆腔炎患者進行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取得100%的治療效果;單純西藥治療婦科急盆腔炎患者,治療效果為81.0%(17/21)。針對慢性婦科盆腔炎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取得100%的治療效果;單純實施西藥治療,取得95.8%(23/24)的治療效果。急性婦科盆腔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例(%)
組別 治愈 好轉 無效 嚴重 總有效
觀察組(n=45) 38(84.4) 7(10.8) 0 0 45(100)#
對照組(n=45) 32(71.1) 8(17.8) 5(11.1) 0 40(88.9)
#與對照組比較,P
3 討論
婦科盆腔炎作為臨床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多發(fā)于性活躍期,與女性細菌感染和自身體質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長期反復發(fā)作,盆腔組織增厚,瘢痕粘連,包裹形成包塊,局部循環(huán)障礙,而長期反復使用抗生素產生的耐藥性、副作用等給治療帶來困難,因此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婦科盆腔炎致病菌來自兩方面,即外源性和內源性。外源性為:子宮內上環(huán)、人工流產和正常妊娠分娩等外在婦科手術,性生活混亂并無節(jié)制,保潔不到位、術后消毒不嚴格等;內源性為:自身特質虛弱、淋巴系統(tǒng)免疫力低,導致外界毒邪濕熱趁虛而入,并在體內大量繁殖細菌,患者血液與濕熱交集,造成自身氣血運行不暢,最終導致婦科盆腔炎的發(fā)生[3]。根據婦科盆腔炎的致病機理,不能采用單一的治療手段。通過對患者進行藥敏實驗選擇正確的抗生素藥物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諸如,阿米卡星治療革蘭陰性菌,青霉素治療革蘭陽性菌,甲硝唑治療厭氧菌。本文的觀察組通過西藥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慶大霉素的靜脈點滴方式,進行消炎治療[4]。同時,觀察組配合中藥方劑婦科千金膠囊(由千斤拔、金櫻根、穿心蓮組成)進行內部調節(jié),對患者進行散結止痛、活血化瘀,促進西藥藥物的吸收,改善患處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通過治療效果可以看出這種標本兼職的方法,不僅可以緩解患者臨床表現的癥狀,而且可以改善患者自身體質。婦科盆腔炎分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兩種,婦科急性盆腔炎患者應該注意休息,補充營養(yǎng),增加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量,注意補充體內水分,維持自身電解質的平衡[5]。同時,醫(yī)生通過對患者進行藥物過敏試驗,選擇正確的抗生素藥物,注意用藥時間、用藥劑量,避免病情再次復發(fā)并轉化為慢性婦科盆腔炎。因此,婦科急性婦科盆腔炎需要高度重視,采用科學、合理的治療藥物,對其進行一次性的徹底治療。急性婦科盆腔炎病史超過6個月以上,就會轉化為慢性盆腔炎。如果女性生殖器官周圍組織就會出現黏連,長期受到炎癥刺激,病情出現反復,遷延不愈,醫(yī)生可以改變患者的不良習慣[6],加強生殖衛(wèi)生知識宣傳,采用預防與治療相結合的方式,降低婦科盆腔炎的發(fā)生率。在中醫(yī)范疇里,婦科盆腔炎屬于“帶下”、“月經不調”、“崩漏”、“痛經”以及“癥瘕”等病癥,認為婦科盆腔炎由“行經”、“產后”(或胞脈)空虛,失于滋養(yǎng),“濁熱毒”內侵所致。如果患者自身體質不好,“濕濁熱毒”就會侵入體內,導致“正邪交爭”,并出現發(fā)熱惡寒。一旦“邪毒”蘊結下焦,患者就會出現“氣血阻滯”而腹部疼痛、“瘀血”與“邪毒”相抗,長期積累后形成“包塊[7-8]”。如果“邪毒”長期不治,或則錯誤治療,就會轉化為慢性盆腔炎。中醫(yī)注重“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方法來治療婦科盆腔炎,并配合西藥來提高治療效果[9]。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患者服用中藥方劑婦科千金膠囊(由千斤拔、金櫻根、穿心蓮組成)進行輔助治療,可以大大提高婦科盆腔炎的治療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治療效果為100%、88.9%,觀察組總治療效率顯著高于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確診婦科盆腔炎的前提下,通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以提高疾病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任曉靜.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50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25):46.
[2]楊琳琳.180例盆腔炎致病因素分析及治療[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23):157-158.
[3]桂玉華.抗生素結合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11):163-164.
[4]黃曉芳,彭躍輝,宋亞輝.鹽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婦科盆腔炎的療效[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4):24-25.
[5]陳娟.中藥灌腸治療59例慢性盆腔炎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3):102-103.
[6]杜紅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62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5):55-56.
[7]劉運華.綜合治療慢性盆腔炎120例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3):32-33.
[8]買熱也木姑?買買提,古麗米熱?阿不都熱西提.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診療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3):112-113.
篇6
關鍵詞:婦科 腫瘤 彩色多普勒超聲 頸內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 診斷準確率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易導致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手術相關因素等[1]。盆腔手術后靜脈血栓形成,大部分患者并無典型臨床癥狀,需借助輔助檢查。臨床針對靜脈血栓診斷方法較多,如臨床表現、D-二聚體等。靜脈造影屬于檢查金標準,但其操作具有創(chuàng)傷性,而且無法重復性檢查,更不利于醫(yī)生長期追蹤觀察,且受個體差異性,部分患者還易出現過敏情況,無法普及應用。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逐步完善,針對靜脈血栓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有利于對血栓部位、阻塞程度以及范圍等進行判定,有助于臨床醫(yī)生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更對預后有顯著作用,進而在臨床有較高的應用率[2-3]。因此,本文針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出現靜脈血栓的患者開展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觀察其臨床應用價值與優(yōu)勢性。
資料與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患者106例,年齡36~74歲,平均(63.66±2.65)歲;手術類型:開腹手術87例,腹腔鏡手術19例。
方法:選用GE LOGQ 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頸部及下肢血管進行檢查。(1)下肢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調整儀器相關參數,指導患者分別保持仰臥位、側臥位或俯臥位,下肢處于自然伸直狀態(tài),告知患者肌肉放松,操作醫(yī)生對近端靜脈(股總靜脈、股淺靜脈、股深靜脈、腘靜脈)和遠端靜脈(脛前靜脈、脛后靜脈、腓靜脈、比目魚肌靜脈和腓腸肌靜脈)走行實施橫切面與縱切面探查,對血栓所在位置、阻塞程度與范圍進行記錄。(2)頸內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調整患者為仰臥位,頸后墊枕后仰,頭偏向對側45°,對頸總靜脈、頸內靜脈、頸外動脈等進行檢查,實施橫切面、縱切面探查,觀察血流充盈情況、有無血栓,并對血栓所在位置、阻塞程度與范圍進行記錄。
觀察指標:將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靜脈血栓疾病診斷結果進行記錄,并與臨床基礎診斷準確率、誤診率以及漏診率進行比較。
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婦科腫瘤術后患者靜脈血栓的診斷結果:106例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患者,出現急性頸內靜脈血栓23例,其中附壁血栓22例,完全性血栓1例;出現急性下肢靜脈血栓28例,其中累及1條靜脈13例,累及2條靜脈5例,累及3條及以上靜脈10例。
兩種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率比較: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準確率高于臨床基礎診斷,誤診率及漏診率均低于臨床基礎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率比較[n(%)]
討論
臨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包括卵巢癌、子宮肉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患者機體易出現不同程度的陰道出血、月經紊亂、白帶異常、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有的婦科惡性腫瘤發(fā)現即已經是中晚期,會出現大量腹腔積液。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復雜、手術時間長,需將病灶組織徹底清除,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4-5]。但由于手術操作易導致血小板數量增多,凝血因子含量增加,進而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而且術后患者需臥床休養(yǎng),從而使血液循環(huán)速度較慢,下肢深靜脈內徑處于擴張狀態(tài),靜脈內血流淤滯,此外腫瘤細胞可產生促凝物質,直接激活凝血,進而增加婦科惡性腫瘤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6-8]。
另外由于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多采取腹盆腔聯(lián)合手術,手術需要頸內靜脈穿刺置管,增加了頸內靜脈形成血栓的風險。本研究報道頸內靜脈血栓23例,均有頸內靜脈穿刺史,其中無任何臨床癥狀22例,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為條索狀中低回聲,一端連于頸內靜脈穿刺點,其余部分游離在靜脈管腔,呈漂浮狀,或僅在穿刺點周圍附著的團塊狀中等回聲;完全性頸內靜脈血栓1例,臨床癥狀表現為頭暈嘔吐、體溫升高、頸部腫脹,若不盡早干預,血栓發(fā)生脫落,可能會引發(fā)肺栓塞等疾病,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下肢靜脈血栓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影像征象表現為靜脈管腔增寬、失去可壓縮性,無血流信號或血流充盈缺損,擠壓遠端肢體血流信號無增強、減弱或消失[9-10]。靜脈血栓具體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血栓,不同類型血栓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影像的征象不同,可通過具體超聲表現對疾病類型進行鑒別,從而實施正確干預,這對提高預后效果有積極影響[11]。此外,在對本研究進行回顧性分析時,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漏診下肢深靜脈血栓1例,漏診原因可能與術后患者下肢極度腫脹,超聲探查時圖像嚴重衰減有關。
篇7
LEEP刀,實際是一種婦科的環(huán)形電切術的手術刀。它采用各種形態(tài)的高能電極直達病變部位,在高溫電能的作用下,能夠迅速、精確地切除病變組織,切口自動凝固,出血極少,手術時間短,傷害小,是治療宮頸疾病的極佳選擇。
LEEP術可以通過兩種電刀來完成此手術,一種是普通高頻電刀,另一種是高頻射頻電波刀。這兩種電刀雖然都能達到手術的要求,但手術后的效果卻截然不同。
普通高頻電刀對組織的損傷比較大,出血量多,術后的恢復時間也比較長,并發(fā)癥較多。
而高頻射頻電波刀是利用射頻波的原理來進行手術的。它可以達到普通高頻電刀達不到的非常精細的手術效果:不會發(fā)生普通高頻電刀的組織拉扯、炭化現象;可以得到不影響病理檢查的完好的組織標本;對鄰近組織傷害?。惶弁礈p少,留下瘢痕的機會少,并發(fā)癥少。腹腔鏡
腹腔鏡手術是在密閉的盆腹腔內進行的,醫(yī)師可直視監(jiān)視屏幕,在腹腔外操縱插入盆腹腔的手術器械完成手術。腹腔鏡檢查是一些婦科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如盆腔炎、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膜腔鏡手術優(yōu)點
診斷和治療兼顧
如輸卵管妊娠早期未破裂出血時,癥狀不典型難以早期診斷,但腹腔鏡下可以發(fā)現病變,同時實施保守手術,保留病變側輸卵管及功能。
術后恢復快
手術經腹壁穿刺孔,由腹腔外插入手術器械完成,對盆腹腔內環(huán)境干擾小,術后短時間內可以恢復健康。
術后不適輕
腹壁無長切口,術后疼痛輕,術后可以正常進食,短時間保留導尿管。術后第 日可以適當活動,輸液用藥時間短于開腹手手術。
住院日減少,醫(yī)療費用下降。
術后腹壁無明顯疤痕,達到美容效果;術后盆腹腔粘連少,對生育影響輕。
腹腔鏡手術缺點
設備操作較復雜,對手術醫(yī)師技術要求較高。
腹腔鏡手術在特殊情況下手術危險增加。
腹腔鏡手術指征和禁忌癥比開腹手術要求更嚴格。
手術適應癥
診斷性指征:
急性腹痛、子宮穿孔、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癥。
治療性指征:
輸卵管結扎、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卵巢良性畸胎瘤、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切除等。
腹腔鏡手術禁忌癥
(絕對禁忌)
心腦血管、肺、肝、腎疾病不能耐受手術,嚴重心律失常,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血液動力學改變、休克,敗血癥、彌漫性腹膜炎、腸梗阻。
(相對禁忌)
腹壁疝、膈疝,有多次腹部手術史,腫塊上界達臍上,妊娠大于4個月,過于肥胖,患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及對腹腔鏡治療效果有疑問者。
宮腔鏡
宮腔鏡發(fā)展史已有100余年,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官腔電切鏡成功切除子宮黏膜下肌瘤,以后電凝子宮內膜用于功血治療等。
手術適應癥
診斷性宮腔鏡:
子宮異常出血,不孕癥,反復流產,子宮內膜病變、異物、粘連、畸形,或處女宮頸、陰道疾病診斷,宮腔鏡手術前檢查及術后隨訪,宮腔內避孕器診斷。
治療性宮腔鏡:
疏通輸卵管開口和選擇性插管通液,輸卵管妊娠官腔鏡下注藥,取出宮腔異常避孕器或殘留物等。
手術性宮腔鏡:
宮內膜切除,宮黏膜息肉切除,肌瘤切除,子宮縱隔切除,子宮粘連分解術,宮頸管贅生物切除。
宮腔鏡診治禁忌癥:
體溫37.5℃以上,子宮活動性出血,生殖道急性亞急性炎癥,近期子宮穿孔修補術后,嚴重心肝肺腎疾病,宮頸浸潤癌,生殖器結核未經抗癆治療及宮頸管宮腔狹窄者。
微創(chuàng)治療宮外孕保留再孕能力
傳統(tǒng)宮外孕手術方法,必須切除一側的輸卵管,使女性再次受孕的機會大大降低。但微創(chuàng)婦科技術通過在腹腔鏡下對輸卵管藥物注射,或者進行輸卵管妊娠腹腔清除術,不但可以保留輸卵管,還能利用幾毫米的微小創(chuàng)傷,解決以前需要10~20厘米的手術切口才能解決的問題,對保留女性再次生育的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微創(chuàng)治療輸卵管堵塞成功率更高
過去治療輸卵管梗15且多用宮腔內抗生素保留灌注、中藥或西藥灌腸、口服消炎藥等治療,但效果甚微。進行傳統(tǒng)輸卵管通液術時,通液管只插入宮腔,液體被注入宮腔后再進入輸卵管,使輸卵管腔內獲得的壓力有限。因此,傳統(tǒng)輸卵管通液術主要是一種檢查,檢查輸卵管是否通暢,治療意義不大,只有輸卵管阻塞程度很輕時才能被疏通。
目前,微創(chuàng)導絲通液技術既能診斷又能治療,可以有效地解決這 問題。該技術利用國際上先進的官腔鏡光學系統(tǒng),在其引導下輸卵管插管疏通。一般應用導管,經宮腔鏡的操作孔道將尖端插入輸卵管開口后,插入導管,用藥液疏通間質部阻塞,根據注入的壓力、速度、有無液體外溢及停注后有無回流等,判斷輸卵管通暢度。如腹腔內有粘連可同時聯(lián)合腹腔鏡檢查,快速治療僅為近端阻塞的女性,免除了多次宮腔灌注之苦。
微創(chuàng)治療卵巢囊腫保留卵巢排卵功能
傳統(tǒng)卵巢囊腫治療必須開刀甚至切除卵巢,而微創(chuàng)技術中卵巢囊腫多采用電極刀治療。該技術運用具有三維掃描功能的導航儀,將盆腔內卵巢及囊腫精確的定位圖像傳輸給計算機工作站,計算機工作站啟動微電極探測吸引儀,把細如發(fā)絲的微電極送入囊腫囊腔內,測出囊腔內細胞成分及積液性質后,工作站在精確定位、定量的基礎上,吸出囊內積液,再傳導因子介入,通過電離作用,使囊腫病灶組織細胞核失活、囊壁上皮組織失活,達到治愈囊腫的目的,并使卵巢結構和功能恢復正常,保留卵巢的內分泌功能,不影響排卵。
微創(chuàng)治療宮頸糜爛、婦科炎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
對于各類婦科炎癥的治療,微創(chuàng)是個很好的選擇:它對其他器官的損傷小,并發(fā)癥低,恢復快,一般術后3~5天患者就能出院,對生活工作影響小。
在宮頸糜爛的治療上,微創(chuàng)技術無疑是目前最先進的治療方法。它利用高頻電波產生的瞬間高熱完成對宮頸糜爛處理。LEEP刀可以達到非常精細的手術效果,而且不會產生組織拉扯、炭化現象,對周圍組織傷害小。并且在手術過程中患者一般不會感到疼痛,可能會稍有不適感。手術的時間短,平均3~5分鐘,留下疤痕的可能性也小。
延伸閱讀:
微創(chuàng)技術在人工終止妊娠中也被廣泛應用。目前,微創(chuàng)技術在人工終止妊娠中的應用主要有三種類型:微管無痛人流、超導可視無痛人流以及宮腔鏡無痛取胚術。
微管無痛人流主要適合于未生育的年輕女性、早早孕及宮頸萎縮或早早孕反應強烈急需終止妊娠的女性。
篇8
[關鍵詞] 慢性淋菌性盆腔炎;綜合治療;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1)13-0106-02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我院1990年3月至2006年8月診治72例慢性淋菌性盆腔炎患者,按就診順序,以單號為治療組,雙號為對照組進行治療?;颊吣挲g最小18歲,最大38歲,平均年齡23歲,有80%患者承認有不潔史,已婚者為10例,其余均未婚青年?;颊呔小傲懿 笔罚诨肌傲懿 逼陂g均有不同程度尿頻、尿急、尿痛,外陰刺癢灼熱感和下腹部疼痛感,白帶增多、濃稠有異味;分泌物涂片或淋球菌檢測試條檢測淋球菌陽性。所有患者都經使用抗生素治療自覺“痊愈”。其后均有多次“婦科炎”發(fā)作,使用過多種抗生素。
1.2 臨床表現
1.2.1 臨床癥狀全部患者有周身不適、精神不振、易疲勞;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經期延長,白帶增多而且有異味。
1.2.2 臨床體征均有下腹部恥骨聯(lián)合上緣及兩側不同程度壓痛;婦檢有宮頸舉痛,有6例已婚患者碘油造影報告雙側輸卵管阻塞,所有患者B超檢查提示有盆腔積液。
1.2.3 淋球菌檢查10例患者到上級醫(yī)院做盆腔分泌物培養(yǎng)發(fā)現淋球菌。16例為上級醫(yī)院做盆腔分泌物涂片檢查出淋球菌。其余均為宮頸分泌物涂片查到淋球菌。
2、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①上海先鋒藥業(yè)生產的頭孢三嗪3克,靜滴,每日1次,連用7日后停藥2日,接著再用5日為一療程。②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1:1000洗必泰液沖洗陰道及后穹窿部,暴露后穹窿后行穿刺,抽取盆腔積液等;抽完后用青霉素400萬單位溶于250ml生理鹽水中并與0.5%甲硝唑液混合,抽取此混合液沖洗盆腔;待抽出的沖洗液變清亮后,再注入320萬單位青霉素與8萬單位慶大霉素溶于生理鹽水100ml的混合液。每日1次,連用3日后改為每隔3日1次,直到證狀消失停用。③行宮腔上藥:用慶大霉素8萬單位和0.5%甲硝唑液10ml混合,再抽取0.25%普魯卡因注射液4~10ml,由導管注入官腔,并保留20~30分鐘。每日1次,連用3日后改為每3日1次。④口服羅紅霉素片150mg,每日2次,連用7日后停藥2日,再用5日即為一療程。
2.2 對照組按上述治療組①④方法進行治療。
3、結果
3.1 治療組治療一個療程后,下腹痛和腰痛,以及下腹壓痛明顯減輕,分泌物明顯減少者為24例,占66.67%: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者為9例,占25%;其余患者各有不同程度好轉。兩個療程后,36例患者盆腔炎癥狀基本消失。
3.2 對照組治療一個療程后,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者僅為11例,占30.56%;癥狀體征消失者1例,占2.78%,兩個療程后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者為20例,完全消失者只有3例,后來采用綜合療法均取得滿意療效。
兩組第一療程、第二療程經統(tǒng)計學分析,P
4、討論
4.1 由于女性淋病患者自身的特殊性,使許多染上淋病的女性易轉為慢性淋病,導致慢性淋菌性盆腔炎的形成。當女性患上淋病的初期,只有25%的患者有癥狀表現,然而有自覺癥狀的女性患者在急性淋病時不治療,2周后癥狀可消失,并轉入慢性淋病,再次,多數女性患病后由于思想壓力大,加上各方面因素影響下,使患者遲遲得不到正規(guī)、系統(tǒng)地治療。在此方面醫(yī)務工作者應關心體貼患者,讓其放下包袱,積極配合治療。
4.2 由于患者的保健意識淡漠和缺乏對疾病的認識,使得療程化綜合方案無法實施,為發(fā)展成為盆腔炎奠定了基礎。女性淋病自覺癥狀輕,可只有輕度尿頻、尿急、尿痛和會不適,白帶增多,這時患者多數認為是飲食不注意引起,只要服上幾次抗生素即可,這樣正規(guī)的7日療法就無法可行;患者對疾病只是一知半解。在“游醫(yī)”和廣告的誤導下,許多求醫(yī)心切的患者堅信“一次性治愈,永不復發(fā)”。致使患者耐藥性增大,耐藥菌球產生,最終導致慢性淋病,醫(yī)務人員遇到自以為是的患者應耐心勸其進行有關檢查,對其宣傳有關保健及疾病知識,讓他們盡快走出誤區(qū)。
4.3 慢性淋菌性盆腔炎已成為導致輸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原因為淋病患者的致病微生物有淋球菌、沙眼衣原體、支原體和厭氧菌。有報到,美國40~60%的急性輸卵管炎為淋球菌等所致,近年研究表明衣原體和支原體導致輸卵管炎逐漸上升,并已超過淋球菌。所以在治療淋菌性盆腔炎時,選用抗生素最好應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制定的治療方案:選擇能夠覆蓋四種病原微生物的藥物。本文選用頭孢三嗪和羅紅霉素聯(lián)用就是此依據。
4.4 慢性盆腔炎單一療法效果較差,采用綜合治療效果較好。疾病診斷明確后,以往因條件或是醫(yī)患雙方未引起重視,采用單一療法療效不佳。過去因病源少經驗不足,使治療方案曾一度單一化?,F因淋病引起的不孕癥增多,采取綜合治療勢在必行。
4.5 本文治療方案仍未按現行的全面的方案進行,等以后治療中加以改進,本文的局部上藥、盆腔沖洗,僅為提高局部藥物濃度,清潔盆腔,減輕局部刺激。對于已發(fā)生輸卵管阻塞和盆腔粘連的處理欠缺。本文筆者的體會是制定理想化的治療方案,例如①合理地選擇藥物、方法進行局部治療:陰道、盆腔、官腔沖洗上藥,消除病原微生物的生存條件,增加局部藥物濃度,改善內環(huán)境。以及早期多行輸卵管通水術,防止輸卵管阻塞或狹窄;②選擇能夠覆蓋四種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進行全身治療;③中醫(yī)辨證施治,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醫(yī)此時多以“祛瘀疏通”為基本原則,此法對輸卵管炎的治療有益,可起到防治輸卵管阻塞;④物理療法的輔助治療。它能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組織的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組織的新陳代謝,以利炎癥的吸收和消退;⑤早期合理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a-糜蛋白酶、透明質酸酶,以利粘連和炎癥的吸收。這樣,對治療慢性淋菌性盆腔炎可取得滿意療效。上述綜合治療方案僅供同道們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王淑貞,等實用婦產科學(第一版)[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572-604
[2]鄭懷美,蘇應寬,婦產科學(第二版)[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7:269-276
[3]陳大用,皮膚科學(第二版)
[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9:146-150
[4]童競亞,醫(y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第三版)[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20-122
[5]易為民,盆腔感染的病原體和傳播途徑[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9,15(4):209-210
[6]任京春,楊愛君,急性盆腔炎綜合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9,15(6):380
[7]曹偉,女性急性淋菌性盆腔炎32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9,15(7):437-438
篇9
[關鍵詞] 梗阻性輸卵管不孕癥;活血化瘀;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輸卵管通液
[中圖分類號] R271.1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7(b)-106-02
不孕癥是婦科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造成不孕癥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輸卵管病變。本院針對2005年1月~2009年6月對X線下子宮輸卵管造影術確診的阻塞性不孕癥患者108例,分別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及單純西醫(yī)治療,并進行對照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的108例均為2005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通過X線下子宮輸卵管造影術確診的阻塞性不孕癥患者。所有患者均為已婚患者,且排除了男性因素、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子宮因素、陰道因素后,按就診的單雙號先后順序分為中西醫(yī)結合組(A組)和西醫(yī)組(B組)。A組54例,年齡21~35歲,已生育者26例,有人工流產史者17例,有異位妊娠病史者4例,原發(fā)性不孕者7例,既往患過急性盆腔炎40例。B組54例,年齡22~37歲,已生育者27例,有人工流產史者16例,有異位妊娠病史者5例,原發(fā)性不孕者7例,既往患過急性盆腔炎者39例。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在年齡、病情與造影檢查結果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給予中藥口服與外敷并配合輸卵管通液術。其中:
口服中藥:①瘀血阻滯胞宮、胞絡型給予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8 g,白芍21 g,川芎9 g,紅花6 g,桃仁12 g,澤蘭12 g,杞子30 g,穿山甲12 g,牛膝12 g,生地24 g,香附12 g,柴胡9 g,枳殼15 g,地龍15g,敗醬草20 g,王不留行15 g,通草10 g,皂角刺5 g。②下焦虛寒,濕凝胞絡型給予溫腎通絡、養(yǎng)血理沖,方用加減溫腎通絡湯:仙靈脾15 g,仙茅10 g,當歸15 g,赤芍15 g,川芎10 g,益母草30 g,細辛3 g,小茴香12 g,烏藥10 g,炙甘草6 g,炙黃芪10 g,熟地10 g,路路通10 g,穿山甲6 g,紅花6 g,桃仁6 g,橘核10 g,荔枝核10 g,菟絲子15 g。以上2種類型方劑均每日1劑,每日2次,共服20劑為1個療程,連續(xù)2個療程。③痰濕內生,氣機不暢,沖任受阻型給予舒通沖任,方用通輸卵管方:大黃10 g,桃仁3 g,陳皮3 g,細辛3 g,斑蝥3 g,紅花3 g,將上藥共研為細粉,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月經第1天開始服用,2 d分4次服完。每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外敷中藥:艾葉250 g,透骨消250 g,追地風、千年健、五加皮、桑寄生、紅花、防風、乳香、川斷、川椒、獨活、羌活、白芷、赤芍、歸尾、血竭、沒藥各3 g,研末蒸熱后外敷小腹部,每日1~2次,月經凈后敷小腹部1周為1個療程。
輸卵管通液術:每月月經干凈后第3、5、7天為治療日,在無性生活情況下進行輸卵管通液術。常規(guī)外陰陰道消毒,用聚乙烯雙腔氣囊管置入宮腔約5 cm,即氣囊越過宮頸內口,氣囊腔緩慢注液體2 ml,輕輕下拉導管,使氣囊緊塞宮頸內口。將0.9%氯化鈉溶液20 ml、慶大霉素80 000 U、α-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5 mg混勻后緩慢注入宮腔,注意觀察其阻力及藥液回流情況,來初步判斷輸卵管通暢度[1]。
B組:單純采用輸卵管通液與經期抗感染治療。輸卵管通液療法同A組,同時給予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經期抗感染。
1.3 監(jiān)測與隨訪
兩組均在3個療程后復查輸卵管碘油造影,并評定療效,在治療過程中要求患者避孕,并隨訪1年,了解妊娠結局。
1.4 療效標準
根據《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2]評定。治愈:輸卵管試驗通暢(包括妊娠和再通患者);有效:輸卵管造影示阻塞較前明顯緩解;無效:輸卵管通暢試驗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改善。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治愈率與1年內宮內妊娠率明顯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P<0.05)。見表1。
3 討論
3.1 不孕癥發(fā)生情況
不孕癥是世界性的健康問題與社會醫(yī)學問題,也是重要的婚姻和家庭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初婚育齡婦女不孕率為6.89%[3],而由輸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癥占女性不孕癥的20%~40%[4],本病發(fā)病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而造成不孕癥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輸卵管病變,據報道,不孕癥患者中,近端輸卵管阻塞占25%~30%[5]。
3.2 輸卵管阻塞的病因及病理基礎
21世紀90年代后,初次性生活年輕化,性知識缺乏,從而生殖道感染、盆腔炎癥發(fā)病率上升,盆腔、輸卵管慢性炎癥遷延難愈,炎癥滲出,周圍組織的包裹、輸卵管組織纖維化,造成輸卵管粘連、扭曲、僵硬、積水、管腔變窄甚至阻塞,影響輸卵管的拾卵和蠕動功能。另外,由于婚前性生活的廣泛,婚前非計劃生育內妊娠增加,人工流產、清宮一方面增加盆腔感染的機會,另一方面頻繁的宮腔手術操作可造成子宮內膜的損傷,血管硬化,影響受精卵的著床和發(fā)育。從病史可了解盆腔炎癥、宮腔操作是導致本組108例輸卵管性不孕的最主要原因。
3.3 輸卵管通液治療
國內曾報道應用胰蛋白酶和可的松注射液疏通輸卵管,對粘連型、狹窄型和混合型阻塞的不孕癥患者,療效尚佳[1]。地塞米松與抗生素合用可抑制纖維母細胞增生,促進炎性滲出物吸收,減少粘連形成,加用α-糜蛋白酶可軟化組織,有利于消除粘連。
3.4 輸卵管阻塞的中藥治療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活血化瘀中藥能疏通瘀滯、可分解粘連、改善輸卵管的纖維化,促進損傷內膜的再生,還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水腫,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有利于功能的恢復,從而提高妊娠率[6]。外治法可通過腹部皮膚的吸收,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管腔黏膜上皮纖毛的功能,溶解組織粘連,解除輸卵管內梗阻、管外粘連,從而有助于耐受[7]。
3.5 中西結合治療和單純西醫(yī)治療與1年內宮內妊娠結局
本組資料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總有效率為88.89%,1年內宮內妊娠率為61.11%,異位妊娠率為5.56%;單純西醫(yī)治療總有效率為70.37%,1年內宮內妊娠率為38.89%,異位妊娠率為11.11%,中西醫(yī)結合組與單純西醫(y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總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失為邊遠、經濟困難及醫(yī)療不夠發(fā)達地區(qū)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佟慕光.不孕與不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51.
[2]中國人民后勤部衛(wèi)生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S].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551.
[3]陳涇.實用中西醫(yī)結合不孕不育診治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0:289-298.
[4]徐莖,谷春霞.女性不孕的病因與預后[J].生殖醫(yī)學雜志,1992,1(1):81-82.
[5]夏恩蘭.婦科內鏡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99.
[6]周端求.活血化瘀法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56例[J].光明中醫(yī),1997,12(2):32.
篇10
【關鍵字】腹腔鏡 普外科手術 術前觀察 診斷率
【中圖分類號】R65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536-02
腹腔鏡手術就是利用腹腔鏡及其相關器械進行的手術:將腹腔鏡鏡頭(直徑約為3-10mm)插入腹腔內,運用數字攝像技術使腹腔鏡鏡頭拍攝到的圖像實時顯示在專用監(jiān)視器上,醫(yī)生通過監(jiān)視器屏幕上所顯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圖像,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并且運用特殊的腹腔鏡器械進行手術。普外科作為一個特殊的科室,其就診患者病種多樣,如:急性闌尾炎、消化性潰瘍合并胃穿孔、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結直腸腫瘤等等。而且患者初發(fā)癥狀多為急性腹痛,首診醫(yī)師根據這一單一癥狀和體征往往無法鑒別出患者的確切病因,即使是結合腹部B超、腹部CT等影像學檢查也難于辨認。這時候,就需要一種更直觀的探查方法,親自進入到患者腹腔內一探究竟,腹腔鏡探查術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它較傳統(tǒng)意義上的剖腹探查術有更多的優(yōu)勢,其準確率高,而且不需開腹,傷口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可縮減住院天數,降低醫(yī)療成本,深得患者的喜愛。現我們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對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進行腹腔鏡手術前觀察的130例患者入院診療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探討腹腔鏡在普外科手術術前觀察運用的安全性以及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進行腹腔鏡手術前觀察的130例患者,男78例,女52例,年齡普遍集中在25歲-75歲,平均年齡48歲。其中急、慢性腹痛87例,腹水43例。所有病例術前均經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腹部彩超等相關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其中腹水患者均行腹腔穿次抽取腹水,但是經過腹水細胞學和生化檢查,均未能夠明確診斷。
1.2 手術方法
均采用氣管插管全麻,于臍周穿刺建立氣腹,于臍周切口置入10 mm Trocar,插入腹腔鏡氣腹壓設置于12mm Hg(1mm Hg=0.133kPa)。先整體觀察腹腔,再依據臨床經驗根據可疑病變部位,直視下刺入 1-2個輔助鞘管,清晰暴露病變部位,取活檢或做相應治療處理。
1.3 統(tǒng)計方法
由經過專業(yè)培訓的合格的信息采集員前往我院病案室,調出病人的完整病歷,針對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術中操作情況、疾病診斷、住院天數以及術后恢復情況、手術疤痕大小以及手術費用等進行回顧性信息收錄。將收錄的一系列信息錄入到制作好的Excel表格中,務必做到清晰明了。隨機抽取5%的收錄信息表格,確認無誤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將分析情況整理成表格,以便清晰明了確定腹腔鏡運用于普外科手術術前觀察的臨床價值。
2 結果
調查研究的130例進行腹腔鏡手術觀察的中有124例患者當即明確診斷出疾病病因以及性質,另6名患者因各方面的原因未能診斷明確,后行剖腹探查術探明原因后治愈出院。由此可推算出運用腹腔鏡手術探查普外科患者,其探查陽性率為95.38%,具體情況見下表:
普外科130例腹腔鏡術前探查及活檢結果
3 結論
在普外科,對于臨床上多種原因引起的腹痛,尤其是下腹部或盆腔的疼痛,行常規(guī)診斷方法仍不能確診者,可以考慮進行腹腔鏡術前觀察,以明確疼痛的原因和部位。既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也降低了患者病情惡化的風險。
4 討論
自法國醫(yī)生Mouret于1987年實施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來,腹腔鏡技術在各個領域迅速發(fā)展。腹腔鏡探查術在普外科的日常診療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當影像學檢查和診斷性腹腔穿刺不能明確診斷時,該技術可以讓普外科急腹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我們歸納總結一下,不難發(fā)現,將腹腔鏡運用于普外科手術術前觀察具有以下優(yōu)點:1)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 病人在接受腹腔鏡手術時,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開刀,而是僅僅在腹部上用穿刺針作2至4個小的切口,與普通開放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不用開腹,腹壁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輕。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腹腔鏡手術后,第二天就可以恢復進食并下床活動,有利于患者盡早恢復。2)腹壁美容效果好 腹腔鏡手術僅在臍孔及下腹部做5―10mm穿刺,切口小,美觀,愈后疤痕很小,特別適合于女性患者的美容需要。3)患者住院日減少 腹腔鏡探查術簡單明了,只要手術醫(yī)師技藝精湛,確診就比較迅速。眾所周知,一旦疾病病因確診了,對其行對癥治療,其療效必然很高,這樣既減輕了患者飽受病痛折磨的痛苦,也能夠明顯的減低患者的住院時日。
5 結語
腹腔鏡術作為一門新興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具有很多傳統(tǒng)開放性手術所缺乏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提倡和發(fā)展。尤其是普外科,在臨床診斷不明的情況下,一定要考慮是否能采用腹腔鏡進行術前探查。
參考文獻
[1]帥建,段體德,劉筱衡.診斷性腹腔鏡術在普通外科的應用[J]. 普外臨床,1994,04:221-223.
[2]宋向陽,王林波,李君達,陳文軍,牟一平,蔡秀軍,吳金民.診斷性腹腔鏡的臨床應用價值[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1,01:20-23.
[3]張樹榮,范宗江,陳衛(wèi)華,田學明.診斷性腹腔鏡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3,02:53-54.
相關文章
精品范文
10急性上呼吸道癥狀